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秀水乡雨中游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冰凌凌文集最新章节!
不知道是怎么的,最近常常梦回江南。江南的水乡又常常盘桓于我的脑海中,它那静谧幽深的小巷,青灰色的石板小路,水上人家的炊烟缭绕,还有那吴侬软语常常萦绕在我的心头,挥不去,丢不开。
江南,沿太湖东南岸,散落着许许多多水乡小镇,同一条水流穿过一个个小镇,小巧娟秀的水乡星罗棋布。在那里,没有城市的繁华和喧嚣,有的是旖旎的风光有如置身于世外桃园的意境。著名的水乡小镇数不胜数,如周庄,乌镇,同里,南浔,甪直而位于上海西南边的水乡第一镇——朱家角,则有“上海威尼斯”的美称。
来到灵秀古镇朱家角,正是阴雨连绵的时节。在丝丝飘洒的雨中,追寻我梦中的小桥,流水,人家
那天,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看着雨伞边细细的雨丝斜斜划过眼前,轻轻地落在石板小路上,江南那湿湿的韵味潮潮的感觉一下子扑面而来。虽然是盛夏,虽然气压很低,闷的人透不过气来,但置身于濛濛细雨炊烟缭绕的古镇中,体会到的却是一种柔柔的凉意。
一走过耸立在街口的高大的牌坊,便被小镇的幽雅,古朴和纤巧所吸引了。久居城市的我,好像从一个境界跳入了另一个境界,那优美,和谐的市井画面,使我心中豁然开朗,立刻喜笑颜开,精神焕发起来。
朱家角,一个保持了明清风格的古镇,素有“甜水湖”的淀山湖水由北向南横贯而过。依街傍水建筑了稠稠密密的民居宅第,青瓦叠叠,白墙片片,黑白相间。民宅大多是两层小楼,上翘的屋角上雕刻着珍禽异兽,房檐屋角下整齐的悬挂着大红灯笼,大门上那曾为主人带来喜气的对联,现如今已被风吹日晒的斑驳了,退色了,只有高悬的灯笼在风中雨中轻轻地摇曳着。前街后河这种江南水乡特有的格局,使得居住在水乡老百姓家家在前街上经商做买卖,在后河里滔米洗衣做饭。老街新街平行或交错,迂回曲折的旧店铺,古朴小巧的石拱桥,把水乡小镇勾勒出多角,多弯,多弄,多巷,多桥的独特风格。
沿着满是卵石的河边小路缓缓前行。透过飘飘缈缈的细雨,一座庞大的五孔石拱桥出现在我的眼前,大桥有一个很耐人寻味的名字——“放生桥”放生桥是明朝隆庆年间僧侣们募捐建造的,并规定桥下只许放生鱼鳖,不可撒网捕鱼,故起名“放生桥”
据说,凡是在“放生桥”放过生的人,一生都会平平安安,多寿多福。桥边,雕花玉砌的回廊里满是兜揽生意的大姑娘小伙子,还有穿红戴绿的小媳妇,他们个个面前摆放着数量不等大大小小红红绿绿的塑料小盆,用轻柔软语招揽着生意,或五元钱一盆,或十元钱一盆。盆里几条鲜蹦活跳的小鱼互相追逐,看它们那悠然自得的样子,似乎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也似乎习惯于时而被打捞上来,时而又被放生回去这种轮回往复的生活。
石桥上,河水边积聚了不少前来放生的人们,他们双手捧着鱼盆,顺着伸向水面的石板阶梯一步一步地走向埠头,虔诚地默吟两声,把盆中的小鱼倾到在水中。活蹦乱跳的小鱼紧摇着尾巴,瞬间沉到了水底,似乎庆幸自己终于逃生了。看着迅速游离的小鱼,我不由地担心起来,为那些小鱼的命运担心,这些鱼儿能禁得起多少次这样的轮回?又耐得住多少次的这样的放生呢?
