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远的年味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阿瑞古文集最新章节!
记得有人这样写道:“有些东西脱掉了传统的背景和气氛,抽空了情感的细腻和温婉,一切都变得肤浅、干涩”看到这句话,我又联想到过年和过年的味道;联想到成千上万匆匆回家团聚的脚步和过年后万般无奈离家出走的大军;联想到层出不穷的各类晚会和彻夜闪烁不眠的霓红灯光;联想到虚情假意的种种拜年活动和让人窒息的短信祝福这种看似浓烈的过年氛围,不断地膨胀着,犹如将一只气球膨胀得圆圆的、鼓鼓的,而气球则愈发显得空空的、淡淡的,空的是心,淡的是味。
当过年的味道淡淡远去,记忆里儿时那种对过年的渴望;那种对过年的祈盼;那种过年时的种种快乐却越发让我们挥之不去,越发让我们魂牵梦萦。
在南方,最早传递着过年信息的,那就是各家各户门前晾晒的腊物了。入冬一过,家家户户都可见暖阳下晒得流油的腊鹅、腊鸭、腊猪肝、腊口条、腊猪肉我们知道,这些都是为过年准备的。于是,对过年的种种憧憬也开始在童心里萌发、绽放。
可我们真正闻到年味的是从爆米花的炸响声里开始的。那年头,过年的茶果中,最看重的是类似冻米糕的禾爆糕了。在我的家乡,有一种盛茶果的木盘,盘内划分五格,中一边四,故称五指盘,禾爆糕始终放至中格,可算是茶果之王了。因此,打禾爆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记得在没有爆米机时,爆米花是在大锅里用米和着砂慢慢炒制的。炒好后,和入熬稠的红糖中,然后起锅打入四方形的木框中压平、夯实,在不凉不热中用刀切成一片一片的,切好后再放入不易软化的陶罐里,待过年时拿出来待客。不知何时起,镇里悄然有了爆米花机,那个在炉火上不停摇转的黑乎乎的东西,很似一只肚子胀胀的烤羊,只是有了个气压表,它在我们眼里才显得是个很现代的机器,师傅在摇呀摇,我们在盼呀盼,只要师傅一瞄那仪表,就知道他会快速地将一头塞进一个又厚又黑又脏的大布袋里,一脚踩住那铁肚子,一手拿根套茼撬开盖子,此时,我们会“哄”的闪开,远远地站着,捂着耳朵,闭上眼睛,只听“嘭”的一声巨响,瞬间,一股热气冲击开来,空气中弥散着一股香喷喷的爆米花味,我们便立即围扑过去,你争我抢的在地上捡那些被强大气流打飞出来的爆米花,直到师傅的追赶下,又站在旁边,一边跟伙伴比较着谁多谁少,一边不停地嚼着带着热度的爆米花,这时候,既感受到了炸响的刺激,体会到了争抢的乐趣,又享受了香喷喷的美食,这种快乐,犹如瞬间膨胀开来的爆米花,久久温度不减。
在接近过年的几天里,最热闹的莫过于街后的河边了,女人们一溜儿排在码头边,搬来家中的碗碟器皿,甚至饭桌板凳,一边用谷壳擦洗着,一边叽叽喳喳地淡笑,脸上明显的流露着过年的那种喜悦,还有人家提前杀鸡宰鸭,引来河里不少的小鱼,这时,我们就会赤足下河去抓鱼嬉耍,偶尔,激起一片水花溅在女人们的脸上,我们会一哄而散,落魄而逃,身后传来的一阵阵骂声笑声,象河里的浪花一样迅速荡漾开来。
