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针对孩子的心理说准话(1)
推荐阅读: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最新章节!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每一个时期,其主要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都各不相同。父母在和孩子说话之前,一定要仔细体察孩子的真实心理,才能句句扣准孩子的心弦,说到孩子的心里去。父母要特别注意巧施话术,引导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嫉妒心理、虚荣心理和逆反心理。这些心理,如果不能及时地予以化解,则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
1.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
很多父母的话不但不能满足,反而会违背孩子的心理需求,所以令孩子难以接受。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着如下8大心理需求:
被爱与价值感: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而接纳,孩子才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要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促使其建立基本的是非观念。
安全感: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无法信任别人的,对他人不信任则无法和人建立友谊,社会化的过程也受到阻碍,还可能造成“疑心病”,成为刚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其情绪和智能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常规:常规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生活一个界限及应有的广度。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会觉得舒适自在。所以常规是孩子心理安全感的来源,常规的建立可以给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顺序感。
新的学习经验:现代儿童发展理论认为孩子是成长中的个体,其心智能力的发展是其生理学方面的成熟加上后天学习经验而达成的。从出生起,孩子必须有切合其能力的学习机会以学习新的经验,才能发展出正常的智能、语言、人际关系技巧、情绪感受、表达能力和人格。
鼓励: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鼓励的重要性大过其他方面,而缺乏鼓励是造成儿童偏差行为的基本原因。所以说,有偏差行为的孩子也就是一个受挫折的孩子。每一个小孩子都需要持续给予鼓励,就如同种子需要水一样。如果没有鼓励,孩子无法成长及发展,也无法获得归属感。鼓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强调给予孩子自我尊重感及成就感。
责任:孩子需要责任感,让他负责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如穿衣、收拾玩具、扫地等,可以帮助他了解自己的重要性,建立自信心,学习互助的精神及确立责任感。
认同的楷模:孩子良好品行养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活中有良好楷模供他学习认同。因此,父母不但要多跟子女接近,进行言教,而且要注意身教的影响,使自己的言行对子女产生正面影响。
尊重:家庭民主建立于互相尊重,如果只有一方表现尊重则是不平等的。父母必须尊重孩子和他的权利。唯有对孩子的能力有信心,才能对孩子表现尊重。尊重孩子是表示把他当做大人一样有权利做决策。但是,权利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做任何大人做的事情,而是使孩子了解在家庭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而每一个不同角色有不同的权利。
父母要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就要清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基本的心理需要,学会在交谈中照顾和满足孩子的这些基本心理需求。
2.仔细揣摩孩子的真实心理
5岁的小冲第一次跟妈妈去幼儿园,看到墙上贴着许多小朋友的画,大声嚷道:“谁画的画?丑死了!”妈妈很尴尬,责备儿子不应该这样说。
但一旁的老师却懂得他说这话的真实意图,笑着说:“在这里不要求小朋友画得多么好,你喜欢画什么就可以画什么。”
小冲露出满意的笑容,因为老师解答了潜藏在他心底的担忧:“一个不会画画的孩子上了幼儿园怎么办?”
接着,他看到地上摔坏的玩具车,又捡起来煞有介事地追问道:“谁摔坏的?”妈妈说:“关你什么事?你又不认识这儿的人!”
这时还是老师懂得男孩的心理,说:“玩具本来就是给大家玩的,有时玩坏了,没关系的。”
小冲探询的问题获得了答案,十分满意,对妈妈说了声“再见”,就亲热地拉起老师的手。幼儿园的第一天,顺利开始了。
有时,孩子的话语并未表现他的真实心理,这就需要父母费一番揣摩“功夫”。不要老以为“小孩家懂什么”,孩子的心理感受有时是很复杂的,需要父母仔细揣摩和用心理解。
暑假即将结束,陆京伤心地哭了,因为他形影不离的表姐何乐就要和他分别了。妈妈对陆京说:“你都整整12岁了,怎么还动不动掉眼泪,像个小女孩?”
