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的宠妃生活_分卷阅读_5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在唐朝的宠妃生活最新章节!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子赏的原因,这些摆件都摆上了以后,整个屋子的气质都大大改变了……孙茗如是想着。
☆、第7章柒
刚到午时,孙茗胡乱用了些午膳,就准备睡个午觉。
其实原本天寒地冻的时节,她也是没有午觉这个习惯的,但在屋子里实在暖和,易犯困,且想来想去,似乎也无事可做。
孙茗令花蕊帮她把被子拿汤媪暖一暖,又忽然想起一事,叫来花枝:“你去小厨房说一声,晚上备个暖锅,备些生肉、蔬菜来,我要下锅子吃。”
花枝疑惑道:“可是‘拨霞供’吗?”
孙茗一愣,一时间也没想起来火锅在古代的称呼,就问道:“何谓‘拨霞供’?”
却原来,火锅在唐宋时期已很是流行了,现在都称呼‘拨霞供’,其实就是火锅。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将各种肉类放入特制的鼎中,边烹边食,那时候称“温鼎”,内有夹层,分为两部分,上边盛放汤羹肉类,下层就是炭火燃料。其实太原汉墓也曾发现过类似的铜制火锅,雕刻得极为别致生动。再相传三国时,魏文帝提到一种“五熟釜”,分几个格子的锅,可同时烹煮不同的种类,大概即是后来鸳鸯锅的原形了。
总之,孙茗现在才知道,古代原来真是有火锅的,虽没有后世那般简单易操作,但确实是有,作用基本等同(还有用来作温酒用的)。
孙茗又详细说了多大什么样子的锅子,往里头加什么样的料,又要备上什么食材。
花枝既得了吩咐,就扭身出去了。这种跑腿的小事,都是叫其他丫头们做的,但花枝比较谨慎,知道孙茗说的热锅子又有些不太一样,怕别人办不好差事,反而误了娘娘的事。她是知道孙茗自李治处打了包票的,无论如何,这个事她也得办得漂漂亮亮的……
已经与花枝解释得口干舌燥的某只,原还想乘着午后暖洋洋的,休憩一会儿,这会儿功夫,倒精神起来了,大约话说多了,又动了下脑子,一时间也不犯困了。
花蕊为她出了主意:“娘娘在入宫前,就爱下棋,不若将娘娘的棋盘取来?”
孙茗想了想,也确实无事可做,就点头让她取来。
……
东宫的另一侧,太子妃王氏从晨起后,就处理东宫庶务,到此时方歇。
自古都讲个男主外、女主内,妇德、妇颜、妇容、妇功这四德,虽妇功排在最末,却也是点出了治家之道的重要性。寻常女子纺绩织作、务中馈、侍奉公婆和丈夫、生养孩子,但她太子妃的身份自然大为不同。
现在李治还只是太子,王氏只管好东宫这一亩三分地就尽够了,且长孙皇后已逝去,公公李世民一般也不会召见她。最后,也只剩下前头宫人为李治生下的儿子了……
宫人出生,身份太低,所以李治的前头三个儿子也都交给了太子妃抚养。
其中,有宫人刘氏生所生的长子李忠已经五岁,前年获封陈王;二子李孝才三岁,生母是宫人郑氏;而三子仅有周岁,生母杨氏有与前两位有些不同……
说到李治这几个儿子,实在出生得意外。在李治成年,有执导人事的太监宫人为他准备,就给了两个宫女刘氏和郑氏。也是这两个宫女运气好,头一年刘氏就被诊出身怀有孕。
在当时,年仅十五的李治尚且没有成亲,但既然身边两个近身服侍的就有一人怀孕了,自然就剩另一个伺候了,所以这个郑氏相对几个服侍李治的宫女们来说,算最得脸的一个了。不过,也是因为李治本人并不急色,且他又委实很看不上寻常宫女,前两个也因为毕竟有功,且后来又有子。
所以当李治娶了太子妃的时候,前头就已生了两个儿子了。
太子妃出自太原王氏,与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并称五姓七望。世家大族有底蕴、多人才,在当地颇有势力,可一呼百应,通常又都报成一团,相互联姻。而太子娶妃,看的非容貌德行,重要的是家世。娶了王氏,李治这个太子之位就更加稳固了!
