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真教
推荐阅读: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武道宗师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射雕英雄传最新章节!
道教开始于汉代的“太平道”与“五斗米道”先秦的道家是哲学上的学派,到了汉代才成为宗教。六朝时有“干君道”(即太平道)、“天师道”(即五斗米道)、“皇家道”等。宋金以后,炼养派分南宗、北宗;符箓科教派分为“龙虎”(即天师道,又称正一教)、门皂、茅山三宗。
道教炼养派注重修仙长生之术,所炼的丹分为外丹、内丹。外丹是黄白术,末流演变为点金术,成为化学的前身,中外相同。内丹是炼气,化为内功与内家拳术,以及医学上针灸、经脉与穴道的研究,末流演变为房中术。道教末流所吹嘘的本事,是世俗人生的理想,既能财富无穷、长生不老、性能力特强,又能召仙降妖、招魂捉鬼,所以掌握了世俗最高权力的帝王也大感兴趣。北宋之末,徽宗皇帝对道教尤其着迷,命道教的领导人册封他为“教主道君皇帝”金兵占领中国北方后,北方百姓流离失所,惨受欺压,陕西、山东、河北一带兴起了三个新的道教教派,称为“全真教”、“大道教”、“太一教”结纳平民,隐然和异族的统治者对抗,其中尤以全真教声势最盛。
全真教不尚符箓烧炼,而以苦己利人为宗,所以大得百姓的尊敬。全真教属于道教中的北宗。元朝虞集道园学古录一书中说:“昔者汴宋之将亡,而道士家之说,诡幻益盛,乃有豪杰之士,佯狂玩世,志之所存,则求返其真而已,谓之全真。士有识变乱之机者,往往从之,门户颇宽弘,杂出乎期间者不可胜纪。而涧饮谷食,耐辛苦寒暑,坚忍人之所不能堪,力行人之所不能守,以自致于道,亦颇有所述于世。”全真教的教祖是王喆。
(这“喆”字也有写作三个“吉”字重叠的,两个字的声音意义都和“哲”字相同。)
关于他的生平,终南山重阳宫有一大碑,上刻刘祖谦所撰的重阳仙迹记,其中说:“师咸阳人,姓王氏,名喆,字知明,重阳其号。美须髯,目长于口,形质魁伟,任气好侠,少读书,系学籍,又隶名武选。天眷初,以财雄乡里后于南时村掘地为隧,封高数尺,榜曰:‘活死人墓’。大定丁亥夏,焚其居,人争赴救,师婆婆舞于火边,且作歌以见意。诂旦东迈,遥达宁海,首会马钰于怡老亭。马亦儒流中豪杰者,与其家人孙氏俱执弟子礼。又得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等七人,号马曰丹阳、谭曰长真、刘曰长生、丘曰长春、王曰玉阳、郝曰广宁、孙曰清净散人苦其出神入梦、掷伞投冠、腾凌灭没之事,皆其权智,非师之本教,学者期闻大道,无溺于方技可矣。”
金密国公金源铸撰有全真教祖碑,其中说:“先生美须髯,大目,身长六尺余寸,气豪言辩,以此得众。家业丰厚,以粟贷贫人有谭玉者,患大风疾垂死,乞为弟子,先生以涤面余水赐之,盥竟,眉发俨然如旧,顿亲道气萧洒,训名处端,号长真子。又有登州栖霞县丘哥者,幼亡父母,未尝读书,来礼,先生使掌文翰,自后日记千余言,亦善吟咏,训名处机,号长春子者是也。后愿礼师者云集,先生诮骂捶楚以磨炼之,往往散去,得先生道者,马谭丘而已。八年三月,凿洞昆仑山,于岭上采石为用,不意有巨石飞落,人皆悚栗,先生振威大喝,其石屹然而止。山间樵苏者欢呼作礼,远近服其神变。又或餐瓦石,或现二首坐庵中。九年己丑四月,宁海周伯通者,邀先生住庵,榜曰金莲堂,夜有神光照耀如昼,人以为火灾,近之,见先生行光明中。至登州,游蓬莱阁下观海,忽发飓风,人见先生随风吹入海中,惊讶间,有顷复跃出,唯遗失簪冠而已,移时,却见逐水波泛泛而出。或言先生目秀者,即示以病眸;或夸先生无漏者,即于州衙前登溷。凡为变异,人不可测者,皆此类也。于宁海途中,先生掷油伞于空,伞乘风而起,至查山王处一庵,其伞始堕,至掷处已二百余里也。与众别曰:‘我将归矣!’众乞留颂。先生曰:‘我于长安栾村吕道人庵壁上书矣。’枕左肱而逝。众皆号恸。先生复起曰:‘何哭乎?’于是呼马公附身密语。铭之曰:咸阳之属,曰大魏村,山川温丽,实生异人。幼之发秀,长而不群,工乎谈笑,妙于斯文。又善骑射,健勇绝伦。以文非时,复意于武,勘定祸乱,志欲斯举。文武二进,天不我与”
