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是真情的结晶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巴陵儿文集最新章节!
愈是到今天,觉得谈论文学就愈别扭。(黄一鸾语)难道繁华的生活,激烈的现实,浮躁的心灵和忙乱的脚步真的就不再需要一片灵魂的绿荫、精神的草地、情感的清泉和身心的港湾了吗?每个人低头沉思扪心暗想一下,答案就一定是否定的。不是不需要而是太需要这样的文学来储藏生命的感悟,沉淀思想的涌动,疗治情感的创伤,过滤生活的遭遇了。许许多多的人或者迷茫的眼深透出几分执著的渴望,或者忙乱的脚步留下几个坚定的脚印,或者穿梭的身影定格了几幅颇为醒目的倩影,他们在始终不渝地寻找着一方或文学的绿地,企盼借文字来抒发心灵的浅吟,寄托感情的低唱,放飞瞬间沉重的的叹息,浇灌生命不息的期冀。我们在追求中寻找,在寻找中追求;我们在现实和理想的夹缝中疼痛,在疼痛中坚守;我们在浮躁和竞争中痉挛,在痉挛中扼据。对待文学,一如对待我们朝思夜想的爱人一样充满激情和渴望,又如对待故年老友的友谊一样钟情和真诚,我们兴之所至就畅所欲言,像是和自己的心灵娓娓交谈。
感谢“中财集团”在企业面临市场刀枪剑戟般的剧烈竞争时,能够为文学撑起一方“中财论坛”的绿荫;在本身以追求效益为目的的企业发展中,能够不惜巨金,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一块可以舞棒挥拳的阵地。这说明除了集团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和爱好外,更加充分证明了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有力地树立了企业的精神形象,极大地扩展了企业触角向社会效益的广泛延伸。置身于这样的一块文学艺术芳苑,尽管因种种原因论坛人数较少,目前的气氛不很活跃,文学艺术的氛围还不浓郁,但也许真因为如此,倒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更感到因各位会员看法的不同、认识的差异、心思的疏密、情感的甘苦等以至于在认真拜读所有的文章时,不论其是否有远见卓识,是否具备精深魂魄,是否存在娴熟技巧和渊博的知识,但都可或给人蓬勃的思想情操,或给人情感温馨的抚慰,或给人忙碌中散淡的休憩,或给人咀嚼后酸涩的唏嘘,哪怕就是那些不够成熟三言两语的作品,读后也留给人一个会心的微笑。为此,我还要对每一个以发表文章或跟贴来支持论坛以及版面的会员朋友表示深深地感谢,因为“眼下,我们最多只能用一种特殊一点的心情或笔切割下来一点点我们过分匆忙的生命零件,那些零件散发着我们各自零星的生命气息:希望迷惘欢喜忧伤前行放弃。零散而难成体系;但构成生命,且只能构成生命(黄一鸾)。”
闲言少叙(已经不少啦,呵呵),没有想到我的真实是散文的生命一篇文字,能够引起论坛超级斑竹和广大会员的注意,特别是圆月弯刀、小老鼠、晚钟、忆雪飞、冯俊杰等具有相当知识基础和很有写作实力朋友的加入,使得这一讨论别具一格,饶有情趣。我原本是想通过将自己取舍精华的标准、对版面文章存在的问题和在散文写作中的体会谈一点肤浅的认识,目的是给各位会员在散文的创作中提供一点有限的参考,对自己在文章取舍上的不足向朋友作一交代,以期能够给论坛日以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带来一叶绿色。对各位朋友的重视和讨论一开始我真的有些受宠若惊,继而喜出望外倍感欢欣,我想我是通过这样的讨论看到了论坛的希望所在,我想您也是这样,我相信广大的会员朋友也是这样。作为版面的版主,我深知因为自己的欣赏水平和学识所致,一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对此我深信不疑,即就是真实是散文的生命一文,因是那晚看完帖子之后,思考自己写作中的体会并结合散文创作中较有普遍性的问题有感而发,所以存在对问题讲的不透彻,对论据掌握的不充分,对论点分析的不严谨,对结论推理的不深刻,文章本身比较散乱,逻辑上不够严密等问题,就现在自己来看,其中的缺点、不足和破绽是显而易见的。这两天拜读了晚钟会员平民——贵族——大众化和冯俊杰斑竹的我看散文的真实两篇文章以及圆月弯刀等会员的跟贴,多有裨益,颇觉在理,再检视自己的拙作,顿感赧颜。然文学艺术的创作本身就无止境可言,其理论研究亦无止境,所谓见仁见智,各具其理。即就是那些历代文豪,当今的大家手笔,除谢灵运之外,无一人敢再发“八斗才”之说,更何况吾辈区区笔吏也。我之为文,只是一种纯粹的个人喜好和偏爱,用小女子(林黛玉)的话说“不想玉堂金马登高第,只望它高山流水遇知音。”只是为了推动论坛的发展,活跃版面的气氛,就个人看法再写一贴,既是探讨又是请教,呵呵,何不乐而为之。