所谓事无完美。那太子妃的外貌普通,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
其实王氏并不丑,只是宫中美人多,连服侍的宫人进宫,都要看五官是否端正,在这种大环境出美人的皇宫里,王氏的容貌就很不出彩了。虽则李治本人并不好色,但既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身边又有更美的妃妾,他又怎么会对王氏多生出几分不同来?
由此可见,太子妃失宠是必然的了……
那生了李治第三子的杨氏宫人实属意外。
原来来自士族的传言,意为太子对其太子妃冷淡,令她独守空闺,自己却与旁的寻欢作乐……当闻此言,虽无真凭实据,但太子却是着恼了,当晚即宠幸了服侍太子妃的宫女杨氏……也便有了李治的第三个儿子。
总之说到底,太子妃是个很蛋疼的职业。
回来继续说,前面说到太子妃刚有空闲,就唤贴身宠婢文秀,将皇三子李上金抱来。
李上金就是李治的第三个儿子,几乎从出生起,就待在太子妃王氏的身边,由她一手带大,与前面两个相比,要更亲厚一些。
那三个生了儿子的宫人许是还有人以为会因育子有功而被李治抬身份的,恐是要失望了,很明显李治并无此意。王氏也乐得将她们送至一处偏僻的园子,平日里几乎都看不到太子的。如此一来,那三个儿子只会与她更亲近。
无需王氏久候,只消一会儿,有宫人带着乳娘进来。
乳娘怀里还抱着个幼儿,脸是红彤彤粉嘟嘟的,极是可爱。乳娘抱着三皇子略躬了躬身施了个礼,就小心地将三皇子递给等在一边正要接过的文秀。文秀抱着三皇子,被太子妃接过。
太子妃这边因着三皇子,显得心情很好的样子。
身边的文秀此时见门口有侍婢在那儿朝这边张望,就轻声地退下,往屋子外去,好一会儿才回来。
王氏一手抱着三皇子,一手拿着拨浪鼓逗他笑,漫不经心地问:“出了什么事了?”自家事自家知,只要太子不会傻到谋反,整个东宫能出什么大事来?
文秀顿了顿了,矮身凑近跪坐案前的王氏,回道:“是太子,刚才又抬了两箱子赏孙良娣。”
作为近身侍婢,文秀是知道太子妃醋性的,虽佯装大肚,但其实心中嫉恨,无奈太子心不在她身上,只徒留苦闷无处发罢了。她这番回话,也有些战战兢兢,生怕太子妃心里生气。
王氏一愣,神色淡了下来:“这新来的倒也得宠……”怔愣了会儿,然后笑起来……只是笑得极为难看。她一会儿畅快地想着,以孙氏得宠的劲头,往后看萧氏还怎么猖狂,一边又嫉恨孙氏入了太子的眼。
这下兴趣索然,王氏将三皇子交给文秀,文秀接过将他抱还给了乳娘。
……
孙茗在自己屋子里,看着底下的棋盘,将手里的白子落在棋盘山。
跪坐在她对面的是花枝。见孙茗又快速地落子,也从棋瓮中取了枚黑子,略一思索,才将棋子落下。
跪坐一边的花蕊认真地看着两人下五子棋——这是孙茗提起的。玩法上手快,适合打发时间,所以叫花枝与她对棋。(实际上五子棋起源于四千多年的尧舜时期,比围棋的历史还要久,所以大家不要误以为五子棋是现代棋古人不会啊,只不过那时候叫法略有不同而已)
原身孙茗其实就通琴棋书画四艺,棋道算是颇为擅长的。在孙茗获得新生后,原身的记忆自然也是通的,所以下棋是难不倒她的,何况是五子棋这种玩法简单的。所以很自然,连玩几盘,孙茗赢多输少。
当李治走进屋里的时候,就感到静悄悄的没个声响,几个小丫头候在门边不敢发出吭声,他就挥退了王福来,自己绕到屏风后面。
原本李治想不声不响地靠过去看看,哪里知道孙茗似有感应一般,直接抬起头看向绕过屏风走近的李治。
下棋呢,讲究个心境、戒躁、推理,别人下棋的时候,通常一入棋局,就全神贯注,哪里还会感应到外面的事情,所以一边往里面走,一边心里其实已经取笑起孙茗来了。
其实孙茗并非李治所以为的那样三心二意地下棋,只是对她来说下棋无非就是消遣,不过是个玩意儿,也不值得当真罢了。
花枝花蕊见太子入了内,就躬身告退……
太子也不叫起,就让孙茗仍是坐那,自己坐了她对面,看桌上一目了然的棋盘,问:“这下的是五子连?”
