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在水口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阿岑文集最新章节!
1927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候补委员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因为减员太多,在江西三湾改编之后,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叫做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余洒渡由师长改任为团长,毛委员任党代表。为了解决是党指挥枪,还是枪指挥党的问题,毛泽东提出了把支部建在连队的构想。10月上旬,毛委员接到中共湖南省委的指令,把部队带到湘南去进行武装扩展。为了执行省委的指令,毛委员于10月9日,带领部队离开三湾,向湘南方向开拔。
辗转一百余里山道,当天夜里,部队来到了湖南酃县(今炎陵县)水口墟。这是一个四面环山,两条河流交汇的山间盆地。盆地不小,南北有六华里,东西有两华里,依山傍水,可耕可渔可猎。四周山脚下,散居着近千的山民,他们淳朴好客。盆地北端,在两河相夹处,有个小墟市,每逢农历的二五八日,附近的山民都要到墟市来逢墟,交易山货,购买日用品。而且,这里东进二十余里就是黄挪潭,黄挪潭往东北就是大院,大院东北是牛角垄,牛角垄在八面山下。酃县的地下党组织和赤卫队就在这一带活动。县城以西才是国统区,距水口有六十多里路,且山道盘曲,山高涧深,易守难攻。于是,部队就在水口驻扎下来。
部队的大部分人马驻扎在水口墟外西边山脚下的枫树下小村里,那里有好几栋山墙高翘,青砖黑瓦的大宅院,是当地比较富裕的郭家大屋场。部队就驻扎在那里。部队一住下来,战士们就着手在流石(石灰和沙)粉刷的墙壁上书写标语口号。进行红色宣传。比较典型的有:“欢迎水口劳苦工农自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红军一师教导队四组宣)”、“不要拿枪打工农。白军士兵要澄清。欠饷只有暴动起来。白军士兵不要上前线打仗,不要替军阀当炮。士兵组织士兵会。白军士兵是工农出身,不要替军阀屠杀工农。(红三军军一师教导队青年九组宣)”等等。
而团部则设在靠近墟市的一家朱姓祠堂里。那是一座高大宽敞的祭祖祠堂,两扇木门有一丈二尺高,门槛是一尺二寸高的青石门槛,旁边是两块三尺长,与门槛一样高、有一尺五寸厚的门墩。走进大门,当中有一个天井,是用来采光和通风透气的,天井的地面上铺着鹅卵石,两边种着两株桂花树。正堂宽大如我们今天的半个大礼堂,照壁是神龛,堂顶是木版镶造的八角的藻井,堂柱有九棵,每棵一个成年人都合抱不拢,堂柱下端垫着六角形的石础,每面都雕刻着五谷、牛羊、琴棋之类的浮雕。祠堂的四角各有小厢房,前厢是单间,后厢是套间,楼上的厢房布局也是一样的。楼梯就在天井两侧的过道上。
毛委员几乎每天白天都在这里和团部的同志们在一起办公,处理军事、党务事务。13日那天,毛委员就是在这里会见酃县梁桥临时党支部书记周里的。周里是在水口路口被一位高个子军人盘查之后,被他领着来到朱家祠的。周里迈进朱家祠堂的青石门槛,一眼看见一个三十余岁,身材高挑,穿着便服的同志正坐在祠堂神龛前一张四方桌边写字。走进那同志身边,高个子军人对那同志介绍说:“这是周里同志,酃县的党员,来找组织关系,汇报支部工作的。”接着,他又对周里说:“这就是毛委员,毛泽东同志。”毛委员马上站起身,亲切地和周里握手,并招呼他在旁边的凳子上就坐。
毛委员问周里:“你们还有支部?”
周里立即答道:“是‘马日事变’后秘密成立的临时支部,我是支部书记。开始三个党员都是长沙回来的学生,以后又发展了几个农民入党。”
“原来的党员呢?”毛委员又问道。
“有的被抓,有的被杀,有的跑了,县委书记李却非不知去向。”周里接着汇报说“省农民协会的特派员朱子和同志是湘潭人,被反动派枪杀了,农民自卫队几十支枪被缴了,农会都解散了。现在,我们又在七都、五都、八都、九都恢复了几个农会小组。”
毛委员听了,高兴地说道:“你们还搞了这个,很好!就是要把农民协会恢复起来,先找那些受剥削最重,受苦最深,对土豪劣绅最恨的农民参加。”
接着,周里又汇报说找了一些学生做工作,毛委员肯定说:“知识分子活动力强,起桥梁作用,干革命要有知识分子。但是,我们主要依靠工农。农民是农村里的主力军,要多找满脚泥巴,满脚牛屎的人做朋友,把他们发动起来革命。”又说“你算算看,农村里地主多还是农民多,谁的力量大?就说你的家乡,有多少土豪劣绅,又有多少农民呢?”