最具有传统味又最开心的一天,当数大年三十了。一大早,睡梦中就依稀听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我知道,这当儿,当家的早早起来,洗漱后,净干手,点上九支线香六支腊烛,分别在厨房里、厅堂神台前和大门各点二支腊烛和三根线香,再点燃一挂鞭炮,极为虔诚祈祷全家平安、来年丰顺。接下来,就把整个儿的鸡鸭和大块猪肉放在大锅里煮,一会儿,整个厨房热气腾腾,四处飘着肉香,待煮熟后捞起,然后放入一个木托盘里,再酌上二杯米酒,抓上些茶果,盛上一碗斋饭,由当家的男人敬重托起,先后在大门口和神台前顶起膜拜,嘴里默默叨着,虽不出声,猜得出在说“观音菩萨、列祖列宗、某某老大人,今天是过年的大日子,现奉上些供品,请受用”等等。礼毕,将这些祭品放在神台上,待下午拿来煮了吃,上年纪的说,吃了这些沾了神气的食物更能添福添寿,事事顺心。
除了帮父亲贴春联外,最开心的莫过于跟娘一起做肉丸子了。肉丸子是家家年饭的传统菜,父亲把肉剁得精碎后,娘就拿出团箕,在上面晒上一层薄薄的粉,那是薯粉,因为薯粉做的肉丸更滑更鲜。这时,我就会跟娘学着做,先手上沾上粉,然后,捏上一点肉,用这双小手又抓又揉,直至揉得圆圆的。这会,娘就会一个劲地夸我,说我以后定会象老爸一样下得厨房,做得好菜。听娘一夸,我愈发高兴,又跑到厨房站在灶台前看着老爸炸豆腐,只见老爸身带围裙,把一托托豆腐倒进油锅里,一会儿,白白的豆腐全金黄黄地浮游起来,满屋里散发出香味,父亲一边炸豆腐,一边把几个炸好的豆腐扔进后锅的米酒壶里,一会儿,从壶里夹了个给我吃,我使劲一咬,没想到豆腐肚里满是酒水,呛得我眼泪直流,老爸这时总会“呵呵”地大笑起来,娘就会跑过来一边啧骂着父亲,一边帮我擦着眼泪,那时,我觉得天底下我是最快乐、最幸福的人了。
年夜饭,我最喜吃的是蒜丝烩鸡、肉丸子和白切鸭,特别是白切鸭的那碗醋汤做的味料,里面有葱花、姜丝、大蒜、辣椒粉,再浇上点最能去腥的花椒油。那白切鸭放到里面一沾,吃到嘴里那味儿真是鲜美。以至我至今上馆子里常点上那道菜,但总是遗憾,吃不到那种味了。
过年最让我祈盼的是穿新衣,新衣要待大年初一才穿,睡前,我会叫娘拿来反复试,反复照着镜子。那年头,娘为节省,给我们做的新衣又大又长,想的是让我们长高点还能穿,尽管如此,还是让我们激动不已,必竟有新衣穿。夜里,我会把它叠得整齐的摆放在床边,连做梦都梦见穿着新衣,跟伙伴们走东窜西挨家挨户拜年,去讨得个一角二角的压岁钱,然后,跑到爆竹摊前,你推我挤的挑着鞭炮。
放鞭炮是儿时过年最刺激最快乐的一件事了。那时小镇里没有如今的烟花、电光炮,全是乡下小作坊用土纸卷制的土炮竹,别看它土,威力可大了,每年过年,总会有几个玩伴不是炸肿手就是烧伤眼睛,尽管如此,我们仍乐此不彼。记得那时,短挂的小鞭炮就是五分钱,大炮是一角五分钱一封,一封三十个。买来的小鞭炮一般都舍不得整挂点燃,而是把它拆散,装进口袋里,一个一个的慢慢打。有一个邻居的孩子叫阿狗的,他比我们大点,他家里穷,买不起炮竹,但他特猴精,每次见我们在买鞭炮,他总上前哄我们买大炮,他知道我们胆小,他就会假猩猩地说“别炸到手,我帮你们点”我们便乖乖地把大炮递给他。为了过足瘾,他尽想些歪招哄着我们,先是拿来热水瓶塞外倒扣的铝盖,大炮点燃后,快速把铝盖往那一扣,随着“咚”的声响,那铝盖飞得屋顶高。更歪的是,大伙儿跟在他屁股后,看他一个劲的往沿街角落居民积尿的尿桶里扔放大炮“嘭”的一声,桶尿四溅,引得大伙一阵阵欢呼雀跃。笑够了,闹够了,待我们摸摸空空的口袋时,恍然大悟,连呼上当,这时的阿狗过足了炮竹瘾,已不知何时溜得无影无踪了。
随着一年年的过,我们也一年年的老去,那种单纯而充满童趣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尽管浓浓的年味在淡淡远去,尽管时间流去了许多沧桑岁月,但是儿时过年的那份载满快乐的记忆却注定永远在我们心底驻足,如同钻石,弥足珍贵。
