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强敌安.本森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制霸好莱坞最新章节!
“维尔玛演员换人?百老汇新星风暴下的受害者。”珍妮把杂志丢到餐桌上,“恭喜我吧,我的第一本国家级杂志居然是《美国周刊》。”
“是的,不能不承认,你一直在让我吃惊。”茱蒂在电话那头说,“一般来说,百老汇的消息很少上到国家级杂志,我们预计这件事最多只是在纽约当地的八卦报纸上占据一席之地。《纽约每日新闻》、《纽约邮报》八卦版,诸如此类,没想到《美国周刊》会对你有所关注,我猜他们是注意到了百老汇不寻常的票房热潮,还有网上关于你的那些评论。”
的确,过去的一个月里,珍妮弗.杰弗森的IMDB演员热度蹿升得很快,她的讨论版发帖数也比一些大牌明星更多,用户更为活跃,这不能不说是神秘主义宣传策略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官方主动放出的消息只有珍妮的全名,而珍妮弗.简.杰弗森这个名字,也给珍妮带来了第一个半官方的代称:J.J.J,除此以外,关于她的履历、学历、家庭生活甚至是年龄,都是未解之谜。
如果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可能她的粉丝怀揣着无人能理解的热情,郁闷地过上几天,也就能消化掉对*J的这种喜爱,继续如常生活。但现在是2002年,网络已经走进了美国两岸的千家万户,以往小众的文化,现在也能在网络上找到自己的根据地。
比如说音乐剧,和影视剧相比,它无疑是小众的,现场演出方式决定了大多数爱好者入门的门槛都很高,一些居住在小城市的爱好者往往没多少机会找到同好交流,每年的巡演当然不必多说,那属于给什么看什么,没有挑选余地的情况,可当他们到百老汇看剧的时候,有了选择的时候,就只能通过剧评半信半疑地买票。
但现在有了网络,一切就都不一样了,爱好者们通过网络社交,建立起丝毫不亚于现实关系的虚拟友情,他们可以尽情地通过讨论来回翻滚、发酵自己对于音乐剧的喜爱,更方便地形成一种类似于狂热的氛围。在从众心理的带动下,很多人会为自己本来没打算买的DVD、周边等慷慨解囊,所以说,网络对于小众艺术是利好消息。依托于网络,‘多者越多、少者越少’的马太效应已经不复存在,他们的粉丝群可以长久地稳定扩张,而不会因为人数稀少而慢慢散失。
而J.J.J就是小众艺术的一种,她的粉丝现在以看过音乐剧演出的《CSI》观众为骨干,以及纽约音乐剧爱好者为羽翼,虽然人数不多,但彼此联系却很紧密,甚至自发形成了观剧活动,每天晚上都会有人在论坛上PO出今晚的观剧感想,甚至会对比这个观众前后看过的几场表演中,J.J.J在每首歌,乃至是每一场对戏中的表演细节差异。
这样几乎是邪.教般紧密而狂热的粉丝文化,以及每天午夜在老舒伯特剧院排队等待开票的人群(日益扩大),当然会吸引媒体的目光,为了贯彻之前定下的饥饿营销,珍妮的PR茱蒂.阿克曼已经联系了纽约的一些主要八卦杂志,希望他们不要报道珍妮的身世故事——由于珍妮的身世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新闻点,只是出于营销策略需要,而且她本人也不是那种一举一动引发四方风云的大明星,只是个引人注目的新人而已,茱蒂的公关没有遇到什么难处。一切都在控制之中,只有《美国周刊》的这篇报道,对于她们来说是个意外。
“好在《周刊》对你的兴趣不足以让他们派遣记者进行独家调查。”电话里传来茱蒂翻动杂志的声音。“这基本上就是对纽约那几张报纸的转载,还描述了一下你造成的热潮,配图也很不错,没有刻意丑化,这对你的知名度是有利的。”
的确,也许是考虑到大部分《美国周刊》的观众都来自非纽约地区,《周刊》的这篇报道是以珍妮上位导致黛德丽失业的事件来揭露百老汇竞争的激烈和残酷,如果说有谁在这篇报道里是丑角的话,那也是老舒伯特剧院的决策层。报道用微妙讽刺的口吻分析了黛德丽失业的原因,并回顾了一些舒伯特组织领袖人物的言论:‘在百老汇,只有最优秀的人能生存下去’,整篇报道明显是要用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来满足观众的猎奇*。
报道本身选配了两张图,一张是失意低沉,皱眉抽烟的黛德丽街拍,还有一张是含笑对狗仔挥手招呼的珍妮。黛德丽的配词是:可怜的沉默输家,而珍妮的配词则是:现在是赢家,可能赢多久?