“是,闲来无事,打发打发时间。”孙茗笑。
“我也很久没下(五子棋)了,陪我手谈一局?”李治虽是问话,可手上已经捻起一颗白子。
对李治来说,棋艺并不是最强项,但段数绝对比孙茗高,只消一眼,就看出已轮到白子了,脑中一过,白子已落。
原来花枝下的白子已经势危,很明显,黑子处于攻击状态。棋谚说“兵贵神速,抢先入局”,说的,就是孙茗下黑子的状态。她每每落子,无需多思,就将花枝打得溃逃……
李治孙茗二人下棋,就有个很明显的风格。一个深思熟虑、严防死守,一个雷厉风行、攻其不备。
直到孙茗指间中的那枚黑子迟迟没有落下,棋盘上很明显,白子不仅截断黑子,在她未发觉前,已给她入了套。将黑子丢回瓮中,叹道:“是我输了。”
李治看向孙茗,若有所思:“我观你下棋,倒是乱中有序,初看还以为是胡乱下的,你只需多思,未必不能言胜,为何将大好前途断送?”
孙茗起身,两步行至李治身边坐下,挨着他靠着,拿手勾着他的手臂,玩笑起来:“于我来说,这个无非是消遣的玩意儿,何必事事都要这么认真?”
“你就是这般懒散,没个正正经经地样子。”李治摇头叹道。
孙茗偷看了他俩眼,知道他说的都是无心之语,就放下心来,又是笑:“反正,太子赢对妾来说也是一样的。”
☆、第8章捌
在李治刚回来的时候,面上淡淡的,像是有什么心事,现在也不知道因何,心情颇好的样子。孙茗也不至于往自己脸上贴金,以为原因在她。
而李治呢?
倒确实因为孙茗的话,心里极为熨帖。从来没有人对他说“太子赢对妾来说也是一样的”这种话,令他生出了不一样的复杂的情绪来……
所以,端上热锅子,虽然太子并不以为异,倒也给足了面子,直夸孙茗的奇思妙想,在此时吃,又是奇特,又能暖身子。
当然孙茗那纯粹就是运气。如果不是太子此番心情好,又因为孙茗极给面子,兴许往常,太子就要想这种锅子普普通通,远不如往常八珍精致秀美了……
太子呢,因着孙茗,给了此道热锅极度好评,而孙茗,因为太子的好评,心里是自得不已。两个人,两般心思……
将膳食撤下后,李治硬是拉着她消食。李治的消食的办法也是与旁的不一样,人家都是散步似地走走,外面天寒地冻的话,最多也是在房间里散散,哪里会像他一样,带着孙茗去他书房看字画……
通常来说,不是书房该是有很多机密么?尤其他太子身份……孙茗东想西想,似乎是怕李治某日会将她杀人灭口……
孙茗心中所想的,李治全然不知。
太子的书房几乎可以等同太子寝宫了,不同的是,四壁就有三面都是书架,临窗地方的还有个长条案几,上面只摆放了笔墨,干净地纤尘不染。
平常,李治回东宫后,都会在书房待上一会儿,除了翻阅太傅交给他的课业外,也会书写一会儿。虽然李世民上朝办公都不避讳他,但他却很少将这些与政治有关的物事带回来,最重要的是,不要引起李世民的忌惮。
之前说,太子妃是个很蛋疼的职业,其实太子又何尝不是?