碑文中叙述王重阳许多希奇古怪的事迹,自然不可尽信,喝斥飞岩、口嚼瓦石、堕海不溺、掷伞飞行等等,或许是他显示一些武功,而传闻者加以夸大。人家说他内功深厚,不必大小便,他即刻在官府衙门前大小便,作风十分幽默。清末广东东莞陈友珊著有长春道教源流八卷,考证王重阳曾起兵与金兵相抗,其中说:“王重阳,有宋之忠义也据此则重阳不惟忠愤,且实曾纠众与金兵抗矣。金时碑记,有所忌惮,不敢显言。”
全真七子都名显当世,他们的事迹在碑文或书籍记载中流传下来。碑文和书籍都很多,重要的书籍有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七真年谱、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甘水仙源录、金莲正宗记、金莲正宗仙源像传等。元王利用无为真人马宗师道行碑:“马师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山东宁海州人中元后,重阳祖师造其席,与之瓜,即从蒂而食,询其故,曰:‘甘从苦中来。’问:‘奚自?’曰:‘终南。不远三千里,特来扶醉人。’遂心服而师事之。祖师感化非一,师悟头分三髻,三髻者,三‘吉’字,祖师讳也。十四年秋,与三道友言志于秦渡镇,师曰:‘斗贫。’谭曰:‘斗是。’刘曰:‘斗志。’丘曰:‘斗闲。’师曰:‘夫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净为基。节饮食,绝思虑,静坐以调息,安寝以养气。心不驰则性定,形不劳则精至,神不扰则丹结,然后灭情于虚,宁神于极,不出户庭而妙道得矣。”金密国公铸谭真人仙迹碑铭:“谭公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初名玉,宁海州人,其父即镣之工,每里己生资济贫窘往执弟子礼,重阳使宿庵中。时严冬飞雪,藉海藻而寐,重阳展足令抱之,少顷,汗流被体,如罩身炊甑中,拂晓以盥余水使涤面,月余,疾顿愈,由是推心敬事。”王重阳伸脚令谭处端抱住,谭感全身发热,当是王重阳以内功为他治病,盥余水中可能含有药物,涤面月余而风疾痊愈,这说法自比“全真教祖碑”中简单的叙述更能入信。金秦志安长生真人刘宗师道行碑:“刘先生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东莱之武官庄人承安丁巳,章宗召问至道之要。先生对曰:‘寡嗜欲则身安,薄赋敛则国泰。’”元史丘处机传:“丘处机,登州栖霞人,自号长春子金宋之季,俱遣使来召,不赴。岁己卯,太祖自乃蛮命近臣彻伯尔刘仲禄持诏求之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见焉经数十国,为地万有余里既见,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太祖深契其言,曰:‘天赐仙翁,以悟朕志。’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焉。于是锡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惟曰‘神仙’时国兵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盛,民罹俘戮,无所逃命。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于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元姚燧王宗师道行碑铭:“玉阳体玄广度真人王处一,宁海东牟人尝俯大壑,一足跂立,观者目瞬毛竖,舌挢然不能下,称为‘铁脚仙’。洞居九年,制炼形魄。长春颂以诗,有‘九夏迎阳立,三冬抱雪眠’语。