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小说网 > crossdragon文集 > 关于音乐三
关于音乐三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crossdragon文集最新章节!
很多年后,或许某人会来编写二十世纪的中国音乐史,我想流行音乐一定会是重要的一个章节。从二十世纪后半叶开始,流行音乐成为了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之一,表现就是繁荣的创作和大众广泛的欢迎。如果一部音乐史缺少了这个环节,是不可想象的。
编写音乐史的某人一定会有自己的判断,对于那些优秀的有价值的作品和作者自然会消耗更多的笔墨。这个标准会是什么呢?如果我是那个人,透过已经落定的历史尘烟看过去,我看到了什么在闪亮?很难想象,还不如现在就任由我的主观判断,写下我的音乐史的片断。
在我的这部二十世纪流行音乐史上,我会浓墨重彩地写八、九十年代的台湾流行音乐,并且会最终落实在为数不多的几位创作歌手上。为什么?历史原因,中国流行音乐的创作自然分为三个区域,台湾、香港和大陆,我不认为大陆有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文化,虽然也曾有过摇滚乐的短暂繁荣和岭南歌坛的一时红火,但大陆不存在流行文化生长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氛围。香港虽然有繁荣的流行文化,但那里并不是中华文化的正统,不能完全代表属于中国人的流行文化。而台湾的流行音乐创作,既继承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又在适合流行文化成长的社会环境里得到充分的发展。台湾的流行音乐因而达到了一种高度,既具有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和个性,又反映现实人生和社会,因而具有了一种价值和灵魂。
至于八、九十年代,那是一个不可多得不可重复的流行音乐史上的精彩纷呈的黄金岁月,成熟的作品、好的创作人像烟火一样盛开在音乐的星空下,一时无二。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时代,是艺术和商业完美结合的时代。而代表那个黄金时代的,是那些才情洋溢的创作歌手,他们的那些个性斐然的作品,代表了流行音乐中最有文化意味最有永恒价值的一部分,是他们使流行音乐不仅是大众的娱乐工具,更成为了艺术品。这想,这就是我这部音乐史对作品区分的重要标准。
罗大佑
罗大佑是对台湾乐坛形成深远影响的教父级人物,他拓宽了流行音乐表现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他把知识分子式的思辩和社会批判开创性地引入流行音乐创作领域,提升了流行音乐创作的思想性和文学性,他的多愁善感如此深沉,他的风花雪月如此沧桑。在他的示范下,更多知识分子加入到流行音乐创作队伍中。
罗大佑的音乐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成长期的精神营养,罗大佑音乐中的理想主义是那个时代精神的反映,他的音乐在大学校园的吉它上一年年地流过,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人的精神气质。
罗大佑的身上,体现出久经积淀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那是一个对国家天下的使命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惆怅慨叹交错着的复杂的世界。从某种程度上看,罗的音乐属于披着流行外衣的文人音乐。
郑智化
郑智化崛起于90年代初,他以一种旗帜鲜明的伤痕和冷峻清醒的批判的姿态横空出世,极具冲击力。郑智化创造了一种稀缺的伤痕美的典范。
在郑智化最重要的作品里,主题往往是成长的叛逆,青春的漂流,冷酷的现实,荒谬的世界,破碎的爱情,脆弱的灵魂。在这里,一个孤寂的灵魂渴望着,怀疑着,拒绝着,同时又拒绝着,怀疑着,渴望着。至今我依然记得被他的歌词击中时强烈震撼的感觉。听他的歌未必心情愉快,但任何脆弱敏感的心灵都能轻易地在他的音乐中找到共鸣。
郑智化的某些作品中的主角在别人那里是见不到的,他写打工仔,他写妓女,他写赌徒,他写城市中产阶级,他写流浪者,他写失意者,他写这些底层人的痛苦、徬徨和梦想,悲伤苦涩但也不乏戏谑。他不但用国语写歌,他还写台语歌曲,进一步流露底层意识和本土观念。
郑智化的这种底层意识结合了知识分子式的思考力度,是深刻的底层意识。
郑智化的歌词工整流畅,曲调顺口流利,宜于流行。他属于个性鲜明的歌手,长处和短处都一目了然,他的很多歌曲的曲调缺乏艺术的锤炼,流于平庸、雷同、俗气和廉价,降低了他的作品的完整的艺术性。也许郑智化并不关心他的曲调是否可以让人玩味,他只要说出他心中所思所想就够了。