身为太子,表现得太聪敏了,皇帝就要慌了,生怕儿子影响了他的地位,历朝历代,逼宫的事情可不少,虽然李世民自认是个明君,但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老了……但太子如果太笨了,皇帝又要想了,作为储君,却不聪敏,又如何能将大任交给他?
太子温良恭俭、兄友弟恭,得朝臣们的好评,皇帝就会对他心生忌惮;太子要是反其道而行,皇帝又会心生不满,担心日后太子登基,对他其他儿子们痛下杀手……
总而言之,太子做不好是错,做得太好也是错。前头太子李承乾就是个好例子(当然李承乾本人也有些问题)。
所以,李治每日回到书房,总是要梳理今日朝事,再想一想自己的言行有否不妥之处。也就是说,这个书房可以说是李治的秘密花园,不是一般人想来便能来的,即使他的书房侍童,不得他令,也是进不来的。
李治也不知道因何会带着孙茗进来,只是心情好,看见孙茗那张殊丽又讨喜的脸,就心生欢喜。
孙茗进入太子的书房,见架子上满当当的书籍,大部分都是极厚重的样子,一看就都不是那类消遣的话本。
“太子书房里的书,可是都看遍了?”孙茗手上摸向一排排的书册,问道。
“自然,书若是不读,难道是放着积灰不成?”太子取笑她见识浅。
孙茗摇头,心里却不以为然,多的是人拿书当幌子,显得自己博学多才,却从来不曾翻阅。不过她也知道,以李治的性子来说,是不屑说慌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李治稍微显得博学多才又谦恭,在李世民眼里,就会显得淳朴简单。书能教人明理,教人伦理纲常,就是李世民自己也常年手不释卷……
孙茗又瞟了眼起码上千的书册,转而看向书架隔段的墙壁上所挂的画卷来。
书房里的书画并不多,只挂了六幅,除却一幅草书外,其他的都是画卷。
孙茗上前细看,打的头的是幅月落西山、青松蜿蜒图,画得是个意境,但说到底,也不是什么名家之画,那落款的名字,她也是不认识的。
接着一幅幅看下来,无非是些骏马、花圃的景色,直到站在一张唐朝仕女图前……这张画卷,说是仕女图,不如说是画像。画中女子面容清晰,装扮贵气,看得出是个容色出挑、气质很好的女子,或者该说是贵妇。
李治见孙茗站在画像前驻足,也跟着上前,站在她身后,见她久久望着这幅画卷,也跟着抬头看过去。他是很久没有这样仔细地看这幅图了……
“这是我阿娘。”李治解释道。
孙茗惊讶地扭头看了一眼李治,不确定地问:“长孙皇后?”
“正是,这是濮王(即魏王李泰,是长孙皇后第二个儿子,在贞观二十七年,也就是本书之去年获封濮王,现已因贞观十七年的事被贬至均州陨乡县)为阿娘所画的。”李治又说。他没说的是,因为李泰参与谋反,他的这幅画才过到李治手里。
长孙皇后在李治八岁的时候已经过逝,虽然当时他还年幼,但对母亲的印象依然清晰。长孙皇后确实是个美丽的女子,宽和大度。她身为皇后,本身与自己的子女相处时间就少,何况过逝地太早,李治也唯有从这幅画中,想象阿娘是怎样一个女子。若皇后更身体强健一些,心性更坚韧一些,是不是就不会那么早过逝了?这个问题,李治一直盘旋,只是,始终没个定论。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子赏的原因,这些摆件都摆上了以后,整个屋子的气质都大大改变了……孙茗如是想着。
☆、第7章柒
刚到午时,孙茗胡乱用了些午膳,就准备睡个午觉。
其实原本天寒地冻的时节,她也是没有午觉这个习惯的,但在屋子里实在暖和,易犯困,且想来想去,似乎也无事可做。
孙茗令花蕊帮她把被子拿汤媪暖一暖,又忽然想起一事,叫来花枝:“你去小厨房说一声,晚上备个暖锅,备些生肉、蔬菜来,我要下锅子吃。”
花枝疑惑道:“可是‘拨霞供’吗?”