放生桥保持了千年来不变的形状和情调,迎来送往,一副忍辱负重的样子。桥面上留下了几辈人辛劳的脚印,承载着小桥人家的辛酸,欢乐,希望和梦想。沿着“放生桥”拾阶而上,我的目光融进了清馨悦目的市井风情中。高高的拱桥上,人来人往,挑担卖货的,观光旅游的,听着他们的吆喝声,嘻笑声,细细品味着水乡小镇的古朴风情。
猛然听到他的声音:“你踩中了。”原来,在桥的几十层的台阶中,只有一层台阶是用整块石板砌成,按照男左女右的惯例踩上了那块独条石板,幸运之星永远高照。且不说什么幸运之星,单看他洋溢满脸真挚的微笑,就让我心中为之一动,开心的拉起了手,冒着纷纷扬扬的雨花,往桥上奔跑而去。
小镇里有数不清的小桥,弯弯拱起的单孔石桥把水乡的大路小路连接在了一起。他拉着我兴致勃勃的走过每一座小桥,站在小桥上前后望去,直至你目光能够达到的地方,蜿蜒潺缓的河水两旁,白墙黛瓦,微微打开的后窗透出昏暗的灯光,偶尔,通向河弯的小门“吱扭”一声轻轻地打开,一位风姿绰约的姑娘,把洗菜滔米的筲箕支放在她那纤细的腰间,沿着通往河边的石阶,一步一步走了下来。
桥下,几条崭新的乌棚船正缓缓地划过。身着蓑衣,头戴斗笠,赤着双脚的船老大正逍遥自在的摇撸划浆,不时的指指点点回过头去与客舱里的游人说着什么。远处不时地传来船家那喜悦的声音:“坐好哟,开船喽!”那极赋有魅力的柔软的男高音在烟雨朦朦的水面上此起彼伏,而后,随着清风飘散而去了。
慢慢地走在狭窄的小巷子里。水乡小巷太多了,左一条右一条,从一条穿到另一条,简直就像是在穿越迷宫,永远找不到头绪。有时候七绕八绕,正不知所措时,幡然猛醒:“这里的的确确来过啦!”住足向天空望去,只有窄窄的一线天可见,恍惚中好象两边的房屋就要倒塌下来似的。
小巷的两旁都是做生意的人家,每家店铺的门廊上方都悬挂着斑驳了的匾额,什么“百年老店”“天下第一号”的招牌随处可见。店铺里的货物琳琅满目,柜台上摆放的字画墨宝,蜡染布艺,用草编制的商品,手工刺绣的缎面绣花鞋,还有那色泽高雅形式各异的苏绣绢品,让我频频回头,把玩在手久久不肯放下。经不住商家的热情招待和推荐,精心挑选几款,带回来分发给亲朋好友。
雨 ,时而下一阵时而停一阵。行走在江南水乡幽静的小巷,在落雨烟雾的朦胧之中,让人浮想翩翩,好似进入了一个令人沉醉的梦境。
穿小巷再过小桥。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好吃的他立刻满面红光。只见,街边家家支着大锅,锅盖的四周腾腾地冒着热气,香味是从那里飘散出来的,这就是水乡享有盛名的食品——扎肉。扎肉是用干稻草扎着制熟的五花肉,肉嫩味香,入口即化,大有东坡肉的味道。在颇有名气的葛老太的店铺里,买了上好的扎肉和肉粽,又继续融入到飘飘撒撒的细雨中。
走累了。在老街的街角上,一座很别致的饭店引起我的注意,深棕色的匾额上几个金色大字潇洒飘逸,依稀嗅得墨宝的味道,跨过描金缕花的木制大门,穿过店堂,站在建筑在水上的汉白玉回廊上,我不由的惊叫一声:“好美呀!”
闻声从屋内笑嘻嘻地跑出一位姑娘,洁白的皮肤,细眉大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呀,喝甜水湖的水长大的女孩子,就是温柔秀气。看她一颦眉一投足,都显出南方女孩子的妩媚和娇羞。小姑娘招呼我们坐下,记下我们点的饭菜,又急忙招呼别的客人去了。
品着有茶香果味的“碧螺春”凭栏远望,那雨烟中时隐时现的黛瓦民宅,古街幽弄;那漂浮在小镇上空的缕缕青烟;那青色小楼微微打开着的窗户;回廊上那三五围坐的老者,操着吴侬软语,伴着阵阵茶香,谈天论地。这一切,给古朴的水乡增添了许多神秘感。被眼前的景致风情深深打动的我,轻轻地说:“能在这里生活一辈子,该有多好呀!”
