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小说网 > 淡淡秋意文集 > 岳簏山拜谒千年学府

岳簏山拜谒千年学府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淡淡秋意文集最新章节!

    来长沙的几天,天空下着蒙蒙小雨,还有点淡雾。这样的天气,到是有点像江南的秋天。

    或许是习惯了江南的雨,此刻,心情不是惆怅,倒有一种莫明的愉悦感。

    小雨的滋润,感觉让这个城市的一切都变得更加自然、清新。

    淡雾渐渐散去。远望,湘江边,岳簏山“碧嶂屏开,秀如琢珠”

    随着乘坐的车辆离岳簏山越来越近,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伴随着蒙蒙小雨也扑面而来。

    作为一个性情中的人,能牵引思绪的,一定是我所钟情或感动的。而此刻占据我心头的却是“敬仰”这二个字。

    岳簏山,就是我“敬仰”已久之地。

    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而岳簏山之名却不在于“仙”而在其“文化”或许,岳簏山也不缺“仙”气,然后,更让我惊心的不能不说是其精神光芒和文化度向。

    岳簏山,从汉魏到隋唐,一直是儒、佛、道诸家读书、修身、传教以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随行的朋友介绍说,岳簏山上,有大禹治水分天下九州的“禹碑”有云雾缭绕的云麓宫,有“汉唐最初名胜,湘湖第一道场”有陈天华、黄兴、蔡锷的忠义之墓而安坐在山岙里的,有“千年学府”之称的岳簏书院,更是一块令湖南人骄傲的金底文化招牌。

    的确,岳簏山是一座历史文化丰盈的山。她具有的一种无可比拟的文化高度,远远超越了山的本身。

    今天,我终于有机会亲临久仰的这个历史文化圣地,一瞬间还真有几分圆梦的激动。

    岳簏山与湖南大学是融为一体的,进了岳麓山也就来到了湖南大学。

    但见冬日的岳麓山,满目依然是青翠欲滴,湖大则嵌在其中,将山、水、洲、城的美丽一并揽入怀中。难怪环球人文地理中国最美高校杂志称其为“最诗情画意的高校”了。倾刻,被湖大近市不喧,风景如画的环境所陶醉。

    真是羡慕湖大的学子,能在这么优雅、美丽、静谧、诗意的校园里求知,实乃幸也。想到当初孩子上大学为啥不报考湖大,真憾矣。

    细雨依然淅沥。我撑一把雨伞,怀着虔诚敬仰之心,踏上了位于岳麓山麓之千年学府的石阶、古道。一片典雅、幽深的古建筑群映入眼帘,知道这便是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冠。它历经千载,瀚墨流香,弦歌不绝,办学不已,故有“千年学府”的美称。

    看介绍,方知书院由教学区、藏书区、祭祀区、园林区四个部分组成,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依次居中轴线而建。文庙、专祠及半学斋分建中轴线的北侧;教学斋、白泉轩、园林、碑廊等分建于中轴线的南侧。整个院内,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台楼阁,古朴典雅;佳花名木,姿态各异;碑额诗联,比比皆是。据说这是古代书院比较典型的格局,兼具书院和园林、祭祀三大功能。

    岳麓书院的八景,系清人所辟。虽然并不算华丽,也没有太多的人工雕饰,但却渗透了独特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再观其景色,思其意趣,则自有它的妙处。

    鸟瞰书院全貌及周围景色,细雨中的书院显得静谧而端肃,其境的确非凡。

    转御书楼,探文庙,拜孔子,观六君子堂。那一砖一瓦,一亭一台,一碑一石,一匾一堂,每个细节无不刻写着历史的风尘。

    置身书院,行走在古道上,徘徊在讲堂、斋舍、祭祠和轩栏之间,倾刻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隧道,历史的尘沙也被渐渐抹去,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浮现,那是周式、张栻、朱熹、胡寅、胡宏、王阳明、王夫之、罗典、曾国藩他们是书院历时一千多年岁月传奇的直接见证者。

    面对一个个伟长的身影,而此刻我最想见的则是南宋时期的张栻与朱熹。或许这其中多少有点受余秋雨之千年庭院中部分文字的影响,但其实也不尽然。

    如果说宋真宗的御笔题名,为书院确定了政治领域的地位的话,那么朱熹,张栻等人的到来,则使书院成为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盛堂。

    1167年秋,在岳麓书院主事的张栻邀请理学大师朱熹前来讲学。朱熹一来,即陶然于此。张栻与朱熹主持讲学期间,是岳麓书院全盛时期。元朝理学家吴澄曰“自此之后,岳麓之为岳麓,非前这岳麓矣,地以人为重也”又有民谣说“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并誊书院为“潇湘洙泗”把岳麓书院所在的潇水、湘水与孔子讲学的洙水、泗水并论,这是对岳麓书院的推崇。可以说是朱、张开启了中国书院会讲的先河,也使岳麓书院成为了闻名全国的理学传习基地。从此,湖湘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并茁壮。