陆京狠狠瞪了妈妈一眼,奔向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门,弄得母子俩一整天都不开心。
这个例子告诉家长:即使在大人认为不值一提的事情上,也必须认真揣摩孩子的心理感受。陆京的妈妈如果明白:儿子当时内心需要的是别人的同情而不是教训,说些表示理解的话,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了:“何乐走了,你会感到寂寞的。”“相处长了,突然分开,有一阵子是会不习惯的。”这样的回答一定会使儿子感到亲切和欣慰,因为妈妈的话对他的痛苦起到了安抚的作用,而说教和训斥则刚好相反。
很多父母不是没有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内心世界的理解。亲子间有效交流的基础是理解和同情。
10岁的郭品气恼地回到家里:由于天公不作美,他与爸爸外出野炊的计划泡汤了。碰巧,他的母亲不久前咨询了家教专家,她知道:儿子没能出去野餐,非常失望,想要家长分担他的不愉快,理解他的心理感受。于是她说:“看起来你很懊恼。”儿子说:“是的。”母亲说:“你一直盼着这次野炊?”儿子说:“可不是吗!”母亲说:“一切都准备好了,偏偏老天不作美。”儿子说:“是的,真不走运。”
沉默了一阵,郭品劝慰自己说:“没关系,反正下次还能去的。”他的怨气消散了,整个下午和妈妈都相处得很愉快。
孩子在冲动时往往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不论是劝告、安慰还是严厉的批评,都不会接受。他只希望别人理解他,了解他在特定时刻的特殊心理感受和感情体验。如果父母善于察言观色,“善解人意”,能摸准孩子真实的心理,搔准孩子的“痒处”,何愁不能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3.对自卑的孩子说:你一定行!
当孩子兴高采烈地告诉你他取得了好成绩,要与你分享他的喜悦时,你是耐心地倾听并表扬他,还是依旧把脸一板,呵斥他:“为什么不做得更好?”
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伙子辰军来到心理诊疗中心,向心理医生袒露了自己的痛苦,他告诉医生:自己老是觉得干什么事都不如别人,现在无论做什么总是想得特别多,顾虑多,决策难,对自己毫无信心和把握。该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发现这与他成长过程中所受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辰军在上中小学时,成绩都还不赖,中上水平,并且保持得比较稳。但是父母对他的要求十分严格,不仅从来没有表扬过他,他听到的永远都是指责。“为什么只进步那么几分?”“为什么比第一名差那么多?”对于他的成绩和其他各项表现,父母总是没有满意的时候,不管他再怎么努力,都得不到丝毫温暖的鼓励。辰军说:“我当时多么想得到爸妈的一点表扬或者肯定,但是他们关注的永远只是我的缺点。”久而久之辰军也就认为自己是一个浑身是缺点的人了,干什么事都不行。
很显然,辰军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心理医生分析,辰军小时候的家庭环境对他这种心理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他一直都在争取获得父母的称赞或者肯定,但父母永远不满意他的表现,对他的要求“水涨船高”,这就让他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担心父母的评价,考虑父母是否高兴。导致他在长大后,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丧失了自主和自信,因此总是特别自卑,顾虑重重,陷入痛苦。
在孩子的成长阶段,父母的支持和鼓励是很重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的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为日后埋下自卑、忧虑、焦躁、抑郁等心理症状的根源。辰军的例子就体现了这一点。现在他已经是20多岁的小伙子了,想要在根源上干预从而达到好的效果已经很难了。
父母过高的期望反而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自卑是自我评价过低、自己看不起自己的一种不良心理状态,是自我意识的一种消极表现。自卑的孩子,往往不切实际地低估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陷,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老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卑的孩子害怕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从而丧失实现自我的信心。他总是以别人为参照物罗列理由,来说明自己的无知和无能。自卑会使孩子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丧失前进的动力,对学习、对生活甚至对人生失去信心,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是非常不利的。
一位哲人说过:“追求越高,才能的发挥就越充分。”对于孩子来说,与其空谈立志,当什么爱因斯坦式的划时代的科学家,还不如订几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让孩子适当降低追求,让大的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做到一学期、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都有目标可寻。目标变得小而具体,就易于实现,这样一来孩子就每时每刻都有成功感,就可更快地进步,不断增强自信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长,就连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一个人若能扬长避短,强化自己的长处,就是有残疾的人也能充满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因此,父母引导孩子战胜自卑心理,要善于发现他的长处和优势,赞美他的长处和优势,并为他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这是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关键。
心理学家莫顿曾提出“预言自动实现”的原则,认为人们具有一种自动实现预言的倾向。在孩子心灵的眼睛面前,长期而稳定地放着一幅自我肖像,孩子会与它越来越接近。所以,如果孩子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那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当孩子感到信心不足时,家长应该引导他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把“别紧张,我能行”、“我一定能成功”之类的话写下来,或者大声说出来。
语言是思想的表露。积极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改变消极自卑的心态,因而家长应当经常大声地对孩子说:“你真棒!”“你一定行!”用积极语言为孩子打气。在此基础上,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一句鼓舞斗志的话,每天上学之前都念上几遍,让孩子每天都生活在积极的语言暗示中。
4.劝说转化孩子的嫉妒心
有一则古埃及的寓言,流传甚广:
一只小鸟对它的爸爸说:“爸爸,如果我能变成人那该多幸福呀!”