周里答道:“劣绅有周德玉、周炎卿,还有几个地主,农民占绝大多数。”
毛委员笑道:“是嘛,你们那么多农民组织起来,力量就大了,就可以把土豪劣绅打倒。”
谈话当中,有人送来一封信,毛委员看完信,又问周里:“酃县敌人的情况怎样?”
周里答道:“酃县没有国民党的正规部队,南乡和东乡有挨户团,南乡挨户团头子叫陈大观,有三十多条枪;东乡挨户团头子叫贾少隶,缴了农会自卫队一些枪支,共有七八十条枪。”
毛委员听完介绍,向周里谈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他说:“由于蒋介石的反革命叛变,以及我们党内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使这次大革命遭到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目前,我们的处境非常困难,工作十分艰苦。但是,要看到光明和希望,要看到敌人内部矛盾重重,要看到受剥削、受压迫的工农大众总是要革命的。敌人在农村的力量比较薄弱,我们要发动农民,恢复农会,搞武装斗争。革命就要不怕杀头。现在到处是白色势力,你们还搞共产党,办农会,这就不错嘛!你们在酃县要发展党的组织,要放手发动农民办农会,要敢于向土豪劣绅作斗争。农民不组织起来,一盘散沙是不行的。组织起来还要搞武装,先搞梭标、鸟枪,再夺敌人的枪,我也可以给你们发枪。”
接着,毛委员又问酃县的地形,要周里画个详细地图给他。周里说:“有的地方不太熟悉,我去找张酃县地图来,行吗?”
“那更好。”毛委员点头道。
于是,周里和高个子军人来到朱家祠小学,找到一张酃县旧地图,送给了毛委员。周里留下联系地址,并给毛委员找了个向导,然后告辞出来,领命到茶陵县侦察敌情去了。
和周里会面以后,毛委员要在湘赣边区找一块落脚地的想法开始成熟。余洒渡执意要攻打长沙,要发挥他军事长官的优势,那无异于以卵击石——沿途各县的保安团、挨户团和国民党军队正等着这支残破的队伍自投罗网。而湘南那边的情况尚不明了,朱德和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在湘南战况如何呢?打了胜仗,发展了地盘,壮大了队伍,那自然好。但是,如果打败仗了呢?冒冒失失闯过去,岂不两军俱伤么?那么,又到哪里去立脚呢?毛委员凝视着周里送来的酃县地图,思索着这些问题,而派出去的何长工到湘南,去寻找朱德的队伍,至今还无音信,湘南的情况仍然渺茫。只有待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再作决定。
仲秋的水口,天气已经明显地寒凉起来了。士兵们却依然穿着单衣单裤。白天,列队从水口墟市的小街上走过,到河东岸的松山坝河滩上打靶训练,还会出汗,到了夜间,气温下降十好几度,不盖被子睡觉,还会被冷醒。战士们提出要做棉衣,连营长们报告给毛委员,毛委员同意了,要求队伍就用打土豪打来的棉布棉花做棉衣,棉布棉花不够,就用打土豪打来的银圆向墟市上的店铺买,要保证每个战士都做上一件棉衣。
部队滞留在水口,既不南下,也不北上。生活很艰苦,前途也似乎很渺茫,一些意志不很坚强的士兵开始悄悄逃跑。同时,原师长余洒渡和他属下的那些在三湾受到排挤的铁杆小头目,觉得毛泽东贪生怕死,土秀才不是带兵的料,一直坚持要北上去攻打长沙,起码也要去进攻湘南。这种声音有越来越汹涌的趋势。这不是单纯的打不打仗,怕不怕死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保存这支队伍的生存大计。是让余洒渡鼓动着盲目冒进,把部队打散,还是先找个立脚点,逐步发展壮大自己,再伺机出击呢?毛泽东觉得只有先保存自己,壮大自己,才能取得胜利。他从周里汇报的酃县县委组织自卫队,在大山里不屈不挠地与地主武装斗争,发展了组织,保存了力量,想到自己的这支秋收起义部队,要保存下来,必须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党指挥枪,不能让枪指挥党。于是,他把各连队的党代表找来商量,决定立即着手加强部队的党组织建设,实践三湾提出的“支部建在连上”的构想。