行走在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体味到的不仅是它今日的繁华,还可以在“斜风细雨”中体味到它那宁静、澹泊、祥和﹑自然、朴实的神韵。
古镇,秀水。雨停,雨落。小桥,流水,人家
不知道是怎么的,最近常常梦回江南。江南的水乡又常常盘桓于我的脑海中,它那静谧幽深的小巷,青灰色的石板小路,水上人家的炊烟缭绕,还有那吴侬软语常常萦绕在我的心头,挥不去,丢不开。
江南,沿太湖东南岸,散落着许许多多水乡小镇,同一条水流穿过一个个小镇,小巧娟秀的水乡星罗棋布。在那里,没有城市的繁华和喧嚣,有的是旖旎的风光有如置身于世外桃园的意境。著名的水乡小镇数不胜数,如周庄,乌镇,同里,南浔,甪直而位于上海西南边的水乡第一镇——朱家角,则有“上海威尼斯”的美称。
来到灵秀古镇朱家角,正是阴雨连绵的时节。在丝丝飘洒的雨中,追寻我梦中的小桥,流水,人家
那天,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看着雨伞边细细的雨丝斜斜划过眼前,轻轻地落在石板小路上,江南那湿湿的韵味潮潮的感觉一下子扑面而来。虽然是盛夏,虽然气压很低,闷的人透不过气来,但置身于濛濛细雨炊烟缭绕的古镇中,体会到的却是一种柔柔的凉意。
一走过耸立在街口的高大的牌坊,便被小镇的幽雅,古朴和纤巧所吸引了。久居城市的我,好像从一个境界跳入了另一个境界,那优美,和谐的市井画面,使我心中豁然开朗,立刻喜笑颜开,精神焕发起来。
朱家角,一个保持了明清风格的古镇,素有“甜水湖”的淀山湖水由北向南横贯而过。依街傍水建筑了稠稠密密的民居宅第,青瓦叠叠,白墙片片,黑白相间。民宅大多是两层小楼,上翘的屋角上雕刻着珍禽异兽,房檐屋角下整齐的悬挂着大红灯笼,大门上那曾为主人带来喜气的对联,现如今已被风吹日晒的斑驳了,退色了,只有高悬的灯笼在风中雨中轻轻地摇曳着。前街后河这种江南水乡特有的格局,使得居住在水乡老百姓家家在前街上经商做买卖,在后河里滔米洗衣做饭。老街新街平行或交错,迂回曲折的旧店铺,古朴小巧的石拱桥,把水乡小镇勾勒出多角,多弯,多弄,多巷,多桥的独特风格。
沿着满是卵石的河边小路缓缓前行。透过飘飘缈缈的细雨,一座庞大的五孔石拱桥出现在我的眼前,大桥有一个很耐人寻味的名字——“放生桥”放生桥是明朝隆庆年间僧侣们募捐建造的,并规定桥下只许放生鱼鳖,不可撒网捕鱼,故起名“放生桥”
据说,凡是在“放生桥”放过生的人,一生都会平平安安,多寿多福。桥边,雕花玉砌的回廊里满是兜揽生意的大姑娘小伙子,还有穿红戴绿的小媳妇,他们个个面前摆放着数量不等大大小小红红绿绿的塑料小盆,用轻柔软语招揽着生意,或五元钱一盆,或十元钱一盆。盆里几条鲜蹦活跳的小鱼互相追逐,看它们那悠然自得的样子,似乎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也似乎习惯于时而被打捞上来,时而又被放生回去这种轮回往复的生活。
石桥上,河水边积聚了不少前来放生的人们,他们双手捧着鱼盆,顺着伸向水面的石板阶梯一步一步地走向埠头,虔诚地默吟两声,把盆中的小鱼倾到在水中。活蹦乱跳的小鱼紧摇着尾巴,瞬间沉到了水底,似乎庆幸自己终于逃生了。看着迅速游离的小鱼,我不由地担心起来,为那些小鱼的命运担心,这些鱼儿能禁得起多少次这样的轮回?又耐得住多少次的这样的放生呢?
