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友(重生)_分卷阅读_249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帝王之友(重生)最新章节!
她手底下一家船作院就建在涪陵。本来只是在激水造船,能让船只适应更多险恶环境,后来船工多了,人要吃饭,附近种地的也多了。再往后,有农户以激水为力,建了几个木制的水磨。崔舒窈在四川这地界惯常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听闻那几家农户水磨坏了之后,立刻派人帮忙去修,又买下水磨,调查周边。
她手底下有个这两年给帮忙的一个掌柜,当即建议她去投产水磨,舒窈也瞧见了水轮的商机,不单是能磨面磨茶、纺织鼓风也成啊。她当时在自己家手底下建了个水磨务,派人以涪陵为开端,在船厂下游大建水磨水轮,一处磨面的大闸口盘车,约莫只要六七十工人绑着筛面、赶车、扛粮。涪陵水势又好,一下成为成都产粉面最多的城。
而此时崔舒窈来却不是为了欣赏涪陵繁荣的,她是来谈一笔自己都要出面的大生意的。
吓人的不是对方递来呈函上的金银数目,而是最后落款的名字——郑十一。
当然这数目显然是手底下掌柜处理不了,舒窈不得不出马,然而她更觉得巧得想见这位一眼。她靠着阑干坐着,披风的毛领团着那张小脸,唇一勾是如蜜的娇意,一抬眼眉梢是戳透别人的凉意。十一二岁时笼着烟水的双眸,如今迷茫的水雾因经历而渐渐退去,点墨的瞳孔里是静谧与无谓,神态气质已是旁人比不得,更何况她面容长开愈发触目惊心了。
崔舒窈显然不是多叫人欢喜的明艳相貌,眉淡淡一截,眼角微微下垂把单薄的那一点双眼皮展开,少女的粉意绕过她脸颊,全似有似无的堆在眼角,睫毛跟鸦羽似的平滑过去,垂眼是乖巧的收着,抬眼时才在黑白分明的眼角稍稍展羽。
冷冷清清的脸,却偏生她又爱笑的亲昵甜蜜,话说的圆满体贴,让人愈发难猜了。
这一处小楼位置在涪陵最高,也不大,整个酒家都是她自家的,往下数两三层自然也都是全空,她托腮远眺,不一会儿听见了一阵细细密密的脚步声踏上楼来,她没回头,道:“沈掌柜,他人来了?”
一个身材瘦高,穿半旧暗色圆领袍的年轻男子,软底靴恰登上楼来,垂首道:“正是。郑家那位登船了。”
舒窈捧着暖炉,这才起身,喜玉连忙扶着一把,她道:“走吧,会会故人。”
沈掌柜一直垂头跟在舒窈后头几步,她问如今舒州旧纺厂改迁境况,问剑南道与吐蕃开战打到哪里,问揽户理税今年说了个什么数,沈掌柜一一作答。
崔舒窈手底下固定的有五六位掌柜,分管各类事务,从交引到税务,从冶矿到赊卖,都是不仅能独当一面,也能一起谋事的人物。这位姓沈的年纪并不小了,估摸也有个二十二三,原先是做拉拢买卖的牙人出身,两年多以前跟了她之后,直到了今儿的位置。
他做事儿是可靠,脾气却怪,属于舒窈手底下抓先机淘金的摇钱树,性子乖张,甚至可以说有点跋扈,连她的面子也敢甩。每次插手行当,砸钱入市,都是让旁人觉得他脑子有病,前几次崔舒窈也是这么觉得,后来他从未失误过,这样的人,不得不说也是有天赋,她也就随他去了。
姓沈的跟到了酒楼下头,下边有一座小软轿,带着一行仆从从酒楼抬到码头去,一直上了船。舒窈到了甲板上才下了轿子,踩在甲板铺设的地毯上,隐隐感觉一个目光从头顶上而来,她一抬头,一截暗金色的衣袖消失了。
崔舒窈挑了挑眉毛,扶着喜玉登上二楼去,二层长廊上垂首的奴仆替她推开了门,她才瞧见一个暗金色衣袍的身影,正在有些惶惶想要开窗。
这艘大船是特意为了她出行准备的,四周雕花的红木隔门上镶满了百宝,阳光一映进来,屋内彩色光斑游移,如同万花筒一般。就在奴仆一合门,喜玉扶着她站进屋里,郑翼也回过头来。
满室光彩之中,他面上神色也在光斑下从前一刻的惊惶,变成了多少年不变的笑容。
崔舒窈瞪大眼睛,这才在那张贵气的年轻面容上,找到几分郑翼的神态。失去了水嫩豆腐似的两颊的郑翼,看起来尤其像个和气爱玩的世家子。只是他面上那笑容挺了半刻,目光逡巡在她脸上,嘴角想往上顶也顶不住了——
郑翼茫然又……无所适从的憋出一句解释:“——我不知道是你。”
他看起来没有半分激动,只有想躲和后悔。