15日上午,毛委员主持召开了连以上党代表会议。他在会上指出:部队连续发生干部和战士逃跑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政治工作完全抓不到士兵,一遇到困难,就经不起考验。总结其中的教训,我们只有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才有可能提高士兵的政治素质和部队的战斗力。如果党支部能成为连队的战斗堡垒,别说是个别干部动摇不了士兵,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动士兵。在三湾,我们已作出将支部建在连上的决定,可是,当时战士中党员很少,现在,通过半个月的行军休整,发现和培养了不少建党积极分子,在战士中发展党员的条件已经成熟,今天的会议,就是要讨论在战士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会议在各连营党代表提名的基础上,通过了发展六名新党员的决议,毛委员要求,散会之后,各连营党代表要马上找那些即将入党的战士们谈话,填好入党志愿表,晚上就举行入党宣誓。
这天晚上,陈士蕖、欧阳健、李恒、赖毅、鄢辉、刘炎等六名已经填写了入党志愿表的骨干分子,被秘密通知到水口墟附近的一个大祠堂里开会。
各连党代表罗荣桓、宛希先、何成匈、熊寿祺、扬岳彬、李运启等与会人员到齐之后,毛委员宣布会议开始。首先由介绍人分别介绍新党员的简历,接着,毛委员走到六名新党员面前,一一询问他们,为什么要入党?问到赖毅时,赖毅回答道:“要翻身,要打倒土豪劣绅,要坚决革命!”毛委员说:“很好!很好!”接着,毛委员指着桌子上的红纸上写的“ccp”字母,解释说,这三个字母,是中国共产党英文名字的缩写,我们共产党员,就是要象党的誓词里说的,严格维护组织秘密,誓死为党工作。然后宣誓开始,毛委员举起右手,带领六名新党员,面对写着“ccp”和写着入党誓词的两张红纸,庄严宣誓:“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
后来,赖毅在毛委员在连队建党一文回忆说:“会议的地点选在靠近水口街的一个大祠堂里。我和五班长李恒同志跟着党代表上了阁楼,屋里已经有十几个人,各连的党代表都来了,其余的大都是各连的班长。毛委员也来了,正和几个同志低声谈话。房间里放着几条长板凳,靠北墙有一张四方桌,桌上放一盏煤油灯(马灯)。桌边上压着两张下垂的长方形红纸,一张上写着入党誓词,另一张上写着三个弯弯曲曲的外国字。我知道要举行入党宣誓了,心不禁剧烈地跳动起来”
随着六名新党员的入党宣誓,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个连队党支部正式诞生了。
后来,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经验时说:“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井冈山的斗争)
1965年5月24日,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在井冈山宾馆前散步时,回忆初创井冈山根据地的情景,对陪同人员(张平化、汪东兴等)说:“支部建在连上和发展新党员都是到水口的事情。水口是个好地方。我们在那里发展了秋收起义后的第一批党员,那时,我住在一个姓江的农民家里。”
毛泽东亲自主持发展新党员,成立第一个连队党支部的祠堂,就是水口的叶家祠堂,现在人们都叫它“叶家祠”叶家祠是一栋晚清两层建筑,青砖墙壁,小青瓦盖顶。当中是祠堂,二十平米的样子。左边有两间厢房,与堂屋相通,靠边那间有侧门可以外出。右边有三进六间厢房,当中两间前小后大,前间作过道用,后间相当于三分之二间堂屋,上面有阁楼,上阁楼的口子上有一扇可以覆盖的楼门,楼梯是可以搬动的木柱扶手楼梯,轻巧灵便。
而毛委员住过的“姓江的农民家里”就是现在水口村的桥头江家。桥头江家与叶家祠隔河相望,房屋相比较要简陋许多。属土木结构,除正对着小天井的堂屋宽大一些,旁边的厢房大约只有十平米一间,而且,窗户小得不足半平米,毛委员住的那间小房,采光还得借助屋顶开的天窗,天窗上安有透明的玻璃“明瓦”
