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进入鄂伦春领地
推荐阅读: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我就是大玩家最新章节!
夜色渐浓,三个人折腾得也都累了,此时的林海雪原似乎只有风声呼啸而过,东北的冬夜气温骤降,为了安全起见,又往窝棚门前的火堆里和灶内都加了些树枝,几个人分别打开各自的睡袋钻了进去。
穆羽和韩飞的睡袋靠在窝棚们附近,林琳的睡袋当然在最里边,能在这荒山野岭上,能一个这么暖和的地方让他们栖身,当真也算是幸运的。
夜终于静了下去,偶尔隐约会传来几声野兽的嚎叫。
三人经过了一天的劳累,终于进入了梦乡。
天刚蒙蒙亮,几个人又困又乏正在酣睡,完全没有注意到一个身穿兽皮大衣、头戴旱獭帽子,端着猎枪的彪型大汉瞪着个大眼珠子、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
“你们是谁?麻溜的给咱起来!”并向离他最近的韩飞的睡袋踢了一脚!
寂静的清晨,一声粗犷的断喝令睡梦中的三个人打了个寒颤。
韩飞“哎呦!”一声,拉开睡袋,睡眼惺忪地,露出头“大清早地也不让我好好睡......!”
韩飞话没说完,只见一个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他的脑袋,韩飞登时魂飞魄散,“你......你要干什么?”
穆羽心说不好,手握飞刀,蹭地从睡袋里一跃而起,刚要说话,那人已经站在他的身后,用枪顶着他的后脑,“甭动!动就打死你!”
哎呦喂,这难道是遇到了传说中的土匪,不过这说话的口音有点奇怪,普通话说得这么别扭生硬!
“哥们,有话好好说,别这样用枪顶着我的头,你说你要干什么?”
“你们跑到我们的斜仁柱里来做啥?没有经我们的允许你们还用我们的打鱼工具?”
‘斜仁柱’!?这是什么意思?说的就是这个窝棚吗?
鄂伦春?!
难道我们到了鄂伦春的领地?也就是这里有人烟,而且是还是鄂伦春人的聚集地?!
“哥们,有话好好说!我们是在这里遇到了特大暴风雪,被困在这里的,并不是故意的使用你的打鱼工具而不征求你的同意的!”
此话一说,似乎气氛有变,背后的枪不再那么用力了,穆羽松了一口气。
“我们会给你相应的赔偿的,谙达!”穆羽绞尽脑汁地忽然冒出了这个词语。
“谙达”,鄂伦春语“朋友”的意思。
“噢,谙达,你们是谙达!?”没想到那一身兽皮的彪型大汉一怔后,忽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哐当一声,立即放下了猎枪,转到穆羽面前,上前抱住了他,拍着他的肩膀,满脸是歉意,憨声道:“谙达,真的对不住,冒犯你们了!”
林琳和韩飞两个人还未从惊恐中转过神来,尼玛,这是哪来的山猫野兽啊?刚才用枪指着我们,这会儿又和我们称兄道弟?
林琳和韩飞互相瞅了瞅,不敢贸然行事,愣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了。
倒是穆羽欣喜地呵呵呵笑着打开了手机直播间,面对着高清摄像头,煞有介事地侃侃道来:“直播间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我们野外之行第二天,我们在大雪纷飞的野外,意外地遇到了鄂伦春兄弟,鄂伦春人非常淳朴、热情、性情豪放,为人重情轻利,能在这里意外地遇到他们真是太惊喜了!”。
“我们看到了那个人穿身兽皮的人!”
“66666!”
“本宝宝表示不知道‘鄂伦春’啊!这听起来像是少数民族?!”
“主播你这教科书口快点给我们讲讲!我们已经按捺不住了!”
穆羽嘴皮子早就痒痒的要命了,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一大早就有这么多的人等在直播间里。
当下韩飞早已忘记害怕,扛起摄像机,这可是他的使命。
穆羽对着摄像头开始了喋喋不休:“‘鄂伦春’是民族的自称,是“山岭上的人”之意,也有解释为“使用驯鹿的人”。
鄂伦春族有个谚语:骑快马的,觉不出路远;朋友多的,觉不出困难。
大家从这句谚语,就能看出鄂伦春人对朋友的真诚重视!