出游齐鲁间,大肆其术,度人逐鬼、踣盗碎石或以为善幻诬民,因召饮可鸩。真人出门,戒其徒先凿池灌水,挠而浊之,往则持杯尽饮,曰:‘吾贫人也,未尝从人丐取。今幸见招,愿丐余杯,以尽君欢。’与之,又尽饮,归,解衣浴池中,有顷,池木沸涸,以故不死。或谗其善幻,世宗试而鸩之,见不可杀,悔怒,逐谗者。”元徐琰郝宗师道德碑:“郝师大通,字太古,号广宁子,宁海人研精于易,因通阴阳律历之术,性不乐仕进,慕司马季主、严君平之为人,以卜筮自晦乃弃家礼重阳于烟霞洞,求为弟子,重阳解纳衣,去其袖而与之,曰:‘勿患无袖,汝当自成’,盖传法之意也。”续文献通考:“广宁坐赵州桥下,儿童戏累石为塔于其顶,嘱以勿坏,头竟不侧,河水溢,不动,亦不伤。”
据续文献通考及登州府志:“孙仙姑不二,号清净散人,宁海县忠显幼女父以配马丹阳,生三子。丹阳既弃家从道,重阳祖师画骷髅劝化之,又画天堂一轴示之。姑弃三子诣金莲堂祈度。重阳赠以诗,改今名,遂授以道要。”
丘处机远赴西域去见成吉思汗的事迹,随行弟子李志常著有长春真人西游记
(有王国维校注本)
一书,详述经过及旅途见闻。长春真人西游记载有丘处机旅途中的一首长诗:“金山东畔阴山西,千岩万壑攒深溪。溪边乱石当道卧,古今不许道轮蹄。前年军兴二太子(即察合台),修道架桥彻溪水。今年吾道欲西行,车马喧阗复经此。银山铁壁千万重,争头竞角夸清雄。日出下观沧海近,月明上与天河通。参天松如笔管直,森森动有百余尺。万株相倚郁苍苍,一鸟不鸣空寂寂,羊肠孟门压太行,比斯大略犹寻常。双车上下苦敦颠,百骑前后多惊惶。天池海在山头上,百里镜空含万象。县车束马西下山,四十八桥低万丈。河南海北山无穷,千变万化规模同。未若兹山太奇绝,磊落峭拔加神功。我来时当八九月,半山已上皆为雪。山前草木晓如春,山后衣衾冷如铁。”丘处机、李志常一行,在西行途中见到成吉思汗攻破花剌子模诸城后屠戮之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有云:“方算端(即苏丹,回教国王)
之未败也,城中常十余万户,国破而来,存者四之一。”近代史家新会陈垣先生著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对全真教甚为推重,书中说:“自永嘉以来,河北沦于左衽者屡矣,然卒能用夏变夷,远而必复,中国疆土乃愈拓而愈广,人民愈生而愈众,何哉?此固先民千百年之心力艰苦培植而成,非幸致也。三教祖之所为,亦先民表现之一端耳。”后记中又说:“觉此所谓道家者类皆抗节不仕之遗民,岂可以其为道教而忽之也诸人所以值得表扬者,不仅消极方面有不甘事敌之操,其积极方面复有济人利物之行,固与明季遗民之逃禅者异曲同工也。”
据陈垣先生考证,全真教历任掌教,自王喆以后,依次为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尹志平、李志常、张志敬、王志坦、祁志诚、张志仙、苗道一、孙德或、蓝道元、孙履道、苗道一(二次接任)、完颜德明。其中谭处端曾任教主,尹志平寿至八十三岁,射雕、神雕两书中写他们早死,并非根据史实。全真七子和以后历任教祖未必都会武功,他们炼气修习内功,主要是健身却病之术。
在神雕侠侣书中出现的耶律楚材,是成吉思汗的近臣
(“蒙古”两字的汉译,据说是耶律楚材所创)
,当丘处机会见成吉思汗时,耶律楚材和他时相往来,作诗唱和。但耶律楚材信奉佛教,对于丘处机得到成吉思汗的优待
(命丘处机通管天下僧尼,豁免道士赋税差役,但僧人不能豁免)
十分不满,在他所著的西游录中对丘处机大肆攻击。今人姚从吾先生著有耶律楚材西游录足本校注专文,详加分析,认为耶律楚材的攻击都是从宗教的偏见出发,不能成立。
列仙全传是明朝万历年间刊行的一部有文有图的道家传说故事书。中国的神仙传记,以题名汉刘向撰的二卷列仙传为最早,陶弘景、葛洪、孙夷中、杜光庭、沈汾等相继有所编撰。最大部头的是北宋初年乐史所撰的总仙记,共一百三十卷,相信传说中的全部仙人都已包括在内,但已失传。列仙全传九卷,叙述了五百八十一位仙人的故事,起自老子、木公、西王母,一直叙至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其中许多并不是仙人,只是会幻术或得到皇帝封号的道士。在现存的这类书籍中,这是内容最丰富的了。
