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母亲逝去的岁月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安声中文集最新章节!
华灯初上的街头,看着潮水般涌动的人流,心中的凄凉便铺天盖地的袭来,没有母亲在身边的城市,虽繁华似绵,却暗然神伤。只有看到牙牙学语的孩子用稚嫩的童音含糊不清地喊出一句“妈妈”时,这一瞬间就让我泪流满面,无论世事怎样变换纷扰,母亲的点点滴滴一直都会是我心中最明析情节,母亲去世已两年多了,但我对她的怀念却与日俱增。
早年的母亲任劳任怨。那时候的农村没有现在这么多致富路,在那“大干快上,人定胜天”的年代,生产队是集体劳动。母亲是一位勤劳的庄稼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从得不到歇息,真可谓是“鸡叫做到鬼叫”母亲只知拼命地劳作,既无怨言,也不会偷懒,她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劳动能手,什么重活、累活,她总是要抢着干,好象从不知道什么叫辛苦。当时,人们劳动采取的是记工制,每年年底核算下来母亲拿的工分最多,生产队发给她一张“五好社员”的奖状,这在当时可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和奖赏了,说是“奖赏”其实只不过是一张空头纸,一文不值,但我从母亲的脸上看到了漾溢着的自豪。当时我虽还小,但我已懂得这一张纸凝结了母亲多少血汗,仍至生命的能量啊。后来村上的人说我母亲能推着重车过虹桥,那是男劳动力也感到吃力的事。尤其记得队里送公粮,全靠肩挑,每一百斤论工算,母亲为了多争几个工分,总是尽量多装点,一路上还硬支撑从不歇息,累了就换个肩膀继续走。有时为了照顾亚琴(我的二姐,当时她年龄还小)母亲一路挑到粮站,袋子一倒就回来接我二姐,以使她少挑一程。影响最深的是,母亲总是穿着打着肩膀补钉的衣服,那是因为劳作所至。
母亲非常勤劳俭朴。除了参加生产队里的集体劳动之外,家里的一切也都落在了母亲一人的肩上。当时父亲在外工作,她要忙种家里的几分自留地,要喂猪,要烧饭,还要照顾我们三兄妹。我记忆最深的是,母亲身上的那件被水洗得淡淡的蓝布衫,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那件布衫,因为我小的时候,常用小手牵着她那宽宽的衣襟,到田园的菜地里去摘垂在架子上的豆角,藏在田垄黄花下面的南瓜还有开着白花结着浅绿色的葫芦。从小我就目睹了母亲的勤劳,母亲还非常俭朴,父亲在外工作,条件在当时还算不错的,但她仍穿着打着补钉的衣裤和袜子,自己也从不乱花钱。
母亲没有文化,言语也不多,但她的言行一直影响着我们三兄妹,她以身言教。我依稀记得,每晚我在灯光下(尤其是点电石灯的那年)做作业,母亲终于忙完了一天的劳作,她坐在我的身旁,神情是那么的疲惫不堪,看到她筋疲力尽的样子,我心里一阵酸痛,这时你总该好好地歇下了吧,不然,她拿起针线又默默地干了起来。在我更小的时候,常常从梦中醒来,灯却还亮着——40瓦的灯泡泛着陈旧的黄色,母亲还在灯光下穿针引线,见我盯着她,就笑笑,为我掖好被角,又埋头做事了。那时不懂事的我有时还抱怨灯太亮,害得我无法睡稳。有时还半眯着眼,脑子里想着白天与同学一起玩耍的情形,现在想来我是多么的无知。有年冬天,天出奇的冷,被塑料布庶挡的窗仍然结有一层薄薄的霜,为了给我们做棉鞋,母亲的一双手冻坏了,那时的我还认为是天径地义的事。母亲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为我们耗尽了她生命的光华。
母亲被繁重的劳动压垮了,别人家的母亲也很辛苦,但她们毕竟有人分担,至少能分担一半以上,可我的母亲却被繁重的劳动过早地压垮了。她患有中风,那并不是什么高血压的原因,而是由超负荷强度的劳动所致,母亲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毛病,每晚上她的小腿奇痒难忍,甚至连皮肤都被抓破了,她总说,有一天脚不痒就好了。我们当时也误认为是一种皮肤病,直到前几年,我有了医疗科普知识,方知那是过度的长期负重劳动造成的。母亲常说,我再苦再累都不要紧,只要看到你们,我就什么都烟消云散了。母亲的喜悦和热情被日复一日的繁琐和数不清的付出所消耗。
