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记我庆幸,我生在红色中国(3)
推荐阅读: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最新章节!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那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三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行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救舍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名无所求行。
四称法行者,性尽之理目之为法。言解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施舍,心无悭惜,达解三空,不倚不着,但为去垢,净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临济祖师法语》
求道者啊!你们如果想契合正确的佛法,必须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才行。你们切勿受别人的诳惑,要随处作主,立处皆真,要在生命中的每一时刻,都主宰自己的命运,投注进你们全部的真诚与热忱,熔铸进你们的至情至性!
求道者啊!想得到契合真理的见解,就不要受任何人的诳惑,这样才能解脱,才能不拘泥物相,才能超脱自在,才能在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也才能证悟绝对自由的生命!
《宇宙万有本体论》(般若义趣)
自在行者甚深般若法界海慧照了诸相
(能观之智能如是观察照了行于自在的人)遍观法界十方三世无尽刹海宇宙现象身心世界六趣四生凡圣依正诸山大海
草芥微尘根尘识蕴缘处界谛生死涅槃
烦恼菩提有情无情有为无为世出世间
三界六道是非善恶苦乐罪福贪嗔痴爱
妄念执著心境能所色心染净如是万法
由诸法集幻化而有无常无我缘生缘灭
相依相成即假即空如幻如化无性无生
同一法性本自涅槃悉皆究竟皆不可得
般若观慧照彻无遗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所观之境应遍观无尽无尽尘尘刹刹一切万法从本以来悉皆空寂将心量扩大到无边际)般若无见无所不见无见之见见遍十方
无闻之闻闻通一切心性离见智慧光明
遍照法界即诸法性以摄心故心则在定
能知世间生灭法相寂知之体神解之用
善照诸幻似镜无痕分别诸法而得不动
真如性净慧鉴无穷寂照忘知虚含万像
犹如明镜空洞虚豁了无一物遇形斯映
此一念心犹如虚空平等不动觉性遍满
清净法界圆无边际无边虚空觉所显发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现前一念灵知性体
(因观照法性空而住于如如正知见中知一切法本无所有知一切法皆无明所变见一切法本不生见一切法性平等见自心清净见本自空寂空寂体中具大光明妙用无尽盖清净涅槃中法尔具足诸佛知见也)本无自性当体即寂性等虚空体同法界
深入法性寂灭真境一念顿脱彻了自心
豁然贯通桶底脱落身心俱寂理智皆如
超越三空迥脱根尘三关洞彻五阴皆破
三千长安一步到达解脱法已俱空不生
妄穷真露寂灭现前阒尔无寄妙性天然
亲证藏性亲见本来法身显现十方廓然
四智圆明六通自在智慧普见法眼清明
是即一乘寂灭场地是名行者得无生忍
客尘烦恼从此永灭即是度尽无量众生
历劫无明自然消殒尘劳习漏自然净尽
(以正知见故前后际断心行路绝一脚到底颠破无明一切烦惑苦厄从七识根本无明所生今七识大死法身顿活故苦厄度尽前后际断曰现前不落差别曰一念非昏非掉曰灵知)
真净法界性相平等恒沙诸法同一体性
观诸法性无有二相以不二相洞见十方
用一心门融会万法知一切法即心自性
知一切法即是道场一为无量无量为一
能所平等常住一相心即万法万法即心
心境不异无二无别真境无相真智无知
即智即境即境即智境智不二体用一如
穷理尽性极乎涅槃色空俱泯境智圆融
色空无碍获大自在于万法中不生二解
诸法平等本自如尔万法一相一相无相
不昏不散了了常知万有本体诸法实相
色者:事也,相也,境也,用也。空者:理也,性也,智也,体也。此阐色空不异,即事即理,性相平等,境智一如,体用不二。于差别中见平等。所谓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性圆通一切性。
即法界性即涅槃性真如妙性法尔恒遍
寂灭湛然常住不动不生不起不尽不灭
万法一如毕竟平等寂静一味毕竟无体
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本来清净各住本际
根本性离性本解脱诸法实相真如一体
即是诸法空相)
绝待空性毕竟寂灭清净如如了无所得
如鸟飞空迹不可寻摩诃般若以毕竟空
了无所得假为方便一切时中获无所得
念念无相念念无为直下无心正智朗然
念念正住了不可得念念圆明清净本然