这书号称是王世贞编辑,又有李攀龙序,但多半是刊行此书的汪云鹏所伪托。汪云鹏是徽州“玩虎轩”书铺的主人,曾刊行许多附有精美插图的书籍和戏曲本子。“射雕”第四集中所附王喆、马钰、谭处端、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等六人的图像都出于此书。列仙全传中也有刘处玄与孙不二两人的故事,但没有图。六幅图中所绘全真教六位领袖的故事,都强调神怪法力。图中王重阳手中提铁罐,因他曾提铁罐乞食。他有许多特立异行,常人以为他是疯子,叫他“王害风”风同疯,即称他为“王疯子”马钰逝世那一天,对门人说:“今日当有非常之喜。”不久听得空中有音乐声,仰见仙姑乘云而过,仙童玉女,拥导前后,对马钰说:“我们先去蓬岛等你。”当夜马钰在大风雷中去世。谭处端在高唐县写了“龟蛇”二字送给茶馆主人吴六,吴挂在茶馆里,后来邻舍失火,延烧甚广,只有吴六的茶馆不遭波及。延祥馆中有枯槐一株,丘处机以杖绕而击之,喝道:“槐树复生!”槐树至今荣茂。郝大通图中所绘是他在赵州桥边头顶砖石小塔的故事。王处一图中所绘是王重阳飞伞二百里而传书的故事。
射雕英雄传中所说的黄裳真有其人。近人陈国符先生道藏源流考中考证宋徽宗访求天下道教遗书刻板的经过颇详。徽宗于政和三年下诏天下访求道教仙经,所获甚众。政和五年设经局,敕道士校定,送福州闽县,由郡守黄裳役工镂板。所刊道藏称为政和万寿道藏,共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黄裳,字晟仲,人称演山先生,福建延平人,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八十七。演山先生神道碑中说他:“颇从事于延年养生之术。博览道家之书,往往深解,而参诸日用。”黄裳刊印道藏的名气很响,后来明教刊印经书,也借用他的名字。陆游渭南文集卷五条对状:“明教伪经妖像,至于刻版流布。假借政和中道官程若清为校勘、福州知州黄裳为监雕。”
道教开始于汉代的“太平道”与“五斗米道”先秦的道家是哲学上的学派,到了汉代才成为宗教。六朝时有“干君道”(即太平道)、“天师道”(即五斗米道)、“皇家道”等。宋金以后,炼养派分南宗、北宗;符箓科教派分为“龙虎”(即天师道,又称正一教)、门皂、茅山三宗。
道教炼养派注重修仙长生之术,所炼的丹分为外丹、内丹。外丹是黄白术,末流演变为点金术,成为化学的前身,中外相同。内丹是炼气,化为内功与内家拳术,以及医学上针灸、经脉与穴道的研究,末流演变为房中术。道教末流所吹嘘的本事,是世俗人生的理想,既能财富无穷、长生不老、性能力特强,又能召仙降妖、招魂捉鬼,所以掌握了世俗最高权力的帝王也大感兴趣。北宋之末,徽宗皇帝对道教尤其着迷,命道教的领导人册封他为“教主道君皇帝”金兵占领中国北方后,北方百姓流离失所,惨受欺压,陕西、山东、河北一带兴起了三个新的道教教派,称为“全真教”、“大道教”、“太一教”结纳平民,隐然和异族的统治者对抗,其中尤以全真教声势最盛。
全真教不尚符箓烧炼,而以苦己利人为宗,所以大得百姓的尊敬。全真教属于道教中的北宗。元朝虞集道园学古录一书中说:“昔者汴宋之将亡,而道士家之说,诡幻益盛,乃有豪杰之士,佯狂玩世,志之所存,则求返其真而已,谓之全真。士有识变乱之机者,往往从之,门户颇宽弘,杂出乎期间者不可胜纪。而涧饮谷食,耐辛苦寒暑,坚忍人之所不能堪,力行人之所不能守,以自致于道,亦颇有所述于世。”全真教的教祖是王喆。
(这“喆”字也有写作三个“吉”字重叠的,两个字的声音意义都和“哲”字相同。)