母亲的行为一直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我们,我18岁那年考取了大学,毕业后分在了外地工作,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更加少了,每年只有节假日才能回去与母亲团聚。我们之间联系更多的是靠电话。每次打电话回家,母亲总有问不完的芝麻问题和说不完的关心话,未了总会来段“天气预报”我惟一能做的就是静静地听,无声的感动伴着一丝歉疚涌上心头,泪水溢满眼角。尽管我与母亲相隔一方,但母亲的关爱却始终一直围绕在我的身边,触手可及,从未间断过。我们都已成家立业,此时的你总该歇息了吧,但劳动好象就是她生活的一切,劳动就是她生活的乐趣。母亲种了南瓜、山芋,收的时候,家中能堆上一大堆,自留地的每个边边角角,母亲都把它利用了起来。她还种蚕豆、乌缸豆、赤豆、葵花、花生,房子周围种的丝瓜、扁豆,数不胜数,青翠欲滴,一片生机。村上怀福的母亲桂珍每次走过我们家门口,都要说:你们家什么都种的好。母亲直到生病后,她一人在家时,仍然是酷爱劳动,拖着半身不遂、行动不便的身体,艰难的劳动着。
母亲在68岁那年,病情恶化,我请了几天假回去探望她,见她真的老了,两眼深陷,满脸皱纹,皮肤腊黄。吃饭时已拿不稳筷子,重心不稳,走路时小心翼翼地贴近墙壁,靠着栏杆,眼神里藏着惊慌,犹如我小时候找不到依靠一样。我鼻子一酸“妈,这次我不走了,留下来好好陪你,我要喂你吃饭,让你觉得饭的香甜,要帮你洗头,梳你以前最喜爱的发型,牵你的手让你觉得安全,就象小时候你牵我一样。”“傻孩子,你有工作,有自己的小家庭,你还是放心地回去吧,妈反正已是这样了。”这就是母亲留给我的最后一段话。她在临走之前,我没有在她的身边。姐姐说,母亲在弥留之际,眼睛一直望着村口的那条小路,这也从此成了我终身的憾。
现在怀念母亲似乎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心中挥不去母亲的身影,想着母亲过去的音容笑貌、她艰辛的一生,我就抑不住泪如泉涌,没有了母亲的日子,感觉生活中没有了乐趣,心中充满了无限的伤感与惆怅。
华灯初上的街头,看着潮水般涌动的人流,心中的凄凉便铺天盖地的袭来,没有母亲在身边的城市,虽繁华似绵,却暗然神伤。只有看到牙牙学语的孩子用稚嫩的童音含糊不清地喊出一句“妈妈”时,这一瞬间就让我泪流满面,无论世事怎样变换纷扰,母亲的点点滴滴一直都会是我心中最明析情节,母亲去世已两年多了,但我对她的怀念却与日俱增。
早年的母亲任劳任怨。那时候的农村没有现在这么多致富路,在那“大干快上,人定胜天”的年代,生产队是集体劳动。母亲是一位勤劳的庄稼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从得不到歇息,真可谓是“鸡叫做到鬼叫”母亲只知拼命地劳作,既无怨言,也不会偷懒,她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劳动能手,什么重活、累活,她总是要抢着干,好象从不知道什么叫辛苦。当时,人们劳动采取的是记工制,每年年底核算下来母亲拿的工分最多,生产队发给她一张“五好社员”的奖状,这在当时可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和奖赏了,说是“奖赏”其实只不过是一张空头纸,一文不值,但我从母亲的脸上看到了漾溢着的自豪。当时我虽还小,但我已懂得这一张纸凝结了母亲多少血汗,仍至生命的能量啊。后来村上的人说我母亲能推着重车过虹桥,那是男劳动力也感到吃力的事。尤其记得队里送公粮,全靠肩挑,每一百斤论工算,母亲为了多争几个工分,总是尽量多装点,一路上还硬支撑从不歇息,累了就换个肩膀继续走。有时为了照顾亚琴(我的二姐,当时她年龄还小)母亲一路挑到粮站,袋子一倒就回来接我二姐,以使她少挑一程。影响最深的是,母亲总是穿着打着肩膀补钉的衣服,那是因为劳作所至。