念念绝待念念圆融圆显本空顿契灵源
境智俱寂一道清净自心本来干干净净
圆圆明明充满法界圆融无际脱体虚凝
不随生死不住涅槃处于生死其心自在
如是信解顿入一乘真见此法绝思绝虑
诸发无发名发菩提若能入是平等深义
永尽诸漏心得解脱真智淳净法身自现
清净皎皎是名大道此一念心本无能所
能所尽处名为见性遍一切时遍一切处
遍一切法平等无二才得见性便同觉后
回观世间俨如昨梦生死大梦随倒想生
如从梦觉倒想自离若得大觉生死永尽
究竟涅槃得大安乐了达万法缘生性空
(此阐毕竟空即是从假入空离句绝非摄用归体即是入真如本际入第一义空入寂灭性海依此般若而得究竟涅槃)本自无生本自无灭法法皆假不住执滞
随缘应用如幻为幻日用云为常起觉照
常在法性三昧之中交人接物六根运用
一切施为尽是法性语默动静湛然清净
用而常寂寂而常用终日随缘终日不变
自在无碍体用如如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一切万法即是实相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山色溪声皆第一羲鸦鸣鹊噪咸最上乘
盖诸法相皆是自性所现幻影念起法生
无明所变根尘无体识性元空不异之性
不变之体平等一如皆如来藏妙真如性
是故法法皆是菩提对境随缘皆是道场
即俗而真即有常空事中见法即事即法
百花丛里叶不沾裳繁兴万行毕竟不染
不动真际建立诸法不坏假名而契真常
触目无生逢缘无碍遇境咸真万法皆如
入于涅槃不舍大悲行于无相而度群品
即众生见转如来智直趋觉海入诸圣流
此即般若理事无碍真俗圆融中道之行
自心光明遍照法界真如法性彻底圆彰
尽未来际安住寂光圆满菩提常享法乐
(此阐随缘保任自在无碍从真出俗方便度生依此般若而得无上正觉)故知般若真实即是诸佛之母脱苦之师一切智慧六度万行自觉觉他总持之门(此说般若殊胜功能)
普愿法界一切众生疾速出离烦恼深渊灭生死因还本净心同登觉岸得究竟乐(回向作结)
《清越座右铭》
自励篇
顺大势所趋,应民众所需,奉职责本分,行当务之急。
《清越立身铭》
人生在世诚信恩威为人诚恳处世信义
恩可同心威以听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万事同理众情各异待人糊涂术业精益
风土人情博闻广知文章艺术用心以一
为大将者无赫之功兵者诡道利器凶机
防患未然弭祸无形不战而胜功莫归己
《清越本分铭》
不谋其政不在其位尽忠职守勤奋恭敬团结互助上敬下悌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实事求是苦学善思出奇制胜有条有理谦虚谨慎全心全意戒骄戒躁脚踏实地主动热情吝言躬行不患无位患无以立《清越处世铭》
做事机密连环十计千忙不乱万事莫急察清真相沟通会意排次论序轻重缓急及时适用简单唯一兼收并蓄待用无遗《清越心法》
第一式:终生不起贪念,终生不蓄私财;第二式:对不可避免之事,愉快地接受;第三式:心不被恋情所夺,爱到极致是忘情;第四式:不发牢骚,不许抱怨,随缘是福;第五式:待人如礼佛,处事如敬佛;
第六式:无论如何,绝不可动怒生气而感情用事;第七式:凡事责己不怨人;第八式:绝不可纵恶成凶;
第九式:一颗红心,四种准备:好,坏,不好不坏,也好也坏;第十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清越兵法》
第一式:为他人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
第二式:任何问题都会有最合适的解决办法;第三式:天助自助者,相信自己,相信永恒;第四式:上善若水,柔韧胜刚强;第五式:打开感知的大门,张开内心的眼睛;
第六式:以大事小,细心周到,尽善尽美,善始善终;第七式:山崩鹿飞,无动于心,千变万幻,自有主张;第八式:相信沟通的力量,坦诚相待,皆大欢喜;第九式: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天下无不是的众生;第十式:人生无常,贵在持之以恒。
《清越忏悔文》
清越汝当知,既已自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就当于一切法广学精进,静则常思己过,动则自利利他。可不敢心口不一,以致落入因果轮回。念念之间,无不应时时观照醒觉,莫使乖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禅意。正所谓:行善如草木,日见其长,陷恶如磨石,时时有损。前车之鉴,切莫再掉以轻心。
清越汝当知,既已身为三宝弟子,就当时时清净身口意三业,勤修善法,警醒努力,不使退转。若有所进步,也不可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若不幸过失,却也不必懊悔不迭,勿使再犯为要。
清越汝当知,既已知人生无常,譬如朝露,去日无多,就当时时把握当下,但以平常心做好本分事,用心尽力。若事非关己,莫强逞其能。毕竟因缘际会,造化各有,非是勉强而得。
清越汝当知,既已知个人实属渺小,与天地日月星辰不可同日而语,便应时时勿忘常存感激与恭敬之心。做事之时当应断诸嬉笑,专心致志。与人交谈或听讲报告,切不可心驰物外,务必应一心听受,莫负善缘。