郑智化的一首歌中唱道“别哭,我最爱的人,今夜我如昙花绽放”实际上,在台湾流行音乐史上,他更象一颗闪亮的流星,一刹那照亮了人们的眼睛,虽然并没有如恒星般永不坠落,但那刹那的光辉足以让人们深深记住他。
李宗盛
忘了谁也不能忘了李宗盛。他成功炮制了许多走红的歌手和流行曲,而他最有价值的作品却都在自己出版的专辑里。李宗盛关注现实的人生,关心普通人的人生体验,他没有罗大佑不时流露出的愤世救世感,因为他从不俯视众生,他的心灵贴近为生活奔波的大众,他的音乐抒写他们的烦恼人生。
在李宗盛的早期作品里,不难找到内心的苦闷挣扎,这种挣扎苦闷来自于与个人与现实社会的冲突,他在歌词里写道:“在爱情中痛苦,在名利中追逐,怎样才能面对存在内心的冲突,是不是让步?”这是很真实的普通的年轻人与社会接触后的内心争斗。他不讳言名利,他不粉墨自己,他从不清高。这与后来他成熟期的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平民意识是一脉相承的。
李宗盛的歌词生活化、口语化,音乐朴实无华,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和青年从他的音乐中能得到很大的满足。
黄舒骏
黄舒骏受罗大佑的影响进入创作歌手队伍,他作品中的人文气息很浓,属于严肃认真的创作者。黄舒骏的个性是十分鲜明的,而他的魅力正来源于他的个性。有人写道“黄舒骏有过很多美丽的、忧伤的、苦闷的、睿智的词句,听黄舒骏得到的不是惊心动魄的冲击,而是很个性的清醒、很敏锐的冷静和很忧伤的轮回,是心灵的历练和感触。,黄舒骏最好的歌,每一首都是一声叹息,每一声叹息都叩打着人生的问题。而从思想的实质上说,这些歌曲几乎都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对人生的无情否定后的热情赞美”非常地贴切。黄舒骏写的歌词机智而诙谐,犀利而冷静,但有时却流于直白和概念化。
黄舒骏的长处显然在于写歌词,他的歌词铺陈地洋洋大观,他的曲调部分相对吃力地担负着他浓稠的歌词,想从他的音乐中听到优美旋律的人很多时候会落空。很多的乐迷对黄舒骏怀有敬意却无法真正地喜欢他,原因也许都在这里。
周治平
周治平同样是很有个性的创作歌手。和李宗盛一样,他为很多歌手写过流行曲,但只有在他自己不多的专辑里,才真正释放出他的音乐个性。
周治平既写过青梅竹马、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这样缠绵、伤感、细致的情歌,也写过马屁王朝这样辛辣讽刺的歌曲,写过mr。lee,你要往哪里去、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学会这样与众不平的作品。
周治平的作品里同样有细心写就的美丽词句,象宋词一样温婉,他的曲调在淡然中自有一份韵味,虽然整体来说,他的作品流行性不强,却有一种独特的耐人寻味的艺术气质。
童安格
上述歌手虽然有各自不同的鲜明风格,但他们却有共性,这些歌手都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包揽词曲创作,而且相比较而言,词和曲并不是均衡的,显然,词在他们音乐中的份量更重,更得到重视,曲的部分更象是一个载体,而不是优先考虑的因素。在他们的创作思想中,或多或少都是认同“歌以载道”的。
童安格完全是另外一种类型,他不像他们一样包揽作品中的词和曲,而是将主要精力投入曲的创作中,他为很多不同的歌手写过歌,但往往只限于作曲。李宗盛、黄舒骏、郑智化都和童安格合作过,在合作中,他们都是只给童安格填词,而作曲,童安格从来当仁不让。
这并不表明,童安格的音乐没有灵魂没有思想,他只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现社会人生历史和自然。你听他的矿汉、梦开始的地方、诀别、中国帆、把根留住等等,在这些作品里,他的深沉他的真挚都是极其动人的。而他的作品中的某些意象是别人所不具有的,像那些神话传说、梦境和幻想、早期作品中的青春的朝气,都是珍贵的。
童安格对流行音乐的音乐性的追求是上述歌手无法比拟的。虽然这些歌手都从不同角度对音乐风格有过探索,但真正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的,首推童安格。童安格的音乐里融入了多种音乐风格,但他又将这种种风格统一在他的音乐理念里,不显得生硬而零乱。而他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把握又是令人信服的。
什么是童安格的音乐理念?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要写什么样的音乐,在早期的作品中,他的音乐风格处于尝试和探索期,但已初露端倪,在他奠定风格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专辑中,一种凝炼而诗意的富有东方音乐神韵的,同时又具有现代气息的音乐风格树立起来了,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保罗莫里哀这个法国人和童安格曾经有过的合作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这之后,童安格继续在这条路上探索,深化和丰富这种音乐风格,但又不仅仅拘泥于此。