孙茗一愣,一时间也没想起来火锅在古代的称呼,就问道:“何谓‘拨霞供’?”
却原来,火锅在唐宋时期已很是流行了,现在都称呼‘拨霞供’,其实就是火锅。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将各种肉类放入特制的鼎中,边烹边食,那时候称“温鼎”,内有夹层,分为两部分,上边盛放汤羹肉类,下层就是炭火燃料。其实太原汉墓也曾发现过类似的铜制火锅,雕刻得极为别致生动。再相传三国时,魏文帝提到一种“五熟釜”,分几个格子的锅,可同时烹煮不同的种类,大概即是后来鸳鸯锅的原形了。
总之,孙茗现在才知道,古代原来真是有火锅的,虽没有后世那般简单易操作,但确实是有,作用基本等同(还有用来作温酒用的)。
孙茗又详细说了多大什么样子的锅子,往里头加什么样的料,又要备上什么食材。
花枝既得了吩咐,就扭身出去了。这种跑腿的小事,都是叫其他丫头们做的,但花枝比较谨慎,知道孙茗说的热锅子又有些不太一样,怕别人办不好差事,反而误了娘娘的事。她是知道孙茗自李治处打了包票的,无论如何,这个事她也得办得漂漂亮亮的……
已经与花枝解释得口干舌燥的某只,原还想乘着午后暖洋洋的,休憩一会儿,这会儿功夫,倒精神起来了,大约话说多了,又动了下脑子,一时间也不犯困了。
花蕊为她出了主意:“娘娘在入宫前,就爱下棋,不若将娘娘的棋盘取来?”
孙茗想了想,也确实无事可做,就点头让她取来。
……
东宫的另一侧,太子妃王氏从晨起后,就处理东宫庶务,到此时方歇。
自古都讲个男主外、女主内,妇德、妇颜、妇容、妇功这四德,虽妇功排在最末,却也是点出了治家之道的重要性。寻常女子纺绩织作、务中馈、侍奉公婆和丈夫、生养孩子,但她太子妃的身份自然大为不同。
现在李治还只是太子,王氏只管好东宫这一亩三分地就尽够了,且长孙皇后已逝去,公公李世民一般也不会召见她。最后,也只剩下前头宫人为李治生下的儿子了……
宫人出生,身份太低,所以李治的前头三个儿子也都交给了太子妃抚养。
其中,有宫人刘氏生所生的长子李忠已经五岁,前年获封陈王;二子李孝才三岁,生母是宫人郑氏;而三子仅有周岁,生母杨氏有与前两位有些不同……
说到李治这几个儿子,实在出生得意外。在李治成年,有执导人事的太监宫人为他准备,就给了两个宫女刘氏和郑氏。也是这两个宫女运气好,头一年刘氏就被诊出身怀有孕。
在当时,年仅十五的李治尚且没有成亲,但既然身边两个近身服侍的就有一人怀孕了,自然就剩另一个伺候了,所以这个郑氏相对几个服侍李治的宫女们来说,算最得脸的一个了。不过,也是因为李治本人并不急色,且他又委实很看不上寻常宫女,前两个也因为毕竟有功,且后来又有子。
所以当李治娶了太子妃的时候,前头就已生了两个儿子了。
太子妃出自太原王氏,与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并称五姓七望。世家大族有底蕴、多人才,在当地颇有势力,可一呼百应,通常又都报成一团,相互联姻。而太子娶妃,看的非容貌德行,重要的是家世。娶了王氏,李治这个太子之位就更加稳固了!