母亲非常勤劳俭朴。除了参加生产队里的集体劳动之外,家里的一切也都落在了母亲一人的肩上。当时父亲在外工作,她要忙种家里的几分自留地,要喂猪,要烧饭,还要照顾我们三兄妹。我记忆最深的是,母亲身上的那件被水洗得淡淡的蓝布衫,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那件布衫,因为我小的时候,常用小手牵着她那宽宽的衣襟,到田园的菜地里去摘垂在架子上的豆角,藏在田垄黄花下面的南瓜还有开着白花结着浅绿色的葫芦。从小我就目睹了母亲的勤劳,母亲还非常俭朴,父亲在外工作,条件在当时还算不错的,但她仍穿着打着补钉的衣裤和袜子,自己也从不乱花钱。
母亲没有文化,言语也不多,但她的言行一直影响着我们三兄妹,她以身言教。我依稀记得,每晚我在灯光下(尤其是点电石灯的那年)做作业,母亲终于忙完了一天的劳作,她坐在我的身旁,神情是那么的疲惫不堪,看到她筋疲力尽的样子,我心里一阵酸痛,这时你总该好好地歇下了吧,不然,她拿起针线又默默地干了起来。在我更小的时候,常常从梦中醒来,灯却还亮着——40瓦的灯泡泛着陈旧的黄色,母亲还在灯光下穿针引线,见我盯着她,就笑笑,为我掖好被角,又埋头做事了。那时不懂事的我有时还抱怨灯太亮,害得我无法睡稳。有时还半眯着眼,脑子里想着白天与同学一起玩耍的情形,现在想来我是多么的无知。有年冬天,天出奇的冷,被塑料布庶挡的窗仍然结有一层薄薄的霜,为了给我们做棉鞋,母亲的一双手冻坏了,那时的我还认为是天径地义的事。母亲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为我们耗尽了她生命的光华。
母亲被繁重的劳动压垮了,别人家的母亲也很辛苦,但她们毕竟有人分担,至少能分担一半以上,可我的母亲却被繁重的劳动过早地压垮了。她患有中风,那并不是什么高血压的原因,而是由超负荷强度的劳动所致,母亲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毛病,每晚上她的小腿奇痒难忍,甚至连皮肤都被抓破了,她总说,有一天脚不痒就好了。我们当时也误认为是一种皮肤病,直到前几年,我有了医疗科普知识,方知那是过度的长期负重劳动造成的。母亲常说,我再苦再累都不要紧,只要看到你们,我就什么都烟消云散了。母亲的喜悦和热情被日复一日的繁琐和数不清的付出所消耗。
母亲的行为一直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我们,我18岁那年考取了大学,毕业后分在了外地工作,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更加少了,每年只有节假日才能回去与母亲团聚。我们之间联系更多的是靠电话。每次打电话回家,母亲总有问不完的芝麻问题和说不完的关心话,未了总会来段“天气预报”我惟一能做的就是静静地听,无声的感动伴着一丝歉疚涌上心头,泪水溢满眼角。尽管我与母亲相隔一方,但母亲的关爱却始终一直围绕在我的身边,触手可及,从未间断过。我们都已成家立业,此时的你总该歇息了吧,但劳动好象就是她生活的一切,劳动就是她生活的乐趣。母亲种了南瓜、山芋,收的时候,家中能堆上一大堆,自留地的每个边边角角,母亲都把它利用了起来。她还种蚕豆、乌缸豆、赤豆、葵花、花生,房子周围种的丝瓜、扁豆,数不胜数,青翠欲滴,一片生机。村上怀福的母亲桂珍每次走过我们家门口,都要说:你们家什么都种的好。母亲直到生病后,她一人在家时,仍然是酷爱劳动,拖着半身不遂、行动不便的身体,艰难的劳动着。
母亲在68岁那年,病情恶化,我请了几天假回去探望她,见她真的老了,两眼深陷,满脸皱纹,皮肤腊黄。吃饭时已拿不稳筷子,重心不稳,走路时小心翼翼地贴近墙壁,靠着栏杆,眼神里藏着惊慌,犹如我小时候找不到依靠一样。我鼻子一酸“妈,这次我不走了,留下来好好陪你,我要喂你吃饭,让你觉得饭的香甜,要帮你洗头,梳你以前最喜爱的发型,牵你的手让你觉得安全,就象小时候你牵我一样。”“傻孩子,你有工作,有自己的小家庭,你还是放心地回去吧,妈反正已是这样了。”这就是母亲留给我的最后一段话。她在临走之前,我没有在她的身边。姐姐说,母亲在弥留之际,眼睛一直望着村口的那条小路,这也从此成了我终身的憾。
现在怀念母亲似乎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心中挥不去母亲的身影,想着母亲过去的音容笑貌、她艰辛的一生,我就抑不住泪如泉涌,没有了母亲的日子,感觉生活中没有了乐趣,心中充满了无限的伤感与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