鸟爸爸回答:“孩子,人类没有我们幸福!”
鸟儿子问:“为什么?”
鸟爸爸说:“因为他们心里都扎了一根刺,这根刺无时无刻不在折磨他们,他们怎么会幸福呢?你没听见他们经常说‘如果我是一只小鸟’就好了。”
鸟儿子不解:“那是根什么刺啊?”
鸟爸爸回答:“嫉妒!”
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斯坦贝格研究,人类的嫉妒感可能早在婴儿期就出现了。不足周岁的婴儿看到母亲给其他婴儿哺乳时,会出现心率加快、面色潮红等不安反应,甚至哭闹起来。孩子长到五六岁时,嫉妒会更频繁地升上心头。至于上学以后,由于和小朋友进行多种“比较”的机会骤然增多,他们可能会遭到更多嫉妒的折磨,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渐渐学会了“掩饰”自己的嫉妒心理。
嫉妒心强,有两方面的危害,父母必须找时间心平气和地给孩子分析清楚。
嫉妒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当一个人嫉妒另一个人的时候,就不会对那个人友善、热情,两个人的关系必然冷淡。嫉妒的对象越多,关系冷淡的对象越多,这就给人际交往带来极大的妨害。当孩子的嫉妒对象越多,他的朋友就越少。
小王和小陈是同班同学,成绩在班里也都名列前茅。数学考试前一天晚上,小王打电话问小陈一道题。小陈好不容易才把这道题解出来,她不愿意让小王不劳而获,又怕第二天考这道题小王也答对,成绩分不出高低,于是就将一个错误的思路告诉了小王。
第二天考试的时候果然有这道题。小王做错了,成绩一下子比小陈少了10分。一次小小的考试,竟使她们两人相互嫉恨,一直到毕业,这两个同学还是没有和好。
嫉妒对孩子的人际交往与成长危害极大,这样的例子自古有之。战国时代,庞涓和孙膑一起投师鬼谷子学习兵法,算是同窗好友了。但庞涓非常嫉妒孙膑的军事才能,他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后,将孙膑骗到魏国,砍掉了孙膑的双脚,使孙膑终身残废。后来孙膑成为刘威王的军师,在马陵之战中大败魏军,杀死了庞涓。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每一个时期,其主要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都各不相同。父母在和孩子说话之前,一定要仔细体察孩子的真实心理,才能句句扣准孩子的心弦,说到孩子的心里去。父母要特别注意巧施话术,引导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嫉妒心理、虚荣心理和逆反心理。这些心理,如果不能及时地予以化解,则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
1.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
很多父母的话不但不能满足,反而会违背孩子的心理需求,所以令孩子难以接受。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着如下8大心理需求:
被爱与价值感: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而接纳,孩子才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要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促使其建立基本的是非观念。
安全感: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无法信任别人的,对他人不信任则无法和人建立友谊,社会化的过程也受到阻碍,还可能造成“疑心病”,成为刚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其情绪和智能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常规:常规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生活一个界限及应有的广度。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会觉得舒适自在。所以常规是孩子心理安全感的来源,常规的建立可以给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顺序感。
新的学习经验:现代儿童发展理论认为孩子是成长中的个体,其心智能力的发展是其生理学方面的成熟加上后天学习经验而达成的。从出生起,孩子必须有切合其能力的学习机会以学习新的经验,才能发展出正常的智能、语言、人际关系技巧、情绪感受、表达能力和人格。
鼓励: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鼓励的重要性大过其他方面,而缺乏鼓励是造成儿童偏差行为的基本原因。所以说,有偏差行为的孩子也就是一个受挫折的孩子。每一个小孩子都需要持续给予鼓励,就如同种子需要水一样。如果没有鼓励,孩子无法成长及发展,也无法获得归属感。鼓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强调给予孩子自我尊重感及成就感。
责任:孩子需要责任感,让他负责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如穿衣、收拾玩具、扫地等,可以帮助他了解自己的重要性,建立自信心,学习互助的精神及确立责任感。
认同的楷模:孩子良好品行养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活中有良好楷模供他学习认同。因此,父母不但要多跟子女接近,进行言教,而且要注意身教的影响,使自己的言行对子女产生正面影响。
尊重:家庭民主建立于互相尊重,如果只有一方表现尊重则是不平等的。父母必须尊重孩子和他的权利。唯有对孩子的能力有信心,才能对孩子表现尊重。尊重孩子是表示把他当做大人一样有权利做决策。但是,权利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做任何大人做的事情,而是使孩子了解在家庭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而每一个不同角色有不同的权利。
父母要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就要清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基本的心理需要,学会在交谈中照顾和满足孩子的这些基本心理需求。
2.仔细揣摩孩子的真实心理
5岁的小冲第一次跟妈妈去幼儿园,看到墙上贴着许多小朋友的画,大声嚷道:“谁画的画?丑死了!”妈妈很尴尬,责备儿子不应该这样说。
但一旁的老师却懂得他说这话的真实意图,笑着说:“在这里不要求小朋友画得多么好,你喜欢画什么就可以画什么。”
小冲露出满意的笑容,因为老师解答了潜藏在他心底的担忧:“一个不会画画的孩子上了幼儿园怎么办?”