有人把鄂伦春人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确是精骑善射的民族,世世代代在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里以狩猎为生。早年,他们居无定所,过着游猎生活。解放前,私有制虽然确立,但鄂伦春族还保留着原始公社的残余。鄂伦春的民族公社叫“穆昆”,是同一父系血统人民的共同体。“穆昆”是鄂伦春语,即“兄弟们”或“同姓人”的意思。“穆昆”有各个“乌力楞”组成,“乌力楞”是鄂伦春语,即“子孙们”的意思,指同一父系所传的子孙。一个“乌力楞”就是一个父系家族,由几个或几十个“斜仁柱”组成。“斜仁柱”,类似美洲印地安人的庐帐住所,是非常适合游猎生活的居住之所。它用松木或桦木做支架,盖上桦树皮,冬季用兽皮围盖,底部直径约七八米,高五六米,地中间生篝火,可做饭,取暖和照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关心鄂伦春人的生活,在依山傍河的地方为他们建造新居,把他们从散居的山里请下来。1953年,鄂伦春人实现了定居,一步跨越千年,结束了原始社会生活。鄂伦春族是我国11个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之一。
在鄂伦春人的家。可以看到典型的民族服饰。大衣叫“苏恩”,是冬天穿的皮袍,用狍皮精心缝制,狍皮为面、毛为里,穿起来非常暖和。皮靴叫“其克密”,是用16只狍腿的皮拼制成的短靴,以野猪皮或熊皮做底,以狍筋代线缝制。在雪地上穿着适用,轻便保暖。“灭塔哈”,是用狍头做的皮帽。用白桦树皮制作的器皿,有桦皮篓、桦皮盒,做工精巧,上面用彩色丝线刺上美丽的图案,是民族工艺。鄂伦春族菜肴风味独特。主要有“库明拉”(晒肉干)、糖拌“吉厄特”(都柿)、狍肉炒“昆比好哇”(柳蒿芽)、野猪肉炖“抗骨拉奴哇”(老山芹)、狍肉炒“给老搔”(黄花菜)、还能吃到“依恩”(猴头蘑)、“莫锅”(木耳)、“豆嫩阿特”(桦树蘑)、吃红鳞、金线、柳根池等冷水鱼,喝“吉厄特啊拉嘿”(都柿酒)!
“哇塞,这么多的绿色食品!”
“全是野生的东西啊!”
“世界太奇妙!”
“告诉我,我也要去看一看!”
夜色渐浓,三个人折腾得也都累了,此时的林海雪原似乎只有风声呼啸而过,东北的冬夜气温骤降,为了安全起见,又往窝棚门前的火堆里和灶内都加了些树枝,几个人分别打开各自的睡袋钻了进去。
穆羽和韩飞的睡袋靠在窝棚们附近,林琳的睡袋当然在最里边,能在这荒山野岭上,能一个这么暖和的地方让他们栖身,当真也算是幸运的。
夜终于静了下去,偶尔隐约会传来几声野兽的嚎叫。
三人经过了一天的劳累,终于进入了梦乡。
天刚蒙蒙亮,几个人又困又乏正在酣睡,完全没有注意到一个身穿兽皮大衣、头戴旱獭帽子,端着猎枪的彪型大汉瞪着个大眼珠子、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
“你们是谁?麻溜的给咱起来!”并向离他最近的韩飞的睡袋踢了一脚!
寂静的清晨,一声粗犷的断喝令睡梦中的三个人打了个寒颤。
韩飞“哎呦!”一声,拉开睡袋,睡眼惺忪地,露出头“大清早地也不让我好好睡......!”
韩飞话没说完,只见一个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他的脑袋,韩飞登时魂飞魄散,“你......你要干什么?”
穆羽心说不好,手握飞刀,蹭地从睡袋里一跃而起,刚要说话,那人已经站在他的身后,用枪顶着他的后脑,“甭动!动就打死你!”
哎呦喂,这难道是遇到了传说中的土匪,不过这说话的口音有点奇怪,普通话说得这么别扭生硬!
“哥们,有话好好说,别这样用枪顶着我的头,你说你要干什么?”
“你们跑到我们的斜仁柱里来做啥?没有经我们的允许你们还用我们的打鱼工具?”
‘斜仁柱’!?这是什么意思?说的就是这个窝棚吗?
鄂伦春?!
难道我们到了鄂伦春的领地?也就是这里有人烟,而且是还是鄂伦春人的聚集地?!
“哥们,有话好好说!我们是在这里遇到了特大暴风雪,被困在这里的,并不是故意的使用你的打鱼工具而不征求你的同意的!”