似乎后头憋了后半句:知道是你,我就不来了。来也不该这么来,不敢以这理由来。
以他这样圆滑世故的人,露出这种神情,只叫舒窈觉得陌生。
崔舒窈呆了一下回过神来,忽地想起多少年前她吼出过的“最讨厌胖子了!”。他……现在这样,总不可能跟她有关系吧……
她又觉得自己太自作多情的乱想。
崔舒窈见着他,觉得陌生。他没有油嘴滑舌不要脸的笑,面上也不是她印象中那个眼睛一条缝的小胖子,好似变成了毫不相关的陌生人。
小时候乱说的话,他也后悔也觉得尴尬吧。
她本来是打算好好呛这位加入行归于周后,在南方随着郑湛做事的“叛军头子”“五公继位者”,忽地却有点不知道从何处开始说起。
郑翼却觉得她好似一点没变,从神色到姿态,战乱和变动没有给她留下一点痕迹,她抬眼看他的时候,就跟当初在中秋月宴上,一点惊愕,一点莫名其妙,一点等他说话的优雅耐性。这种不变,使得他愈发想走。
但显然已经不能走了,他坐在桌边讷讷半天,终于伸出手拿起了桌上的茶盏,面上热情的笑容又顶了回来,强压着一阵惶恐慌乱,撑着根本不留存的面子,以熟稔的姿态开口笑道:“若知道是你,我就不能穿的这么寒酸,还压价压的这么狠了。没想到蜀商这几位掌柜背后,是你在牵线。”
他的力气只能让话说一半,后半句卡着吐不出来。
两年多以前与崔季明见面,她对于舒窈的行踪不肯吐露,他便拼命查,到和州还有些踪迹,再往后却好似音讯全无,长安没有她,只有崔府先遭变故,郑家又倒。建康的崔府也被言玉占下护着,里头除了老奴以外再没别人。
她就跟忽然消失了似的。
崔舒窈脸上也扯出笑来:“不必与我拉这个亲近,郑崔两家早就不是什么姻亲了。咱们就事儿论事儿。”
郑翼没由头的说:“我一年半之前在建康见过你阿兄,他只带一奴仆闯船上杀了李治平。”
舒窈瞥了他一眼:“……我知道。”
郑翼笑了:“是,他必定与你通信过了,你自然是知道的。”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这么说,好似崔季明还活着,他与舒窈之间的沟壑就没那么深。
舒窈这才从喜玉手中接过卷轴,在桌案上推开。
郑翼惊:“你打算要跟我们成这笔生意?”
舒窈笑:“这哪儿算成啊,我只是跟您谈呢,您要出的起价,能签的了契约,才叫成了。”
她指着卷轴上的图画,介绍起船只。
舒窈想做这笔生意,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如今她的生意有些收缩了。本来她和吐蕃通商,就能占据蜀商经营的四分之一以上,然而吐蕃今年却因为大邺内乱,也开始向大邺开战,蜀地部分地区也陷入了战乱。
幸而一是圣人早单将剑南道的管理划分到朝廷手下,养的部队又是朝廷掏钱的精兵,再加上新任成都府刺史对于剑南道地区掌控力也强,这些年剑南道团结后拉拢了不少蛮族,战力还是足够的。吐蕃人也骁勇善战,显宗中宗时期都有打入蜀地府内,这次战线拉的虽然长,却也都僵持在边境地带,断了商贸,却没有对蜀地有特别大的损害。
只是舒窈生意就受损了。
她也有点发战争财的意味,剑南道大营本来是顺应朝廷的意见,攻打黔中,她靠着收粮后卖给军营,为兵器作坊提供冶矿,卖船只攻打白帝城,开纺织厂造军衣,几乎是暴富一笔。而如今军队在黔中胶着了两年,回头又去对付吐蕃人,她提供的军备也渐渐饱和,白帝城几年久攻不下,这条路子就给堵了。
再加上跟朝廷打官司,她赢得了名气和在关中关东的控制,却也为了铺垫这场胜利花了不少金银,她处处受损,肯定需要找别的地方来补足。
她看上的就是郑家写下的那个庞大数字。
崔季明为朝廷打仗,未来还要攻下南地,她肯定不可能为行归于周提供这么多军备,但她又想要这个钱,就要看自己能不能在郑翼这个小人精面前,耍成功心眼了。
郑翼看着船只的图画,忽然开口:“从上次告朝廷的事情之后,很多人都知晓了蜀商几位掌柜,背后估计是有牵线人的。你要小心,行归于周如今内部战乱爆发,各家都在疯狂抵抗屯兵,你作为一介商贾,手下有这样多的战船,当真要小心了。”
崔舒窈冷笑:“小心什么。来攻打我?”朝廷拨款给蜀兵,蜀兵从她手里买实物,这个合作关系相当稳固,崔舒窈为了和成都府官员有些合作,对于钱的事情上也是各种压价,给他们甜头,在这件事儿上,有成都府护着她这位蜀地顶头儿的巨贾,难道行归于周还能来抢么?