江家有一个老人,叫江炳乾,2008年4月去世的,享年89岁。当年,毛委员住在他家时,他才十岁。2002年,水口镇政府组织维修桥头江家毛委员的住屋时,作者访问江老先生,问他毛委员当年住在这里是什么样子?江老先生说:毛委员满高,单单考考子(客家话:身材单瘦),头发莱(客家话:很)长,着到(穿)的是灰色的粗布衫衣,脚上着双草鞋,对人满和气,每天上昼(上午)出去,夜晚满暗(晚)才归来,每天都会带一些谷芽糖给我们食(吃)。夜晚看书看得满暗(晚),点着我家的桐油灯看书,有时候还看报纸。他睡得满暗(晚),第二早又起得满早,喜欢到门口走来走去散步,然后坐在门口的一棵乌桕树下看书。有时候又会去对面墟街上看队伍操练。那时子,红军每天清早和暗夜边子(傍晚)都要到墟上排着队伍,威威风风地走几转(趟),墟上的人都不敢乱声(讲话)。警卫员睡他隔壁,还有一个班的士兵睡在大屋边上的矮屋里。毛委员到我家住了有十多天,还到周围的老百姓家去和农民打讲(谈话),他问那些农民的日子好过么,农民受穷受苦,就是地主土豪劣绅霸占了农民的谷物,受苦的农民要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分地主家的浮财。部队走的时候,我家送了两双草鞋给毛委员和他的警卫,我阿哥也跟着队伍走了,那时他才十五岁,后来一直冒(没有)消息了。
在桥头江家居住地,毛委员接见了酃县的农民运动会干部何健础和刘雄,在听取何健础的汇报后,毛委员要求县里的农运会干部,在农运会受到地主武装的破坏的情况下,不要气馁,要把干部们重新组织起来,立即恢复农民运动会,要拿起枪来,建立革命的武装,跟地主武装斗争,带领农民们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毛委员接着问道:“你们这里还有懂军事的人吗?”何健础说:“有!”便举荐说“一个叫何国诚,一个叫何史良,都是黄埔第四期毕业的,因不满蒋介石叛变革命,都从国民党军队弃职回家了。”毛委员听了,说:“你们回去和他们商量,看是否愿意参加革命军?如果愿意,就过来找我们。”
当然,这样的事情,江老先生当时不可能晓得,他毕竟太幼小,也不是党的干部。再者,这样的会见还比较秘密。
毛委员白天几乎都在第一团团部办公。连队建党之后,党对部队的领导很快加强了,余洒渡、苏先俊等变得势单力孤了,但他们不甘心,带上两个亲信不辞而别,要去省委汇报,说毛泽东故意拖延军机,滞留水口,不执行省委进军湘南的指令,想当山大王。余洒渡等人走到大风垄口女子庙前,被哨兵拦住,很快被陈伯钧带去的人带回团部,交给毛委员处理。有人提出余洒渡等是叛变,要求枪毙他们。毛委员深知他们的内情,觉得巴蛮留他们在水口、在部队,也不好,就让士兵放他们走了。这和四十年以后,放林彪出逃几乎一样——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余洒渡走后,毛委员要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思想进一步坚定,他根据周里侦察的情报,派宛希先带一支人马去攻打茶陵,并交代他,打完之后立即撤出,到宁冈找袁文才会合。同时,毛委员又派陈伯钧、游雪程、徐彦刚三名党员去宁冈袁文才部队任职。后来,陈伯钧回忆说:“在水口,部队一面休整,一面发动群众,打土豪。毛委员对于我们这支小红军要找个立足之地,时时刻刻悬念在心。这时,他决定派游雪程、徐彦刚同志和我三个人,到袁文才的部队担任连长、副连长、排长职务,帮助他们练兵,培养革命干部,借此打下后方根据地的基础,便于红军的游击活动。临离开部队时,我们去见毛委员。那是在一个祠堂里,神龛脚下铺着稻草,毛委员坐在地铺上,简单地向我们交代了几句:你们到那里要好好同人家合作,要搞好关系,听袁营长的话,注意了解当地情况,传播革命种子。”(陈伯钧毛委员带领我们上井冈山)
18日,有战士在水口石壁下村一个李姓人家找到几张报纸,送给毛委员。在报纸上,毛委员看到一则消息,朱德和陈毅的部队在湘南被国民党军队打得正往湘中、湘东方向转移,已经到了宜章一带。于是,毛委员果断地决定:返回井冈山,在那里落脚安家。“我们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在井冈山安的家。”(1965年5月24日,毛泽东)
连队建党叶家祠,从此麾师井冈山。
21日,毛委员带领部队离开了水口,经八都(下村)到遂川大汾,遭遇肖家璧的靖卫团,部队被冲散。24日,毛委员在荆竹山与袁文才联系好的王佐会合,着手开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008年7月19日于水口