一般来说,狗仔照并不会刻意把明星照美,如果看到效果堪比时装大片的狗仔照,那肯定是事先联系好的摆拍。而且摆拍和抓拍的区别明显到八卦路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只有粉丝才会指着摆拍大喊‘原来连抓拍都这么美’云云。珍妮这一张照片是明显的抓拍,但她胜在年轻貌美,身材窈窕,服装品味也不错,即使是抓拍,看来也很有时尚感,还是满吸睛、满有星味儿的。对此茱蒂的评论是,“大部分人看了这两张图都会理解黛德丽为什么必须滚蛋。”
除了这篇对珍妮影响总体有利的报道以外,整个换角事件并没有闹出什么Drama,《纽约邮报》八卦版和《纽约每周消息》、《纽约明星》虽然都报道了换角事件,并且采访了黛德丽,但黛德丽对外声称这是正常的工作变动,她的合约已经到期,而基于‘个人考虑’,她决定不再和剧院方续约。
剧院方对此也呈现默认态度,表明在几个月前就已经着手选拔新的维尔玛,只是因为找到的意向人选在欧洲,合约也没有签订,所以才一直没有公布。
‘那么,对于珍妮弗.简.杰弗森你有什么看法?’
几乎是每篇报道都有这么一个心怀叵测的问题,挑拨是非的意图简直令人一目了然,不过黛德丽并没有对珍妮做出差评,甚至是暗示记者珍妮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坏脾气,反而是出人意料地给与了相当不错的评价。“她是个很优秀、很努力的女孩,非常单纯,我是说,你很难讨厌她,即使有很多理由,但你就是做不到。我相信她和剧团的所有人都是好朋友。”
这算是很有诚意的回答了,任何人都没法从这句话里挑出什么对珍妮不利的因素。当然,作为目前非常罕见的‘合作者评价’,也迅速被贴到讨论版,激发了一连串感慨和赞扬。现在珍妮的公众形象非常正面,以对粉丝和气友善闻名,黛德丽的评价让她又多了一层友好努力的光环。
“这并不奇怪。”和她共进午餐的时候,切萨雷评论道,“黛德丽对你做的一切都由失业恐惧驱动,现在既然恐惧成真,而你似乎又‘和此事无关’,只是单纯‘愚蠢地运气好’。”
他在耳朵边上比了两个双引号,“那么她在接受了失业的事实后,感到对你有所亏欠,对之前的行为稍微做点弥补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听起来你似乎并不觉得黛德丽是个坏人。”珍妮吃了一口意大利面,今天是她的谷物日,珍妮允许自己吃一碗意大利面,当然,还是酱料从缺,只是以盐、胡椒粉等调味,佐以水煮蔬菜、鸡肉作为伴食。
“你觉得她是个坏人吗?”切萨雷反问。
“不,我只觉得她非常绝望,”珍妮说,“并且情不自禁地对将来感到忧虑——如果在这个圈子里,底层的竞争都如此激烈,竞争者的心态都如此绝望了,那么高层的竞争是不是经常要出人命?”
“我不是说高处的竞争不会更惨烈,但黛德丽之所以会为了一个继续演出的机会试图毁掉你的一生,是因为她一旦失去这个角色,转眼间就将一无所有。”切萨雷享用了一口他的小牛排,“当你进入两千万俱乐部以后,事情会变得不太一样,当然,本质上你们还是要踩着对方的鲜血前进,但这种竞争会被蒙上温情脉脉的面纱,你和你的竞争者之间甚至还可能会发展惺惺相惜的情谊。毕竟对两千万俱乐部来说,一个工作机会对他们的影响业已微乎其微,只有连续两次失败的选片才会让他们的地位发生动摇。”
珍妮忍不住笑了,“你到底是在鼓励我还是要吓唬我——连两千万俱乐部都只能承受两次失败的选片,这么说,在两千万俱乐部以下,明星岂不是毫无犯错的机会?”
“这不是美好新世界,所有人都值得第二个机会。”切萨雷以餐巾抹了抹嘴,转移了话题。“今晚会是新维尔玛第一次登台?”
“是,你打算来看吗?”珍妮问,“这一次会带哪个朋友?”