接着,他看到地上摔坏的玩具车,又捡起来煞有介事地追问道:“谁摔坏的?”妈妈说:“关你什么事?你又不认识这儿的人!”
这时还是老师懂得男孩的心理,说:“玩具本来就是给大家玩的,有时玩坏了,没关系的。”
小冲探询的问题获得了答案,十分满意,对妈妈说了声“再见”,就亲热地拉起老师的手。幼儿园的第一天,顺利开始了。
有时,孩子的话语并未表现他的真实心理,这就需要父母费一番揣摩“功夫”。不要老以为“小孩家懂什么”,孩子的心理感受有时是很复杂的,需要父母仔细揣摩和用心理解。
暑假即将结束,陆京伤心地哭了,因为他形影不离的表姐何乐就要和他分别了。妈妈对陆京说:“你都整整12岁了,怎么还动不动掉眼泪,像个小女孩?”
陆京狠狠瞪了妈妈一眼,奔向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门,弄得母子俩一整天都不开心。
这个例子告诉家长:即使在大人认为不值一提的事情上,也必须认真揣摩孩子的心理感受。陆京的妈妈如果明白:儿子当时内心需要的是别人的同情而不是教训,说些表示理解的话,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了:“何乐走了,你会感到寂寞的。”“相处长了,突然分开,有一阵子是会不习惯的。”这样的回答一定会使儿子感到亲切和欣慰,因为妈妈的话对他的痛苦起到了安抚的作用,而说教和训斥则刚好相反。
很多父母不是没有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内心世界的理解。亲子间有效交流的基础是理解和同情。
10岁的郭品气恼地回到家里:由于天公不作美,他与爸爸外出野炊的计划泡汤了。碰巧,他的母亲不久前咨询了家教专家,她知道:儿子没能出去野餐,非常失望,想要家长分担他的不愉快,理解他的心理感受。于是她说:“看起来你很懊恼。”儿子说:“是的。”母亲说:“你一直盼着这次野炊?”儿子说:“可不是吗!”母亲说:“一切都准备好了,偏偏老天不作美。”儿子说:“是的,真不走运。”
沉默了一阵,郭品劝慰自己说:“没关系,反正下次还能去的。”他的怨气消散了,整个下午和妈妈都相处得很愉快。
孩子在冲动时往往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不论是劝告、安慰还是严厉的批评,都不会接受。他只希望别人理解他,了解他在特定时刻的特殊心理感受和感情体验。如果父母善于察言观色,“善解人意”,能摸准孩子真实的心理,搔准孩子的“痒处”,何愁不能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3.对自卑的孩子说:你一定行!
当孩子兴高采烈地告诉你他取得了好成绩,要与你分享他的喜悦时,你是耐心地倾听并表扬他,还是依旧把脸一板,呵斥他:“为什么不做得更好?”