现就冯俊杰斑竹文章中所提出的“什么是散文?什么是真实?什么又是散文的真实?”三个问题商榷如下。
一、什么是散文。
“非韵非骈”散行以成体的文章即为散文。这是古典散文所长期使用的一个概念。郁达夫也在散文二集导言中说“非韵文即散文”需要说明的一是我国的“散文”传统即不包括小说、戏剧等散行文字在内,这和国外不同;二是现代散文是文学“四分法”的产物,它已将非文学的实用“文章”排除在外了。
早期的白话散文主要包括通讯、特写、报告文学、“四史”、回忆录、速写、游记、传记、日记、书信、序跋等体式不同、写法各异的文体,是一个相当广泛的“类”的概念。在散文漫长的发展沿革中,有些文体因作品之丰和创作人员之多以及本身理论的建立完善逐渐脱胎而出,离开了散文这个大“类”以致现在有的文体和散文并驾齐驱,有的甚至在创作中和理论研讨上超过散文而去,也有的正在散文群体之中蠢蠢欲动,一旦时机成熟,也可脱离散文而自成一体。比如散文和论文相结合的边缘文体就是“杂文”在三十年代就已发展的极为成熟;散文和新闻相结合产生了“报告文学”它是记叙性散文的极致,现在设有“报告文学奖”;其它如散文和历史相结合有了“史传文学”散文和诗歌的抒情相结合产生了“散文诗”等等不一而足。
综上所述,无论是以古代“非韵即散”的排他论证法,还是以大英百科全书关于散文的注释:“给非小说性散文下文学定义,是一项具有很大挑战性的任务”“它的定义只能规定的很松弛,以它不是(诗歌、小说、戏剧)来表示。”(散文世界1985年第一期,张梦阳著)。
或者,我们把目光稍微收敛一下,四散的目光终究不能扑捉到精致的细节,而理论成熟的蹊径之端往往隐藏在那些精致的细节之内。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不可或缺艺术性,那么我们能不能给艺术性散文下一个定义呢?
二、什么是真实?
我们还是先给艺术性散文下一个定义吧,或者也是狭义的,但是我们却能借此以铺开讨论:
“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以真实、自由的笔墨,主要用来表现个性、抒发感情、描绘心态的艺术短文,即谓之散文(刘锡庆)。”
根据这个定义和无论是中国古典的还是现代世界所认可的对文体的分类,冯俊杰朋友的“散文的文体。现代文学的文体基本上是走合并的道路。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很多文章可以说是散文与小说融合。戏剧结合了诗歌。”此话没有理论根据,也没有写作实践的证据,仅仅是自己的认为,所以是站不住脚的。次之,现在的文体划分是越来越细致,而并不是越来越合并。多年来,企图缩小散文内涵、准确标定散文界限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个只要看看所谓“美文”、“絮语散文”、“纯文学散文”、“小品散文”和“抒情散文”以及“文化散文”等等繁多名目的提出,就是一种弃“类”求“体”的探索,尽管很遗憾,由于这些名称的内涵并不十分科学和严谨,其它相近文体的客观发展也不够充分,以这些名称命名的文体还没有能够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但是它却有力的反映出了散文发展的一种思想或者散文研究的一种倾向,那就是文体的划分将会随着写作实践逐步细致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依靠另一种文体存在而到自行独立,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文学艺术也概莫能外。
那么什么是真实呢?我不知道冯俊杰朋友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是以文学艺术为前提还是以哲学为前提。“真”本身是与“假”、“伪”相对, “使真伪毋相乱(汉书宣帝纪)。”“实”乃充实之意“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孟子梁惠王下)。”如此讨论下去,怕是早已离题万里了,窃以为冯俊杰朋友是以文学艺术性为前提而提到真实的,纵观其文,也在围绕文学艺术在展开讨论,他又提到第三个问题了,我已经写得不少,怕许多朋友已经很有些不耐烦了,而散文也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而已,那么我们就放在一起来讨论吧。
三、什么又是散文的真实?