记得有人这样写道:“有些东西脱掉了传统的背景和气氛,抽空了情感的细腻和温婉,一切都变得肤浅、干涩”看到这句话,我又联想到过年和过年的味道;联想到成千上万匆匆回家团聚的脚步和过年后万般无奈离家出走的大军;联想到层出不穷的各类晚会和彻夜闪烁不眠的霓红灯光;联想到虚情假意的种种拜年活动和让人窒息的短信祝福这种看似浓烈的过年氛围,不断地膨胀着,犹如将一只气球膨胀得圆圆的、鼓鼓的,而气球则愈发显得空空的、淡淡的,空的是心,淡的是味。
当过年的味道淡淡远去,记忆里儿时那种对过年的渴望;那种对过年的祈盼;那种过年时的种种快乐却越发让我们挥之不去,越发让我们魂牵梦萦。
在南方,最早传递着过年信息的,那就是各家各户门前晾晒的腊物了。入冬一过,家家户户都可见暖阳下晒得流油的腊鹅、腊鸭、腊猪肝、腊口条、腊猪肉我们知道,这些都是为过年准备的。于是,对过年的种种憧憬也开始在童心里萌发、绽放。
可我们真正闻到年味的是从爆米花的炸响声里开始的。那年头,过年的茶果中,最看重的是类似冻米糕的禾爆糕了。在我的家乡,有一种盛茶果的木盘,盘内划分五格,中一边四,故称五指盘,禾爆糕始终放至中格,可算是茶果之王了。因此,打禾爆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记得在没有爆米机时,爆米花是在大锅里用米和着砂慢慢炒制的。炒好后,和入熬稠的红糖中,然后起锅打入四方形的木框中压平、夯实,在不凉不热中用刀切成一片一片的,切好后再放入不易软化的陶罐里,待过年时拿出来待客。不知何时起,镇里悄然有了爆米花机,那个在炉火上不停摇转的黑乎乎的东西,很似一只肚子胀胀的烤羊,只是有了个气压表,它在我们眼里才显得是个很现代的机器,师傅在摇呀摇,我们在盼呀盼,只要师傅一瞄那仪表,就知道他会快速地将一头塞进一个又厚又黑又脏的大布袋里,一脚踩住那铁肚子,一手拿根套茼撬开盖子,此时,我们会“哄”的闪开,远远地站着,捂着耳朵,闭上眼睛,只听“嘭”的一声巨响,瞬间,一股热气冲击开来,空气中弥散着一股香喷喷的爆米花味,我们便立即围扑过去,你争我抢的在地上捡那些被强大气流打飞出来的爆米花,直到师傅的追赶下,又站在旁边,一边跟伙伴比较着谁多谁少,一边不停地嚼着带着热度的爆米花,这时候,既感受到了炸响的刺激,体会到了争抢的乐趣,又享受了香喷喷的美食,这种快乐,犹如瞬间膨胀开来的爆米花,久久温度不减。
在接近过年的几天里,最热闹的莫过于街后的河边了,女人们一溜儿排在码头边,搬来家中的碗碟器皿,甚至饭桌板凳,一边用谷壳擦洗着,一边叽叽喳喳地淡笑,脸上明显的流露着过年的那种喜悦,还有人家提前杀鸡宰鸭,引来河里不少的小鱼,这时,我们就会赤足下河去抓鱼嬉耍,偶尔,激起一片水花溅在女人们的脸上,我们会一哄而散,落魄而逃,身后传来的一阵阵骂声笑声,象河里的浪花一样迅速荡漾开来。
最具有传统味又最开心的一天,当数大年三十了。一大早,睡梦中就依稀听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我知道,这当儿,当家的早早起来,洗漱后,净干手,点上九支线香六支腊烛,分别在厨房里、厅堂神台前和大门各点二支腊烛和三根线香,再点燃一挂鞭炮,极为虔诚祈祷全家平安、来年丰顺。接下来,就把整个儿的鸡鸭和大块猪肉放在大锅里煮,一会儿,整个厨房热气腾腾,四处飘着肉香,待煮熟后捞起,然后放入一个木托盘里,再酌上二杯米酒,抓上些茶果,盛上一碗斋饭,由当家的男人敬重托起,先后在大门口和神台前顶起膜拜,嘴里默默叨着,虽不出声,猜得出在说“观音菩萨、列祖列宗、某某老大人,今天是过年的大日子,现奉上些供品,请受用”等等。礼毕,将这些祭品放在神台上,待下午拿来煮了吃,上年纪的说,吃了这些沾了神气的食物更能添福添寿,事事顺心。