1927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候补委员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因为减员太多,在江西三湾改编之后,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叫做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余洒渡由师长改任为团长,毛委员任党代表。为了解决是党指挥枪,还是枪指挥党的问题,毛泽东提出了把支部建在连队的构想。10月上旬,毛委员接到中共湖南省委的指令,把部队带到湘南去进行武装扩展。为了执行省委的指令,毛委员于10月9日,带领部队离开三湾,向湘南方向开拔。
辗转一百余里山道,当天夜里,部队来到了湖南酃县(今炎陵县)水口墟。这是一个四面环山,两条河流交汇的山间盆地。盆地不小,南北有六华里,东西有两华里,依山傍水,可耕可渔可猎。四周山脚下,散居着近千的山民,他们淳朴好客。盆地北端,在两河相夹处,有个小墟市,每逢农历的二五八日,附近的山民都要到墟市来逢墟,交易山货,购买日用品。而且,这里东进二十余里就是黄挪潭,黄挪潭往东北就是大院,大院东北是牛角垄,牛角垄在八面山下。酃县的地下党组织和赤卫队就在这一带活动。县城以西才是国统区,距水口有六十多里路,且山道盘曲,山高涧深,易守难攻。于是,部队就在水口驻扎下来。
部队的大部分人马驻扎在水口墟外西边山脚下的枫树下小村里,那里有好几栋山墙高翘,青砖黑瓦的大宅院,是当地比较富裕的郭家大屋场。部队就驻扎在那里。部队一住下来,战士们就着手在流石(石灰和沙)粉刷的墙壁上书写标语口号。进行红色宣传。比较典型的有:“欢迎水口劳苦工农自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红军一师教导队四组宣)”、“不要拿枪打工农。白军士兵要澄清。欠饷只有暴动起来。白军士兵不要上前线打仗,不要替军阀当炮。士兵组织士兵会。白军士兵是工农出身,不要替军阀屠杀工农。(红三军军一师教导队青年九组宣)”等等。
而团部则设在靠近墟市的一家朱姓祠堂里。那是一座高大宽敞的祭祖祠堂,两扇木门有一丈二尺高,门槛是一尺二寸高的青石门槛,旁边是两块三尺长,与门槛一样高、有一尺五寸厚的门墩。走进大门,当中有一个天井,是用来采光和通风透气的,天井的地面上铺着鹅卵石,两边种着两株桂花树。正堂宽大如我们今天的半个大礼堂,照壁是神龛,堂顶是木版镶造的八角的藻井,堂柱有九棵,每棵一个成年人都合抱不拢,堂柱下端垫着六角形的石础,每面都雕刻着五谷、牛羊、琴棋之类的浮雕。祠堂的四角各有小厢房,前厢是单间,后厢是套间,楼上的厢房布局也是一样的。楼梯就在天井两侧的过道上。
毛委员几乎每天白天都在这里和团部的同志们在一起办公,处理军事、党务事务。13日那天,毛委员就是在这里会见酃县梁桥临时党支部书记周里的。周里是在水口路口被一位高个子军人盘查之后,被他领着来到朱家祠的。周里迈进朱家祠堂的青石门槛,一眼看见一个三十余岁,身材高挑,穿着便服的同志正坐在祠堂神龛前一张四方桌边写字。走进那同志身边,高个子军人对那同志介绍说:“这是周里同志,酃县的党员,来找组织关系,汇报支部工作的。”接着,他又对周里说:“这就是毛委员,毛泽东同志。”毛委员马上站起身,亲切地和周里握手,并招呼他在旁边的凳子上就坐。
毛委员问周里:“你们还有支部?”
周里立即答道:“是‘马日事变’后秘密成立的临时支部,我是支部书记。开始三个党员都是长沙回来的学生,以后又发展了几个农民入党。”
“原来的党员呢?”毛委员又问道。
“有的被抓,有的被杀,有的跑了,县委书记李却非不知去向。”周里接着汇报说“省农民协会的特派员朱子和同志是湘潭人,被反动派枪杀了,农民自卫队几十支枪被缴了,农会都解散了。现在,我们又在七都、五都、八都、九都恢复了几个农会小组。”
毛委员听了,高兴地说道:“你们还搞了这个,很好!就是要把农民协会恢复起来,先找那些受剥削最重,受苦最深,对土豪劣绅最恨的农民参加。”
接着,周里又汇报说找了一些学生做工作,毛委员肯定说:“知识分子活动力强,起桥梁作用,干革命要有知识分子。但是,我们主要依靠工农。农民是农村里的主力军,要多找满脚泥巴,满脚牛屎的人做朋友,把他们发动起来革命。”又说“你算算看,农村里地主多还是农民多,谁的力量大?就说你的家乡,有多少土豪劣绅,又有多少农民呢?”