郑翼低声道:“我是说,你手下几位掌柜你也要小心,天上来的刺客你也要小心。不怕明的,就怕来暗的。毕竟你是背后的主子,死了就没了线,他们这些风筝指不定就可以自己飞了。”
崔舒窈不知他是好心提醒,还是有意打草惊蛇,她面上笑着没回答,心里头却想着最近听闻的传言。言玉浩浩荡荡的大军已经到了江宁,接近建康了,五公中其他几位几乎已经逼疯了,南地纵然没有安定过,如今却真的是翻江倒海。江面又封锁不许百姓渡河,明明在吐蕃与蜀地开战的情况下,却有无数的流民疯狂涌到蜀地来,倒是蜀地各种矿场、织场的工人月钱被冲击的越来越低,百姓开始不满排外起来了。
难道真到了这时候?郑翼这么说,难道是有意想要挑拨关系,看她手下先因为内部怀疑而四分五裂?
第243章240.0240.#
舒窈毕竟也是一方富贾,又是崔家女独自在外住,手底下不可能少了护卫。
上次她回洛阳,崔式不放心,又安排了些人到她身边护着,跟来了蜀地。喜玉又是将她从小带到大,多少年在身边护着,绝对可以安心。至于说手底下的掌柜会反叛她,崔舒窈也考虑过,有这个可能性,却没必要主动怀疑,自乱阵脚,就算是有人反叛,她手里的势力还是攥得住场面的。
总之,舒窈对于郑翼的态度就是不信。
郑翼问了问船的情况,想要去涪陵码头上的船厂去看看,舒窈欣然同意,只是留他说了两句。
她不留痕迹的试探性的问了问行归于周,问的不是郑翼的选择和那些旧事,而是通过船只如何运送、银钱如何付款之类的来打探行归于周如今的发展。
舒窈想过少年旧人抵不过道不同不相为谋。在他们眼里,行归于周以看似天下士子心向往之的说辞“反抗”夺权上位的新皇,实则为了什么大家心里也清楚,叛国扰天下,勾结突厥、扶持亲王、纵容流匪流民、非说成是正义之师讨伐大邺朝廷,嘴脸有点不太好看。
但或许在郑翼眼里,则是他们崔家背叛行归于周,一同想要建设的大业却因为崔家——甚至可以说是崔季明一人的倒戈和朝廷的联手,被打破了。他们看待崔家才更像是看一群背叛行归于周求荣的叛徒吧。
视角不同,看对方都是傻逼,这是世界矛盾的本源之一,舒窈可也没想对此说什么。
她以为郑翼跟着从长安逃到行归于周,这样积极行事,会是对于行归于周多么忠诚的信徒,期待着郑家真的能独揽大权。
然而他却不愿意多说行归于周的事情,偶尔透露的几句也很消极,似乎早早就明白一切,只是为了郑家不倒而一直在绞尽脑汁活络。他看起来冷静的很,看起来对于任何理想、未来都没有狂热的态度,也并不像热衷于权势的样子。
舒窈有些猜不透了。郑翼打小就显得老成,在圈子里说是跟谁都关系好,却好似也没跟谁近过心,殷胥有一段时间还算信任他,往后郑翼主动退出殷胥的势力圈,也就更捉摸不定了。
崔舒窈漫不经心道:“那你如今到底图什么?听闻郑家在河朔已经败于朝廷手下,郑泽野是荥阳二房宗主,当年他还去过长安参宴,如今命都丢了。荥阳本家迁至山东南部,大半折在了朝廷手底下,一小半又被裴家吞了。”
郑翼心头一跳,舒窈倒是消息灵通,前头他半刺探半提醒的说罢,她睚眦必报的来了这么几句。当年便知道她不可小觑,但如今他觉得不可小觑这四个字评价就是在小觑她了。能在这动荡期间富可敌一小国的女子,敢告倒了朝廷挤兑官营,她哪能是一般人。
郑翼半晌,道了句自认的真心话:“家姓大过天。河朔变故,这边不能再输,否则从东汉显赫的郑家难道就要这样分崩离析么?”
舒窈这才抬了抬眼,她饱读诗书,听了这话,居然笑了出来:“家姓大过天?天下以为五姓是士子之范,五姓却自认世家子而非士子。士子为天下,世家子为家姓,倒是分得清楚!”
郑翼出身五姓,难道她就不是么?
如今世家纷纷倒下,在南地、山东为乱,她想象曾经接受到的五姓教育,如今只觉得讽刺。
舒窈冷笑:“就单论郑家,东汉郑兴郑众父子二人显赫,郑兴是当年大儒,咱们如今学左传、公羊,哪个不都是学你家这位祖上的流派!郑众位列九卿,持节出使北匈奴,单于逼他下跪,他拒绝后意欲拔刀自刎,这也是你祖上的做派!行归于周保全世家权势地位,却丢了五姓挂在祠堂上的荣光,礼崩乐坏就是你们这些最该维护礼乐的人做下的事。”
她一女子,行商贾之流,年不过二八,却说出这样的话来。
郑翼觉得心头火辣辣的疼,却没法认同。
他不能说是眼中怀揣着千古天下的那种人,毕竟眼前就是带给自己的荣耀和如今生活的家族一点点衰落下去,那是比天下人更逼到眼前的事情。父亲想拼命折腾起来,行归于周建立的时候他都没出生,想拦也拦不住,家父年纪不清,可信任的郑家子弟也已经不多,难道这时候他再闹腾开来么?除了帮家里一把,尽力别让家族跌进深渊,还有什么办法?