她在百老汇上演《芝加哥》以后,和切萨雷见面的机会反而变多了,只要他因公前来纽约,就一定会到舒伯特剧院来捧场,当然身边也从不曾少了陪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知名演员、导演,甚至是制作人,切萨雷一直在推销她,珍妮知道这点,在过去一个月内她经常在演出后滞留剧场内,和切萨雷的朋友打招呼,有时甚至会一起去酒吧小坐。她也因此结识了一些圈内的朋友,但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和她提起过新的试镜机会——也许是时机不到,也许是档期不对,珍妮也没有细问其中的缘故。
“应该是和阿加塔、罗伯一起来看。”切萨雷回答,“也许会有阿加塔的几个朋友。据我所知,纽约和洛杉矶的评论家也都打电话来要票,他们对于这个新的维尔玛能否和你旗鼓相当感到非常好奇。”
“这么看来,今晚观众的焦点会在安身上。”珍妮和安.本森相处得不错,不是非常投缘,但保持友好关系。在过去的一周里她一直在和安进行双人排练,准备合唱曲目。“我想他们会满意的,安的专业素质的确强过黛德丽一头。”
“所以,今晚你就成了黛德丽。”切萨雷挥手示意结账,“相信我,如果今晚你被新维尔玛压下去,明天各大专栏就会对你口诛笔伐,那些剧评家虽然对你极尽溢美,但终究只是因为别无选择。在百老汇,你是个来搅局的野姑娘,注定不会停留太久,而安.本森却是科班出身、名门正派,在你和她的斗争中,剧评家不会是个公平的裁判。你只有做到最好,好到他们无法忽略,才能换来相对客观的评价。”
“你还真是会鼓舞士气,”珍妮和他一起走出餐厅,她半开玩笑地说,“接下来你是不是就要提供给我一根加了料的烟卷,让我去降低安的竞争力?”
“现在,黛德丽的心情没那么难以理解了,是吗?”切萨雷反问说,他又紧接着问,“但今晚你对自己的表现到底有没有信心?”
“看起来某个人已经对我失去信心了。”珍妮评论说。
“我知道安.本森很优秀,她在西区可说是大名鼎鼎,而你即使天赋超群,但也只是经过短期训练。”切萨雷简短地解释,他的眉峰微微聚拢,“当然我知道你很优秀,否则我也不会签下你。”
——他的语气暗示珍妮的优秀是个无需多加谈论的话题,如果珍妮居然还要求一丝赞美的话,那就是她太过娇纵了。“但即使是你也有个极限,在你和黛德丽的共演中,黛德丽的虚弱可能让你更为光彩夺目,但安.本森是西区的首席维尔玛,她对于舞台资源和观众注意力的运用也许会更加得心应手。”
“总之,你就是对我没信心喽?”珍妮确定道,她假装受伤地说,“噢,Baby,我还以为我们说好了要彼此信任。”
“我现在在问的是你对自己有没有信心。”切萨雷的情绪有些不快了,珍妮可以通过他的语气变动和眉毛角度变化看出来。这一个多月来,他们见面的次数已经多到足以让她对他增加了解,发现切萨雷其实也不是她想得那样‘机器’。他有一个小毛病,就是不喜欢人们一再地回避他的问题。
“反正你今晚总是要来看的。”玛丽把她的车开来了,珍妮打开车门,回头对切萨雷说,“看过以后,你不就知道答案了?”
切萨雷的眉毛拧得更加紧了,珍妮关上门,忍住对他抛出胜利飞吻的冲动——看在莉莉安份上,她一直对他格外避嫌,削减一切让人误会的举动。
但即使如此,她依然忍不住笑嘻嘻地冲他挥手道别,心里充满难言的胜利喜悦:在这段时间里,这还是她第一次在和切萨雷的对话中占到一点上风。
#
“这是这个月来最让人兴奋的一晚。”当本.布兰特雷在他的位置上坐下来时,他这么想道,但随后又纠正自己,“不,应该是最让人兴奋的一个下午。”
由于半个月前所有票房就销售一空,根本无法挤出大量赠票,而对安.本森的《芝加哥》首演表示兴趣的剧评家为数不少,剧团干脆直接在周一下午安排了加场,在满足了所有剧评家以及广告商的赠票需求以后,全场仅剩数百个座位可以往外贩售,视野普遍还不太良好,但即使如此,座位也是在数小时内就销售一空。
“这简直就是托尼奖预演。”他的老朋友帕特里在布兰特雷身边落座,他不满地张望了一下场内,“哼,看吧,迪克.斯坎兰、简尼.特索尼……难怪我们拿到的座位要比上次偏僻。”
因为是下午的关系,这一次来观看的除了剧评家以及手持广告商赠票的商务人士以外,还有许多百老汇的名演员,他们对于《芝加哥》也是闻名已久,但因为工作时间重叠的关系,并没有机会成群结队地前来看剧。他们理所当然地占据了最为中央的头等座,布兰特雷和帕特里就只能坐在稍微偏僻一些的后排区域了,但他们还在头等座的范围内,这已经是对纽约客的优待,很多洛杉矶的剧评家就被安排在了更后头的位置。