周里答道:“劣绅有周德玉、周炎卿,还有几个地主,农民占绝大多数。”
毛委员笑道:“是嘛,你们那么多农民组织起来,力量就大了,就可以把土豪劣绅打倒。”
谈话当中,有人送来一封信,毛委员看完信,又问周里:“酃县敌人的情况怎样?”
周里答道:“酃县没有国民党的正规部队,南乡和东乡有挨户团,南乡挨户团头子叫陈大观,有三十多条枪;东乡挨户团头子叫贾少隶,缴了农会自卫队一些枪支,共有七八十条枪。”
毛委员听完介绍,向周里谈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他说:“由于蒋介石的反革命叛变,以及我们党内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使这次大革命遭到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目前,我们的处境非常困难,工作十分艰苦。但是,要看到光明和希望,要看到敌人内部矛盾重重,要看到受剥削、受压迫的工农大众总是要革命的。敌人在农村的力量比较薄弱,我们要发动农民,恢复农会,搞武装斗争。革命就要不怕杀头。现在到处是白色势力,你们还搞共产党,办农会,这就不错嘛!你们在酃县要发展党的组织,要放手发动农民办农会,要敢于向土豪劣绅作斗争。农民不组织起来,一盘散沙是不行的。组织起来还要搞武装,先搞梭标、鸟枪,再夺敌人的枪,我也可以给你们发枪。”
接着,毛委员又问酃县的地形,要周里画个详细地图给他。周里说:“有的地方不太熟悉,我去找张酃县地图来,行吗?”
“那更好。”毛委员点头道。
于是,周里和高个子军人来到朱家祠小学,找到一张酃县旧地图,送给了毛委员。周里留下联系地址,并给毛委员找了个向导,然后告辞出来,领命到茶陵县侦察敌情去了。
和周里会面以后,毛委员要在湘赣边区找一块落脚地的想法开始成熟。余洒渡执意要攻打长沙,要发挥他军事长官的优势,那无异于以卵击石——沿途各县的保安团、挨户团和国民党军队正等着这支残破的队伍自投罗网。而湘南那边的情况尚不明了,朱德和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在湘南战况如何呢?打了胜仗,发展了地盘,壮大了队伍,那自然好。但是,如果打败仗了呢?冒冒失失闯过去,岂不两军俱伤么?那么,又到哪里去立脚呢?毛委员凝视着周里送来的酃县地图,思索着这些问题,而派出去的何长工到湘南,去寻找朱德的队伍,至今还无音信,湘南的情况仍然渺茫。只有待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再作决定。
仲秋的水口,天气已经明显地寒凉起来了。士兵们却依然穿着单衣单裤。白天,列队从水口墟市的小街上走过,到河东岸的松山坝河滩上打靶训练,还会出汗,到了夜间,气温下降十好几度,不盖被子睡觉,还会被冷醒。战士们提出要做棉衣,连营长们报告给毛委员,毛委员同意了,要求队伍就用打土豪打来的棉布棉花做棉衣,棉布棉花不够,就用打土豪打来的银圆向墟市上的店铺买,要保证每个战士都做上一件棉衣。
部队滞留在水口,既不南下,也不北上。生活很艰苦,前途也似乎很渺茫,一些意志不很坚强的士兵开始悄悄逃跑。同时,原师长余洒渡和他属下的那些在三湾受到排挤的铁杆小头目,觉得毛泽东贪生怕死,土秀才不是带兵的料,一直坚持要北上去攻打长沙,起码也要去进攻湘南。这种声音有越来越汹涌的趋势。这不是单纯的打不打仗,怕不怕死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保存这支队伍的生存大计。是让余洒渡鼓动着盲目冒进,把部队打散,还是先找个立脚点,逐步发展壮大自己,再伺机出击呢?毛泽东觉得只有先保存自己,壮大自己,才能取得胜利。他从周里汇报的酃县县委组织自卫队,在大山里不屈不挠地与地主武装斗争,发展了组织,保存了力量,想到自己的这支秋收起义部队,要保存下来,必须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党指挥枪,不能让枪指挥党。于是,他把各连队的党代表找来商量,决定立即着手加强部队的党组织建设,实践三湾提出的“支部建在连上”的构想。