行归于周的混乱与胶着,和想象背道而驰的天下趋势,一切都在疯狂的消磨着他年轻的心。还未弱冠,他都觉得要有几近麻木了。然而他还要不断提醒自己,是要来讨船的,没有船,言玉打到建康,郑家要死路一条。
他绕开这个话题,低头道:“不如先去看看船,这边我还要跟本家传信,你既然说了能有船底能有水密舱的工艺,我也要亲自去看看。”
崔舒窈曾经是对他没有过什么好脸色的,但郑、崔两家常在一起玩,前前后后他们二人在宴上见面也有十几次。外人可能觉得他们认识的莫名奇妙,舒窈却觉得好歹算个故人,那时候郑翼暗示她的话,她大多是因为震惊家恼羞成怒,却并不觉得隔膜。
而如今才是深深的隔阂,如江水隔开大邺与南周一般。
她抬了抬手,有些累了似的扶额道:“好,我叫手下掌柜带你去看吧。”
崔舒窈没有亲自去船厂,她不太爱这样大张旗鼓的去自家营生下头去,也不想再去为郑翼亲口推销自家出产的大船了。
她与郑翼,一个是唯一造巨船的,一个是极其需求的,只要谁都别太过分,这生意不会不成。
郑翼愣了愣,抬起头扫了她一眼,拱手行礼告退,临着推开那道门,忽地转过头来:“当初我是真心的。不是因为郑崔二家联姻,更不是为了什么别的。”
崔舒窈转过脸来,袖子滑下去露出一截手臂,道:“嗯,我知道了。”
郑翼又想开口。
舒窈笑:“都没多大年纪,就别说什么当初当年之类的话了。”
郑翼也陪着笑了,半晌道:“回不去的事儿,才说当初。暂告辞,我先去看船,回头再与你细说要的量。”
他推开门大步走出去,外头那年轻的沈掌柜,直鼻长面,眼窝较深,瞳孔跟流着光似的,深深看了郑翼一眼,唇角微微扯笑,引着郑翼朝楼下而去。
他往外一路走,上了其他的小船,沿江朝涪陵的船厂而去,一路上心里头却颤抖不已。
这既是因为见到舒窈本人。毕竟少年时期喜欢一个人的时间和机会并不多,有那么点忘不了的意味。不过也更多的与她口中吐露出的话语有关,她说了五姓之中另外一方辛辣且让他无法反驳的看法。
冬季的涪陵绿意少了些,勉力还留存青山绿水,灰蒙蒙要下雪的天空下,天地如泼了水的墨画,落了几滴清浅的石青石绿,凉风吹拂,郑翼却站在船头兀自发呆。
他从小读史长大,读的两手捧的是刀枪滚血、尔虞我诈与成王败寇,再看着眼前郑家的境况,难免将这套史学告诉他的“真理”带入现实。
从祖上郑众于北匈奴单于面前拔剑欲自刎,五百八十年过去了,单于大怒将他软禁,他绝食几日,誓死不从,其中如何出使向北,如何在艰难境况下发现南北匈奴联手叛汉。这故事郑翼小时候听过许多许多遍,而在大宗的史书中,却只简化成了短短一行“郑众出使匈奴,抗礼不屈,幸得脱身南归,是固可谓不辱使命者矣”。
怕是几代世家祖上或拼死抗争、或破敌守边、或经学满腹的荣光叠在一起,篇幅不及他们一场持续几年的动乱将在史书上占行的十分之一。
往后,照单全收的史书却并不是万能的,弘文馆足足七座院子无数库房的邺史上,会有人写殷胥如何被薛后偷偷藏在三清宫长大的台面故事,写肃宗四子诡谲狠辣的争斗与万贵妃惨死林皇后被贬。而这几个女人的苦楚只会化作零星几个字,更不会写肃宗几子躲在东宫一起看书吃汤团说悄悄话的那夜生辰。
殷胥不择手段,登上皇位,谋害所有绊脚石,邺史中这一段要占三袋卷轴。但殷胥当真是不择手段之人么?郑翼认识他几年,觉得当初退出端王的势力,既不帮他,也不想害他,或许是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选择之一。
殷胥默许永王留下性命,甚至允了他入军打仗凭军功毫无障碍的升官;命太医捞回睿王修的性命,并鼓励他活下来,送他出宫真的实现愿望做游侠,怕是都会被曲解成迫害和逐放。
这些他没有说过话,没有颁过旨意的细小善意,如漏下的细沙,绝无多少能留在史书字里行间,但这些就不存在么?