放生桥保持了千年来不变的形状和情调,迎来送往,一副忍辱负重的样子。桥面上留下了几辈人辛劳的脚印,承载着小桥人家的辛酸,欢乐,希望和梦想。沿着“放生桥”拾阶而上,我的目光融进了清馨悦目的市井风情中。高高的拱桥上,人来人往,挑担卖货的,观光旅游的,听着他们的吆喝声,嘻笑声,细细品味着水乡小镇的古朴风情。
猛然听到他的声音:“你踩中了。”原来,在桥的几十层的台阶中,只有一层台阶是用整块石板砌成,按照男左女右的惯例踩上了那块独条石板,幸运之星永远高照。且不说什么幸运之星,单看他洋溢满脸真挚的微笑,就让我心中为之一动,开心的拉起了手,冒着纷纷扬扬的雨花,往桥上奔跑而去。
小镇里有数不清的小桥,弯弯拱起的单孔石桥把水乡的大路小路连接在了一起。他拉着我兴致勃勃的走过每一座小桥,站在小桥上前后望去,直至你目光能够达到的地方,蜿蜒潺缓的河水两旁,白墙黛瓦,微微打开的后窗透出昏暗的灯光,偶尔,通向河弯的小门“吱扭”一声轻轻地打开,一位风姿绰约的姑娘,把洗菜滔米的筲箕支放在她那纤细的腰间,沿着通往河边的石阶,一步一步走了下来。
桥下,几条崭新的乌棚船正缓缓地划过。身着蓑衣,头戴斗笠,赤着双脚的船老大正逍遥自在的摇撸划浆,不时的指指点点回过头去与客舱里的游人说着什么。远处不时地传来船家那喜悦的声音:“坐好哟,开船喽!”那极赋有魅力的柔软的男高音在烟雨朦朦的水面上此起彼伏,而后,随着清风飘散而去了。
慢慢地走在狭窄的小巷子里。水乡小巷太多了,左一条右一条,从一条穿到另一条,简直就像是在穿越迷宫,永远找不到头绪。有时候七绕八绕,正不知所措时,幡然猛醒:“这里的的确确来过啦!”住足向天空望去,只有窄窄的一线天可见,恍惚中好象两边的房屋就要倒塌下来似的。
小巷的两旁都是做生意的人家,每家店铺的门廊上方都悬挂着斑驳了的匾额,什么“百年老店”“天下第一号”的招牌随处可见。店铺里的货物琳琅满目,柜台上摆放的字画墨宝,蜡染布艺,用草编制的商品,手工刺绣的缎面绣花鞋,还有那色泽高雅形式各异的苏绣绢品,让我频频回头,把玩在手久久不肯放下。经不住商家的热情招待和推荐,精心挑选几款,带回来分发给亲朋好友。
雨 ,时而下一阵时而停一阵。行走在江南水乡幽静的小巷,在落雨烟雾的朦胧之中,让人浮想翩翩,好似进入了一个令人沉醉的梦境。
穿小巷再过小桥。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好吃的他立刻满面红光。只见,街边家家支着大锅,锅盖的四周腾腾地冒着热气,香味是从那里飘散出来的,这就是水乡享有盛名的食品——扎肉。扎肉是用干稻草扎着制熟的五花肉,肉嫩味香,入口即化,大有东坡肉的味道。在颇有名气的葛老太的店铺里,买了上好的扎肉和肉粽,又继续融入到飘飘撒撒的细雨中。
走累了。在老街的街角上,一座很别致的饭店引起我的注意,深棕色的匾额上几个金色大字潇洒飘逸,依稀嗅得墨宝的味道,跨过描金缕花的木制大门,穿过店堂,站在建筑在水上的汉白玉回廊上,我不由的惊叫一声:“好美呀!”
闻声从屋内笑嘻嘻地跑出一位姑娘,洁白的皮肤,细眉大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呀,喝甜水湖的水长大的女孩子,就是温柔秀气。看她一颦眉一投足,都显出南方女孩子的妩媚和娇羞。小姑娘招呼我们坐下,记下我们点的饭菜,又急忙招呼别的客人去了。
品着有茶香果味的“碧螺春”凭栏远望,那雨烟中时隐时现的黛瓦民宅,古街幽弄;那漂浮在小镇上空的缕缕青烟;那青色小楼微微打开着的窗户;回廊上那三五围坐的老者,操着吴侬软语,伴着阵阵茶香,谈天论地。这一切,给古朴的水乡增添了许多神秘感。被眼前的景致风情深深打动的我,轻轻地说:“能在这里生活一辈子,该有多好呀!”
行走在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体味到的不仅是它今日的繁华,还可以在“斜风细雨”中体味到它那宁静、澹泊、祥和﹑自然、朴实的神韵。
古镇,秀水。雨停,雨落。小桥,流水,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