    讲堂是书院的核心,也是书院的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但见讲堂厅后,上面摆着两把围椅,这是为了纪念张栻和朱熹两位大师论而设的,示两位大师平起平坐,不分秋色。朱熹手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石刻嵌于讲堂两壁,乃书院立道之本。讲堂大厅中央悬挂着的“学达性天”、“道南正脉”两块流鎏木匾是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和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分别御赐。

    “纵观中国文化史,像岳麓书院这样的书院真是‘独此一家’。它集天道、地脉、人缘、文气于一体,树人无数,兴盛千年,这是中国文化的幸事”耳边回响着介绍书院专题片的旁白。

    想像着当年“朱张”会讲时的情景。张栻和朱熹携手登台,两把围椅上一把坐着朱熹,一把坐着张栻,穿着长袍马褂的湖湘学子集聚斋舍听讲,讲学的声音若隐若现他们,演绎着湖湘文化的底蕴;他们,绽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整个天地响彻着光明的吟唱。这是永远不会消失的1167年的秋天。不仅仅在岳麓书院,更是在中国的文化史册上。

    “一千多年来,岳麓书院集中了海内外最高水平的教育家,其中有世界一流的文化哲学大师朱熹、张栻等,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可列出一份让人叹为观止的名单”此刻,透过余秋雨先生所书的文字,让人感悟到的这书院人才辈出,经久不衰,绝非偶然。无论立院之根,处世之本,还是讲学之道,育人之术,都有其伟大和神奇之处。

    历史与现实交融,景物与情感相撞。从延绵千年的讲堂,我似乎隐约读到了中国文化的灵魂和精髓。

    走出讲堂,霏霏细雨飘落在身上,感受的是文化的洗礼。给我太多的慰藉,太多的启迪。

    与其他书院一样,岳麓书院的祭祀区中也建有文庙,以祭祀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始祖孔子及其弟子。所不同的则是岳麓书院之文庙据说是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却独立建筑的一座书院文庙,为皇家等级。于是,我又来到了文庙大成殿。

    但见文庙红砖黄瓦,相当尊荣,皇家礼仪确非一般。孔圣人就高居于此。

    一直崇敬孔子的教育思想,他的“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可谓博大精深。而论语更是一部“育人”的经典。

    在文庙,穿行于圣人和凡人之间。我不知道来这里的人,是祭祀孔庙还是崇尚孔圣人的教育思想?想到如今的国内教育,又有多少传承了先贤留给我们的遗产?孔子育人,身教重于言教。它警示后人:师者,以育人为天职。或许先贤的思想太过理想和完美,或许孔子被过于神圣化和牌坊化了。难怪我们的教育改革到现在仍然没有超越自己的老祖宗!“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难矣”但愿这是我的多忧。

    人之开化,教育先行;地之发达,教育先行;国之昌盛,教育先行。教育兴盛,乃一人一地一国乃至全球之福祉也。或许我们的教育就会在不远的来日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求到新的传承之契合点。

    此刻,面对先贤,虔诚膜拜之心尤烈。于是,献心香一瓣,叩头行礼。

    当我的双脚离开文庙的那一刻,把一份崇敬和怀念留在了圣地,却将一段思绪深埋在了心底。

    出得文庙,细雨稍停。收起小伞,再赏书院八景,潺潺碧流,卿卿鸟语;淡淡花香,美不胜收。宛若一幅素净淡雅的雨后江南水彩画。

    仰望。岳麓山,那袅娜的雾霭还是千年前的雾霭,那高峻的大山还是千年前的大山。而千年的古道却变成了一缕沉淀在时光里的文化思绪,绵长、绵长。

    眺望。美丽的湘江从岳麓山的书院旁淌过。透过其婉延连绵,我分明又看到了其无穷的文化长度,感受到了湘湖文化的源远流长,触摸到了中华文化的铮铮傲骨,呼吸到了华夏文明的精粹之风。

    一座岳麓山,一条湘江,一座千年庭院,这些自然和人文美景,把“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演绎得淋漓尽致。

    “阶石无言思先哲,寒梅怒放布香馨。”登岳麓山,漫步千年书院,瞻仰先贤遗址,抚摩先贤遗物,品读先贤遗训,思绪翻腾,心潮澎湃。

    下山。耳旁隐隐约约地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我想这是在岳麓山的清溪茂林间回荡了上千年的声音。

    这般悠远、这般绵长,这般博大。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八日

本站推荐:鬼帝狂妻:纨绔大小姐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邪帝狂妃:废材逆天三小姐魔帝缠身:神医九小姐医妃火辣辣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邪王追妻数风流人物小女花不弃

淡淡秋意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58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淡淡秋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淡淡秋意并收藏淡淡秋意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