她手底下一家船作院就建在涪陵。本来只是在激水造船,能让船只适应更多险恶环境,后来船工多了,人要吃饭,附近种地的也多了。再往后,有农户以激水为力,建了几个木制的水磨。崔舒窈在四川这地界惯常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听闻那几家农户水磨坏了之后,立刻派人帮忙去修,又买下水磨,调查周边。
她手底下有个这两年给帮忙的一个掌柜,当即建议她去投产水磨,舒窈也瞧见了水轮的商机,不单是能磨面磨茶、纺织鼓风也成啊。她当时在自己家手底下建了个水磨务,派人以涪陵为开端,在船厂下游大建水磨水轮,一处磨面的大闸口盘车,约莫只要六七十工人绑着筛面、赶车、扛粮。涪陵水势又好,一下成为成都产粉面最多的城。
而此时崔舒窈来却不是为了欣赏涪陵繁荣的,她是来谈一笔自己都要出面的大生意的。
吓人的不是对方递来呈函上的金银数目,而是最后落款的名字——郑十一。
当然这数目显然是手底下掌柜处理不了,舒窈不得不出马,然而她更觉得巧得想见这位一眼。她靠着阑干坐着,披风的毛领团着那张小脸,唇一勾是如蜜的娇意,一抬眼眉梢是戳透别人的凉意。十一二岁时笼着烟水的双眸,如今迷茫的水雾因经历而渐渐退去,点墨的瞳孔里是静谧与无谓,神态气质已是旁人比不得,更何况她面容长开愈发触目惊心了。
崔舒窈显然不是多叫人欢喜的明艳相貌,眉淡淡一截,眼角微微下垂把单薄的那一点双眼皮展开,少女的粉意绕过她脸颊,全似有似无的堆在眼角,睫毛跟鸦羽似的平滑过去,垂眼是乖巧的收着,抬眼时才在黑白分明的眼角稍稍展羽。
冷冷清清的脸,却偏生她又爱笑的亲昵甜蜜,话说的圆满体贴,让人愈发难猜了。
这一处小楼位置在涪陵最高,也不大,整个酒家都是她自家的,往下数两三层自然也都是全空,她托腮远眺,不一会儿听见了一阵细细密密的脚步声踏上楼来,她没回头,道:“沈掌柜,他人来了?”
一个身材瘦高,穿半旧暗色圆领袍的年轻男子,软底靴恰登上楼来,垂首道:“正是。郑家那位登船了。”
舒窈捧着暖炉,这才起身,喜玉连忙扶着一把,她道:“走吧,会会故人。”
沈掌柜一直垂头跟在舒窈后头几步,她问如今舒州旧纺厂改迁境况,问剑南道与吐蕃开战打到哪里,问揽户理税今年说了个什么数,沈掌柜一一作答。
崔舒窈手底下固定的有五六位掌柜,分管各类事务,从交引到税务,从冶矿到赊卖,都是不仅能独当一面,也能一起谋事的人物。这位姓沈的年纪并不小了,估摸也有个二十二三,原先是做拉拢买卖的牙人出身,两年多以前跟了她之后,直到了今儿的位置。
他做事儿是可靠,脾气却怪,属于舒窈手底下抓先机淘金的摇钱树,性子乖张,甚至可以说有点跋扈,连她的面子也敢甩。每次插手行当,砸钱入市,都是让旁人觉得他脑子有病,前几次崔舒窈也是这么觉得,后来他从未失误过,这样的人,不得不说也是有天赋,她也就随他去了。
姓沈的跟到了酒楼下头,下边有一座小软轿,带着一行仆从从酒楼抬到码头去,一直上了船。舒窈到了甲板上才下了轿子,踩在甲板铺设的地毯上,隐隐感觉一个目光从头顶上而来,她一抬头,一截暗金色的衣袖消失了。
崔舒窈挑了挑眉毛,扶着喜玉登上二楼去,二层长廊上垂首的奴仆替她推开了门,她才瞧见一个暗金色衣袍的身影,正在有些惶惶想要开窗。
这艘大船是特意为了她出行准备的,四周雕花的红木隔门上镶满了百宝,阳光一映进来,屋内彩色光斑游移,如同万花筒一般。就在奴仆一合门,喜玉扶着她站进屋里,郑翼也回过头来。
满室光彩之中,他面上神色也在光斑下从前一刻的惊惶,变成了多少年不变的笑容。
崔舒窈瞪大眼睛,这才在那张贵气的年轻面容上,找到几分郑翼的神态。失去了水嫩豆腐似的两颊的郑翼,看起来尤其像个和气爱玩的世家子。只是他面上那笑容挺了半刻,目光逡巡在她脸上,嘴角想往上顶也顶不住了——
郑翼茫然又……无所适从的憋出一句解释:“——我不知道是你。”
他看起来没有半分激动,只有想躲和后悔。
似乎后头憋了后半句:知道是你,我就不来了。来也不该这么来,不敢以这理由来。
以他这样圆滑世故的人,露出这种神情,只叫舒窈觉得陌生。