总之,人生难得,莫辜负良辰美景,当尽情开怀常驻欢喜。切记,切记,切记!
《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我今一切皆忏悔。
《普贤菩萨警众偈》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坐禅偈》
我谨提醒你们,生死至关重要,时光飞速流逝,机会易被失去,你们皆要醒来,不要浪费生命。
《百丈清规二十条》
01.丛林以无事为兴盛;02.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03.精进以持戒为第一;04.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05.烦恼以忍辱为菩提;06.是非以不辨为解脱;
07.留众以老成为真情;08.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09.语言以减少为直截;10.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11.学问以勤习为入门;12.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13.老死以无常为警策;14.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15.待客以至诚为供养;16.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17.凡事以预立为不劳;18.处众以谦恭为有礼;
19.遇险以不乱为定力;20.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沩山禅师偈语》
以思无思之妙,返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
《百丈偈》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身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附录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清越标点)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正信希有分第六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那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三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行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救舍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名无所求行。
四称法行者,性尽之理目之为法。言解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施舍,心无悭惜,达解三空,不倚不着,但为去垢,净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临济祖师法语》
求道者啊!你们如果想契合正确的佛法,必须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才行。你们切勿受别人的诳惑,要随处作主,立处皆真,要在生命中的每一时刻,都主宰自己的命运,投注进你们全部的真诚与热忱,熔铸进你们的至情至性!
求道者啊!想得到契合真理的见解,就不要受任何人的诳惑,这样才能解脱,才能不拘泥物相,才能超脱自在,才能在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也才能证悟绝对自由的生命!
《宇宙万有本体论》(般若义趣)
自在行者甚深般若法界海慧照了诸相
(能观之智能如是观察照了行于自在的人)遍观法界十方三世无尽刹海宇宙现象身心世界六趣四生凡圣依正诸山大海
草芥微尘根尘识蕴缘处界谛生死涅槃
烦恼菩提有情无情有为无为世出世间
三界六道是非善恶苦乐罪福贪嗔痴爱
妄念执著心境能所色心染净如是万法
由诸法集幻化而有无常无我缘生缘灭
相依相成即假即空如幻如化无性无生
同一法性本自涅槃悉皆究竟皆不可得
般若观慧照彻无遗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所观之境应遍观无尽无尽尘尘刹刹一切万法从本以来悉皆空寂将心量扩大到无边际)般若无见无所不见无见之见见遍十方
无闻之闻闻通一切心性离见智慧光明
遍照法界即诸法性以摄心故心则在定
能知世间生灭法相寂知之体神解之用
