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第188章 少壮不努力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1627崛起南海最新章节!
接下来的几场商谈让李奈觉得自己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不管是民政、卫生还是治安,海汉方面派来商谈详细事宜的没一个是好打发的主。
民政方面并不是李奈认为的那样,登个记办个暂住证就完事,所有由“福瑞丰”派驻胜利港人员在驻留期间的行为,都必须遵守本地的制度,而这些制度之繁杂,让李奈一度觉得自己又回到了上京赶考前那种读书读到昏天暗地的状态。而对方还一再提醒他要记住这些制度,一旦违反那就是进了治安单位的管辖范围了。
卫生方面也同样不好应付,不管是商栈、旅社、饭馆、酒楼还是青楼,统统要定期接受卫生检疫。如果不是对方声明这些检疫措施并不会向“福瑞丰”收取多余的费用,李奈几乎便要以为对方这是准备向自己打秋风了。不过海汉方面主管公共卫生的居然是两个会说汉语的西洋番人,这倒是让李奈颇为惊奇,不由得脑补了一下这两个洋大夫悬腕诊脉的样子。
最后代表治安主管单位来的人是新上任的港区管委会二把手任亮。李奈见来人不是那位看起来颇为凶悍的颜中尉,心里也稍稍放松了一些。李奈在前些天听到那些安置在一号基地暂住的本地人谈论,据说那位颜中尉在海汉的时候便是带兵打仗的将领,亲手收去的人命不在少数,后来每次看到颜楚杰,李奈心里都有点毛毛的感觉。
不过李奈很快就发现这个面带微笑的任亮也不是什么好糊弄的主,他所提到的什么“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可比先前民政的人说那些制度严重多了,动辄就是要抓进劳改营接受劳动改造的节奏。而且这个条例的规定之严密,比起《大明律》来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李奈开始有点担心自己当初的提议是不是真的太过冒失了一点——到时候派来这边打理生意的人要是被海汉人抓去劳改营当苦役,那自己该如何向家里交代?
任亮见他面露忧色,大概也能猜到他心里的想法,好言劝道:“李先生,我们制定的这些措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惩罚犯错的人,而是要让普通民众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如果大家能在做事之前想一想这些制度,那么犯错的几率就很减小很多。”
李奈心道制度制定出来难道就会没人违反了?如果《大明律》真那么有用,那还要衙门和捕快做什么?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地方终究还是海汉人说了算,看在白花花的银子份上,李奈也只是在心中腹诽了一下,并没有与任亮就这个话题展开争论。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这几拨人,建设部的人又上门了,让李奈去挑选地皮,办理登记手续,并且还得商量一下“福瑞丰”这些生意场所的具体修建事宜,由哪方设计、施工,是否需要在本地采购建材,雇佣工人等等。李奈简直不胜其烦,干脆就将事情全推给了贺强,自己出门到海边闲逛去了。
李奈这些日子在胜利港进进出出,多数人都已经认得这个从广州来胜利港做生意的举人老爷,倒也没人上前询问他的去向。李奈便在码头上随意散步,心中回想着与海汉人最近的几场商谈,越想越觉得这些海汉人心思缜密,考虑事情极为周全,就正如施耐德所说的那样,事前的麻烦是为了之后的省心。
走着走着,李奈便发现自己无意中走到了停靠那些大铁船的地方。李奈也知道这个区域是海汉人不让外人靠近的地方,正准备往回走,忽然听到有两个人在船上说话的声音。
“符力,你这次回了黎峒之后,可还会来胜利港?”
“当然要来了,我还要读书识字,以后跟着首长们去征战四海!颜中尉说了,只要我能学完小学的课程,就考虑收我当他的贴身护卫,厉害吧?”
“那你小子可得加把劲了,现在认识的字还没我一半多。别忘了颜中尉还说过,当兵打仗没文化可不行,少壮不努力,一生在内地啊……”
李奈听到这里,文青情绪一下就上来了,忍不住踏着岸边的跳板上了船,一边走一边大声道:“荒谬,荒谬!什么一生在内地!明明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对!”