崔舒窈呆了一下回过神来,忽地想起多少年前她吼出过的“最讨厌胖子了!”。他……现在这样,总不可能跟她有关系吧……
她又觉得自己太自作多情的乱想。
崔舒窈见着他,觉得陌生。他没有油嘴滑舌不要脸的笑,面上也不是她印象中那个眼睛一条缝的小胖子,好似变成了毫不相关的陌生人。
小时候乱说的话,他也后悔也觉得尴尬吧。
她本来是打算好好呛这位加入行归于周后,在南方随着郑湛做事的“叛军头子”“五公继位者”,忽地却有点不知道从何处开始说起。
郑翼却觉得她好似一点没变,从神色到姿态,战乱和变动没有给她留下一点痕迹,她抬眼看他的时候,就跟当初在中秋月宴上,一点惊愕,一点莫名其妙,一点等他说话的优雅耐性。这种不变,使得他愈发想走。
但显然已经不能走了,他坐在桌边讷讷半天,终于伸出手拿起了桌上的茶盏,面上热情的笑容又顶了回来,强压着一阵惶恐慌乱,撑着根本不留存的面子,以熟稔的姿态开口笑道:“若知道是你,我就不能穿的这么寒酸,还压价压的这么狠了。没想到蜀商这几位掌柜背后,是你在牵线。”
他的力气只能让话说一半,后半句卡着吐不出来。
两年多以前与崔季明见面,她对于舒窈的行踪不肯吐露,他便拼命查,到和州还有些踪迹,再往后却好似音讯全无,长安没有她,只有崔府先遭变故,郑家又倒。建康的崔府也被言玉占下护着,里头除了老奴以外再没别人。
她就跟忽然消失了似的。
崔舒窈脸上也扯出笑来:“不必与我拉这个亲近,郑崔两家早就不是什么姻亲了。咱们就事儿论事儿。”
郑翼没由头的说:“我一年半之前在建康见过你阿兄,他只带一奴仆闯船上杀了李治平。”
舒窈瞥了他一眼:“……我知道。”
郑翼笑了:“是,他必定与你通信过了,你自然是知道的。”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这么说,好似崔季明还活着,他与舒窈之间的沟壑就没那么深。
舒窈这才从喜玉手中接过卷轴,在桌案上推开。
郑翼惊:“你打算要跟我们成这笔生意?”
舒窈笑:“这哪儿算成啊,我只是跟您谈呢,您要出的起价,能签的了契约,才叫成了。”
她指着卷轴上的图画,介绍起船只。
舒窈想做这笔生意,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如今她的生意有些收缩了。本来她和吐蕃通商,就能占据蜀商经营的四分之一以上,然而吐蕃今年却因为大邺内乱,也开始向大邺开战,蜀地部分地区也陷入了战乱。
幸而一是圣人早单将剑南道的管理划分到朝廷手下,养的部队又是朝廷掏钱的精兵,再加上新任成都府刺史对于剑南道地区掌控力也强,这些年剑南道团结后拉拢了不少蛮族,战力还是足够的。吐蕃人也骁勇善战,显宗中宗时期都有打入蜀地府内,这次战线拉的虽然长,却也都僵持在边境地带,断了商贸,却没有对蜀地有特别大的损害。
只是舒窈生意就受损了。
她也有点发战争财的意味,剑南道大营本来是顺应朝廷的意见,攻打黔中,她靠着收粮后卖给军营,为兵器作坊提供冶矿,卖船只攻打白帝城,开纺织厂造军衣,几乎是暴富一笔。而如今军队在黔中胶着了两年,回头又去对付吐蕃人,她提供的军备也渐渐饱和,白帝城几年久攻不下,这条路子就给堵了。
再加上跟朝廷打官司,她赢得了名气和在关中关东的控制,却也为了铺垫这场胜利花了不少金银,她处处受损,肯定需要找别的地方来补足。
她看上的就是郑家写下的那个庞大数字。
崔季明为朝廷打仗,未来还要攻下南地,她肯定不可能为行归于周提供这么多军备,但她又想要这个钱,就要看自己能不能在郑翼这个小人精面前,耍成功心眼了。
郑翼看着船只的图画,忽然开口:“从上次告朝廷的事情之后,很多人都知晓了蜀商几位掌柜,背后估计是有牵线人的。你要小心,行归于周如今内部战乱爆发,各家都在疯狂抵抗屯兵,你作为一介商贾,手下有这样多的战船,当真要小心了。”
崔舒窈冷笑:“小心什么。来攻打我?”朝廷拨款给蜀兵,蜀兵从她手里买实物,这个合作关系相当稳固,崔舒窈为了和成都府官员有些合作,对于钱的事情上也是各种压价,给他们甜头,在这件事儿上,有成都府护着她这位蜀地顶头儿的巨贾,难道行归于周还能来抢么?
