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第223章 捞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大官人最新章节!
“皇爷不考你经义学问,有那帮子学究硕儒教导,有姚少师监督,这方面肯定差不了。”朱棣呵呵一笑道:“但是学问再多,若不能明理、无法经世致用,也只是个两脚书厨,跟目不识丁之人有何异?”
“善哉善哉。”一直不怎么吭声的姚广孝,突然赞了一声:“皇上一语道破如今科举之弊端。”
“可惜,父皇何其英明,也不得不重开科考,朕逊太祖多矣,又能有什么办法?”朱棣叹一句,对朱瞻基道:“但是朕的孙子不用考科举,也不用掉书袋,读书就是为了学以致用。皇爷现在就要看看,你的脑袋有没有被那帮子老儒给弄坏掉……”顿一下道:“朕问你,我派郑和三下西洋,你师傅们怎么看,你又怎么看?”
朱瞻基不禁暗暗叫苦,这问题可真让人挠头,打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率领舰队下西洋,就伴随着争议声。反对的主要是文臣们,第一次还好,大臣们被郑和带回来的奇珍异宝、各国使节震撼了,陶醉在那种威服四海、万邦来朝的荣光中,欲辩已忘言。
但凡事再一再二不再三,到了上次出海,朝臣们的烦言便多了起来,这次察觉皇帝又有四下西洋的意图,劝谏的奏本如雪片一般,言辞也很激烈。让朱瞻基尴尬的是,他的几个老师,也在劝谏之列,自己若是和老师的意见相左,日后相见难免尴尬,但更不敢违逆皇爷。只好把心一横道:
“回禀皇爷,孙儿的师傅们,也是赞同朝廷远交近攻的国策,只是觉着如今朝廷用兵交趾、营建北京城、重修大运河,鞑子那边也不安生,下面各省又遭了灾,正是雪上加霜,捉襟见肘的时候,所以希望朝廷节省开支,也是可以理解的。”
“唔。”朱棣不置可否道:“你怎么看?”
“孙儿的拙见却有不同,”朱瞻基话锋一转道:“孙儿以为,正因为朝廷开支庞大、入不敷出,所以才更应该下西洋!”
“哦?”朱棣神色一动道:“为什么这么说?”
“师傅们都是口不言利的理学之臣,但朝廷要打仗、要修行在、要挖运河,光有道理干不成,还需要人力物力,而人力物力,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朱瞻基道:“人们只看到了马叔叔的舰队每次出征凡数百艘大舰、数万人马,认为必然开支浩繁。却没想过,若是没有进项,如此庞大的舰队,如何能做到,在海外坚持两年,却无需回国补给?”
“呵呵。”朱棣看看郑和,再看看姚广孝,三人相视而笑,这么简单的道理,那班文臣却看不透,连个十六岁不到的孩子都不如!
其实朱瞻基也不是靠猜的,而是去年下江南时,郑和亲口告诉他的。郑和告诉朱瞻基,出海就是烧钱。能让水手、官兵们克服对茫茫大海的恐惧,一去就是两年不能回国,除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根本没有别的办法。
舰队在海上漂一天,光开给水手、官兵的粮饷,就要花费白银万两,再加上造船、修船、补给、沿途馈赠,如果全由朝廷来出,下一次西洋的花费,就得将近一千万两白银。当今皇上虽然立志要超越古往今来的君王,做那千古一帝,但绝不是隋炀帝那种不自量力的二世祖。就算要炫耀国威、宣扬正统,下西洋这种烧钱的游戏,玩一次也就罢了,是绝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的……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从下西洋中得到的实际好处,要超过付出的成本,只有这样,人才会有重复的动力!
秘密就在他父皇朱元璋,那道‘片木不下海’的禁海令上。小农出身的太祖皇帝,哪怕能作出‘天边弯月是钓钩、称我江山有几多’、‘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这种豪迈千古的诗句,但在对着那片浩瀚的海洋,还是会产生深深的恐惧,下意识认为自己无法掌握。继而开始担心,要是大明的子民逃到海上去,自己岂不无能为力?
怎么办?好办!颁布禁海令,片板不下海,谁都不准出海,这不就没问题了!
太祖皇帝所定的国策一向如此,自己觉着没问题,那就这么办,根本不鸟别人的意见。禁海令便以对付倭寇的名义颁布下来,谁知骚扰沿海的倭寇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甚至从海上抢到了陆上,从辽东到广东,都曾遭到倭寇的侵略!
朱元璋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越是严加海禁,倭患就越严重呢?
