第三百八十二章布局工业规划(三)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1926之崛起最新章节!
第三百八十二章布局工业规划(三)
竞拍的当天,作为竞拍场地的山西大学礼堂内,被参与竞拍的商人们挤得满满的,椅子不够,许多人干脆就站着。神态各异的商人们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尽快的拍到自己心仪的工厂。
有许多商人,因为知道自己实力不够,要想在竞拍中胜出有困难,这些商人们就和自己当地的商家朋友,以及平素商业往来密切的商业伙伴们结合起来,联合参与竞拍,其中最大的一伙联合竞拍的,是以徐一清为首的五台雁北地区的商人。
竞拍开始后,礼堂里面立刻就变得十分热烈,甚至也可以说是激烈。许多实业的最后得主都是经过十几轮举牌后,才如愿以偿的。而每一个工厂的成功拍出,都会引来一片兴奋的赞叹、祝贺声和遗憾、羡慕的唏嘘声。
最后的竞拍结果也十分令人满意,晋裕汾酒有限公司、山西火柴厂、山西面粉厂、山西纺织厂、山西毛织厂、山西矿务局所属的煤矿,以及平定、襄垣、长治、晋城、平阳、运城、新绛、灵石、乡宁、汾阳、岢岚、朔县、崞县、大同的发电厂等几十个企业,以及普晋银矿公司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裕晋煤矿公司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同宝煤矿公司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山西平民工厂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都顺利卖出,共得款3200多万。
其中,晋裕汾酒有限公司,是汾酒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后,被阎锡山指使其副官,先以强行入股的方式,把汾阳杏花村的几十家酒厂合并成一个公司,然后,慢慢地把其余股东逐渐挤走,现在完全由督军府把持获利。
汾酒之所以好,不仅是酿造工艺上独特,还因为后世已经经过科学检测证明,构成汾酒独特风格的关键所在,在于杏花村地区的绿色酿酒生态,它的空气和土壤中含有多种极有利于汾酒微生物生长的物质,经过一千多年的选择、淘汰、优化、繁衍,上百种微生物在这里“安家落户”,形成了一个偷不走、搬不掉的,唯一适合汾酒生产中含微生物生长的独特的“汾酒微生物体系”,这个体系世代相传,这是杏花村汾酒的奥妙关键之所在,也是山西汾阳杏花村最大的资源财富。
对于这样不可复制的企业,宋哲武觉得还是把它归于民营更好些,可以让汾酒更好的回归本真。当然,他也会为汾酒的光大发展做出积极努力的。因此,宋哲武这次不顾北方建设发展委员会中一些人的反对,坚持把它拿出来竞拍出售。
只不过,因为汾酒这种不可复制性,它的起拍价也是极高的,开价600万。这个起拍价宋哲武还是根据现在的实际状况和商人们的实力来定的,如果是在后世,就是六个亿,也会挤破头的。可是让宋哲武大跌眼镜的是,因为起拍价过高,晋裕汾酒有限公司竟然没有拍出去
在拍卖的这些企业中,其中要数在大同的普晋银矿公司和山西矿务局所属的十几个大小煤矿,以及裕晋煤矿公司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的竞拍最为激烈。
这个时候的人们对于矿藏十分偏好,在他们看来,投资煤矿,投资少、见效快、获利丰厚,是一本万利,稳赚不赔的买卖。只要拥有了矿产,哪怕它还埋在地下,自己的财产也会有充足的保障,不会出现破产的危险。
因此,山西矿务局十几个大小煤矿很快被实力雄厚的,以汾阳资本家刘公衡、冯庆甫、刘照文、史北兰等人合资开办的汾阳煤炭公司,资本家韩文仁、晋祠柳子沟地主贾绪人、被人称为山西“四大财主”之一的北路大地主康家、大资本家张子章这些财大气粗的人抢购一空。
因为徐一清已经辞去了山西省银行经理的职务,现在又回去安心做他的实业,有这样的好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他是普晋银矿公司的大股东,贾继英在这之前,以要安心经营北方投资发展银行为由,已经把他在晋裕煤矿公司的股份卖给了徐一清,徐一清现在已经是晋裕煤矿公司最大的股东,这次徐一清为了保险,又联络了十几个大小商家,拼死把普晋银矿公司、裕晋煤矿公司的股份买了回去,他对这两个企业还是很有信心的。