别看剧评家好像一个个都能为艺术性献身,对于明星的光鲜外表和过人身家毫无兴趣,针砭起他们的演技时用词尖刻,丝毫也不留情面。但其实他们也并不是没有在乎的东西,座位安排就是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影评人情绪的事情,如果看到一个观点时常冲突的评论家拿到了比自己更好的位置,评论家心里那股酸涩劲儿也是不用多提的。如果是以往,布兰特雷肯定会和帕特里八卦几句片方对几个剧评名宿的座位安排是否得体,但现在他完全没这份心思,所有精力全在期待五分钟之后的演出。——他听说过安.本森,苏格兰皇家音乐戏剧学院的高材生,进入伦敦西区已经四年了——但没看过她的表演,一方面,他希望安.本森这个科班出身的正统派能把*J压下去,满足布兰特雷维护音乐剧传统文化的希望,但另一方面,站在美国佬的角度,布兰特雷又希望*J能够保持住自己的风头,让英国佬收敛他们莫名其妙的自信态度,停止瞧不起百老汇的艺术性。
他特别看了看左手边的方向——那里坐了几个不断低声交谈的生面孔,从口音判断,应该是伦敦方面过来看剧的评论家。可想而知,今天下午的演出中,他们肯定会专注发掘本森的亮点,而对珍妮弗的亮眼表现视而不见,甚至可能会抓住她履历薄弱,以及本人太过漂亮的弱点,大肆暗示百老汇在选才方面的浅薄。
对于百老汇晋升文化的忠诚与爱国情绪的冲突,让布兰特雷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自己该希望珍妮弗继续压倒安.本森,还是希望结果恰恰相反。他连明天的剧评专栏该如何构思都毫无想法,俗话说‘没有无立场的评论’,而布兰特雷现在恰恰就是找不到自己的立场。
在他的心慌意乱之中,剧院灯光黑了下来,伴随着熟悉的开场音乐,第一幕开始上演,而安.本森也在她和剧院经理的对答中,完成了自己从容不迫的第一次出场。
“你妹妹呢?”
“今晚就靠我自己。”
低沉、徐缓的对白在抑扬顿挫间带有强烈的节奏感,仅仅是第一句话就让布兰特雷感觉不妙:她的台词功底很强,而且维尔玛的发音毫无伦敦痕迹,说着纯正的美国口音,这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英国人来说并不容易。仅仅从这句话来看,安.本森就是个不容小觑的专业演员。
很快,随着维尔玛的第一次亮相,布兰特雷肯定了自己的看法——安.本森的专业水平在百老汇也称得上数一数二。
黛德丽在第一次独舞中已经表现得相当优秀了,她是个出色的舞者,虽然长相平庸、嗓音条件在黑人中也不算太好,但胜在舞姿充满力度,而且唱腔宽厚有力量,她的维尔玛是充满力量的,在没有珍妮弗的时代也足以震慑住观众,让他们忽略维尔玛的长相和演技。
但安.本森完全是另一个风格的表演者,她的维尔玛一样充满了迫力,在全程舞蹈中,她的双眼一直望着台下的观众,表情写满自信,展现出一种‘美女豹’择人而噬的主动感,但和黛德丽相比,第一,安要更漂亮,第二,她的维尔玛要更娇媚。
手抚过身体的角度和手势,冲观众的一个媚眼,嘴巴张开的角度……她的舞蹈性/暗示意味更强,在她的演绎下,维尔玛不再是个强势的女战士,而是更贴近原始人设,更像是个乐于卖弄风骚,和观众打情骂俏,老于世故、游刃有余的当红舞女。
当第一出独舞结束以后,在换景切灯的短暂空隙里,帕特里侧身过来,对布兰特雷耳语,“不能不说,这一次,她是遇到强敌了。”
布兰特雷读过他的报道,知道帕特里简直把*J当作他的女神,现在连他也不能不承认,安.本森已经对珍妮弗造成了威胁。
“谁才是《芝加哥》的第一女主角?”他又一次用错了词儿——毕竟身为剧评人,布兰特雷几乎没有在下午看过剧。但不论是他还是帕特里都没有在乎这个,他兴奋地咽下一口唾沫,“看来,今晚有好戏看了。”
作者有话要说:注:1 这一章提到的八卦杂志都是真的,其中最有名的是《美国周刊》,它和《人物》、《In touch》都是很畅销的八卦资讯杂志,在2014年还有TMZ和一些八卦博客、社区什么的,不过2002年,还是杂志的天下。
2 安.本森是虚构人物,迪克.斯坎兰、简尼.特索尼是真人,都是2002年的托尼奖得主
-------------------------
话说,你们怎么猜这么准,今天是有收益逢千的加更,昨天更新的时候还没满的……
