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越了〔修)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穿越农家种田忙最新章节!
李俊努力的从一阵针刺似的头疼中挣扎着,试图睁开眼睛,脑海中的记忆混乱交错,试图想起一些什么,却又最终漫入了黑暗之中。再次有意识已经是一天以后,最强烈的知觉就是腹中饥饿难忍,还待察觉一些什么,只听到耳边一群人的惊呼哭泣声,不待反应过来,就见一二十多岁的年轻妇人搂着他哭喊道:
“我的锦儿啊,儿啊。。。你可终于醒啦,娘还以为。。。以为。。。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为娘也活不下去了啊。。。。”
“呸呸呸,少说这些晦气话,我的大孙子好不容易醒来,还不快去请大夫过来看看。”
妇人伤心惊喜的哭喊声未罢,一阵带着微颤欣喜的声音传来,李俊睁开眼晴扫了一眼周围,几个年轻妇人,一群身穿粗布衣衫打满补丁的小孩子。
搂着自己的妇人看起来三十来岁的样子,眼角有明显的皱纹,鬓角夹着着几丝白发,此刻正面带愁容的看着自己。
还待瞧的更加仔细一点的时候,未待反应过来,紧接着从年轻妇人的怀里被搂到一个似五十多岁的妇人怀里。妇人看起来有五六十岁的样子,面容很是苍老。年轻妇人听到自己婆婆的话,赶忙将眼泪拭干道:
“娘说的是,锦儿醒来,我高兴坏了。”
“娘,我这就去请大夫去”边说边对一旁的身穿青色的打满补丁衣裳的小男孩吩咐道:
“明秀,快去田里喊你爷爷,你爹去,锦儿醒了,快去。明珠带孩子们去院子里玩去,别在这儿挤着了,你们大哥刚醒,不要吵到他。”小女孩听到,立马噤声,不舍的看了一眼大哥,带着剩余的小孩子出了房门,房间一下空出许多。被喊到的小男孩六七岁,瘦瘦小小的,毛发稀疏泛黄,一看就是营养不良,此刻正红着眼眶看着哥哥,听到娘亲的话,急忙用手背抹了一下眼睛回到:
“娘,我知道了。我这就去。”说罢,往外跑去。
“锦儿,老天保佑我的锦儿醒来了。。。。锦儿,有哪里不舒服,快告诉奶奶。”说罢眼眶又红了。
“我饿。。。”一声有气无力的男童声音传来,李俊来不及惊愕,妇人连忙对旁边的另外一名年轻妇人说道:
“老二媳妇,快去,把厨房灶上热的一碗细米粥端来,锦儿几天没进食了,肯定饿了,快去。”
“哎,知道了娘,我这就去。老三家的你去打点热水,给锦儿擦擦。”
说罢和另一妇人一起,转身去了厨房。一闪神的功夫,年轻妇人将一碗白米粥端来,递给婆婆,从婆婆手上接过李俊,坐在床边拥坐着,年老妇人拿起汤勺舀了一勺白粥,在口边吹了几口,不烫之后,小心翼翼的递到李俊口边,边心疼的说道:
“乖孙,饿坏了吧,来吃点粥,病才能快快好。。。”
李俊实在是饿的两眼昏花,来不及再想别的,急忙的就这妇人的手,喝了几口粥后,胃部的灼热感好了很多,喝了小半碗后,喝不下了,头感觉昏昏沉沉的,妇人们将李俊扶着躺下,盖好被子之后,嘱咐李俊到:
“锦儿,睡会儿啊,病刚刚好点儿,还要多休息儿,阿。”
李俊轻轻的嗯了一声,闭上眼睛听着妇人们轻声的说着菩萨保佑,要去南山寺还愿的事,听着听着李俊睡着了。
“大夫,快来,看看我家锦儿怎么样了。。。”
小王氏焦急的带着大夫来到家中,儿子生了场大病,刚醒来,实在焦急不安。
“娘大夫来了,锦儿怎么样了?”小王氏焦急的对着婆婆问道。