还是道衍和尚姚广孝解开了这个谜团。当年朱棣在藩邸时,有一次消灭了侵犯北平的一伙倭寇,不可思议的提起这个问题,道衍告诉他,一切都是因为那道禁海令。要知道,浙江福建广东一代,有悠久的海上贸易历史。从唐朝开始,海商们便将国内的无数出产,远销到朝鲜、日本、南洋、乃至更远的西洋等地,亦将海外的出产贩运到国内,获利巨万,遂成巨富。
尤其到了南宋和元朝,海外贸易更是到达巅峰,乃至朝廷的半数岁入,皆来自海上。同时闽浙广东的大海商也富可敌国,发展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比如泉州的蒲家、崇明的朱家、嘉定的张家……这些历史悠久的大海商甚至成了豪门。而太祖皇帝一道禁海令,便禁止他们出海,就算这些海上家族,能金盆洗手,上岸老实过日子,他们麾下的巨舰、水手也能不答应!
好比一条大江,本来滔滔东流,偶尔汛期为害,也能滋润两岸百姓。若你非要把河道堵上,那江水凶猛,逃出河道、泛滥起来便会淹没两岸的田舍村镇,为害百倍。禁海令也是这个道理。
结果不少海商就这样被逼入大海,成了大海盗,为了不连累国内的亲人,他们往往剃发易服,装扮成倭人来掩盖身份。有了这些对国内了若指掌、又势大财雄、装备精良的假倭寇加入,倭患不愈演愈烈才怪哩。
在当时姚广孝和朱棣看来,既然找到了症结,解决的办法也有了,只要一面严加清剿倭寇、一面开海禁,赦免上岸的海盗,倭患很快就会消失。但等朱棣当上皇帝,才发现这招行不通——他靖难起兵的理由,就是建文乱改祖宗成法,如今推翻建文,自己当上皇帝,自然处处都要打恢复祖制的旗号,如何能动那太祖颁布的禁海令?
何况朱棣也没想过要开海禁,道理很简单。海禁禁的是民船,并不禁官船,朝廷的水师仍可以航行四海!开了海禁,海商们赚了钱,大头都是他们的,朝廷能分润多少?干嘛不像盐铁一样,垄断起来自己干?!
寻常人念头出来,也许想想就罢了,但一代大帝的念头一经萌发,定然是要变为现实的,于是便有了郑和下西洋!之所以要出动三百多艘巨舰,近三万兵力,是因为海上可是无法之地,海盗凶猛嚣张,大的倭寇团伙有上万人,而且不止一家,如果兵力不足以确保万无一失,万一被海寇击败,让永乐皇帝的脸往哪搁?
而且如此遮天蔽日的超级海军,还还可以向南洋诸国炫耀武力,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使他们对朝廷恢复敬畏,更重要的是,拜服他这个皇帝,这也是永乐皇帝梦寐以求的……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朱棣的如意算盘便是,就算这一趟做不成买卖,能让南海诸国知道,大明的皇帝换成自己,能让几个藩国前来朝贡,造成个万国来朝的景象,也是值了!
当然为了减少来自国内的反对声,郑和舰队在海外频繁的贸易被刻意掩盖住,毕竟皇帝从事商业,那是很不光彩的事情,要被御史骂、被史官讽刺的。所以对外只说是宣扬国威,联络南洋各国云云……
其实又让郑和四下西洋的原因,就是皇帝缺钱了这么简单。
。
朱瞻基从郑和那里,已经了解到皇爷派人下西洋的目地,自然可以专拣朱棣爱听的说,把个皇爷爷哄得开心极了,拢着胡须道:“还是乖孙知道皇爷的心!”说着欣慰笑道:“不错不错,有长进,要赏!说吧,想要皇爷赏你点什么?”
“孙儿别的都不想要,”朱瞻基笑道:“就是想问问,能不能给我的幼军里加个人?”
“什么人?”朱棣笑问道。所谓幼军,是他去年下令兵部,从全国各地选拔年龄在十七到二十岁左右、勇武健壮、略有才艺的民间子弟,将他们送到京师来充作皇太孙朱瞻基的随从,并为这并为这支部队起个名字,叫作‘幼军’。
这些人实际上是皇太孙的私人警卫部队,朱瞻基想招个把人进来,也是合情合理的。他轻声答道:“是孙儿在苏州时,偶然认识的一个小吏,人很伶俐,又有本事,我想让他来帮我管人。”
听说是个小吏,朱棣便没兴趣问了,点点头道:“你跟金尚书说一声,他就帮你办了。”
“谢谢皇爷!”朱瞻基大喜道,心说成了!