一小时以后来看加更吧!然后应该可以休息个一两天了就……
“维尔玛演员换人?百老汇新星风暴下的受害者。”珍妮把杂志丢到餐桌上,“恭喜我吧,我的第一本国家级杂志居然是《美国周刊》。”
“是的,不能不承认,你一直在让我吃惊。”茱蒂在电话那头说,“一般来说,百老汇的消息很少上到国家级杂志,我们预计这件事最多只是在纽约当地的八卦报纸上占据一席之地。《纽约每日新闻》、《纽约邮报》八卦版,诸如此类,没想到《美国周刊》会对你有所关注,我猜他们是注意到了百老汇不寻常的票房热潮,还有网上关于你的那些评论。”
的确,过去的一个月里,珍妮弗.杰弗森的IMDB演员热度蹿升得很快,她的讨论版发帖数也比一些大牌明星更多,用户更为活跃,这不能不说是神秘主义宣传策略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官方主动放出的消息只有珍妮的全名,而珍妮弗.简.杰弗森这个名字,也给珍妮带来了第一个半官方的代称:J.J.J,除此以外,关于她的履历、学历、家庭生活甚至是年龄,都是未解之谜。
如果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可能她的粉丝怀揣着无人能理解的热情,郁闷地过上几天,也就能消化掉对*J的这种喜爱,继续如常生活。但现在是2002年,网络已经走进了美国两岸的千家万户,以往小众的文化,现在也能在网络上找到自己的根据地。
比如说音乐剧,和影视剧相比,它无疑是小众的,现场演出方式决定了大多数爱好者入门的门槛都很高,一些居住在小城市的爱好者往往没多少机会找到同好交流,每年的巡演当然不必多说,那属于给什么看什么,没有挑选余地的情况,可当他们到百老汇看剧的时候,有了选择的时候,就只能通过剧评半信半疑地买票。
但现在有了网络,一切就都不一样了,爱好者们通过网络社交,建立起丝毫不亚于现实关系的虚拟友情,他们可以尽情地通过讨论来回翻滚、发酵自己对于音乐剧的喜爱,更方便地形成一种类似于狂热的氛围。在从众心理的带动下,很多人会为自己本来没打算买的DVD、周边等慷慨解囊,所以说,网络对于小众艺术是利好消息。依托于网络,‘多者越多、少者越少’的马太效应已经不复存在,他们的粉丝群可以长久地稳定扩张,而不会因为人数稀少而慢慢散失。
而J.J.J就是小众艺术的一种,她的粉丝现在以看过音乐剧演出的《CSI》观众为骨干,以及纽约音乐剧爱好者为羽翼,虽然人数不多,但彼此联系却很紧密,甚至自发形成了观剧活动,每天晚上都会有人在论坛上PO出今晚的观剧感想,甚至会对比这个观众前后看过的几场表演中,J.J.J在每首歌,乃至是每一场对戏中的表演细节差异。
这样几乎是邪.教般紧密而狂热的粉丝文化,以及每天午夜在老舒伯特剧院排队等待开票的人群(日益扩大),当然会吸引媒体的目光,为了贯彻之前定下的饥饿营销,珍妮的PR茱蒂.阿克曼已经联系了纽约的一些主要八卦杂志,希望他们不要报道珍妮的身世故事——由于珍妮的身世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新闻点,只是出于营销策略需要,而且她本人也不是那种一举一动引发四方风云的大明星,只是个引人注目的新人而已,茱蒂的公关没有遇到什么难处。一切都在控制之中,只有《美国周刊》的这篇报道,对于她们来说是个意外。
“好在《周刊》对你的兴趣不足以让他们派遣记者进行独家调查。”电话里传来茱蒂翻动杂志的声音。“这基本上就是对纽约那几张报纸的转载,还描述了一下你造成的热潮,配图也很不错,没有刻意丑化,这对你的知名度是有利的。”
的确,也许是考虑到大部分《美国周刊》的观众都来自非纽约地区,《周刊》的这篇报道是以珍妮上位导致黛德丽失业的事件来揭露百老汇竞争的激烈和残酷,如果说有谁在这篇报道里是丑角的话,那也是老舒伯特剧院的决策层。报道用微妙讽刺的口吻分析了黛德丽失业的原因,并回顾了一些舒伯特组织领袖人物的言论:‘在百老汇,只有最优秀的人能生存下去’,整篇报道明显是要用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来满足观众的猎奇*。
报道本身选配了两张图,一张是失意低沉,皱眉抽烟的黛德丽街拍,还有一张是含笑对狗仔挥手招呼的珍妮。黛德丽的配词是:可怜的沉默输家,而珍妮的配词则是:现在是赢家,可能赢多久?