“刚刚吃了半碗粥,现在又睡过去了。大夫,快来看看我孙儿怎么样了。。。”王氏从床边起来,将大夫迎到李俊床头。
原来这大夫姓乔,是前年朝廷退役回来的老军医,前些年前朝皇室奢靡不堪,皇帝昏聩,亲小人远贤臣,大夏周武二十一年,幽州,晋州大旱,百姓田地颗粒无收,乱民暴动,天下大乱,各地藩王人心浮动,烽烟尽起,百姓民不聊生。幽州晋州几乎十室九空,百姓不得不结群逃离故土,以期能寻得一容身之所。动乱十年,最后是封疆云州的异姓王—北平王赵易川胜出,登基为帝改朝换代,建晋国,号昭元。
昭元三年春,扫平内乱,多年的征战,人口急剧下降,百姓家无余粮手无余财,多地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卖儿卖女现象鲜见不鲜。昭元三年秋,昭元帝命户部重新测量耕地,迁徙人口至因动乱而荒芜之地,按人丁分配土地,免税三年。鼓励军队老弱伤残退役返乡,发放救助银饷。乔大夫今年已四十有五,家乡因为战乱已经无人了,退役之后正逢人口迁徙,觉着梓州背靠南山,有一条大河顺流而下,环境宜人,索性就留在了河西村。
河西村隶属于梓州常怀县山南镇,前些年战乱,村里流失很多人,现下朝廷分派人头,有许多聚集在常怀县的流民,被分派到山南镇河西村,一时间村里到时人丁多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秋种。忙着准备冬季的口粮,李家也是如此。
乔大夫右手搭在李俊右手腕上把脉,王氏等人噤声等待,片刻,乔大夫站起身来回身走到桌子旁,边说边写到:
“令孙是有福之人,现下,已无大碍,只是身体有点虚弱,我在开两幅药,吃完之后,便不用再吃了,需注意餐食补补身子即可。。。如此,那老夫就告辞了”
听到孩子无事了,王氏等人高兴连声的道:“谢谢大夫,真是谢谢大夫。老大家的快去送送大夫。”
刚送完乔大夫,李大富便带着几个儿子赶到家,迫不及待的就问大儿媳道:
“锦儿他娘,锦儿怎么样了?”
看着公公及丈夫小叔子几人身上的泥土,满是汗水的面上都挂着焦急的神色,小王氏心中一暖,道:
“大夫说锦儿已大好了,刚才吃了半碗米粥,现下睡着了,爹您先别急。”
听到儿媳的话,李大富等人心里送了一口气,不过还是迫不及待的走到房里,看到床上李俊浅浅的呼吸着,安慰的点点头,对王氏说:
“他奶,去买点肉回来给锦儿补补,这回可得好好养养。”
听到老伴这样说,王氏白眼回到:“我孙子不疼,就你疼,老大家的,明天去张屠夫家买点肉回来,炖点汤给锦儿补补。”
“娘,我省的。快晌午了,我和弟妹去做饭去了,爹你们歇会儿,饭做好了,我来叫你们。”说完妯娌几个去厨房准备午饭去了。
李俊一觉从早上睡到了中午,意识完全清醒之后,想起了早上的事情,一惊,抬起自己的手看了几遍,才确认自己不是原来的自己了,现下这个身体不过□□岁的小孩子,揉揉了自己的额头,努力回忆脑海中的记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还好有这个叫做李明锦的小男孩的记忆。
记忆中,李家有一大家子人,爷爷叫做李大富,今年四十五岁,奶奶王巧,李王氏,今年四十三岁,看来古代农民生活确实很苦,看起来奶奶都有五十多了,李明锦叹息道。原身的父亲叫李继旺,今年二十七岁,母亲小王氏,是奶奶的娘家堂弟的女儿,也就是堂侄女,今年二十六岁。二叔李继兴,今年二十六岁,二婶林氏,林氏是河西村人,今年二十四岁。三叔李继达,今年二十四岁,三婶孙氏,孙氏是逃难来的,现在家里没人了,今年二十二岁。小姑李婷,是爷爷奶奶的幺女,今年十三岁,待字闺中。