善照诸幻似镜无痕分别诸法而得不动
真如性净慧鉴无穷寂照忘知虚含万像
犹如明镜空洞虚豁了无一物遇形斯映
此一念心犹如虚空平等不动觉性遍满
清净法界圆无边际无边虚空觉所显发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现前一念灵知性体
(因观照法性空而住于如如正知见中知一切法本无所有知一切法皆无明所变见一切法本不生见一切法性平等见自心清净见本自空寂空寂体中具大光明妙用无尽盖清净涅槃中法尔具足诸佛知见也)本无自性当体即寂性等虚空体同法界
深入法性寂灭真境一念顿脱彻了自心
豁然贯通桶底脱落身心俱寂理智皆如
超越三空迥脱根尘三关洞彻五阴皆破
三千长安一步到达解脱法已俱空不生
妄穷真露寂灭现前阒尔无寄妙性天然
亲证藏性亲见本来法身显现十方廓然
四智圆明六通自在智慧普见法眼清明
是即一乘寂灭场地是名行者得无生忍
客尘烦恼从此永灭即是度尽无量众生
历劫无明自然消殒尘劳习漏自然净尽
(以正知见故前后际断心行路绝一脚到底颠破无明一切烦惑苦厄从七识根本无明所生今七识大死法身顿活故苦厄度尽前后际断曰现前不落差别曰一念非昏非掉曰灵知)
真净法界性相平等恒沙诸法同一体性
观诸法性无有二相以不二相洞见十方
用一心门融会万法知一切法即心自性
知一切法即是道场一为无量无量为一
能所平等常住一相心即万法万法即心
心境不异无二无别真境无相真智无知
即智即境即境即智境智不二体用一如
穷理尽性极乎涅槃色空俱泯境智圆融
色空无碍获大自在于万法中不生二解
诸法平等本自如尔万法一相一相无相
不昏不散了了常知万有本体诸法实相
色者:事也,相也,境也,用也。空者:理也,性也,智也,体也。此阐色空不异,即事即理,性相平等,境智一如,体用不二。于差别中见平等。所谓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性圆通一切性。
即法界性即涅槃性真如妙性法尔恒遍
寂灭湛然常住不动不生不起不尽不灭
万法一如毕竟平等寂静一味毕竟无体
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本来清净各住本际
根本性离性本解脱诸法实相真如一体
即是诸法空相)
绝待空性毕竟寂灭清净如如了无所得
如鸟飞空迹不可寻摩诃般若以毕竟空
了无所得假为方便一切时中获无所得
念念无相念念无为直下无心正智朗然
念念正住了不可得念念圆明清净本然
念念绝待念念圆融圆显本空顿契灵源
境智俱寂一道清净自心本来干干净净
圆圆明明充满法界圆融无际脱体虚凝
不随生死不住涅槃处于生死其心自在
如是信解顿入一乘真见此法绝思绝虑
诸发无发名发菩提若能入是平等深义
永尽诸漏心得解脱真智淳净法身自现
清净皎皎是名大道此一念心本无能所
能所尽处名为见性遍一切时遍一切处
遍一切法平等无二才得见性便同觉后
回观世间俨如昨梦生死大梦随倒想生
如从梦觉倒想自离若得大觉生死永尽
究竟涅槃得大安乐了达万法缘生性空
(此阐毕竟空即是从假入空离句绝非摄用归体即是入真如本际入第一义空入寂灭性海依此般若而得究竟涅槃)本自无生本自无灭法法皆假不住执滞
随缘应用如幻为幻日用云为常起觉照
常在法性三昧之中交人接物六根运用
一切施为尽是法性语默动静湛然清净
用而常寂寂而常用终日随缘终日不变
自在无碍体用如如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一切万法即是实相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山色溪声皆第一羲鸦鸣鹊噪咸最上乘
盖诸法相皆是自性所现幻影念起法生
无明所变根尘无体识性元空不异之性
不变之体平等一如皆如来藏妙真如性
是故法法皆是菩提对境随缘皆是道场
即俗而真即有常空事中见法即事即法
百花丛里叶不沾裳繁兴万行毕竟不染
不动真际建立诸法不坏假名而契真常
触目无生逢缘无碍遇境咸真万法皆如
入于涅槃不舍大悲行于无相而度群品
即众生见转如来智直趋觉海入诸圣流
此即般若理事无碍真俗圆融中道之行
自心光明遍照法界真如法性彻底圆彰
尽未来际安住寂光圆满菩提常享法乐
(此阐随缘保任自在无碍从真出俗方便度生依此般若而得无上正觉)故知般若真实即是诸佛之母脱苦之师一切智慧六度万行自觉觉他总持之门(此说般若殊胜功能)
普愿法界一切众生疾速出离烦恼深渊灭生死因还本净心同登觉岸得究竟乐(回向作结)
《清越座右铭》
自励篇
顺大势所趋,应民众所需,奉职责本分,行当务之急。
《清越立身铭》
人生在世诚信恩威为人诚恳处世信义
恩可同心威以听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万事同理众情各异待人糊涂术业精益
风土人情博闻广知文章艺术用心以一
为大将者无赫之功兵者诡道利器凶机
防患未然弭祸无形不战而胜功莫归己
《清越本分铭》
不谋其政不在其位尽忠职守勤奋恭敬团结互助上敬下悌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实事求是苦学善思出奇制胜有条有理谦虚谨慎全心全意戒骄戒躁脚踏实地主动热情吝言躬行不患无位患无以立《清越处世铭》
做事机密连环十计千忙不乱万事莫急察清真相沟通会意排次论序轻重缓急及时适用简单唯一兼收并蓄待用无遗《清越心法》