说到散文的真实就必须从文学艺术的真实性说起,文学艺术的真实性就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文学艺术的真实不等于社会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它所反映出来的生活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从而更具有真实性和感染力(辞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我在拙作中说过“真实有两点即事件本身的真实和情感的真实”我没有说散文创作的真实必须是真实生活的全息摄影,我下文又说:“读者所要求的是一种相对的真实,是生活的大致真实,这种大致的真实就是情感的真实。如果说真实是散文的生命,那么情感的真实就是散文的灵魂。有一个作家说‘写作即还原’,这种还原也就是保持了情感的真实,并具有了生活的大致真实。”我想这段话并不难以理解。“写作即还原”还原并不是对事实毫末未损的完整复制,而是对生活经历和着感情经历的深度提炼和精致加工,是用文字进行的一种回忆或反刍,经过艺术的表现形式,这种提炼和加工便具有了艺术性,是谓艺术作品,散文同样。不管是冯俊杰朋友提出的普鲁斯特也好,贾平凹也好,冯骥才也罢,其实上世纪末就有人提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结帐”但是不管是评论或者创作,连这些新世纪文学艺术领域的弄潮儿们也无可否认上世纪素有“北杨(朔)南秦(牧)”之称以及可以与之构成三足鼎立之势的刘白羽等,对“十七年”散文创作的贡献,这期间还有魏巍、吴伯箫、曹靖华等;而历史进入“新时期”以后,巴金以42万字的随想录作为自己告别文坛前的最后奉献,不仅表现了艺术家的良心和勇气,也表现了散文这种文题所具有的“真善美”的巨大魅力。当然孙犁在散文文苑中也是很让人注目的一朵奇葩,紧随其后的就是余、周、张、史四位当代中青年散文键笔,而贾平凹和汪曾祺的散文创作也颇有佳境,特别是汪曾祺在当代散文和现代散文以及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散文艺术方面,不能否认其独到之处;贾平凹相对来说其艺术素养、视野和气度微微逊色于汪,但其后期创作却接近了林语堂、周作人等前辈,也让人不得不佩服。而散文界普遍认为,冯骥才在散文创作中的排名应在邵燕祥之后、刘成章之前。
说散文的真实性,却说到了对散文大致经历的回顾,又牵扯出来许许多多让人敬仰不已的散文作家,只是就其在散文创作中的地位一言以蔽之,想要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论或者指点,怕不是我所能够以为的。只是需要指出的是,文学艺术的真实性是早被人们所公认了的,即就是那些科幻作品也只有具备了感情的真实才能抓住读者(观众)的心,散文同样,好的散文(文化艺术)必须具备真实性,这已经是被不仅仅是一两代或者十数代散文作家(艺术家)所证实的真理了,如果摒弃散文(文化艺术)的真实性,即就是在虚拟的网络的散文(文化艺术)创作中,也必定不会赢得众多读者的青睐,必将注定不会有所成就。
既然冯俊杰朋友以了解为名援引了贾平凹先生对散文的几点看法,我没有能够查找到是从哪里引用的,或者题目就是散文的看法吧,我手边没有他的这部著作。但是正好有由他主办的美文杂志并且是他自己写作的发刊词,于是也照猫画虎般引用一句,做为本文之结束语:
我们的散文挤进来,企图在于一种鼓与呼的声音:鼓呼散文的现实感,史诗感,真情感,鼓呼真正的散文大家,鼓呼真正属于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散文!