此话一说,似乎气氛有变,背后的枪不再那么用力了,穆羽松了一口气。
“我们会给你相应的赔偿的,谙达!”穆羽绞尽脑汁地忽然冒出了这个词语。
“谙达”,鄂伦春语“朋友”的意思。
“噢,谙达,你们是谙达!?”没想到那一身兽皮的彪型大汉一怔后,忽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哐当一声,立即放下了猎枪,转到穆羽面前,上前抱住了他,拍着他的肩膀,满脸是歉意,憨声道:“谙达,真的对不住,冒犯你们了!”
林琳和韩飞两个人还未从惊恐中转过神来,尼玛,这是哪来的山猫野兽啊?刚才用枪指着我们,这会儿又和我们称兄道弟?
林琳和韩飞互相瞅了瞅,不敢贸然行事,愣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了。
倒是穆羽欣喜地呵呵呵笑着打开了手机直播间,面对着高清摄像头,煞有介事地侃侃道来:“直播间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我们野外之行第二天,我们在大雪纷飞的野外,意外地遇到了鄂伦春兄弟,鄂伦春人非常淳朴、热情、性情豪放,为人重情轻利,能在这里意外地遇到他们真是太惊喜了!”。
“我们看到了那个人穿身兽皮的人!”
“66666!”
“本宝宝表示不知道‘鄂伦春’啊!这听起来像是少数民族?!”
“主播你这教科书口快点给我们讲讲!我们已经按捺不住了!”
穆羽嘴皮子早就痒痒的要命了,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一大早就有这么多的人等在直播间里。
当下韩飞早已忘记害怕,扛起摄像机,这可是他的使命。
穆羽对着摄像头开始了喋喋不休:“‘鄂伦春’是民族的自称,是“山岭上的人”之意,也有解释为“使用驯鹿的人”。
鄂伦春族有个谚语:骑快马的,觉不出路远;朋友多的,觉不出困难。
大家从这句谚语,就能看出鄂伦春人对朋友的真诚重视!
有人把鄂伦春人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确是精骑善射的民族,世世代代在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里以狩猎为生。早年,他们居无定所,过着游猎生活。解放前,私有制虽然确立,但鄂伦春族还保留着原始公社的残余。鄂伦春的民族公社叫“穆昆”,是同一父系血统人民的共同体。“穆昆”是鄂伦春语,即“兄弟们”或“同姓人”的意思。“穆昆”有各个“乌力楞”组成,“乌力楞”是鄂伦春语,即“子孙们”的意思,指同一父系所传的子孙。一个“乌力楞”就是一个父系家族,由几个或几十个“斜仁柱”组成。“斜仁柱”,类似美洲印地安人的庐帐住所,是非常适合游猎生活的居住之所。它用松木或桦木做支架,盖上桦树皮,冬季用兽皮围盖,底部直径约七八米,高五六米,地中间生篝火,可做饭,取暖和照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关心鄂伦春人的生活,在依山傍河的地方为他们建造新居,把他们从散居的山里请下来。1953年,鄂伦春人实现了定居,一步跨越千年,结束了原始社会生活。鄂伦春族是我国11个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之一。
在鄂伦春人的家。可以看到典型的民族服饰。大衣叫“苏恩”,是冬天穿的皮袍,用狍皮精心缝制,狍皮为面、毛为里,穿起来非常暖和。皮靴叫“其克密”,是用16只狍腿的皮拼制成的短靴,以野猪皮或熊皮做底,以狍筋代线缝制。在雪地上穿着适用,轻便保暖。“灭塔哈”,是用狍头做的皮帽。用白桦树皮制作的器皿,有桦皮篓、桦皮盒,做工精巧,上面用彩色丝线刺上美丽的图案,是民族工艺。鄂伦春族菜肴风味独特。主要有“库明拉”(晒肉干)、糖拌“吉厄特”(都柿)、狍肉炒“昆比好哇”(柳蒿芽)、野猪肉炖“抗骨拉奴哇”(老山芹)、狍肉炒“给老搔”(黄花菜)、还能吃到“依恩”(猴头蘑)、“莫锅”(木耳)、“豆嫩阿特”(桦树蘑)、吃红鳞、金线、柳根池等冷水鱼,喝“吉厄特啊拉嘿”(都柿酒)!
“哇塞,这么多的绿色食品!”
“全是野生的东西啊!”
“世界太奇妙!”
“告诉我,我也要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