二爷爷叫李大贵,二奶奶赵氏,二爷爷有一儿一女,四叔李继贤,今年二十一岁,娶妻刘氏,今年二十岁,刘氏是河东村人,比邻河西村。大姑姑李蓉,今年二十岁,嫁到山南镇上,大姑父叫做傅正鹏,今年二十一岁。
李氏家族原来世代居住晋州,祖辈有当过官的人,在晋州五原镇是当地小有名望的家族,李氏族人居住在李家村,人丁兴旺,家族团结,可惜,前些年天下大乱,天灾*,祸及晋州,李家村异不能幸免,大夏周武二十一年晋州大旱,田地连续两年颗粒无收,若非前些年家里小有积蓄,家里的几个儿子又是勤快能干的,恐怕等不到战乱,就要饿死了,如今各地动乱,朝廷强行征兵,李大富看着自己家里几个正直青壮的儿子,彼时大儿子才刚刚成亲,害怕儿子被强行征走一去不回,索性去与弟弟李大贵商量,要不就离开晋州,去梓州吧,梓州三面环山,与梓州相邻的云州是北平王封地,北平王治下,相较在这乱世之中,算是难得的乐土了,听说北平王,治军严格,云州当地百姓,生活安定。但李家两兄弟不准备去云州,而准备去梓州,毕竟云州虽然好,去的人也多,到时候,那么多流民涌入,恐怕不容易进去,为了一大家子,李大富和弟弟李大贵商量完之后,赶紧在征兵到来之前,收拾一些轻便衣物,钱银,口粮,带着一家人匆匆上路赶去梓州。
李家从是大夏周武二十三秋年从晋州逃难过过来,周武二十四年春天达到河村村,彼时河西村人丁还是兴旺的,李家一大家子来到河西村之后,里正看着老老小小饿的瘦骨伶仃,衣衫褴褛的,也很为难,河西村已经没有多余的耕地分给外人了,好在还有一些未开的荒地,于是和村里人商量了一下,就给李家划了村西头的一处荒地,让村里的壮劳力合力给李家盖了几间茅草棚,从此李家就算在河西村有了安身之所了。
李俊努力的从一阵针刺似的头疼中挣扎着,试图睁开眼睛,脑海中的记忆混乱交错,试图想起一些什么,却又最终漫入了黑暗之中。再次有意识已经是一天以后,最强烈的知觉就是腹中饥饿难忍,还待察觉一些什么,只听到耳边一群人的惊呼哭泣声,不待反应过来,就见一二十多岁的年轻妇人搂着他哭喊道:
“我的锦儿啊,儿啊。。。你可终于醒啦,娘还以为。。。以为。。。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为娘也活不下去了啊。。。。”
“呸呸呸,少说这些晦气话,我的大孙子好不容易醒来,还不快去请大夫过来看看。”
妇人伤心惊喜的哭喊声未罢,一阵带着微颤欣喜的声音传来,李俊睁开眼晴扫了一眼周围,几个年轻妇人,一群身穿粗布衣衫打满补丁的小孩子。
搂着自己的妇人看起来三十来岁的样子,眼角有明显的皱纹,鬓角夹着着几丝白发,此刻正面带愁容的看着自己。
还待瞧的更加仔细一点的时候,未待反应过来,紧接着从年轻妇人的怀里被搂到一个似五十多岁的妇人怀里。妇人看起来有五六十岁的样子,面容很是苍老。年轻妇人听到自己婆婆的话,赶忙将眼泪拭干道:
“娘说的是,锦儿醒来,我高兴坏了。”
“娘,我这就去请大夫去”边说边对一旁的身穿青色的打满补丁衣裳的小男孩吩咐道:
“明秀,快去田里喊你爷爷,你爹去,锦儿醒了,快去。明珠带孩子们去院子里玩去,别在这儿挤着了,你们大哥刚醒,不要吵到他。”小女孩听到,立马噤声,不舍的看了一眼大哥,带着剩余的小孩子出了房门,房间一下空出许多。被喊到的小男孩六七岁,瘦瘦小小的,毛发稀疏泛黄,一看就是营养不良,此刻正红着眼眶看着哥哥,听到娘亲的话,急忙用手背抹了一下眼睛回到:
“娘,我知道了。我这就去。”说罢,往外跑去。
“锦儿,老天保佑我的锦儿醒来了。。。。锦儿,有哪里不舒服,快告诉奶奶。”说罢眼眶又红了。
“我饿。。。”一声有气无力的男童声音传来,李俊来不及惊愕,妇人连忙对旁边的另外一名年轻妇人说道:
“老二媳妇,快去,把厨房灶上热的一碗细米粥端来,锦儿几天没进食了,肯定饿了,快去。”
“哎,知道了娘,我这就去。老三家的你去打点热水,给锦儿擦擦。”
说罢和另一妇人一起,转身去了厨房。一闪神的功夫,年轻妇人将一碗白米粥端来,递给婆婆,从婆婆手上接过李俊,坐在床边拥坐着,年老妇人拿起汤勺舀了一勺白粥,在口边吹了几口,不烫之后,小心翼翼的递到李俊口边,边心疼的说道:
“乖孙,饿坏了吧,来吃点粥,病才能快快好。。。”
李俊实在是饿的两眼昏花,来不及再想别的,急忙的就这妇人的手,喝了几口粥后,胃部的灼热感好了很多,喝了小半碗后,喝不下了,头感觉昏昏沉沉的,妇人们将李俊扶着躺下,盖好被子之后,嘱咐李俊到:
“锦儿,睡会儿啊,病刚刚好点儿,还要多休息儿,阿。”
李俊轻轻的嗯了一声,闭上眼睛听着妇人们轻声的说着菩萨保佑,要去南山寺还愿的事,听着听着李俊睡着了。
“大夫,快来,看看我家锦儿怎么样了。。。”
小王氏焦急的带着大夫来到家中,儿子生了场大病,刚醒来,实在焦急不安。
“娘大夫来了,锦儿怎么样了?”小王氏焦急的对着婆婆问道。
“刚刚吃了半碗粥,现在又睡过去了。大夫,快来看看我孙儿怎么样了。。。”王氏从床边起来,将大夫迎到李俊床头。
原来这大夫姓乔,是前年朝廷退役回来的老军医,前些年前朝皇室奢靡不堪,皇帝昏聩,亲小人远贤臣,大夏周武二十一年,幽州,晋州大旱,百姓田地颗粒无收,乱民暴动,天下大乱,各地藩王人心浮动,烽烟尽起,百姓民不聊生。幽州晋州几乎十室九空,百姓不得不结群逃离故土,以期能寻得一容身之所。动乱十年,最后是封疆云州的异姓王—北平王赵易川胜出,登基为帝改朝换代,建晋国,号昭元。
昭元三年春,扫平内乱,多年的征战,人口急剧下降,百姓家无余粮手无余财,多地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卖儿卖女现象鲜见不鲜。昭元三年秋,昭元帝命户部重新测量耕地,迁徙人口至因动乱而荒芜之地,按人丁分配土地,免税三年。鼓励军队老弱伤残退役返乡,发放救助银饷。乔大夫今年已四十有五,家乡因为战乱已经无人了,退役之后正逢人口迁徙,觉着梓州背靠南山,有一条大河顺流而下,环境宜人,索性就留在了河西村。
河西村隶属于梓州常怀县山南镇,前些年战乱,村里流失很多人,现下朝廷分派人头,有许多聚集在常怀县的流民,被分派到山南镇河西村,一时间村里到时人丁多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秋种。忙着准备冬季的口粮,李家也是如此。
乔大夫右手搭在李俊右手腕上把脉,王氏等人噤声等待,片刻,乔大夫站起身来回身走到桌子旁,边说边写到:
“令孙是有福之人,现下,已无大碍,只是身体有点虚弱,我在开两幅药,吃完之后,便不用再吃了,需注意餐食补补身子即可。。。如此,那老夫就告辞了”
听到孩子无事了,王氏等人高兴连声的道:“谢谢大夫,真是谢谢大夫。老大家的快去送送大夫。”
刚送完乔大夫,李大富便带着几个儿子赶到家,迫不及待的就问大儿媳道:
“锦儿他娘,锦儿怎么样了?”