愈是到今天,觉得谈论文学就愈别扭。(黄一鸾语)难道繁华的生活,激烈的现实,浮躁的心灵和忙乱的脚步真的就不再需要一片灵魂的绿荫、精神的草地、情感的清泉和身心的港湾了吗?每个人低头沉思扪心暗想一下,答案就一定是否定的。不是不需要而是太需要这样的文学来储藏生命的感悟,沉淀思想的涌动,疗治情感的创伤,过滤生活的遭遇了。许许多多的人或者迷茫的眼深透出几分执著的渴望,或者忙乱的脚步留下几个坚定的脚印,或者穿梭的身影定格了几幅颇为醒目的倩影,他们在始终不渝地寻找着一方或文学的绿地,企盼借文字来抒发心灵的浅吟,寄托感情的低唱,放飞瞬间沉重的的叹息,浇灌生命不息的期冀。我们在追求中寻找,在寻找中追求;我们在现实和理想的夹缝中疼痛,在疼痛中坚守;我们在浮躁和竞争中痉挛,在痉挛中扼据。对待文学,一如对待我们朝思夜想的爱人一样充满激情和渴望,又如对待故年老友的友谊一样钟情和真诚,我们兴之所至就畅所欲言,像是和自己的心灵娓娓交谈。
感谢“中财集团”在企业面临市场刀枪剑戟般的剧烈竞争时,能够为文学撑起一方“中财论坛”的绿荫;在本身以追求效益为目的的企业发展中,能够不惜巨金,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一块可以舞棒挥拳的阵地。这说明除了集团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和爱好外,更加充分证明了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有力地树立了企业的精神形象,极大地扩展了企业触角向社会效益的广泛延伸。置身于这样的一块文学艺术芳苑,尽管因种种原因论坛人数较少,目前的气氛不很活跃,文学艺术的氛围还不浓郁,但也许真因为如此,倒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更感到因各位会员看法的不同、认识的差异、心思的疏密、情感的甘苦等以至于在认真拜读所有的文章时,不论其是否有远见卓识,是否具备精深魂魄,是否存在娴熟技巧和渊博的知识,但都可或给人蓬勃的思想情操,或给人情感温馨的抚慰,或给人忙碌中散淡的休憩,或给人咀嚼后酸涩的唏嘘,哪怕就是那些不够成熟三言两语的作品,读后也留给人一个会心的微笑。为此,我还要对每一个以发表文章或跟贴来支持论坛以及版面的会员朋友表示深深地感谢,因为“眼下,我们最多只能用一种特殊一点的心情或笔切割下来一点点我们过分匆忙的生命零件,那些零件散发着我们各自零星的生命气息:希望迷惘欢喜忧伤前行放弃。零散而难成体系;但构成生命,且只能构成生命(黄一鸾)。”
闲言少叙(已经不少啦,呵呵),没有想到我的真实是散文的生命一篇文字,能够引起论坛超级斑竹和广大会员的注意,特别是圆月弯刀、小老鼠、晚钟、忆雪飞、冯俊杰等具有相当知识基础和很有写作实力朋友的加入,使得这一讨论别具一格,饶有情趣。我原本是想通过将自己取舍精华的标准、对版面文章存在的问题和在散文写作中的体会谈一点肤浅的认识,目的是给各位会员在散文的创作中提供一点有限的参考,对自己在文章取舍上的不足向朋友作一交代,以期能够给论坛日以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带来一叶绿色。对各位朋友的重视和讨论一开始我真的有些受宠若惊,继而喜出望外倍感欢欣,我想我是通过这样的讨论看到了论坛的希望所在,我想您也是这样,我相信广大的会员朋友也是这样。作为版面的版主,我深知因为自己的欣赏水平和学识所致,一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对此我深信不疑,即就是真实是散文的生命一文,因是那晚看完帖子之后,思考自己写作中的体会并结合散文创作中较有普遍性的问题有感而发,所以存在对问题讲的不透彻,对论据掌握的不充分,对论点分析的不严谨,对结论推理的不深刻,文章本身比较散乱,逻辑上不够严密等问题,就现在自己来看,其中的缺点、不足和破绽是显而易见的。这两天拜读了晚钟会员平民——贵族——大众化和冯俊杰斑竹的我看散文的真实两篇文章以及圆月弯刀等会员的跟贴,多有裨益,颇觉在理,再检视自己的拙作,顿感赧颜。然文学艺术的创作本身就无止境可言,其理论研究亦无止境,所谓见仁见智,各具其理。即就是那些历代文豪,当今的大家手笔,除谢灵运之外,无一人敢再发“八斗才”之说,更何况吾辈区区笔吏也。我之为文,只是一种纯粹的个人喜好和偏爱,用小女子(林黛玉)的话说“不想玉堂金马登高第,只望它高山流水遇知音。”只是为了推动论坛的发展,活跃版面的气氛,就个人看法再写一贴,既是探讨又是请教,呵呵,何不乐而为之。