15日上午,毛委员主持召开了连以上党代表会议。他在会上指出:部队连续发生干部和战士逃跑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政治工作完全抓不到士兵,一遇到困难,就经不起考验。总结其中的教训,我们只有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才有可能提高士兵的政治素质和部队的战斗力。如果党支部能成为连队的战斗堡垒,别说是个别干部动摇不了士兵,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动士兵。在三湾,我们已作出将支部建在连上的决定,可是,当时战士中党员很少,现在,通过半个月的行军休整,发现和培养了不少建党积极分子,在战士中发展党员的条件已经成熟,今天的会议,就是要讨论在战士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会议在各连营党代表提名的基础上,通过了发展六名新党员的决议,毛委员要求,散会之后,各连营党代表要马上找那些即将入党的战士们谈话,填好入党志愿表,晚上就举行入党宣誓。
这天晚上,陈士蕖、欧阳健、李恒、赖毅、鄢辉、刘炎等六名已经填写了入党志愿表的骨干分子,被秘密通知到水口墟附近的一个大祠堂里开会。
各连党代表罗荣桓、宛希先、何成匈、熊寿祺、扬岳彬、李运启等与会人员到齐之后,毛委员宣布会议开始。首先由介绍人分别介绍新党员的简历,接着,毛委员走到六名新党员面前,一一询问他们,为什么要入党?问到赖毅时,赖毅回答道:“要翻身,要打倒土豪劣绅,要坚决革命!”毛委员说:“很好!很好!”接着,毛委员指着桌子上的红纸上写的“ccp”字母,解释说,这三个字母,是中国共产党英文名字的缩写,我们共产党员,就是要象党的誓词里说的,严格维护组织秘密,誓死为党工作。然后宣誓开始,毛委员举起右手,带领六名新党员,面对写着“ccp”和写着入党誓词的两张红纸,庄严宣誓:“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
后来,赖毅在毛委员在连队建党一文回忆说:“会议的地点选在靠近水口街的一个大祠堂里。我和五班长李恒同志跟着党代表上了阁楼,屋里已经有十几个人,各连的党代表都来了,其余的大都是各连的班长。毛委员也来了,正和几个同志低声谈话。房间里放着几条长板凳,靠北墙有一张四方桌,桌上放一盏煤油灯(马灯)。桌边上压着两张下垂的长方形红纸,一张上写着入党誓词,另一张上写着三个弯弯曲曲的外国字。我知道要举行入党宣誓了,心不禁剧烈地跳动起来”
随着六名新党员的入党宣誓,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个连队党支部正式诞生了。
后来,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经验时说:“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井冈山的斗争)
1965年5月24日,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在井冈山宾馆前散步时,回忆初创井冈山根据地的情景,对陪同人员(张平化、汪东兴等)说:“支部建在连上和发展新党员都是到水口的事情。水口是个好地方。我们在那里发展了秋收起义后的第一批党员,那时,我住在一个姓江的农民家里。”
毛泽东亲自主持发展新党员,成立第一个连队党支部的祠堂,就是水口的叶家祠堂,现在人们都叫它“叶家祠”叶家祠是一栋晚清两层建筑,青砖墙壁,小青瓦盖顶。当中是祠堂,二十平米的样子。左边有两间厢房,与堂屋相通,靠边那间有侧门可以外出。右边有三进六间厢房,当中两间前小后大,前间作过道用,后间相当于三分之二间堂屋,上面有阁楼,上阁楼的口子上有一扇可以覆盖的楼门,楼梯是可以搬动的木柱扶手楼梯,轻巧灵便。
而毛委员住过的“姓江的农民家里”就是现在水口村的桥头江家。桥头江家与叶家祠隔河相望,房屋相比较要简陋许多。属土木结构,除正对着小天井的堂屋宽大一些,旁边的厢房大约只有十平米一间,而且,窗户小得不足半平米,毛委员住的那间小房,采光还得借助屋顶开的天窗,天窗上安有透明的玻璃“明瓦”