筹集到的3200多万虽然不多,和晋钞的全部准备金一亿五千万相比,还有很大的缺口,不过,这也基本达到了宋哲武的目的。要想保证晋钞正常流通需要,有全部流通晋钞的三成大洋做准备金,应付兑换就足够了,剩下的大洋他可以慢慢地攒足。
而且,如果他主持下的晋钞信誉良好,需要的准备金甚至会更少。
还有一条,那就是宋哲武知道,因为34年美国通过白银法案后,世界白银价格巨涨,导致中国出现白银外流,流通货币锐减,中国的银本位制货币体系发生动摇,国民政府在和美国谈判不成的情况下,不得已开始发行法币,规定法币和英镑美元挂钩,成为无保证无兑换货币。那时,他的晋钞也一样不需要有准备金了。
而那样,这些大洋又可以受他的支配。因此,宋哲武这次整理晋钞,可谓是名利双收,他那是赚大发了。
不过,山西第一炼钢厂、晋恒纸厂、太原骨粉厂、太原化肥厂、蚕业工厂,以及几个料器厂和三个陶瓷厂,还有晋盛银行的百分之六十三的股份,则是无人问津。
这是因为,这些企业,要么是投资较大,盈利不多,属于费力不讨好的。
这以山西第一炼钢厂最为典型,而且这些大商人们都是精明异常的人,要想搞好炼钢厂,没有懂行的人来管理经营那是绝对不行的,涉及到高深的技术问题,他们都尽可能的敬而远之。
要么就是这些企业虽然盈利还可以,可是规模较小,要想赚钱非得扩大规模不行。几个料器厂和陶瓷厂、蚕业工厂就是如此。
这次来参与竞拍的,都是财力雄厚的大商人,特别是外省来的商人们更是如此,小一些的盈利他们根本看不上眼。而这次晋钞贬值,损失最大的就是山西本地的中小商人,这些人虽然很想拿下一些小厂,可是又苦于资金不足。因为最近时局动荡,想要贷款又不敢。
还有一些企业,在前来竞拍的商人眼中简直就是鸡肋,他们根本连想都没想买这样的企业和股份。
比如晋恒纸厂、太原骨粉厂、太原化肥厂,还有晋盛银行的百分之六十三的股份就是如此。
晋盛银行的股份就不要说了,现在众人都能看得很清楚,因为有实力强劲的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在晋钞贬值期间的表现极好,信誉卓著,现在商人百姓们存款,基本上都要到北方投资发展银行来存,太原的其它银行银号好多都很久没有接到款子了。没见徐一清这个晋盛银行的大股东之一的人,今天都没有回购他自己银行的股份吗?那说明他自己都已经对晋盛银行没有信心了。
至于晋恒纸厂、太原骨粉厂、太原化肥厂没有人购买,宋哲武认为,那是这些人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它们的价值。
宋哲武看过这几个厂子的资产和经营情况的资料,应该都很不错。
晋恒纸厂只是规模比较小,产能较小,每天只有400公斤。而且,工艺技术也不过关,同外阜纸张在质量上有差距。不过,宋哲武相信,这样的问题很好解决。
至于太原骨粉厂和太原化肥厂没人购买,开始时多少有些让宋哲武吃惊,可是经过冯锐和赵承夏一解释,也就明白了。
这个时候,农民种田绝大多数都是自己沤农家肥,没有几个人会奢侈到花钱买肥料。
阎锡山之所以建作为肥料使用的骨粉厂和化肥厂,那是因为阎锡山推行他的“六政三事”中,农业计划案的需要。
阎锡山认为:“晋民向多务农,农业所占财产,殆有山西富力全额三分之二”。晋省“耕地原属佳良,只以多年肥料瘠薄,未足补偿地方,遂致土质渐坏,生产渐少,每亩之收获额,尚不及东西各国三分之一。
本计划案欲以科学方法,使土质变肥,产品增加,地利尽而财用富也”。“讲求灌溉,农业之发展系焉,故先之以水利计划,除病虫害,改良土壤,收量之增加系焉,故继之以农药肥料之计划,选择种子,禾苗之发育系焉,故又继之农事试验之计划”。
阎锡山的想法和愿望是好的,可是他却忽略了山西农民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承受能力,阎锡山又不能像半强制性种植棉花和植树一样,强迫农民买它的股份和化肥,除非他给农民买化肥的钱。
因此骨粉厂和化肥厂现在经营惨淡,只是这是推行“六政三事”的配套企业,没有人敢建议停产,阎锡山本人则坚持开办,他期望日久民众就会接受。
深蓝重申,本书中山西的一切都是根据真实史料展开的,甚至厂名、产量、人员的学历等,百分之九十都是真实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名,深蓝实在是查不到了。深蓝力求让猪脚回到真实可靠的30年代,通过整合当时的人力、自然资源,实现猪脚心中的理想,而不是纯粹的虚幻主观臆造。