现就冯俊杰斑竹文章中所提出的“什么是散文?什么是真实?什么又是散文的真实?”三个问题商榷如下。
一、什么是散文。
“非韵非骈”散行以成体的文章即为散文。这是古典散文所长期使用的一个概念。郁达夫也在散文二集导言中说“非韵文即散文”需要说明的一是我国的“散文”传统即不包括小说、戏剧等散行文字在内,这和国外不同;二是现代散文是文学“四分法”的产物,它已将非文学的实用“文章”排除在外了。
早期的白话散文主要包括通讯、特写、报告文学、“四史”、回忆录、速写、游记、传记、日记、书信、序跋等体式不同、写法各异的文体,是一个相当广泛的“类”的概念。在散文漫长的发展沿革中,有些文体因作品之丰和创作人员之多以及本身理论的建立完善逐渐脱胎而出,离开了散文这个大“类”以致现在有的文体和散文并驾齐驱,有的甚至在创作中和理论研讨上超过散文而去,也有的正在散文群体之中蠢蠢欲动,一旦时机成熟,也可脱离散文而自成一体。比如散文和论文相结合的边缘文体就是“杂文”在三十年代就已发展的极为成熟;散文和新闻相结合产生了“报告文学”它是记叙性散文的极致,现在设有“报告文学奖”;其它如散文和历史相结合有了“史传文学”散文和诗歌的抒情相结合产生了“散文诗”等等不一而足。
综上所述,无论是以古代“非韵即散”的排他论证法,还是以大英百科全书关于散文的注释:“给非小说性散文下文学定义,是一项具有很大挑战性的任务”“它的定义只能规定的很松弛,以它不是(诗歌、小说、戏剧)来表示。”(散文世界1985年第一期,张梦阳著)。
或者,我们把目光稍微收敛一下,四散的目光终究不能扑捉到精致的细节,而理论成熟的蹊径之端往往隐藏在那些精致的细节之内。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不可或缺艺术性,那么我们能不能给艺术性散文下一个定义呢?
二、什么是真实?
我们还是先给艺术性散文下一个定义吧,或者也是狭义的,但是我们却能借此以铺开讨论:
“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以真实、自由的笔墨,主要用来表现个性、抒发感情、描绘心态的艺术短文,即谓之散文(刘锡庆)。”
根据这个定义和无论是中国古典的还是现代世界所认可的对文体的分类,冯俊杰朋友的“散文的文体。现代文学的文体基本上是走合并的道路。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很多文章可以说是散文与小说融合。戏剧结合了诗歌。”此话没有理论根据,也没有写作实践的证据,仅仅是自己的认为,所以是站不住脚的。次之,现在的文体划分是越来越细致,而并不是越来越合并。多年来,企图缩小散文内涵、准确标定散文界限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个只要看看所谓“美文”、“絮语散文”、“纯文学散文”、“小品散文”和“抒情散文”以及“文化散文”等等繁多名目的提出,就是一种弃“类”求“体”的探索,尽管很遗憾,由于这些名称的内涵并不十分科学和严谨,其它相近文体的客观发展也不够充分,以这些名称命名的文体还没有能够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但是它却有力的反映出了散文发展的一种思想或者散文研究的一种倾向,那就是文体的划分将会随着写作实践逐步细致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依靠另一种文体存在而到自行独立,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文学艺术也概莫能外。
那么什么是真实呢?我不知道冯俊杰朋友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是以文学艺术为前提还是以哲学为前提。“真”本身是与“假”、“伪”相对, “使真伪毋相乱(汉书宣帝纪)。”“实”乃充实之意“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孟子梁惠王下)。”如此讨论下去,怕是早已离题万里了,窃以为冯俊杰朋友是以文学艺术性为前提而提到真实的,纵观其文,也在围绕文学艺术在展开讨论,他又提到第三个问题了,我已经写得不少,怕许多朋友已经很有些不耐烦了,而散文也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而已,那么我们就放在一起来讨论吧。
三、什么又是散文的真实?
