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上海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楚闲客文集最新章节!
第一次到上海这个古代的春申封地、现代的繁华都市,完全是懵懵懂懂地前去,懵懵懂懂地离开,其间还懵懵懂懂地住了大约两年。当时年幼,加之时间久远,没有留下多少印象。只记得来去都经过一座大铁桥,长大后,没有问过别人,也无意再问人,就凭着回忆和想象把它认作苏州河的铁桥,不会太离谱吧?
当时住的房子现在也许只能在有关旧上海的影视剧里看到了,有点类似北京四合院的布局,只是变平房为三层楼房,向内有环行走廊,二楼以上都围着木栏。我家住在二楼。楼下,好象是借给街道做了工厂和幼儿园。工厂生产什么,全然忘记了,只记得偌大的天井一角高高低低地堆了很多木包装箱。后来听上海人说“螺丝壳里做道场”马上就会联想起这个小工厂。那座包装箱堆起的小山,当年少不了爬过,也少不了挨摔。一次摔得鼻青脸肿之后,忙于上班的父母赶紧把我们送进了幼儿园。
说起那个幼儿园可以说是典型的封闭化管理,园舍实际上是大仓库改建的,孩子们送进去后,大铁栅栏门一锁,整天不让出来。而且那幼儿园的阿姨——也许只是个别的,但留下的印象格外深——还惯会拧耳朵,孩童们当面战战兢兢,背后称之为“扭耳朵幼儿园”可能因为幼儿园是借用父亲他们单位房子的缘故吧,我们几个“二房东”子弟获保幸免此难。只是那里实在是太压抑孩子的天性了,中午晚上临近吃饭的时候,一双双小手抓着铁栅栏,一个个小脑袋拼命往外伸,眼巴巴地盼着父母来接。以至看电影烈火中永生里小箩卜头的镜头时很自然地产生了共鸣!后来,父母对我们说了,当时看那情景,着实心疼,于是就请了个阿姨来带我们。
阿姨说得好象是带上海腔的苏北话或者是带苏北口音的上海话,来后常把我们带到大门口,哼着小曲边择菜,边看着我们玩耍。阿姨的模样在记忆中已是无从搜寻了,但那“杨柳青小调”还有“茉莉花”啊“拔根芦柴花”啊,以及“燕燕做媒”什么的,却在脑海里刻下了永不消失的波纹。
出了家门向右不远便是苏州河,那时河边密密麻麻停泊了很多带蓬子的小船,多年以后听毛阿敏唱越剧歌曲里面的乌蓬船,心里马上就联想到这种船。船与船之间的空隙被诸多漂浮物所填充,露出的水面污浊,缓缓流动。
河上有座桥,坡很陡,这一点决不会因为当时年幼而记错,因为有下面这件令人难忘的事佐证:那天中午奉父母之命去买东西——是盐或者是糖倒记不清了,在过了桥顶往下走时,突然感觉身后有个黑影扑了过来,就象神话动画片中的大老鹰似的,左躲右闪都不能摆脱,说时迟那时快,一下子就被扑倒在地,弄得满脸是血,有行人惊得尖叫起来。其实不过是鼻腔出血,大人来后采取措施很快就止住了。肇事者是个毛头小伙子,被到场的交通警察训得一愣一愣的,多少年后我还记得他那尴尬样子,莫名地有几丝同情。万幸的是,那辆无铃无闸的破旧自行车,被这毛头小伙从陡坡骑下撞上了命大的我,并没有使祖国的某一花骨朵从此凋谢。但后来童年少年时期经常鼻衄,是否此次拜上海猛男所赐,不得而知,呵呵。
一天早晨,有人喊河里出事了,很多人都去看。河边站满了人,根本什么都看不见。后来听说是一条木船停在桥下,夜间船上人熟睡之际突然涨水,船被挤散了架凭黯淡的回忆对那天的景象重新聚焦,好象是阴霾密布
第一次到上海这个古代的春申封地、现代的繁华都市,完全是懵懵懂懂地前去,懵懵懂懂地离开,其间还懵懵懂懂地住了大约两年。当时年幼,加之时间久远,没有留下多少印象。只记得来去都经过一座大铁桥,长大后,没有问过别人,也无意再问人,就凭着回忆和想象把它认作苏州河的铁桥,不会太离谱吧?