童安格的音乐风格体现了一种审美趣味,音乐这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在于,它擅长描画心灵的图景而非现实的物质世界。它长于表现情感而不是说理。歌曲创作也是离音乐近,离文学远,感性大于理性,想象大于抽象,形象大于概念。童安格的音乐恰恰反映了这一点。他写过一首“你在想什么”的歌,鲜明的切分节奏,抑扬跌荡的旋律有力地塑造了“有一个人,名叫沉默,独自靠在,墙的角落”的音乐形象,以情绪取胜,很有感染力。在其他的那些诗情画意的作品里,这种审美趣味就更突出了。
童安格另外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创作人,也是一个优秀的演唱者,这与其他创作歌手是截然不同的。在他的巅峰时期,人们听着他的漂亮的声音演唱着美丽的情歌,往往忽略了他实际上是一个严肃认真的创作人,人们也因此忽略了他作品中的丰富多样的题材和风格,低估了他作为一个创作者的价值。
瘐澄庆、伍思凯
他们也是那个时期活跃的创作人,前者摇滚后者抒情,但论起艺术水平或影响来,未必可以同以上几位比肩。
除此之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有陈升、张洪量、齐秦这样的各具特色的歌手,他们相互辉映,照亮了音乐的星空。也许,这样的年代,永远都不会再来了,如今看来,格外令人怀念。
很多年后,或许某人会来编写二十世纪的中国音乐史,我想流行音乐一定会是重要的一个章节。从二十世纪后半叶开始,流行音乐成为了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之一,表现就是繁荣的创作和大众广泛的欢迎。如果一部音乐史缺少了这个环节,是不可想象的。
编写音乐史的某人一定会有自己的判断,对于那些优秀的有价值的作品和作者自然会消耗更多的笔墨。这个标准会是什么呢?如果我是那个人,透过已经落定的历史尘烟看过去,我看到了什么在闪亮?很难想象,还不如现在就任由我的主观判断,写下我的音乐史的片断。
在我的这部二十世纪流行音乐史上,我会浓墨重彩地写八、九十年代的台湾流行音乐,并且会最终落实在为数不多的几位创作歌手上。为什么?历史原因,中国流行音乐的创作自然分为三个区域,台湾、香港和大陆,我不认为大陆有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文化,虽然也曾有过摇滚乐的短暂繁荣和岭南歌坛的一时红火,但大陆不存在流行文化生长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氛围。香港虽然有繁荣的流行文化,但那里并不是中华文化的正统,不能完全代表属于中国人的流行文化。而台湾的流行音乐创作,既继承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又在适合流行文化成长的社会环境里得到充分的发展。台湾的流行音乐因而达到了一种高度,既具有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和个性,又反映现实人生和社会,因而具有了一种价值和灵魂。
至于八、九十年代,那是一个不可多得不可重复的流行音乐史上的精彩纷呈的黄金岁月,成熟的作品、好的创作人像烟火一样盛开在音乐的星空下,一时无二。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时代,是艺术和商业完美结合的时代。而代表那个黄金时代的,是那些才情洋溢的创作歌手,他们的那些个性斐然的作品,代表了流行音乐中最有文化意味最有永恒价值的一部分,是他们使流行音乐不仅是大众的娱乐工具,更成为了艺术品。这想,这就是我这部音乐史对作品区分的重要标准。
罗大佑
罗大佑是对台湾乐坛形成深远影响的教父级人物,他拓宽了流行音乐表现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他把知识分子式的思辩和社会批判开创性地引入流行音乐创作领域,提升了流行音乐创作的思想性和文学性,他的多愁善感如此深沉,他的风花雪月如此沧桑。在他的示范下,更多知识分子加入到流行音乐创作队伍中。
罗大佑的音乐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成长期的精神营养,罗大佑音乐中的理想主义是那个时代精神的反映,他的音乐在大学校园的吉它上一年年地流过,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人的精神气质。
罗大佑的身上,体现出久经积淀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那是一个对国家天下的使命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惆怅慨叹交错着的复杂的世界。从某种程度上看,罗的音乐属于披着流行外衣的文人音乐。