关于他的生平,终南山重阳宫有一大碑,上刻刘祖谦所撰的重阳仙迹记,其中说:“师咸阳人,姓王氏,名喆,字知明,重阳其号。美须髯,目长于口,形质魁伟,任气好侠,少读书,系学籍,又隶名武选。天眷初,以财雄乡里后于南时村掘地为隧,封高数尺,榜曰:‘活死人墓’。大定丁亥夏,焚其居,人争赴救,师婆婆舞于火边,且作歌以见意。诂旦东迈,遥达宁海,首会马钰于怡老亭。马亦儒流中豪杰者,与其家人孙氏俱执弟子礼。又得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等七人,号马曰丹阳、谭曰长真、刘曰长生、丘曰长春、王曰玉阳、郝曰广宁、孙曰清净散人苦其出神入梦、掷伞投冠、腾凌灭没之事,皆其权智,非师之本教,学者期闻大道,无溺于方技可矣。”
金密国公金源铸撰有全真教祖碑,其中说:“先生美须髯,大目,身长六尺余寸,气豪言辩,以此得众。家业丰厚,以粟贷贫人有谭玉者,患大风疾垂死,乞为弟子,先生以涤面余水赐之,盥竟,眉发俨然如旧,顿亲道气萧洒,训名处端,号长真子。又有登州栖霞县丘哥者,幼亡父母,未尝读书,来礼,先生使掌文翰,自后日记千余言,亦善吟咏,训名处机,号长春子者是也。后愿礼师者云集,先生诮骂捶楚以磨炼之,往往散去,得先生道者,马谭丘而已。八年三月,凿洞昆仑山,于岭上采石为用,不意有巨石飞落,人皆悚栗,先生振威大喝,其石屹然而止。山间樵苏者欢呼作礼,远近服其神变。又或餐瓦石,或现二首坐庵中。九年己丑四月,宁海周伯通者,邀先生住庵,榜曰金莲堂,夜有神光照耀如昼,人以为火灾,近之,见先生行光明中。至登州,游蓬莱阁下观海,忽发飓风,人见先生随风吹入海中,惊讶间,有顷复跃出,唯遗失簪冠而已,移时,却见逐水波泛泛而出。或言先生目秀者,即示以病眸;或夸先生无漏者,即于州衙前登溷。凡为变异,人不可测者,皆此类也。于宁海途中,先生掷油伞于空,伞乘风而起,至查山王处一庵,其伞始堕,至掷处已二百余里也。与众别曰:‘我将归矣!’众乞留颂。先生曰:‘我于长安栾村吕道人庵壁上书矣。’枕左肱而逝。众皆号恸。先生复起曰:‘何哭乎?’于是呼马公附身密语。铭之曰:咸阳之属,曰大魏村,山川温丽,实生异人。幼之发秀,长而不群,工乎谈笑,妙于斯文。又善骑射,健勇绝伦。以文非时,复意于武,勘定祸乱,志欲斯举。文武二进,天不我与”
碑文中叙述王重阳许多希奇古怪的事迹,自然不可尽信,喝斥飞岩、口嚼瓦石、堕海不溺、掷伞飞行等等,或许是他显示一些武功,而传闻者加以夸大。人家说他内功深厚,不必大小便,他即刻在官府衙门前大小便,作风十分幽默。清末广东东莞陈友珊著有长春道教源流八卷,考证王重阳曾起兵与金兵相抗,其中说:“王重阳,有宋之忠义也据此则重阳不惟忠愤,且实曾纠众与金兵抗矣。金时碑记,有所忌惮,不敢显言。”
全真七子都名显当世,他们的事迹在碑文或书籍记载中流传下来。碑文和书籍都很多,重要的书籍有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七真年谱、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甘水仙源录、金莲正宗记、金莲正宗仙源像传等。元王利用无为真人马宗师道行碑:“马师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山东宁海州人中元后,重阳祖师造其席,与之瓜,即从蒂而食,询其故,曰:‘甘从苦中来。’问:‘奚自?’曰:‘终南。不远三千里,特来扶醉人。’遂心服而师事之。祖师感化非一,师悟头分三髻,三髻者,三‘吉’字,祖师讳也。十四年秋,与三道友言志于秦渡镇,师曰:‘斗贫。’谭曰:‘斗是。’刘曰:‘斗志。’丘曰:‘斗闲。’师曰:‘夫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净为基。节饮食,绝思虑,静坐以调息,安寝以养气。心不驰则性定,形不劳则精至,神不扰则丹结,然后灭情于虚,宁神于极,不出户庭而妙道得矣。”金密国公铸谭真人仙迹碑铭:“谭公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初名玉,宁海州人,其父即镣之工,每里己生资济贫窘往执弟子礼,重阳使宿庵中。时严冬飞雪,藉海藻而寐,重阳展足令抱之,少顷,汗流被体,如罩身炊甑中,拂晓以盥余水使涤面,月余,疾顿愈,由是推心敬事。”