一般来说,狗仔照并不会刻意把明星照美,如果看到效果堪比时装大片的狗仔照,那肯定是事先联系好的摆拍。而且摆拍和抓拍的区别明显到八卦路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只有粉丝才会指着摆拍大喊‘原来连抓拍都这么美’云云。珍妮这一张照片是明显的抓拍,但她胜在年轻貌美,身材窈窕,服装品味也不错,即使是抓拍,看来也很有时尚感,还是满吸睛、满有星味儿的。对此茱蒂的评论是,“大部分人看了这两张图都会理解黛德丽为什么必须滚蛋。”
除了这篇对珍妮影响总体有利的报道以外,整个换角事件并没有闹出什么Drama,《纽约邮报》八卦版和《纽约每周消息》、《纽约明星》虽然都报道了换角事件,并且采访了黛德丽,但黛德丽对外声称这是正常的工作变动,她的合约已经到期,而基于‘个人考虑’,她决定不再和剧院方续约。
剧院方对此也呈现默认态度,表明在几个月前就已经着手选拔新的维尔玛,只是因为找到的意向人选在欧洲,合约也没有签订,所以才一直没有公布。
‘那么,对于珍妮弗.简.杰弗森你有什么看法?’
几乎是每篇报道都有这么一个心怀叵测的问题,挑拨是非的意图简直令人一目了然,不过黛德丽并没有对珍妮做出差评,甚至是暗示记者珍妮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坏脾气,反而是出人意料地给与了相当不错的评价。“她是个很优秀、很努力的女孩,非常单纯,我是说,你很难讨厌她,即使有很多理由,但你就是做不到。我相信她和剧团的所有人都是好朋友。”
这算是很有诚意的回答了,任何人都没法从这句话里挑出什么对珍妮不利的因素。当然,作为目前非常罕见的‘合作者评价’,也迅速被贴到讨论版,激发了一连串感慨和赞扬。现在珍妮的公众形象非常正面,以对粉丝和气友善闻名,黛德丽的评价让她又多了一层友好努力的光环。
“这并不奇怪。”和她共进午餐的时候,切萨雷评论道,“黛德丽对你做的一切都由失业恐惧驱动,现在既然恐惧成真,而你似乎又‘和此事无关’,只是单纯‘愚蠢地运气好’。”
他在耳朵边上比了两个双引号,“那么她在接受了失业的事实后,感到对你有所亏欠,对之前的行为稍微做点弥补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听起来你似乎并不觉得黛德丽是个坏人。”珍妮吃了一口意大利面,今天是她的谷物日,珍妮允许自己吃一碗意大利面,当然,还是酱料从缺,只是以盐、胡椒粉等调味,佐以水煮蔬菜、鸡肉作为伴食。
“你觉得她是个坏人吗?”切萨雷反问。
“不,我只觉得她非常绝望,”珍妮说,“并且情不自禁地对将来感到忧虑——如果在这个圈子里,底层的竞争都如此激烈,竞争者的心态都如此绝望了,那么高层的竞争是不是经常要出人命?”
“我不是说高处的竞争不会更惨烈,但黛德丽之所以会为了一个继续演出的机会试图毁掉你的一生,是因为她一旦失去这个角色,转眼间就将一无所有。”切萨雷享用了一口他的小牛排,“当你进入两千万俱乐部以后,事情会变得不太一样,当然,本质上你们还是要踩着对方的鲜血前进,但这种竞争会被蒙上温情脉脉的面纱,你和你的竞争者之间甚至还可能会发展惺惺相惜的情谊。毕竟对两千万俱乐部来说,一个工作机会对他们的影响业已微乎其微,只有连续两次失败的选片才会让他们的地位发生动摇。”
珍妮忍不住笑了,“你到底是在鼓励我还是要吓唬我——连两千万俱乐部都只能承受两次失败的选片,这么说,在两千万俱乐部以下,明星岂不是毫无犯错的机会?”
“这不是美好新世界,所有人都值得第二个机会。”切萨雷以餐巾抹了抹嘴,转移了话题。“今晚会是新维尔玛第一次登台?”
“是,你打算来看吗?”珍妮问,“这一次会带哪个朋友?”