说到散文的真实就必须从文学艺术的真实性说起,文学艺术的真实性就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文学艺术的真实不等于社会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它所反映出来的生活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从而更具有真实性和感染力(辞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我在拙作中说过“真实有两点即事件本身的真实和情感的真实”我没有说散文创作的真实必须是真实生活的全息摄影,我下文又说:“读者所要求的是一种相对的真实,是生活的大致真实,这种大致的真实就是情感的真实。如果说真实是散文的生命,那么情感的真实就是散文的灵魂。有一个作家说‘写作即还原’,这种还原也就是保持了情感的真实,并具有了生活的大致真实。”我想这段话并不难以理解。“写作即还原”还原并不是对事实毫末未损的完整复制,而是对生活经历和着感情经历的深度提炼和精致加工,是用文字进行的一种回忆或反刍,经过艺术的表现形式,这种提炼和加工便具有了艺术性,是谓艺术作品,散文同样。不管是冯俊杰朋友提出的普鲁斯特也好,贾平凹也好,冯骥才也罢,其实上世纪末就有人提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结帐”但是不管是评论或者创作,连这些新世纪文学艺术领域的弄潮儿们也无可否认上世纪素有“北杨(朔)南秦(牧)”之称以及可以与之构成三足鼎立之势的刘白羽等,对“十七年”散文创作的贡献,这期间还有魏巍、吴伯箫、曹靖华等;而历史进入“新时期”以后,巴金以42万字的随想录作为自己告别文坛前的最后奉献,不仅表现了艺术家的良心和勇气,也表现了散文这种文题所具有的“真善美”的巨大魅力。当然孙犁在散文文苑中也是很让人注目的一朵奇葩,紧随其后的就是余、周、张、史四位当代中青年散文键笔,而贾平凹和汪曾祺的散文创作也颇有佳境,特别是汪曾祺在当代散文和现代散文以及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散文艺术方面,不能否认其独到之处;贾平凹相对来说其艺术素养、视野和气度微微逊色于汪,但其后期创作却接近了林语堂、周作人等前辈,也让人不得不佩服。而散文界普遍认为,冯骥才在散文创作中的排名应在邵燕祥之后、刘成章之前。
说散文的真实性,却说到了对散文大致经历的回顾,又牵扯出来许许多多让人敬仰不已的散文作家,只是就其在散文创作中的地位一言以蔽之,想要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论或者指点,怕不是我所能够以为的。只是需要指出的是,文学艺术的真实性是早被人们所公认了的,即就是那些科幻作品也只有具备了感情的真实才能抓住读者(观众)的心,散文同样,好的散文(文化艺术)必须具备真实性,这已经是被不仅仅是一两代或者十数代散文作家(艺术家)所证实的真理了,如果摒弃散文(文化艺术)的真实性,即就是在虚拟的网络的散文(文化艺术)创作中,也必定不会赢得众多读者的青睐,必将注定不会有所成就。
既然冯俊杰朋友以了解为名援引了贾平凹先生对散文的几点看法,我没有能够查找到是从哪里引用的,或者题目就是散文的看法吧,我手边没有他的这部著作。但是正好有由他主办的美文杂志并且是他自己写作的发刊词,于是也照猫画虎般引用一句,做为本文之结束语:
我们的散文挤进来,企图在于一种鼓与呼的声音:鼓呼散文的现实感,史诗感,真情感,鼓呼真正的散文大家,鼓呼真正属于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