江家有一个老人,叫江炳乾,2008年4月去世的,享年89岁。当年,毛委员住在他家时,他才十岁。2002年,水口镇政府组织维修桥头江家毛委员的住屋时,作者访问江老先生,问他毛委员当年住在这里是什么样子?江老先生说:毛委员满高,单单考考子(客家话:身材单瘦),头发莱(客家话:很)长,着到(穿)的是灰色的粗布衫衣,脚上着双草鞋,对人满和气,每天上昼(上午)出去,夜晚满暗(晚)才归来,每天都会带一些谷芽糖给我们食(吃)。夜晚看书看得满暗(晚),点着我家的桐油灯看书,有时候还看报纸。他睡得满暗(晚),第二早又起得满早,喜欢到门口走来走去散步,然后坐在门口的一棵乌桕树下看书。有时候又会去对面墟街上看队伍操练。那时子,红军每天清早和暗夜边子(傍晚)都要到墟上排着队伍,威威风风地走几转(趟),墟上的人都不敢乱声(讲话)。警卫员睡他隔壁,还有一个班的士兵睡在大屋边上的矮屋里。毛委员到我家住了有十多天,还到周围的老百姓家去和农民打讲(谈话),他问那些农民的日子好过么,农民受穷受苦,就是地主土豪劣绅霸占了农民的谷物,受苦的农民要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分地主家的浮财。部队走的时候,我家送了两双草鞋给毛委员和他的警卫,我阿哥也跟着队伍走了,那时他才十五岁,后来一直冒(没有)消息了。
在桥头江家居住地,毛委员接见了酃县的农民运动会干部何健础和刘雄,在听取何健础的汇报后,毛委员要求县里的农运会干部,在农运会受到地主武装的破坏的情况下,不要气馁,要把干部们重新组织起来,立即恢复农民运动会,要拿起枪来,建立革命的武装,跟地主武装斗争,带领农民们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毛委员接着问道:“你们这里还有懂军事的人吗?”何健础说:“有!”便举荐说“一个叫何国诚,一个叫何史良,都是黄埔第四期毕业的,因不满蒋介石叛变革命,都从国民党军队弃职回家了。”毛委员听了,说:“你们回去和他们商量,看是否愿意参加革命军?如果愿意,就过来找我们。”
当然,这样的事情,江老先生当时不可能晓得,他毕竟太幼小,也不是党的干部。再者,这样的会见还比较秘密。
毛委员白天几乎都在第一团团部办公。连队建党之后,党对部队的领导很快加强了,余洒渡、苏先俊等变得势单力孤了,但他们不甘心,带上两个亲信不辞而别,要去省委汇报,说毛泽东故意拖延军机,滞留水口,不执行省委进军湘南的指令,想当山大王。余洒渡等人走到大风垄口女子庙前,被哨兵拦住,很快被陈伯钧带去的人带回团部,交给毛委员处理。有人提出余洒渡等是叛变,要求枪毙他们。毛委员深知他们的内情,觉得巴蛮留他们在水口、在部队,也不好,就让士兵放他们走了。这和四十年以后,放林彪出逃几乎一样——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余洒渡走后,毛委员要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思想进一步坚定,他根据周里侦察的情报,派宛希先带一支人马去攻打茶陵,并交代他,打完之后立即撤出,到宁冈找袁文才会合。同时,毛委员又派陈伯钧、游雪程、徐彦刚三名党员去宁冈袁文才部队任职。后来,陈伯钧回忆说:“在水口,部队一面休整,一面发动群众,打土豪。毛委员对于我们这支小红军要找个立足之地,时时刻刻悬念在心。这时,他决定派游雪程、徐彦刚同志和我三个人,到袁文才的部队担任连长、副连长、排长职务,帮助他们练兵,培养革命干部,借此打下后方根据地的基础,便于红军的游击活动。临离开部队时,我们去见毛委员。那是在一个祠堂里,神龛脚下铺着稻草,毛委员坐在地铺上,简单地向我们交代了几句:你们到那里要好好同人家合作,要搞好关系,听袁营长的话,注意了解当地情况,传播革命种子。”(陈伯钧毛委员带领我们上井冈山)
18日,有战士在水口石壁下村一个李姓人家找到几张报纸,送给毛委员。在报纸上,毛委员看到一则消息,朱德和陈毅的部队在湘南被国民党军队打得正往湘中、湘东方向转移,已经到了宜章一带。于是,毛委员果断地决定:返回井冈山,在那里落脚安家。“我们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在井冈山安的家。”(1965年5月24日,毛泽东)
连队建党叶家祠,从此麾师井冈山。
21日,毛委员带领部队离开了水口,经八都(下村)到遂川大汾,遭遇肖家璧的靖卫团,部队被冲散。24日,毛委员在荆竹山与袁文才联系好的王佐会合,着手开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008年7月19日于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