看着公公及丈夫小叔子几人身上的泥土,满是汗水的面上都挂着焦急的神色,小王氏心中一暖,道:
“大夫说锦儿已大好了,刚才吃了半碗米粥,现下睡着了,爹您先别急。”
听到儿媳的话,李大富等人心里送了一口气,不过还是迫不及待的走到房里,看到床上李俊浅浅的呼吸着,安慰的点点头,对王氏说:
“他奶,去买点肉回来给锦儿补补,这回可得好好养养。”
听到老伴这样说,王氏白眼回到:“我孙子不疼,就你疼,老大家的,明天去张屠夫家买点肉回来,炖点汤给锦儿补补。”
“娘,我省的。快晌午了,我和弟妹去做饭去了,爹你们歇会儿,饭做好了,我来叫你们。”说完妯娌几个去厨房准备午饭去了。
李俊一觉从早上睡到了中午,意识完全清醒之后,想起了早上的事情,一惊,抬起自己的手看了几遍,才确认自己不是原来的自己了,现下这个身体不过□□岁的小孩子,揉揉了自己的额头,努力回忆脑海中的记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还好有这个叫做李明锦的小男孩的记忆。
记忆中,李家有一大家子人,爷爷叫做李大富,今年四十五岁,奶奶王巧,李王氏,今年四十三岁,看来古代农民生活确实很苦,看起来奶奶都有五十多了,李明锦叹息道。原身的父亲叫李继旺,今年二十七岁,母亲小王氏,是奶奶的娘家堂弟的女儿,也就是堂侄女,今年二十六岁。二叔李继兴,今年二十六岁,二婶林氏,林氏是河西村人,今年二十四岁。三叔李继达,今年二十四岁,三婶孙氏,孙氏是逃难来的,现在家里没人了,今年二十二岁。小姑李婷,是爷爷奶奶的幺女,今年十三岁,待字闺中。
二爷爷叫李大贵,二奶奶赵氏,二爷爷有一儿一女,四叔李继贤,今年二十一岁,娶妻刘氏,今年二十岁,刘氏是河东村人,比邻河西村。大姑姑李蓉,今年二十岁,嫁到山南镇上,大姑父叫做傅正鹏,今年二十一岁。
李氏家族原来世代居住晋州,祖辈有当过官的人,在晋州五原镇是当地小有名望的家族,李氏族人居住在李家村,人丁兴旺,家族团结,可惜,前些年天下大乱,天灾*,祸及晋州,李家村异不能幸免,大夏周武二十一年晋州大旱,田地连续两年颗粒无收,若非前些年家里小有积蓄,家里的几个儿子又是勤快能干的,恐怕等不到战乱,就要饿死了,如今各地动乱,朝廷强行征兵,李大富看着自己家里几个正直青壮的儿子,彼时大儿子才刚刚成亲,害怕儿子被强行征走一去不回,索性去与弟弟李大贵商量,要不就离开晋州,去梓州吧,梓州三面环山,与梓州相邻的云州是北平王封地,北平王治下,相较在这乱世之中,算是难得的乐土了,听说北平王,治军严格,云州当地百姓,生活安定。但李家两兄弟不准备去云州,而准备去梓州,毕竟云州虽然好,去的人也多,到时候,那么多流民涌入,恐怕不容易进去,为了一大家子,李大富和弟弟李大贵商量完之后,赶紧在征兵到来之前,收拾一些轻便衣物,钱银,口粮,带着一家人匆匆上路赶去梓州。
李家从是大夏周武二十三秋年从晋州逃难过过来,周武二十四年春天达到河村村,彼时河西村人丁还是兴旺的,李家一大家子来到河西村之后,里正看着老老小小饿的瘦骨伶仃,衣衫褴褛的,也很为难,河西村已经没有多余的耕地分给外人了,好在还有一些未开的荒地,于是和村里人商量了一下,就给李家划了村西头的一处荒地,让村里的壮劳力合力给李家盖了几间茅草棚,从此李家就算在河西村有了安身之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