她在百老汇上演《芝加哥》以后,和切萨雷见面的机会反而变多了,只要他因公前来纽约,就一定会到舒伯特剧院来捧场,当然身边也从不曾少了陪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知名演员、导演,甚至是制作人,切萨雷一直在推销她,珍妮知道这点,在过去一个月内她经常在演出后滞留剧场内,和切萨雷的朋友打招呼,有时甚至会一起去酒吧小坐。她也因此结识了一些圈内的朋友,但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和她提起过新的试镜机会——也许是时机不到,也许是档期不对,珍妮也没有细问其中的缘故。
“应该是和阿加塔、罗伯一起来看。”切萨雷回答,“也许会有阿加塔的几个朋友。据我所知,纽约和洛杉矶的评论家也都打电话来要票,他们对于这个新的维尔玛能否和你旗鼓相当感到非常好奇。”
“这么看来,今晚观众的焦点会在安身上。”珍妮和安.本森相处得不错,不是非常投缘,但保持友好关系。在过去的一周里她一直在和安进行双人排练,准备合唱曲目。“我想他们会满意的,安的专业素质的确强过黛德丽一头。”
“所以,今晚你就成了黛德丽。”切萨雷挥手示意结账,“相信我,如果今晚你被新维尔玛压下去,明天各大专栏就会对你口诛笔伐,那些剧评家虽然对你极尽溢美,但终究只是因为别无选择。在百老汇,你是个来搅局的野姑娘,注定不会停留太久,而安.本森却是科班出身、名门正派,在你和她的斗争中,剧评家不会是个公平的裁判。你只有做到最好,好到他们无法忽略,才能换来相对客观的评价。”
“你还真是会鼓舞士气,”珍妮和他一起走出餐厅,她半开玩笑地说,“接下来你是不是就要提供给我一根加了料的烟卷,让我去降低安的竞争力?”
“现在,黛德丽的心情没那么难以理解了,是吗?”切萨雷反问说,他又紧接着问,“但今晚你对自己的表现到底有没有信心?”
“看起来某个人已经对我失去信心了。”珍妮评论说。
“我知道安.本森很优秀,她在西区可说是大名鼎鼎,而你即使天赋超群,但也只是经过短期训练。”切萨雷简短地解释,他的眉峰微微聚拢,“当然我知道你很优秀,否则我也不会签下你。”
——他的语气暗示珍妮的优秀是个无需多加谈论的话题,如果珍妮居然还要求一丝赞美的话,那就是她太过娇纵了。“但即使是你也有个极限,在你和黛德丽的共演中,黛德丽的虚弱可能让你更为光彩夺目,但安.本森是西区的首席维尔玛,她对于舞台资源和观众注意力的运用也许会更加得心应手。”
“总之,你就是对我没信心喽?”珍妮确定道,她假装受伤地说,“噢,Baby,我还以为我们说好了要彼此信任。”
“我现在在问的是你对自己有没有信心。”切萨雷的情绪有些不快了,珍妮可以通过他的语气变动和眉毛角度变化看出来。这一个多月来,他们见面的次数已经多到足以让她对他增加了解,发现切萨雷其实也不是她想得那样‘机器’。他有一个小毛病,就是不喜欢人们一再地回避他的问题。
“反正你今晚总是要来看的。”玛丽把她的车开来了,珍妮打开车门,回头对切萨雷说,“看过以后,你不就知道答案了?”
切萨雷的眉毛拧得更加紧了,珍妮关上门,忍住对他抛出胜利飞吻的冲动——看在莉莉安份上,她一直对他格外避嫌,削减一切让人误会的举动。
但即使如此,她依然忍不住笑嘻嘻地冲他挥手道别,心里充满难言的胜利喜悦:在这段时间里,这还是她第一次在和切萨雷的对话中占到一点上风。
#
“这是这个月来最让人兴奋的一晚。”当本.布兰特雷在他的位置上坐下来时,他这么想道,但随后又纠正自己,“不,应该是最让人兴奋的一个下午。”
由于半个月前所有票房就销售一空,根本无法挤出大量赠票,而对安.本森的《芝加哥》首演表示兴趣的剧评家为数不少,剧团干脆直接在周一下午安排了加场,在满足了所有剧评家以及广告商的赠票需求以后,全场仅剩数百个座位可以往外贩售,视野普遍还不太良好,但即使如此,座位也是在数小时内就销售一空。
“这简直就是托尼奖预演。”他的老朋友帕特里在布兰特雷身边落座,他不满地张望了一下场内,“哼,看吧,迪克.斯坎兰、简尼.特索尼……难怪我们拿到的座位要比上次偏僻。”
因为是下午的关系,这一次来观看的除了剧评家以及手持广告商赠票的商务人士以外,还有许多百老汇的名演员,他们对于《芝加哥》也是闻名已久,但因为工作时间重叠的关系,并没有机会成群结队地前来看剧。他们理所当然地占据了最为中央的头等座,布兰特雷和帕特里就只能坐在稍微偏僻一些的后排区域了,但他们还在头等座的范围内,这已经是对纽约客的优待,很多洛杉矶的剧评家就被安排在了更后头的位置。