所谓事无完美。那太子妃的外貌普通,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
其实王氏并不丑,只是宫中美人多,连服侍的宫人进宫,都要看五官是否端正,在这种大环境出美人的皇宫里,王氏的容貌就很不出彩了。虽则李治本人并不好色,但既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身边又有更美的妃妾,他又怎么会对王氏多生出几分不同来?
由此可见,太子妃失宠是必然的了……
那生了李治第三子的杨氏宫人实属意外。
原来来自士族的传言,意为太子对其太子妃冷淡,令她独守空闺,自己却与旁的寻欢作乐……当闻此言,虽无真凭实据,但太子却是着恼了,当晚即宠幸了服侍太子妃的宫女杨氏……也便有了李治的第三个儿子。
总之说到底,太子妃是个很蛋疼的职业。
回来继续说,前面说到太子妃刚有空闲,就唤贴身宠婢文秀,将皇三子李上金抱来。
李上金就是李治的第三个儿子,几乎从出生起,就待在太子妃王氏的身边,由她一手带大,与前面两个相比,要更亲厚一些。
那三个生了儿子的宫人许是还有人以为会因育子有功而被李治抬身份的,恐是要失望了,很明显李治并无此意。王氏也乐得将她们送至一处偏僻的园子,平日里几乎都看不到太子的。如此一来,那三个儿子只会与她更亲近。
无需王氏久候,只消一会儿,有宫人带着乳娘进来。
乳娘怀里还抱着个幼儿,脸是红彤彤粉嘟嘟的,极是可爱。乳娘抱着三皇子略躬了躬身施了个礼,就小心地将三皇子递给等在一边正要接过的文秀。文秀抱着三皇子,被太子妃接过。
太子妃这边因着三皇子,显得心情很好的样子。
身边的文秀此时见门口有侍婢在那儿朝这边张望,就轻声地退下,往屋子外去,好一会儿才回来。
王氏一手抱着三皇子,一手拿着拨浪鼓逗他笑,漫不经心地问:“出了什么事了?”自家事自家知,只要太子不会傻到谋反,整个东宫能出什么大事来?
文秀顿了顿了,矮身凑近跪坐案前的王氏,回道:“是太子,刚才又抬了两箱子赏孙良娣。”
作为近身侍婢,文秀是知道太子妃醋性的,虽佯装大肚,但其实心中嫉恨,无奈太子心不在她身上,只徒留苦闷无处发罢了。她这番回话,也有些战战兢兢,生怕太子妃心里生气。
王氏一愣,神色淡了下来:“这新来的倒也得宠……”怔愣了会儿,然后笑起来……只是笑得极为难看。她一会儿畅快地想着,以孙氏得宠的劲头,往后看萧氏还怎么猖狂,一边又嫉恨孙氏入了太子的眼。
这下兴趣索然,王氏将三皇子交给文秀,文秀接过将他抱还给了乳娘。
……
孙茗在自己屋子里,看着底下的棋盘,将手里的白子落在棋盘山。
跪坐在她对面的是花枝。见孙茗又快速地落子,也从棋瓮中取了枚黑子,略一思索,才将棋子落下。
跪坐一边的花蕊认真地看着两人下五子棋——这是孙茗提起的。玩法上手快,适合打发时间,所以叫花枝与她对棋。(实际上五子棋起源于四千多年的尧舜时期,比围棋的历史还要久,所以大家不要误以为五子棋是现代棋古人不会啊,只不过那时候叫法略有不同而已)
原身孙茗其实就通琴棋书画四艺,棋道算是颇为擅长的。在孙茗获得新生后,原身的记忆自然也是通的,所以下棋是难不倒她的,何况是五子棋这种玩法简单的。所以很自然,连玩几盘,孙茗赢多输少。
当李治走进屋里的时候,就感到静悄悄的没个声响,几个小丫头候在门边不敢发出吭声,他就挥退了王福来,自己绕到屏风后面。
原本李治想不声不响地靠过去看看,哪里知道孙茗似有感应一般,直接抬起头看向绕过屏风走近的李治。
下棋呢,讲究个心境、戒躁、推理,别人下棋的时候,通常一入棋局,就全神贯注,哪里还会感应到外面的事情,所以一边往里面走,一边心里其实已经取笑起孙茗来了。
其实孙茗并非李治所以为的那样三心二意地下棋,只是对她来说下棋无非就是消遣,不过是个玩意儿,也不值得当真罢了。
花枝花蕊见太子入了内,就躬身告退……
太子也不叫起,就让孙茗仍是坐那,自己坐了她对面,看桌上一目了然的棋盘,问:“这下的是五子连?”