郑翼低声道:“我是说,你手下几位掌柜你也要小心,天上来的刺客你也要小心。不怕明的,就怕来暗的。毕竟你是背后的主子,死了就没了线,他们这些风筝指不定就可以自己飞了。”
崔舒窈不知他是好心提醒,还是有意打草惊蛇,她面上笑着没回答,心里头却想着最近听闻的传言。言玉浩浩荡荡的大军已经到了江宁,接近建康了,五公中其他几位几乎已经逼疯了,南地纵然没有安定过,如今却真的是翻江倒海。江面又封锁不许百姓渡河,明明在吐蕃与蜀地开战的情况下,却有无数的流民疯狂涌到蜀地来,倒是蜀地各种矿场、织场的工人月钱被冲击的越来越低,百姓开始不满排外起来了。
难道真到了这时候?郑翼这么说,难道是有意想要挑拨关系,看她手下先因为内部怀疑而四分五裂?
第243章240.0240.#
舒窈毕竟也是一方富贾,又是崔家女独自在外住,手底下不可能少了护卫。
上次她回洛阳,崔式不放心,又安排了些人到她身边护着,跟来了蜀地。喜玉又是将她从小带到大,多少年在身边护着,绝对可以安心。至于说手底下的掌柜会反叛她,崔舒窈也考虑过,有这个可能性,却没必要主动怀疑,自乱阵脚,就算是有人反叛,她手里的势力还是攥得住场面的。
总之,舒窈对于郑翼的态度就是不信。
郑翼问了问船的情况,想要去涪陵码头上的船厂去看看,舒窈欣然同意,只是留他说了两句。
她不留痕迹的试探性的问了问行归于周,问的不是郑翼的选择和那些旧事,而是通过船只如何运送、银钱如何付款之类的来打探行归于周如今的发展。
舒窈想过少年旧人抵不过道不同不相为谋。在他们眼里,行归于周以看似天下士子心向往之的说辞“反抗”夺权上位的新皇,实则为了什么大家心里也清楚,叛国扰天下,勾结突厥、扶持亲王、纵容流匪流民、非说成是正义之师讨伐大邺朝廷,嘴脸有点不太好看。
但或许在郑翼眼里,则是他们崔家背叛行归于周,一同想要建设的大业却因为崔家——甚至可以说是崔季明一人的倒戈和朝廷的联手,被打破了。他们看待崔家才更像是看一群背叛行归于周求荣的叛徒吧。
视角不同,看对方都是傻逼,这是世界矛盾的本源之一,舒窈可也没想对此说什么。
她以为郑翼跟着从长安逃到行归于周,这样积极行事,会是对于行归于周多么忠诚的信徒,期待着郑家真的能独揽大权。
然而他却不愿意多说行归于周的事情,偶尔透露的几句也很消极,似乎早早就明白一切,只是为了郑家不倒而一直在绞尽脑汁活络。他看起来冷静的很,看起来对于任何理想、未来都没有狂热的态度,也并不像热衷于权势的样子。
舒窈有些猜不透了。郑翼打小就显得老成,在圈子里说是跟谁都关系好,却好似也没跟谁近过心,殷胥有一段时间还算信任他,往后郑翼主动退出殷胥的势力圈,也就更捉摸不定了。
崔舒窈漫不经心道:“那你如今到底图什么?听闻郑家在河朔已经败于朝廷手下,郑泽野是荥阳二房宗主,当年他还去过长安参宴,如今命都丢了。荥阳本家迁至山东南部,大半折在了朝廷手底下,一小半又被裴家吞了。”
郑翼心头一跳,舒窈倒是消息灵通,前头他半刺探半提醒的说罢,她睚眦必报的来了这么几句。当年便知道她不可小觑,但如今他觉得不可小觑这四个字评价就是在小觑她了。能在这动荡期间富可敌一小国的女子,敢告倒了朝廷挤兑官营,她哪能是一般人。
郑翼半晌,道了句自认的真心话:“家姓大过天。河朔变故,这边不能再输,否则从东汉显赫的郑家难道就要这样分崩离析么?”
舒窈这才抬了抬眼,她饱读诗书,听了这话,居然笑了出来:“家姓大过天?天下以为五姓是士子之范,五姓却自认世家子而非士子。士子为天下,世家子为家姓,倒是分得清楚!”
郑翼出身五姓,难道她就不是么?
如今世家纷纷倒下,在南地、山东为乱,她想象曾经接受到的五姓教育,如今只觉得讽刺。
舒窈冷笑:“就单论郑家,东汉郑兴郑众父子二人显赫,郑兴是当年大儒,咱们如今学左传、公羊,哪个不都是学你家这位祖上的流派!郑众位列九卿,持节出使北匈奴,单于逼他下跪,他拒绝后意欲拔刀自刎,这也是你祖上的做派!行归于周保全世家权势地位,却丢了五姓挂在祠堂上的荣光,礼崩乐坏就是你们这些最该维护礼乐的人做下的事。”
她一女子,行商贾之流,年不过二八,却说出这样的话来。
郑翼觉得心头火辣辣的疼,却没法认同。
他不能说是眼中怀揣着千古天下的那种人,毕竟眼前就是带给自己的荣耀和如今生活的家族一点点衰落下去,那是比天下人更逼到眼前的事情。父亲想拼命折腾起来,行归于周建立的时候他都没出生,想拦也拦不住,家父年纪不清,可信任的郑家子弟也已经不多,难道这时候他再闹腾开来么?除了帮家里一把,尽力别让家族跌进深渊,还有什么办法?