当时住的房子现在也许只能在有关旧上海的影视剧里看到了,有点类似北京四合院的布局,只是变平房为三层楼房,向内有环行走廊,二楼以上都围着木栏。我家住在二楼。楼下,好象是借给街道做了工厂和幼儿园。工厂生产什么,全然忘记了,只记得偌大的天井一角高高低低地堆了很多木包装箱。后来听上海人说“螺丝壳里做道场”马上就会联想起这个小工厂。那座包装箱堆起的小山,当年少不了爬过,也少不了挨摔。一次摔得鼻青脸肿之后,忙于上班的父母赶紧把我们送进了幼儿园。
说起那个幼儿园可以说是典型的封闭化管理,园舍实际上是大仓库改建的,孩子们送进去后,大铁栅栏门一锁,整天不让出来。而且那幼儿园的阿姨——也许只是个别的,但留下的印象格外深——还惯会拧耳朵,孩童们当面战战兢兢,背后称之为“扭耳朵幼儿园”可能因为幼儿园是借用父亲他们单位房子的缘故吧,我们几个“二房东”子弟获保幸免此难。只是那里实在是太压抑孩子的天性了,中午晚上临近吃饭的时候,一双双小手抓着铁栅栏,一个个小脑袋拼命往外伸,眼巴巴地盼着父母来接。以至看电影烈火中永生里小箩卜头的镜头时很自然地产生了共鸣!后来,父母对我们说了,当时看那情景,着实心疼,于是就请了个阿姨来带我们。
阿姨说得好象是带上海腔的苏北话或者是带苏北口音的上海话,来后常把我们带到大门口,哼着小曲边择菜,边看着我们玩耍。阿姨的模样在记忆中已是无从搜寻了,但那“杨柳青小调”还有“茉莉花”啊“拔根芦柴花”啊,以及“燕燕做媒”什么的,却在脑海里刻下了永不消失的波纹。
出了家门向右不远便是苏州河,那时河边密密麻麻停泊了很多带蓬子的小船,多年以后听毛阿敏唱越剧歌曲里面的乌蓬船,心里马上就联想到这种船。船与船之间的空隙被诸多漂浮物所填充,露出的水面污浊,缓缓流动。
河上有座桥,坡很陡,这一点决不会因为当时年幼而记错,因为有下面这件令人难忘的事佐证:那天中午奉父母之命去买东西——是盐或者是糖倒记不清了,在过了桥顶往下走时,突然感觉身后有个黑影扑了过来,就象神话动画片中的大老鹰似的,左躲右闪都不能摆脱,说时迟那时快,一下子就被扑倒在地,弄得满脸是血,有行人惊得尖叫起来。其实不过是鼻腔出血,大人来后采取措施很快就止住了。肇事者是个毛头小伙子,被到场的交通警察训得一愣一愣的,多少年后我还记得他那尴尬样子,莫名地有几丝同情。万幸的是,那辆无铃无闸的破旧自行车,被这毛头小伙从陡坡骑下撞上了命大的我,并没有使祖国的某一花骨朵从此凋谢。但后来童年少年时期经常鼻衄,是否此次拜上海猛男所赐,不得而知,呵呵。
一天早晨,有人喊河里出事了,很多人都去看。河边站满了人,根本什么都看不见。后来听说是一条木船停在桥下,夜间船上人熟睡之际突然涨水,船被挤散了架凭黯淡的回忆对那天的景象重新聚焦,好象是阴霾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