第一式:终生不起贪念,终生不蓄私财;第二式:对不可避免之事,愉快地接受;第三式:心不被恋情所夺,爱到极致是忘情;第四式:不发牢骚,不许抱怨,随缘是福;第五式:待人如礼佛,处事如敬佛;
第六式:无论如何,绝不可动怒生气而感情用事;第七式:凡事责己不怨人;第八式:绝不可纵恶成凶;
第九式:一颗红心,四种准备:好,坏,不好不坏,也好也坏;第十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清越兵法》
第一式:为他人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
第二式:任何问题都会有最合适的解决办法;第三式:天助自助者,相信自己,相信永恒;第四式:上善若水,柔韧胜刚强;第五式:打开感知的大门,张开内心的眼睛;
第六式:以大事小,细心周到,尽善尽美,善始善终;第七式:山崩鹿飞,无动于心,千变万幻,自有主张;第八式:相信沟通的力量,坦诚相待,皆大欢喜;第九式: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天下无不是的众生;第十式:人生无常,贵在持之以恒。
《清越忏悔文》
清越汝当知,既已自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就当于一切法广学精进,静则常思己过,动则自利利他。可不敢心口不一,以致落入因果轮回。念念之间,无不应时时观照醒觉,莫使乖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禅意。正所谓:行善如草木,日见其长,陷恶如磨石,时时有损。前车之鉴,切莫再掉以轻心。
清越汝当知,既已身为三宝弟子,就当时时清净身口意三业,勤修善法,警醒努力,不使退转。若有所进步,也不可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若不幸过失,却也不必懊悔不迭,勿使再犯为要。
清越汝当知,既已知人生无常,譬如朝露,去日无多,就当时时把握当下,但以平常心做好本分事,用心尽力。若事非关己,莫强逞其能。毕竟因缘际会,造化各有,非是勉强而得。
清越汝当知,既已知个人实属渺小,与天地日月星辰不可同日而语,便应时时勿忘常存感激与恭敬之心。做事之时当应断诸嬉笑,专心致志。与人交谈或听讲报告,切不可心驰物外,务必应一心听受,莫负善缘。
总之,人生难得,莫辜负良辰美景,当尽情开怀常驻欢喜。切记,切记,切记!
《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我今一切皆忏悔。
《普贤菩萨警众偈》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坐禅偈》
我谨提醒你们,生死至关重要,时光飞速流逝,机会易被失去,你们皆要醒来,不要浪费生命。
《百丈清规二十条》
01.丛林以无事为兴盛;02.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03.精进以持戒为第一;04.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05.烦恼以忍辱为菩提;06.是非以不辨为解脱;
07.留众以老成为真情;08.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09.语言以减少为直截;10.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11.学问以勤习为入门;12.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13.老死以无常为警策;14.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15.待客以至诚为供养;16.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17.凡事以预立为不劳;18.处众以谦恭为有礼;
19.遇险以不乱为定力;20.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沩山禅师偈语》
以思无思之妙,返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
《百丈偈》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身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附录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清越标点)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正信希有分第六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