别看剧评家好像一个个都能为艺术性献身,对于明星的光鲜外表和过人身家毫无兴趣,针砭起他们的演技时用词尖刻,丝毫也不留情面。但其实他们也并不是没有在乎的东西,座位安排就是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影评人情绪的事情,如果看到一个观点时常冲突的评论家拿到了比自己更好的位置,评论家心里那股酸涩劲儿也是不用多提的。如果是以往,布兰特雷肯定会和帕特里八卦几句片方对几个剧评名宿的座位安排是否得体,但现在他完全没这份心思,所有精力全在期待五分钟之后的演出。——他听说过安.本森,苏格兰皇家音乐戏剧学院的高材生,进入伦敦西区已经四年了——但没看过她的表演,一方面,他希望安.本森这个科班出身的正统派能把*J压下去,满足布兰特雷维护音乐剧传统文化的希望,但另一方面,站在美国佬的角度,布兰特雷又希望*J能够保持住自己的风头,让英国佬收敛他们莫名其妙的自信态度,停止瞧不起百老汇的艺术性。
他特别看了看左手边的方向——那里坐了几个不断低声交谈的生面孔,从口音判断,应该是伦敦方面过来看剧的评论家。可想而知,今天下午的演出中,他们肯定会专注发掘本森的亮点,而对珍妮弗的亮眼表现视而不见,甚至可能会抓住她履历薄弱,以及本人太过漂亮的弱点,大肆暗示百老汇在选才方面的浅薄。
对于百老汇晋升文化的忠诚与爱国情绪的冲突,让布兰特雷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自己该希望珍妮弗继续压倒安.本森,还是希望结果恰恰相反。他连明天的剧评专栏该如何构思都毫无想法,俗话说‘没有无立场的评论’,而布兰特雷现在恰恰就是找不到自己的立场。
在他的心慌意乱之中,剧院灯光黑了下来,伴随着熟悉的开场音乐,第一幕开始上演,而安.本森也在她和剧院经理的对答中,完成了自己从容不迫的第一次出场。
“你妹妹呢?”
“今晚就靠我自己。”
低沉、徐缓的对白在抑扬顿挫间带有强烈的节奏感,仅仅是第一句话就让布兰特雷感觉不妙:她的台词功底很强,而且维尔玛的发音毫无伦敦痕迹,说着纯正的美国口音,这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英国人来说并不容易。仅仅从这句话来看,安.本森就是个不容小觑的专业演员。
很快,随着维尔玛的第一次亮相,布兰特雷肯定了自己的看法——安.本森的专业水平在百老汇也称得上数一数二。
黛德丽在第一次独舞中已经表现得相当优秀了,她是个出色的舞者,虽然长相平庸、嗓音条件在黑人中也不算太好,但胜在舞姿充满力度,而且唱腔宽厚有力量,她的维尔玛是充满力量的,在没有珍妮弗的时代也足以震慑住观众,让他们忽略维尔玛的长相和演技。
但安.本森完全是另一个风格的表演者,她的维尔玛一样充满了迫力,在全程舞蹈中,她的双眼一直望着台下的观众,表情写满自信,展现出一种‘美女豹’择人而噬的主动感,但和黛德丽相比,第一,安要更漂亮,第二,她的维尔玛要更娇媚。
手抚过身体的角度和手势,冲观众的一个媚眼,嘴巴张开的角度……她的舞蹈性/暗示意味更强,在她的演绎下,维尔玛不再是个强势的女战士,而是更贴近原始人设,更像是个乐于卖弄风骚,和观众打情骂俏,老于世故、游刃有余的当红舞女。
当第一出独舞结束以后,在换景切灯的短暂空隙里,帕特里侧身过来,对布兰特雷耳语,“不能不说,这一次,她是遇到强敌了。”
布兰特雷读过他的报道,知道帕特里简直把*J当作他的女神,现在连他也不能不承认,安.本森已经对珍妮弗造成了威胁。
“谁才是《芝加哥》的第一女主角?”他又一次用错了词儿——毕竟身为剧评人,布兰特雷几乎没有在下午看过剧。但不论是他还是帕特里都没有在乎这个,他兴奋地咽下一口唾沫,“看来,今晚有好戏看了。”
作者有话要说:注:1 这一章提到的八卦杂志都是真的,其中最有名的是《美国周刊》,它和《人物》、《In touch》都是很畅销的八卦资讯杂志,在2014年还有TMZ和一些八卦博客、社区什么的,不过2002年,还是杂志的天下。
2 安.本森是虚构人物,迪克.斯坎兰、简尼.特索尼是真人,都是2002年的托尼奖得主
-------------------------
话说,你们怎么猜这么准,今天是有收益逢千的加更,昨天更新的时候还没满的……
一小时以后来看加更吧!然后应该可以休息个一两天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