再次感谢“70生人”书友的打赏M
第三百八十二章布局工业规划(三)
竞拍的当天,作为竞拍场地的山西大学礼堂内,被参与竞拍的商人们挤得满满的,椅子不够,许多人干脆就站着。神态各异的商人们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尽快的拍到自己心仪的工厂。
有许多商人,因为知道自己实力不够,要想在竞拍中胜出有困难,这些商人们就和自己当地的商家朋友,以及平素商业往来密切的商业伙伴们结合起来,联合参与竞拍,其中最大的一伙联合竞拍的,是以徐一清为首的五台雁北地区的商人。
竞拍开始后,礼堂里面立刻就变得十分热烈,甚至也可以说是激烈。许多实业的最后得主都是经过十几轮举牌后,才如愿以偿的。而每一个工厂的成功拍出,都会引来一片兴奋的赞叹、祝贺声和遗憾、羡慕的唏嘘声。
最后的竞拍结果也十分令人满意,晋裕汾酒有限公司、山西火柴厂、山西面粉厂、山西纺织厂、山西毛织厂、山西矿务局所属的煤矿,以及平定、襄垣、长治、晋城、平阳、运城、新绛、灵石、乡宁、汾阳、岢岚、朔县、崞县、大同的发电厂等几十个企业,以及普晋银矿公司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裕晋煤矿公司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同宝煤矿公司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山西平民工厂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都顺利卖出,共得款3200多万。
其中,晋裕汾酒有限公司,是汾酒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后,被阎锡山指使其副官,先以强行入股的方式,把汾阳杏花村的几十家酒厂合并成一个公司,然后,慢慢地把其余股东逐渐挤走,现在完全由督军府把持获利。
汾酒之所以好,不仅是酿造工艺上独特,还因为后世已经经过科学检测证明,构成汾酒独特风格的关键所在,在于杏花村地区的绿色酿酒生态,它的空气和土壤中含有多种极有利于汾酒微生物生长的物质,经过一千多年的选择、淘汰、优化、繁衍,上百种微生物在这里“安家落户”,形成了一个偷不走、搬不掉的,唯一适合汾酒生产中含微生物生长的独特的“汾酒微生物体系”,这个体系世代相传,这是杏花村汾酒的奥妙关键之所在,也是山西汾阳杏花村最大的资源财富。
对于这样不可复制的企业,宋哲武觉得还是把它归于民营更好些,可以让汾酒更好的回归本真。当然,他也会为汾酒的光大发展做出积极努力的。因此,宋哲武这次不顾北方建设发展委员会中一些人的反对,坚持把它拿出来竞拍出售。
只不过,因为汾酒这种不可复制性,它的起拍价也是极高的,开价600万。这个起拍价宋哲武还是根据现在的实际状况和商人们的实力来定的,如果是在后世,就是六个亿,也会挤破头的。可是让宋哲武大跌眼镜的是,因为起拍价过高,晋裕汾酒有限公司竟然没有拍出去
在拍卖的这些企业中,其中要数在大同的普晋银矿公司和山西矿务局所属的十几个大小煤矿,以及裕晋煤矿公司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的竞拍最为激烈。
这个时候的人们对于矿藏十分偏好,在他们看来,投资煤矿,投资少、见效快、获利丰厚,是一本万利,稳赚不赔的买卖。只要拥有了矿产,哪怕它还埋在地下,自己的财产也会有充足的保障,不会出现破产的危险。
因此,山西矿务局十几个大小煤矿很快被实力雄厚的,以汾阳资本家刘公衡、冯庆甫、刘照文、史北兰等人合资开办的汾阳煤炭公司,资本家韩文仁、晋祠柳子沟地主贾绪人、被人称为山西“四大财主”之一的北路大地主康家、大资本家张子章这些财大气粗的人抢购一空。
因为徐一清已经辞去了山西省银行经理的职务,现在又回去安心做他的实业,有这样的好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他是普晋银矿公司的大股东,贾继英在这之前,以要安心经营北方投资发展银行为由,已经把他在晋裕煤矿公司的股份卖给了徐一清,徐一清现在已经是晋裕煤矿公司最大的股东,这次徐一清为了保险,又联络了十几个大小商家,拼死把普晋银矿公司、裕晋煤矿公司的股份买了回去,他对这两个企业还是很有信心的。