“皇爷不考你经义学问,有那帮子学究硕儒教导,有姚少师监督,这方面肯定差不了。”朱棣呵呵一笑道:“但是学问再多,若不能明理、无法经世致用,也只是个两脚书厨,跟目不识丁之人有何异?”
“善哉善哉。”一直不怎么吭声的姚广孝,突然赞了一声:“皇上一语道破如今科举之弊端。”
“可惜,父皇何其英明,也不得不重开科考,朕逊太祖多矣,又能有什么办法?”朱棣叹一句,对朱瞻基道:“但是朕的孙子不用考科举,也不用掉书袋,读书就是为了学以致用。皇爷现在就要看看,你的脑袋有没有被那帮子老儒给弄坏掉……”顿一下道:“朕问你,我派郑和三下西洋,你师傅们怎么看,你又怎么看?”
朱瞻基不禁暗暗叫苦,这问题可真让人挠头,打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率领舰队下西洋,就伴随着争议声。反对的主要是文臣们,第一次还好,大臣们被郑和带回来的奇珍异宝、各国使节震撼了,陶醉在那种威服四海、万邦来朝的荣光中,欲辩已忘言。
但凡事再一再二不再三,到了上次出海,朝臣们的烦言便多了起来,这次察觉皇帝又有四下西洋的意图,劝谏的奏本如雪片一般,言辞也很激烈。让朱瞻基尴尬的是,他的几个老师,也在劝谏之列,自己若是和老师的意见相左,日后相见难免尴尬,但更不敢违逆皇爷。只好把心一横道:
“回禀皇爷,孙儿的师傅们,也是赞同朝廷远交近攻的国策,只是觉着如今朝廷用兵交趾、营建北京城、重修大运河,鞑子那边也不安生,下面各省又遭了灾,正是雪上加霜,捉襟见肘的时候,所以希望朝廷节省开支,也是可以理解的。”
“唔。”朱棣不置可否道:“你怎么看?”
“孙儿的拙见却有不同,”朱瞻基话锋一转道:“孙儿以为,正因为朝廷开支庞大、入不敷出,所以才更应该下西洋!”
“哦?”朱棣神色一动道:“为什么这么说?”
“师傅们都是口不言利的理学之臣,但朝廷要打仗、要修行在、要挖运河,光有道理干不成,还需要人力物力,而人力物力,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朱瞻基道:“人们只看到了马叔叔的舰队每次出征凡数百艘大舰、数万人马,认为必然开支浩繁。却没想过,若是没有进项,如此庞大的舰队,如何能做到,在海外坚持两年,却无需回国补给?”
“呵呵。”朱棣看看郑和,再看看姚广孝,三人相视而笑,这么简单的道理,那班文臣却看不透,连个十六岁不到的孩子都不如!
其实朱瞻基也不是靠猜的,而是去年下江南时,郑和亲口告诉他的。郑和告诉朱瞻基,出海就是烧钱。能让水手、官兵们克服对茫茫大海的恐惧,一去就是两年不能回国,除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根本没有别的办法。
舰队在海上漂一天,光开给水手、官兵的粮饷,就要花费白银万两,再加上造船、修船、补给、沿途馈赠,如果全由朝廷来出,下一次西洋的花费,就得将近一千万两白银。当今皇上虽然立志要超越古往今来的君王,做那千古一帝,但绝不是隋炀帝那种不自量力的二世祖。就算要炫耀国威、宣扬正统,下西洋这种烧钱的游戏,玩一次也就罢了,是绝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的……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从下西洋中得到的实际好处,要超过付出的成本,只有这样,人才会有重复的动力!
秘密就在他父皇朱元璋,那道‘片木不下海’的禁海令上。小农出身的太祖皇帝,哪怕能作出‘天边弯月是钓钩、称我江山有几多’、‘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这种豪迈千古的诗句,但在对着那片浩瀚的海洋,还是会产生深深的恐惧,下意识认为自己无法掌握。继而开始担心,要是大明的子民逃到海上去,自己岂不无能为力?
怎么办?好办!颁布禁海令,片板不下海,谁都不准出海,这不就没问题了!
太祖皇帝所定的国策一向如此,自己觉着没问题,那就这么办,根本不鸟别人的意见。禁海令便以对付倭寇的名义颁布下来,谁知骚扰沿海的倭寇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甚至从海上抢到了陆上,从辽东到广东,都曾遭到倭寇的侵略!
朱元璋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越是严加海禁,倭患就越严重呢?