除了帮父亲贴春联外,最开心的莫过于跟娘一起做肉丸子了。肉丸子是家家年饭的传统菜,父亲把肉剁得精碎后,娘就拿出团箕,在上面晒上一层薄薄的粉,那是薯粉,因为薯粉做的肉丸更滑更鲜。这时,我就会跟娘学着做,先手上沾上粉,然后,捏上一点肉,用这双小手又抓又揉,直至揉得圆圆的。这会,娘就会一个劲地夸我,说我以后定会象老爸一样下得厨房,做得好菜。听娘一夸,我愈发高兴,又跑到厨房站在灶台前看着老爸炸豆腐,只见老爸身带围裙,把一托托豆腐倒进油锅里,一会儿,白白的豆腐全金黄黄地浮游起来,满屋里散发出香味,父亲一边炸豆腐,一边把几个炸好的豆腐扔进后锅的米酒壶里,一会儿,从壶里夹了个给我吃,我使劲一咬,没想到豆腐肚里满是酒水,呛得我眼泪直流,老爸这时总会“呵呵”地大笑起来,娘就会跑过来一边啧骂着父亲,一边帮我擦着眼泪,那时,我觉得天底下我是最快乐、最幸福的人了。
年夜饭,我最喜吃的是蒜丝烩鸡、肉丸子和白切鸭,特别是白切鸭的那碗醋汤做的味料,里面有葱花、姜丝、大蒜、辣椒粉,再浇上点最能去腥的花椒油。那白切鸭放到里面一沾,吃到嘴里那味儿真是鲜美。以至我至今上馆子里常点上那道菜,但总是遗憾,吃不到那种味了。
过年最让我祈盼的是穿新衣,新衣要待大年初一才穿,睡前,我会叫娘拿来反复试,反复照着镜子。那年头,娘为节省,给我们做的新衣又大又长,想的是让我们长高点还能穿,尽管如此,还是让我们激动不已,必竟有新衣穿。夜里,我会把它叠得整齐的摆放在床边,连做梦都梦见穿着新衣,跟伙伴们走东窜西挨家挨户拜年,去讨得个一角二角的压岁钱,然后,跑到爆竹摊前,你推我挤的挑着鞭炮。
放鞭炮是儿时过年最刺激最快乐的一件事了。那时小镇里没有如今的烟花、电光炮,全是乡下小作坊用土纸卷制的土炮竹,别看它土,威力可大了,每年过年,总会有几个玩伴不是炸肿手就是烧伤眼睛,尽管如此,我们仍乐此不彼。记得那时,短挂的小鞭炮就是五分钱,大炮是一角五分钱一封,一封三十个。买来的小鞭炮一般都舍不得整挂点燃,而是把它拆散,装进口袋里,一个一个的慢慢打。有一个邻居的孩子叫阿狗的,他比我们大点,他家里穷,买不起炮竹,但他特猴精,每次见我们在买鞭炮,他总上前哄我们买大炮,他知道我们胆小,他就会假猩猩地说“别炸到手,我帮你们点”我们便乖乖地把大炮递给他。为了过足瘾,他尽想些歪招哄着我们,先是拿来热水瓶塞外倒扣的铝盖,大炮点燃后,快速把铝盖往那一扣,随着“咚”的声响,那铝盖飞得屋顶高。更歪的是,大伙儿跟在他屁股后,看他一个劲的往沿街角落居民积尿的尿桶里扔放大炮“嘭”的一声,桶尿四溅,引得大伙一阵阵欢呼雀跃。笑够了,闹够了,待我们摸摸空空的口袋时,恍然大悟,连呼上当,这时的阿狗过足了炮竹瘾,已不知何时溜得无影无踪了。
随着一年年的过,我们也一年年的老去,那种单纯而充满童趣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尽管浓浓的年味在淡淡远去,尽管时间流去了许多沧桑岁月,但是儿时过年的那份载满快乐的记忆却注定永远在我们心底驻足,如同钻石,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