王重阳伸脚令谭处端抱住,谭感全身发热,当是王重阳以内功为他治病,盥余水中可能含有药物,涤面月余而风疾痊愈,这说法自比“全真教祖碑”中简单的叙述更能入信。金秦志安长生真人刘宗师道行碑:“刘先生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东莱之武官庄人承安丁巳,章宗召问至道之要。先生对曰:‘寡嗜欲则身安,薄赋敛则国泰。’”元史丘处机传:“丘处机,登州栖霞人,自号长春子金宋之季,俱遣使来召,不赴。岁己卯,太祖自乃蛮命近臣彻伯尔刘仲禄持诏求之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见焉经数十国,为地万有余里既见,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太祖深契其言,曰:‘天赐仙翁,以悟朕志。’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焉。于是锡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惟曰‘神仙’时国兵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盛,民罹俘戮,无所逃命。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于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元姚燧王宗师道行碑铭:“玉阳体玄广度真人王处一,宁海东牟人尝俯大壑,一足跂立,观者目瞬毛竖,舌挢然不能下,称为‘铁脚仙’。洞居九年,制炼形魄。长春颂以诗,有‘九夏迎阳立,三冬抱雪眠’语。出游齐鲁间,大肆其术,度人逐鬼、踣盗碎石或以为善幻诬民,因召饮可鸩。真人出门,戒其徒先凿池灌水,挠而浊之,往则持杯尽饮,曰:‘吾贫人也,未尝从人丐取。今幸见招,愿丐余杯,以尽君欢。’与之,又尽饮,归,解衣浴池中,有顷,池木沸涸,以故不死。或谗其善幻,世宗试而鸩之,见不可杀,悔怒,逐谗者。”元徐琰郝宗师道德碑:“郝师大通,字太古,号广宁子,宁海人研精于易,因通阴阳律历之术,性不乐仕进,慕司马季主、严君平之为人,以卜筮自晦乃弃家礼重阳于烟霞洞,求为弟子,重阳解纳衣,去其袖而与之,曰:‘勿患无袖,汝当自成’,盖传法之意也。”续文献通考:“广宁坐赵州桥下,儿童戏累石为塔于其顶,嘱以勿坏,头竟不侧,河水溢,不动,亦不伤。”
据续文献通考及登州府志:“孙仙姑不二,号清净散人,宁海县忠显幼女父以配马丹阳,生三子。丹阳既弃家从道,重阳祖师画骷髅劝化之,又画天堂一轴示之。姑弃三子诣金莲堂祈度。重阳赠以诗,改今名,遂授以道要。”
丘处机远赴西域去见成吉思汗的事迹,随行弟子李志常著有长春真人西游记
(有王国维校注本)
一书,详述经过及旅途见闻。长春真人西游记载有丘处机旅途中的一首长诗:“金山东畔阴山西,千岩万壑攒深溪。溪边乱石当道卧,古今不许道轮蹄。前年军兴二太子(即察合台),修道架桥彻溪水。今年吾道欲西行,车马喧阗复经此。银山铁壁千万重,争头竞角夸清雄。日出下观沧海近,月明上与天河通。参天松如笔管直,森森动有百余尺。万株相倚郁苍苍,一鸟不鸣空寂寂,羊肠孟门压太行,比斯大略犹寻常。双车上下苦敦颠,百骑前后多惊惶。天池海在山头上,百里镜空含万象。县车束马西下山,四十八桥低万丈。河南海北山无穷,千变万化规模同。未若兹山太奇绝,磊落峭拔加神功。我来时当八九月,半山已上皆为雪。山前草木晓如春,山后衣衾冷如铁。”丘处机、李志常一行,在西行途中见到成吉思汗攻破花剌子模诸城后屠戮之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有云:“方算端(即苏丹,回教国王)