行归于周的混乱与胶着,和想象背道而驰的天下趋势,一切都在疯狂的消磨着他年轻的心。还未弱冠,他都觉得要有几近麻木了。然而他还要不断提醒自己,是要来讨船的,没有船,言玉打到建康,郑家要死路一条。
他绕开这个话题,低头道:“不如先去看看船,这边我还要跟本家传信,你既然说了能有船底能有水密舱的工艺,我也要亲自去看看。”
崔舒窈曾经是对他没有过什么好脸色的,但郑、崔两家常在一起玩,前前后后他们二人在宴上见面也有十几次。外人可能觉得他们认识的莫名奇妙,舒窈却觉得好歹算个故人,那时候郑翼暗示她的话,她大多是因为震惊家恼羞成怒,却并不觉得隔膜。
而如今才是深深的隔阂,如江水隔开大邺与南周一般。
她抬了抬手,有些累了似的扶额道:“好,我叫手下掌柜带你去看吧。”
崔舒窈没有亲自去船厂,她不太爱这样大张旗鼓的去自家营生下头去,也不想再去为郑翼亲口推销自家出产的大船了。
她与郑翼,一个是唯一造巨船的,一个是极其需求的,只要谁都别太过分,这生意不会不成。
郑翼愣了愣,抬起头扫了她一眼,拱手行礼告退,临着推开那道门,忽地转过头来:“当初我是真心的。不是因为郑崔二家联姻,更不是为了什么别的。”
崔舒窈转过脸来,袖子滑下去露出一截手臂,道:“嗯,我知道了。”
郑翼又想开口。
舒窈笑:“都没多大年纪,就别说什么当初当年之类的话了。”
郑翼也陪着笑了,半晌道:“回不去的事儿,才说当初。暂告辞,我先去看船,回头再与你细说要的量。”
他推开门大步走出去,外头那年轻的沈掌柜,直鼻长面,眼窝较深,瞳孔跟流着光似的,深深看了郑翼一眼,唇角微微扯笑,引着郑翼朝楼下而去。
他往外一路走,上了其他的小船,沿江朝涪陵的船厂而去,一路上心里头却颤抖不已。
这既是因为见到舒窈本人。毕竟少年时期喜欢一个人的时间和机会并不多,有那么点忘不了的意味。不过也更多的与她口中吐露出的话语有关,她说了五姓之中另外一方辛辣且让他无法反驳的看法。
冬季的涪陵绿意少了些,勉力还留存青山绿水,灰蒙蒙要下雪的天空下,天地如泼了水的墨画,落了几滴清浅的石青石绿,凉风吹拂,郑翼却站在船头兀自发呆。
他从小读史长大,读的两手捧的是刀枪滚血、尔虞我诈与成王败寇,再看着眼前郑家的境况,难免将这套史学告诉他的“真理”带入现实。
从祖上郑众于北匈奴单于面前拔剑欲自刎,五百八十年过去了,单于大怒将他软禁,他绝食几日,誓死不从,其中如何出使向北,如何在艰难境况下发现南北匈奴联手叛汉。这故事郑翼小时候听过许多许多遍,而在大宗的史书中,却只简化成了短短一行“郑众出使匈奴,抗礼不屈,幸得脱身南归,是固可谓不辱使命者矣”。
怕是几代世家祖上或拼死抗争、或破敌守边、或经学满腹的荣光叠在一起,篇幅不及他们一场持续几年的动乱将在史书上占行的十分之一。
往后,照单全收的史书却并不是万能的,弘文馆足足七座院子无数库房的邺史上,会有人写殷胥如何被薛后偷偷藏在三清宫长大的台面故事,写肃宗四子诡谲狠辣的争斗与万贵妃惨死林皇后被贬。而这几个女人的苦楚只会化作零星几个字,更不会写肃宗几子躲在东宫一起看书吃汤团说悄悄话的那夜生辰。
殷胥不择手段,登上皇位,谋害所有绊脚石,邺史中这一段要占三袋卷轴。但殷胥当真是不择手段之人么?郑翼认识他几年,觉得当初退出端王的势力,既不帮他,也不想害他,或许是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选择之一。
殷胥默许永王留下性命,甚至允了他入军打仗凭军功毫无障碍的升官;命太医捞回睿王修的性命,并鼓励他活下来,送他出宫真的实现愿望做游侠,怕是都会被曲解成迫害和逐放。
这些他没有说过话,没有颁过旨意的细小善意,如漏下的细沙,绝无多少能留在史书字里行间,但这些就不存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