李奈上船之后,便看到两个少年手里拿着钓竿,站在船舷边一脸惊愕地盯着自己。这两个少年的服饰一汉一黎,正是于小宝和符力二人。
于小宝一家人连带着亲戚朋友都已经进了公社,可算是海汉的铁杆附庸者。他老子于大山因为“投身革命”的时间早,被当作劳工模范第一批升到了****劳工,现在已经是港区码头工程的一个工头了,于小宝自然也就成了根红苗正的资深归化民。有了这一层身份之后,于小宝不但获得了在胜利港小学就读的待遇,而且出入一号基地也十分自由,甚至偶尔还能跟执委首长们说上几句话。
而符力所在的符山峒因为是最早和海汉人接触的黎峒,受到的汉化程度也是最大的,峒里八成以上的劳动力现在都在海汉人的工地和矿山上做事,还有不少年轻人甚至直接就报名参加了海汉人的民团,以便让家人能够有资格进入到海汉的公社中。峒里剩下不多的人口,也已经转行开始帮海汉人在内陆地区种植那些奇怪的香料作物。黎人再也不需要担心粮食问题,海汉人用来向他们交易各种山货的粮食可比在山坡上种出来的野生稻好多了。
符力如果不是因为年龄还差了一岁,他也会报名去参加海汉民团。在他看来那些荷枪实弹,着装统一的民团士兵,可比穿着破旧军服的明军威风多了——不管是明军、海盗还是别的什么势力,在海汉的枪炮面前统统都是渣渣,这就是符力心中朴素的世界观。
符力虽然并不属于归化民,但由于符山峒接班人的特殊身份,执委会对他一直是有特殊的政策照顾,所以也能有幸在胜利港小学就读。而且因为他在胜利港没有住处,宁崎直接就把他安排进了一号基地里跟穿越众一起住,这甚至足以让于小宝这样的小伙伴感到嫉妒。
今天正好到了休息日不用上学,两人便相约来港口钓鱼打发时间,却不曾想闲谈之间居然把广州来的举人老爷给引出来了。
举人是什么身份,符力并不是太清楚,但于小宝多少知道那么一点——总之是地位很高的人就对了,要不然怎么会到哪里都是有施首长亲自作陪。所以面对李奈的出言教训,两人均是愣住了不敢还嘴。
李奈见只是两个少年,当下也没了辩驳学问的心思,只是连连摇头道:“海汉这小学……简直是误人子弟啊!”
这下两个“海汉粉”可不干了,你教训我们可以,但说海汉的不是,那就是不行。符力立刻反驳道:“小学绝不会教我们错误的东西!”
李奈怒道:“这还不是错,那什么才叫错?小学就教些写写算算的东西,诗词歌赋一概没有,难不成是要把你们这些孩童全都教成商人?”
于小宝摇头道:“先生们说过,不管今后是要当商人、当士兵还是从事别的职业,都必须要掌握基本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我们是没办法在古人的诗词歌赋里学到的。”
李奈气得直咬牙:“简直是岂有此理!”
“先生们还说了,大明的功名并不代表有本事,在大明,没有科学这种说法,真正的本事只能在海汉的学校中学到。”于小宝不慌不忙地补充道。
科学!这个字眼深深地刺激到了李奈,他很想否认于小宝的这种说法,但来到胜利港之后的见闻让他实在无法昧着良心去否定事实——正是海汉人所掌握的科学让他们制造出了坚船利炮,还有那么多大明工匠无法制造的精妙器物。海汉人的科学让他们在短短四个月之内就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建立了两座小镇,一个港口和数十处工坊,千亩良田,养活了数千民众,而且据说他们甚至还有余力派出了一支船队远赴安南,在另一个地方依瓢画葫芦已经建起了另一个定居点。
这些事情如果是依靠大明的地方衙门来进行组织,没有三五年时间只怕是难见成效的,而又有哪里的地方官会花几年时间来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拓殖?总而言之,胜利港这地方所出现的种种奇迹,在大明都是不可复制的,而最根本的原因,李奈认为便是大明并没有掌握海汉人所说的“科学”一道。
海汉人如何传授他们的看家本领?毫无疑问,就是靠着他们所办的书院了,而这样看来,于小宝所说的这种论调并非全无道理,没有学会科学,还谈什么本事,精于诗词歌赋的书生可没办法在荒山野岭的地方搞出来这么大的场面。
想到这里李奈不禁觉得十分沮丧,甚至有一种心灰意泠的念头,摇摇头下了船,没有再跟两个少年辩下去的意愿了。