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伙子辰军来到心理诊疗中心,向心理医生袒露了自己的痛苦,他告诉医生:自己老是觉得干什么事都不如别人,现在无论做什么总是想得特别多,顾虑多,决策难,对自己毫无信心和把握。该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发现这与他成长过程中所受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辰军在上中小学时,成绩都还不赖,中上水平,并且保持得比较稳。但是父母对他的要求十分严格,不仅从来没有表扬过他,他听到的永远都是指责。“为什么只进步那么几分?”“为什么比第一名差那么多?”对于他的成绩和其他各项表现,父母总是没有满意的时候,不管他再怎么努力,都得不到丝毫温暖的鼓励。辰军说:“我当时多么想得到爸妈的一点表扬或者肯定,但是他们关注的永远只是我的缺点。”久而久之辰军也就认为自己是一个浑身是缺点的人了,干什么事都不行。
很显然,辰军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心理医生分析,辰军小时候的家庭环境对他这种心理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他一直都在争取获得父母的称赞或者肯定,但父母永远不满意他的表现,对他的要求“水涨船高”,这就让他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担心父母的评价,考虑父母是否高兴。导致他在长大后,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丧失了自主和自信,因此总是特别自卑,顾虑重重,陷入痛苦。
在孩子的成长阶段,父母的支持和鼓励是很重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的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为日后埋下自卑、忧虑、焦躁、抑郁等心理症状的根源。辰军的例子就体现了这一点。现在他已经是20多岁的小伙子了,想要在根源上干预从而达到好的效果已经很难了。
父母过高的期望反而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自卑是自我评价过低、自己看不起自己的一种不良心理状态,是自我意识的一种消极表现。自卑的孩子,往往不切实际地低估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陷,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老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卑的孩子害怕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从而丧失实现自我的信心。他总是以别人为参照物罗列理由,来说明自己的无知和无能。自卑会使孩子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丧失前进的动力,对学习、对生活甚至对人生失去信心,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是非常不利的。
一位哲人说过:“追求越高,才能的发挥就越充分。”对于孩子来说,与其空谈立志,当什么爱因斯坦式的划时代的科学家,还不如订几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让孩子适当降低追求,让大的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做到一学期、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都有目标可寻。目标变得小而具体,就易于实现,这样一来孩子就每时每刻都有成功感,就可更快地进步,不断增强自信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长,就连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一个人若能扬长避短,强化自己的长处,就是有残疾的人也能充满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因此,父母引导孩子战胜自卑心理,要善于发现他的长处和优势,赞美他的长处和优势,并为他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这是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关键。
心理学家莫顿曾提出“预言自动实现”的原则,认为人们具有一种自动实现预言的倾向。在孩子心灵的眼睛面前,长期而稳定地放着一幅自我肖像,孩子会与它越来越接近。所以,如果孩子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那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当孩子感到信心不足时,家长应该引导他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把“别紧张,我能行”、“我一定能成功”之类的话写下来,或者大声说出来。
语言是思想的表露。积极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改变消极自卑的心态,因而家长应当经常大声地对孩子说:“你真棒!”“你一定行!”用积极语言为孩子打气。在此基础上,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一句鼓舞斗志的话,每天上学之前都念上几遍,让孩子每天都生活在积极的语言暗示中。
4.劝说转化孩子的嫉妒心
有一则古埃及的寓言,流传甚广:
一只小鸟对它的爸爸说:“爸爸,如果我能变成人那该多幸福呀!”
鸟爸爸回答:“孩子,人类没有我们幸福!”
鸟儿子问:“为什么?”
鸟爸爸说:“因为他们心里都扎了一根刺,这根刺无时无刻不在折磨他们,他们怎么会幸福呢?你没听见他们经常说‘如果我是一只小鸟’就好了。”
鸟儿子不解:“那是根什么刺啊?”
鸟爸爸回答:“嫉妒!”
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斯坦贝格研究,人类的嫉妒感可能早在婴儿期就出现了。不足周岁的婴儿看到母亲给其他婴儿哺乳时,会出现心率加快、面色潮红等不安反应,甚至哭闹起来。孩子长到五六岁时,嫉妒会更频繁地升上心头。至于上学以后,由于和小朋友进行多种“比较”的机会骤然增多,他们可能会遭到更多嫉妒的折磨,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渐渐学会了“掩饰”自己的嫉妒心理。
嫉妒心强,有两方面的危害,父母必须找时间心平气和地给孩子分析清楚。
嫉妒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当一个人嫉妒另一个人的时候,就不会对那个人友善、热情,两个人的关系必然冷淡。嫉妒的对象越多,关系冷淡的对象越多,这就给人际交往带来极大的妨害。当孩子的嫉妒对象越多,他的朋友就越少。
小王和小陈是同班同学,成绩在班里也都名列前茅。数学考试前一天晚上,小王打电话问小陈一道题。小陈好不容易才把这道题解出来,她不愿意让小王不劳而获,又怕第二天考这道题小王也答对,成绩分不出高低,于是就将一个错误的思路告诉了小王。
第二天考试的时候果然有这道题。小王做错了,成绩一下子比小陈少了10分。一次小小的考试,竟使她们两人相互嫉恨,一直到毕业,这两个同学还是没有和好。
嫉妒对孩子的人际交往与成长危害极大,这样的例子自古有之。战国时代,庞涓和孙膑一起投师鬼谷子学习兵法,算是同窗好友了。但庞涓非常嫉妒孙膑的军事才能,他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后,将孙膑骗到魏国,砍掉了孙膑的双脚,使孙膑终身残废。后来孙膑成为刘威王的军师,在马陵之战中大败魏军,杀死了庞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