筹集到的3200多万虽然不多,和晋钞的全部准备金一亿五千万相比,还有很大的缺口,不过,这也基本达到了宋哲武的目的。要想保证晋钞正常流通需要,有全部流通晋钞的三成大洋做准备金,应付兑换就足够了,剩下的大洋他可以慢慢地攒足。
而且,如果他主持下的晋钞信誉良好,需要的准备金甚至会更少。
还有一条,那就是宋哲武知道,因为34年美国通过白银法案后,世界白银价格巨涨,导致中国出现白银外流,流通货币锐减,中国的银本位制货币体系发生动摇,国民政府在和美国谈判不成的情况下,不得已开始发行法币,规定法币和英镑美元挂钩,成为无保证无兑换货币。那时,他的晋钞也一样不需要有准备金了。
而那样,这些大洋又可以受他的支配。因此,宋哲武这次整理晋钞,可谓是名利双收,他那是赚大发了。
不过,山西第一炼钢厂、晋恒纸厂、太原骨粉厂、太原化肥厂、蚕业工厂,以及几个料器厂和三个陶瓷厂,还有晋盛银行的百分之六十三的股份,则是无人问津。
这是因为,这些企业,要么是投资较大,盈利不多,属于费力不讨好的。
这以山西第一炼钢厂最为典型,而且这些大商人们都是精明异常的人,要想搞好炼钢厂,没有懂行的人来管理经营那是绝对不行的,涉及到高深的技术问题,他们都尽可能的敬而远之。
要么就是这些企业虽然盈利还可以,可是规模较小,要想赚钱非得扩大规模不行。几个料器厂和陶瓷厂、蚕业工厂就是如此。
这次来参与竞拍的,都是财力雄厚的大商人,特别是外省来的商人们更是如此,小一些的盈利他们根本看不上眼。而这次晋钞贬值,损失最大的就是山西本地的中小商人,这些人虽然很想拿下一些小厂,可是又苦于资金不足。因为最近时局动荡,想要贷款又不敢。
还有一些企业,在前来竞拍的商人眼中简直就是鸡肋,他们根本连想都没想买这样的企业和股份。
比如晋恒纸厂、太原骨粉厂、太原化肥厂,还有晋盛银行的百分之六十三的股份就是如此。
晋盛银行的股份就不要说了,现在众人都能看得很清楚,因为有实力强劲的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在晋钞贬值期间的表现极好,信誉卓著,现在商人百姓们存款,基本上都要到北方投资发展银行来存,太原的其它银行银号好多都很久没有接到款子了。没见徐一清这个晋盛银行的大股东之一的人,今天都没有回购他自己银行的股份吗?那说明他自己都已经对晋盛银行没有信心了。
至于晋恒纸厂、太原骨粉厂、太原化肥厂没有人购买,宋哲武认为,那是这些人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它们的价值。
宋哲武看过这几个厂子的资产和经营情况的资料,应该都很不错。
晋恒纸厂只是规模比较小,产能较小,每天只有400公斤。而且,工艺技术也不过关,同外阜纸张在质量上有差距。不过,宋哲武相信,这样的问题很好解决。
至于太原骨粉厂和太原化肥厂没人购买,开始时多少有些让宋哲武吃惊,可是经过冯锐和赵承夏一解释,也就明白了。
这个时候,农民种田绝大多数都是自己沤农家肥,没有几个人会奢侈到花钱买肥料。
阎锡山之所以建作为肥料使用的骨粉厂和化肥厂,那是因为阎锡山推行他的“六政三事”中,农业计划案的需要。
阎锡山认为:“晋民向多务农,农业所占财产,殆有山西富力全额三分之二”。晋省“耕地原属佳良,只以多年肥料瘠薄,未足补偿地方,遂致土质渐坏,生产渐少,每亩之收获额,尚不及东西各国三分之一。
本计划案欲以科学方法,使土质变肥,产品增加,地利尽而财用富也”。“讲求灌溉,农业之发展系焉,故先之以水利计划,除病虫害,改良土壤,收量之增加系焉,故继之以农药肥料之计划,选择种子,禾苗之发育系焉,故又继之农事试验之计划”。
阎锡山的想法和愿望是好的,可是他却忽略了山西农民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承受能力,阎锡山又不能像半强制性种植棉花和植树一样,强迫农民买它的股份和化肥,除非他给农民买化肥的钱。
因此骨粉厂和化肥厂现在经营惨淡,只是这是推行“六政三事”的配套企业,没有人敢建议停产,阎锡山本人则坚持开办,他期望日久民众就会接受。
深蓝重申,本书中山西的一切都是根据真实史料展开的,甚至厂名、产量、人员的学历等,百分之九十都是真实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名,深蓝实在是查不到了。深蓝力求让猪脚回到真实可靠的30年代,通过整合当时的人力、自然资源,实现猪脚心中的理想,而不是纯粹的虚幻主观臆造。
再次感谢“70生人”书友的打赏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