“是,闲来无事,打发打发时间。”孙茗笑。
“我也很久没下(五子棋)了,陪我手谈一局?”李治虽是问话,可手上已经捻起一颗白子。
对李治来说,棋艺并不是最强项,但段数绝对比孙茗高,只消一眼,就看出已轮到白子了,脑中一过,白子已落。
原来花枝下的白子已经势危,很明显,黑子处于攻击状态。棋谚说“兵贵神速,抢先入局”,说的,就是孙茗下黑子的状态。她每每落子,无需多思,就将花枝打得溃逃……
李治孙茗二人下棋,就有个很明显的风格。一个深思熟虑、严防死守,一个雷厉风行、攻其不备。
直到孙茗指间中的那枚黑子迟迟没有落下,棋盘上很明显,白子不仅截断黑子,在她未发觉前,已给她入了套。将黑子丢回瓮中,叹道:“是我输了。”
李治看向孙茗,若有所思:“我观你下棋,倒是乱中有序,初看还以为是胡乱下的,你只需多思,未必不能言胜,为何将大好前途断送?”
孙茗起身,两步行至李治身边坐下,挨着他靠着,拿手勾着他的手臂,玩笑起来:“于我来说,这个无非是消遣的玩意儿,何必事事都要这么认真?”
“你就是这般懒散,没个正正经经地样子。”李治摇头叹道。
孙茗偷看了他俩眼,知道他说的都是无心之语,就放下心来,又是笑:“反正,太子赢对妾来说也是一样的。”
☆、第8章捌
在李治刚回来的时候,面上淡淡的,像是有什么心事,现在也不知道因何,心情颇好的样子。孙茗也不至于往自己脸上贴金,以为原因在她。
而李治呢?
倒确实因为孙茗的话,心里极为熨帖。从来没有人对他说“太子赢对妾来说也是一样的”这种话,令他生出了不一样的复杂的情绪来……
所以,端上热锅子,虽然太子并不以为异,倒也给足了面子,直夸孙茗的奇思妙想,在此时吃,又是奇特,又能暖身子。
当然孙茗那纯粹就是运气。如果不是太子此番心情好,又因为孙茗极给面子,兴许往常,太子就要想这种锅子普普通通,远不如往常八珍精致秀美了……
太子呢,因着孙茗,给了此道热锅极度好评,而孙茗,因为太子的好评,心里是自得不已。两个人,两般心思……
将膳食撤下后,李治硬是拉着她消食。李治的消食的办法也是与旁的不一样,人家都是散步似地走走,外面天寒地冻的话,最多也是在房间里散散,哪里会像他一样,带着孙茗去他书房看字画……
通常来说,不是书房该是有很多机密么?尤其他太子身份……孙茗东想西想,似乎是怕李治某日会将她杀人灭口……
孙茗心中所想的,李治全然不知。
太子的书房几乎可以等同太子寝宫了,不同的是,四壁就有三面都是书架,临窗地方的还有个长条案几,上面只摆放了笔墨,干净地纤尘不染。
平常,李治回东宫后,都会在书房待上一会儿,除了翻阅太傅交给他的课业外,也会书写一会儿。虽然李世民上朝办公都不避讳他,但他却很少将这些与政治有关的物事带回来,最重要的是,不要引起李世民的忌惮。
之前说,太子妃是个很蛋疼的职业,其实太子又何尝不是?