接下来的几场商谈让李奈觉得自己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不管是民政、卫生还是治安,海汉方面派来商谈详细事宜的没一个是好打发的主。
民政方面并不是李奈认为的那样,登个记办个暂住证就完事,所有由“福瑞丰”派驻胜利港人员在驻留期间的行为,都必须遵守本地的制度,而这些制度之繁杂,让李奈一度觉得自己又回到了上京赶考前那种读书读到昏天暗地的状态。而对方还一再提醒他要记住这些制度,一旦违反那就是进了治安单位的管辖范围了。
卫生方面也同样不好应付,不管是商栈、旅社、饭馆、酒楼还是青楼,统统要定期接受卫生检疫。如果不是对方声明这些检疫措施并不会向“福瑞丰”收取多余的费用,李奈几乎便要以为对方这是准备向自己打秋风了。不过海汉方面主管公共卫生的居然是两个会说汉语的西洋番人,这倒是让李奈颇为惊奇,不由得脑补了一下这两个洋大夫悬腕诊脉的样子。
最后代表治安主管单位来的人是新上任的港区管委会二把手任亮。李奈见来人不是那位看起来颇为凶悍的颜中尉,心里也稍稍放松了一些。李奈在前些天听到那些安置在一号基地暂住的本地人谈论,据说那位颜中尉在海汉的时候便是带兵打仗的将领,亲手收去的人命不在少数,后来每次看到颜楚杰,李奈心里都有点毛毛的感觉。
不过李奈很快就发现这个面带微笑的任亮也不是什么好糊弄的主,他所提到的什么“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可比先前民政的人说那些制度严重多了,动辄就是要抓进劳改营接受劳动改造的节奏。而且这个条例的规定之严密,比起《大明律》来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李奈开始有点担心自己当初的提议是不是真的太过冒失了一点——到时候派来这边打理生意的人要是被海汉人抓去劳改营当苦役,那自己该如何向家里交代?
任亮见他面露忧色,大概也能猜到他心里的想法,好言劝道:“李先生,我们制定的这些措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惩罚犯错的人,而是要让普通民众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如果大家能在做事之前想一想这些制度,那么犯错的几率就很减小很多。”
李奈心道制度制定出来难道就会没人违反了?如果《大明律》真那么有用,那还要衙门和捕快做什么?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地方终究还是海汉人说了算,看在白花花的银子份上,李奈也只是在心中腹诽了一下,并没有与任亮就这个话题展开争论。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这几拨人,建设部的人又上门了,让李奈去挑选地皮,办理登记手续,并且还得商量一下“福瑞丰”这些生意场所的具体修建事宜,由哪方设计、施工,是否需要在本地采购建材,雇佣工人等等。李奈简直不胜其烦,干脆就将事情全推给了贺强,自己出门到海边闲逛去了。
李奈这些日子在胜利港进进出出,多数人都已经认得这个从广州来胜利港做生意的举人老爷,倒也没人上前询问他的去向。李奈便在码头上随意散步,心中回想着与海汉人最近的几场商谈,越想越觉得这些海汉人心思缜密,考虑事情极为周全,就正如施耐德所说的那样,事前的麻烦是为了之后的省心。
走着走着,李奈便发现自己无意中走到了停靠那些大铁船的地方。李奈也知道这个区域是海汉人不让外人靠近的地方,正准备往回走,忽然听到有两个人在船上说话的声音。
“符力,你这次回了黎峒之后,可还会来胜利港?”
“当然要来了,我还要读书识字,以后跟着首长们去征战四海!颜中尉说了,只要我能学完小学的课程,就考虑收我当他的贴身护卫,厉害吧?”
“那你小子可得加把劲了,现在认识的字还没我一半多。别忘了颜中尉还说过,当兵打仗没文化可不行,少壮不努力,一生在内地啊……”
李奈听到这里,文青情绪一下就上来了,忍不住踏着岸边的跳板上了船,一边走一边大声道:“荒谬,荒谬!什么一生在内地!明明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对!”