之未败也,城中常十余万户,国破而来,存者四之一。”近代史家新会陈垣先生著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对全真教甚为推重,书中说:“自永嘉以来,河北沦于左衽者屡矣,然卒能用夏变夷,远而必复,中国疆土乃愈拓而愈广,人民愈生而愈众,何哉?此固先民千百年之心力艰苦培植而成,非幸致也。三教祖之所为,亦先民表现之一端耳。”后记中又说:“觉此所谓道家者类皆抗节不仕之遗民,岂可以其为道教而忽之也诸人所以值得表扬者,不仅消极方面有不甘事敌之操,其积极方面复有济人利物之行,固与明季遗民之逃禅者异曲同工也。”
据陈垣先生考证,全真教历任掌教,自王喆以后,依次为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尹志平、李志常、张志敬、王志坦、祁志诚、张志仙、苗道一、孙德或、蓝道元、孙履道、苗道一(二次接任)、完颜德明。其中谭处端曾任教主,尹志平寿至八十三岁,射雕、神雕两书中写他们早死,并非根据史实。全真七子和以后历任教祖未必都会武功,他们炼气修习内功,主要是健身却病之术。
在神雕侠侣书中出现的耶律楚材,是成吉思汗的近臣
(“蒙古”两字的汉译,据说是耶律楚材所创)
,当丘处机会见成吉思汗时,耶律楚材和他时相往来,作诗唱和。但耶律楚材信奉佛教,对于丘处机得到成吉思汗的优待
(命丘处机通管天下僧尼,豁免道士赋税差役,但僧人不能豁免)
十分不满,在他所著的西游录中对丘处机大肆攻击。今人姚从吾先生著有耶律楚材西游录足本校注专文,详加分析,认为耶律楚材的攻击都是从宗教的偏见出发,不能成立。
列仙全传是明朝万历年间刊行的一部有文有图的道家传说故事书。中国的神仙传记,以题名汉刘向撰的二卷列仙传为最早,陶弘景、葛洪、孙夷中、杜光庭、沈汾等相继有所编撰。最大部头的是北宋初年乐史所撰的总仙记,共一百三十卷,相信传说中的全部仙人都已包括在内,但已失传。列仙全传九卷,叙述了五百八十一位仙人的故事,起自老子、木公、西王母,一直叙至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其中许多并不是仙人,只是会幻术或得到皇帝封号的道士。在现存的这类书籍中,这是内容最丰富的了。
这书号称是王世贞编辑,又有李攀龙序,但多半是刊行此书的汪云鹏所伪托。汪云鹏是徽州“玩虎轩”书铺的主人,曾刊行许多附有精美插图的书籍和戏曲本子。“射雕”第四集中所附王喆、马钰、谭处端、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等六人的图像都出于此书。列仙全传中也有刘处玄与孙不二两人的故事,但没有图。六幅图中所绘全真教六位领袖的故事,都强调神怪法力。图中王重阳手中提铁罐,因他曾提铁罐乞食。他有许多特立异行,常人以为他是疯子,叫他“王害风”风同疯,即称他为“王疯子”马钰逝世那一天,对门人说:“今日当有非常之喜。”不久听得空中有音乐声,仰见仙姑乘云而过,仙童玉女,拥导前后,对马钰说:“我们先去蓬岛等你。”当夜马钰在大风雷中去世。谭处端在高唐县写了“龟蛇”二字送给茶馆主人吴六,吴挂在茶馆里,后来邻舍失火,延烧甚广,只有吴六的茶馆不遭波及。延祥馆中有枯槐一株,丘处机以杖绕而击之,喝道:“槐树复生!”槐树至今荣茂。郝大通图中所绘是他在赵州桥边头顶砖石小塔的故事。王处一图中所绘是王重阳飞伞二百里而传书的故事。
射雕英雄传中所说的黄裳真有其人。近人陈国符先生道藏源流考中考证宋徽宗访求天下道教遗书刻板的经过颇详。徽宗于政和三年下诏天下访求道教仙经,所获甚众。政和五年设经局,敕道士校定,送福州闽县,由郡守黄裳役工镂板。所刊道藏称为政和万寿道藏,共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黄裳,字晟仲,人称演山先生,福建延平人,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八十七。演山先生神道碑中说他:“颇从事于延年养生之术。博览道家之书,往往深解,而参诸日用。”黄裳刊印道藏的名气很响,后来明教刊印经书,也借用他的名字。陆游渭南文集卷五条对状:“明教伪经妖像,至于刻版流布。假借政和中道官程若清为校勘、福州知州黄裳为监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