还是道衍和尚姚广孝解开了这个谜团。当年朱棣在藩邸时,有一次消灭了侵犯北平的一伙倭寇,不可思议的提起这个问题,道衍告诉他,一切都是因为那道禁海令。要知道,浙江福建广东一代,有悠久的海上贸易历史。从唐朝开始,海商们便将国内的无数出产,远销到朝鲜、日本、南洋、乃至更远的西洋等地,亦将海外的出产贩运到国内,获利巨万,遂成巨富。
尤其到了南宋和元朝,海外贸易更是到达巅峰,乃至朝廷的半数岁入,皆来自海上。同时闽浙广东的大海商也富可敌国,发展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比如泉州的蒲家、崇明的朱家、嘉定的张家……这些历史悠久的大海商甚至成了豪门。而太祖皇帝一道禁海令,便禁止他们出海,就算这些海上家族,能金盆洗手,上岸老实过日子,他们麾下的巨舰、水手也能不答应!
好比一条大江,本来滔滔东流,偶尔汛期为害,也能滋润两岸百姓。若你非要把河道堵上,那江水凶猛,逃出河道、泛滥起来便会淹没两岸的田舍村镇,为害百倍。禁海令也是这个道理。
结果不少海商就这样被逼入大海,成了大海盗,为了不连累国内的亲人,他们往往剃发易服,装扮成倭人来掩盖身份。有了这些对国内了若指掌、又势大财雄、装备精良的假倭寇加入,倭患不愈演愈烈才怪哩。
在当时姚广孝和朱棣看来,既然找到了症结,解决的办法也有了,只要一面严加清剿倭寇、一面开海禁,赦免上岸的海盗,倭患很快就会消失。但等朱棣当上皇帝,才发现这招行不通——他靖难起兵的理由,就是建文乱改祖宗成法,如今推翻建文,自己当上皇帝,自然处处都要打恢复祖制的旗号,如何能动那太祖颁布的禁海令?
何况朱棣也没想过要开海禁,道理很简单。海禁禁的是民船,并不禁官船,朝廷的水师仍可以航行四海!开了海禁,海商们赚了钱,大头都是他们的,朝廷能分润多少?干嘛不像盐铁一样,垄断起来自己干?!
寻常人念头出来,也许想想就罢了,但一代大帝的念头一经萌发,定然是要变为现实的,于是便有了郑和下西洋!之所以要出动三百多艘巨舰,近三万兵力,是因为海上可是无法之地,海盗凶猛嚣张,大的倭寇团伙有上万人,而且不止一家,如果兵力不足以确保万无一失,万一被海寇击败,让永乐皇帝的脸往哪搁?
而且如此遮天蔽日的超级海军,还还可以向南洋诸国炫耀武力,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使他们对朝廷恢复敬畏,更重要的是,拜服他这个皇帝,这也是永乐皇帝梦寐以求的……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朱棣的如意算盘便是,就算这一趟做不成买卖,能让南海诸国知道,大明的皇帝换成自己,能让几个藩国前来朝贡,造成个万国来朝的景象,也是值了!
当然为了减少来自国内的反对声,郑和舰队在海外频繁的贸易被刻意掩盖住,毕竟皇帝从事商业,那是很不光彩的事情,要被御史骂、被史官讽刺的。所以对外只说是宣扬国威,联络南洋各国云云……
其实又让郑和四下西洋的原因,就是皇帝缺钱了这么简单。
。
朱瞻基从郑和那里,已经了解到皇爷派人下西洋的目地,自然可以专拣朱棣爱听的说,把个皇爷爷哄得开心极了,拢着胡须道:“还是乖孙知道皇爷的心!”说着欣慰笑道:“不错不错,有长进,要赏!说吧,想要皇爷赏你点什么?”
“孙儿别的都不想要,”朱瞻基笑道:“就是想问问,能不能给我的幼军里加个人?”
“什么人?”朱棣笑问道。所谓幼军,是他去年下令兵部,从全国各地选拔年龄在十七到二十岁左右、勇武健壮、略有才艺的民间子弟,将他们送到京师来充作皇太孙朱瞻基的随从,并为这并为这支部队起个名字,叫作‘幼军’。
这些人实际上是皇太孙的私人警卫部队,朱瞻基想招个把人进来,也是合情合理的。他轻声答道:“是孙儿在苏州时,偶然认识的一个小吏,人很伶俐,又有本事,我想让他来帮我管人。”
听说是个小吏,朱棣便没兴趣问了,点点头道:“你跟金尚书说一声,他就帮你办了。”
“谢谢皇爷!”朱瞻基大喜道,心说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