李奈上船之后,便看到两个少年手里拿着钓竿,站在船舷边一脸惊愕地盯着自己。这两个少年的服饰一汉一黎,正是于小宝和符力二人。
于小宝一家人连带着亲戚朋友都已经进了公社,可算是海汉的铁杆附庸者。他老子于大山因为“投身革命”的时间早,被当作劳工模范第一批升到了****劳工,现在已经是港区码头工程的一个工头了,于小宝自然也就成了根红苗正的资深归化民。有了这一层身份之后,于小宝不但获得了在胜利港小学就读的待遇,而且出入一号基地也十分自由,甚至偶尔还能跟执委首长们说上几句话。
而符力所在的符山峒因为是最早和海汉人接触的黎峒,受到的汉化程度也是最大的,峒里八成以上的劳动力现在都在海汉人的工地和矿山上做事,还有不少年轻人甚至直接就报名参加了海汉人的民团,以便让家人能够有资格进入到海汉的公社中。峒里剩下不多的人口,也已经转行开始帮海汉人在内陆地区种植那些奇怪的香料作物。黎人再也不需要担心粮食问题,海汉人用来向他们交易各种山货的粮食可比在山坡上种出来的野生稻好多了。
符力如果不是因为年龄还差了一岁,他也会报名去参加海汉民团。在他看来那些荷枪实弹,着装统一的民团士兵,可比穿着破旧军服的明军威风多了——不管是明军、海盗还是别的什么势力,在海汉的枪炮面前统统都是渣渣,这就是符力心中朴素的世界观。
符力虽然并不属于归化民,但由于符山峒接班人的特殊身份,执委会对他一直是有特殊的政策照顾,所以也能有幸在胜利港小学就读。而且因为他在胜利港没有住处,宁崎直接就把他安排进了一号基地里跟穿越众一起住,这甚至足以让于小宝这样的小伙伴感到嫉妒。
今天正好到了休息日不用上学,两人便相约来港口钓鱼打发时间,却不曾想闲谈之间居然把广州来的举人老爷给引出来了。
举人是什么身份,符力并不是太清楚,但于小宝多少知道那么一点——总之是地位很高的人就对了,要不然怎么会到哪里都是有施首长亲自作陪。所以面对李奈的出言教训,两人均是愣住了不敢还嘴。
李奈见只是两个少年,当下也没了辩驳学问的心思,只是连连摇头道:“海汉这小学……简直是误人子弟啊!”
这下两个“海汉粉”可不干了,你教训我们可以,但说海汉的不是,那就是不行。符力立刻反驳道:“小学绝不会教我们错误的东西!”
李奈怒道:“这还不是错,那什么才叫错?小学就教些写写算算的东西,诗词歌赋一概没有,难不成是要把你们这些孩童全都教成商人?”
于小宝摇头道:“先生们说过,不管今后是要当商人、当士兵还是从事别的职业,都必须要掌握基本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我们是没办法在古人的诗词歌赋里学到的。”
李奈气得直咬牙:“简直是岂有此理!”
“先生们还说了,大明的功名并不代表有本事,在大明,没有科学这种说法,真正的本事只能在海汉的学校中学到。”于小宝不慌不忙地补充道。
科学!这个字眼深深地刺激到了李奈,他很想否认于小宝的这种说法,但来到胜利港之后的见闻让他实在无法昧着良心去否定事实——正是海汉人所掌握的科学让他们制造出了坚船利炮,还有那么多大明工匠无法制造的精妙器物。海汉人的科学让他们在短短四个月之内就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建立了两座小镇,一个港口和数十处工坊,千亩良田,养活了数千民众,而且据说他们甚至还有余力派出了一支船队远赴安南,在另一个地方依瓢画葫芦已经建起了另一个定居点。
这些事情如果是依靠大明的地方衙门来进行组织,没有三五年时间只怕是难见成效的,而又有哪里的地方官会花几年时间来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拓殖?总而言之,胜利港这地方所出现的种种奇迹,在大明都是不可复制的,而最根本的原因,李奈认为便是大明并没有掌握海汉人所说的“科学”一道。
海汉人如何传授他们的看家本领?毫无疑问,就是靠着他们所办的书院了,而这样看来,于小宝所说的这种论调并非全无道理,没有学会科学,还谈什么本事,精于诗词歌赋的书生可没办法在荒山野岭的地方搞出来这么大的场面。
想到这里李奈不禁觉得十分沮丧,甚至有一种心灰意泠的念头,摇摇头下了船,没有再跟两个少年辩下去的意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