身为太子,表现得太聪敏了,皇帝就要慌了,生怕儿子影响了他的地位,历朝历代,逼宫的事情可不少,虽然李世民自认是个明君,但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老了……但太子如果太笨了,皇帝又要想了,作为储君,却不聪敏,又如何能将大任交给他?
太子温良恭俭、兄友弟恭,得朝臣们的好评,皇帝就会对他心生忌惮;太子要是反其道而行,皇帝又会心生不满,担心日后太子登基,对他其他儿子们痛下杀手……
总而言之,太子做不好是错,做得太好也是错。前头太子李承乾就是个好例子(当然李承乾本人也有些问题)。
所以,李治每日回到书房,总是要梳理今日朝事,再想一想自己的言行有否不妥之处。也就是说,这个书房可以说是李治的秘密花园,不是一般人想来便能来的,即使他的书房侍童,不得他令,也是进不来的。
李治也不知道因何会带着孙茗进来,只是心情好,看见孙茗那张殊丽又讨喜的脸,就心生欢喜。
孙茗进入太子的书房,见架子上满当当的书籍,大部分都是极厚重的样子,一看就都不是那类消遣的话本。
“太子书房里的书,可是都看遍了?”孙茗手上摸向一排排的书册,问道。
“自然,书若是不读,难道是放着积灰不成?”太子取笑她见识浅。
孙茗摇头,心里却不以为然,多的是人拿书当幌子,显得自己博学多才,却从来不曾翻阅。不过她也知道,以李治的性子来说,是不屑说慌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李治稍微显得博学多才又谦恭,在李世民眼里,就会显得淳朴简单。书能教人明理,教人伦理纲常,就是李世民自己也常年手不释卷……
孙茗又瞟了眼起码上千的书册,转而看向书架隔段的墙壁上所挂的画卷来。
书房里的书画并不多,只挂了六幅,除却一幅草书外,其他的都是画卷。
孙茗上前细看,打的头的是幅月落西山、青松蜿蜒图,画得是个意境,但说到底,也不是什么名家之画,那落款的名字,她也是不认识的。
接着一幅幅看下来,无非是些骏马、花圃的景色,直到站在一张唐朝仕女图前……这张画卷,说是仕女图,不如说是画像。画中女子面容清晰,装扮贵气,看得出是个容色出挑、气质很好的女子,或者该说是贵妇。
李治见孙茗站在画像前驻足,也跟着上前,站在她身后,见她久久望着这幅画卷,也跟着抬头看过去。他是很久没有这样仔细地看这幅图了……
“这是我阿娘。”李治解释道。
孙茗惊讶地扭头看了一眼李治,不确定地问:“长孙皇后?”
“正是,这是濮王(即魏王李泰,是长孙皇后第二个儿子,在贞观二十七年,也就是本书之去年获封濮王,现已因贞观十七年的事被贬至均州陨乡县)为阿娘所画的。”李治又说。他没说的是,因为李泰参与谋反,他的这幅画才过到李治手里。
长孙皇后在李治八岁的时候已经过逝,虽然当时他还年幼,但对母亲的印象依然清晰。长孙皇后确实是个美丽的女子,宽和大度。她身为皇后,本身与自己的子女相处时间就少,何况过逝地太早,李治也唯有从这幅画中,想象阿娘是怎样一个女子。若皇后更身体强健一些,心性更坚韧一些,是不是就不会那么早过逝了?这个问题,李治一直盘旋,只是,始终没个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