郑智化
郑智化崛起于90年代初,他以一种旗帜鲜明的伤痕和冷峻清醒的批判的姿态横空出世,极具冲击力。郑智化创造了一种稀缺的伤痕美的典范。
在郑智化最重要的作品里,主题往往是成长的叛逆,青春的漂流,冷酷的现实,荒谬的世界,破碎的爱情,脆弱的灵魂。在这里,一个孤寂的灵魂渴望着,怀疑着,拒绝着,同时又拒绝着,怀疑着,渴望着。至今我依然记得被他的歌词击中时强烈震撼的感觉。听他的歌未必心情愉快,但任何脆弱敏感的心灵都能轻易地在他的音乐中找到共鸣。
郑智化的某些作品中的主角在别人那里是见不到的,他写打工仔,他写妓女,他写赌徒,他写城市中产阶级,他写流浪者,他写失意者,他写这些底层人的痛苦、徬徨和梦想,悲伤苦涩但也不乏戏谑。他不但用国语写歌,他还写台语歌曲,进一步流露底层意识和本土观念。
郑智化的这种底层意识结合了知识分子式的思考力度,是深刻的底层意识。
郑智化的歌词工整流畅,曲调顺口流利,宜于流行。他属于个性鲜明的歌手,长处和短处都一目了然,他的很多歌曲的曲调缺乏艺术的锤炼,流于平庸、雷同、俗气和廉价,降低了他的作品的完整的艺术性。也许郑智化并不关心他的曲调是否可以让人玩味,他只要说出他心中所思所想就够了。
郑智化的一首歌中唱道“别哭,我最爱的人,今夜我如昙花绽放”实际上,在台湾流行音乐史上,他更象一颗闪亮的流星,一刹那照亮了人们的眼睛,虽然并没有如恒星般永不坠落,但那刹那的光辉足以让人们深深记住他。
李宗盛
忘了谁也不能忘了李宗盛。他成功炮制了许多走红的歌手和流行曲,而他最有价值的作品却都在自己出版的专辑里。李宗盛关注现实的人生,关心普通人的人生体验,他没有罗大佑不时流露出的愤世救世感,因为他从不俯视众生,他的心灵贴近为生活奔波的大众,他的音乐抒写他们的烦恼人生。
在李宗盛的早期作品里,不难找到内心的苦闷挣扎,这种挣扎苦闷来自于与个人与现实社会的冲突,他在歌词里写道:“在爱情中痛苦,在名利中追逐,怎样才能面对存在内心的冲突,是不是让步?”这是很真实的普通的年轻人与社会接触后的内心争斗。他不讳言名利,他不粉墨自己,他从不清高。这与后来他成熟期的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平民意识是一脉相承的。
李宗盛的歌词生活化、口语化,音乐朴实无华,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和青年从他的音乐中能得到很大的满足。
黄舒骏
黄舒骏受罗大佑的影响进入创作歌手队伍,他作品中的人文气息很浓,属于严肃认真的创作者。黄舒骏的个性是十分鲜明的,而他的魅力正来源于他的个性。有人写道“黄舒骏有过很多美丽的、忧伤的、苦闷的、睿智的词句,听黄舒骏得到的不是惊心动魄的冲击,而是很个性的清醒、很敏锐的冷静和很忧伤的轮回,是心灵的历练和感触。,黄舒骏最好的歌,每一首都是一声叹息,每一声叹息都叩打着人生的问题。而从思想的实质上说,这些歌曲几乎都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对人生的无情否定后的热情赞美”非常地贴切。黄舒骏写的歌词机智而诙谐,犀利而冷静,但有时却流于直白和概念化。
黄舒骏的长处显然在于写歌词,他的歌词铺陈地洋洋大观,他的曲调部分相对吃力地担负着他浓稠的歌词,想从他的音乐中听到优美旋律的人很多时候会落空。很多的乐迷对黄舒骏怀有敬意却无法真正地喜欢他,原因也许都在这里。
周治平
周治平同样是很有个性的创作歌手。和李宗盛一样,他为很多歌手写过流行曲,但只有在他自己不多的专辑里,才真正释放出他的音乐个性。
周治平既写过青梅竹马、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这样缠绵、伤感、细致的情歌,也写过马屁王朝这样辛辣讽刺的歌曲,写过mr。lee,你要往哪里去、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学会这样与众不平的作品。
周治平的作品里同样有细心写就的美丽词句,象宋词一样温婉,他的曲调在淡然中自有一份韵味,虽然整体来说,他的作品流行性不强,却有一种独特的耐人寻味的艺术气质。
童安格
上述歌手虽然有各自不同的鲜明风格,但他们却有共性,这些歌手都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包揽词曲创作,而且相比较而言,词和曲并不是均衡的,显然,词在他们音乐中的份量更重,更得到重视,曲的部分更象是一个载体,而不是优先考虑的因素。在他们的创作思想中,或多或少都是认同“歌以载道”的。
童安格完全是另外一种类型,他不像他们一样包揽作品中的词和曲,而是将主要精力投入曲的创作中,他为很多不同的歌手写过歌,但往往只限于作曲。李宗盛、黄舒骏、郑智化都和童安格合作过,在合作中,他们都是只给童安格填词,而作曲,童安格从来当仁不让。
这并不表明,童安格的音乐没有灵魂没有思想,他只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现社会人生历史和自然。你听他的矿汉、梦开始的地方、诀别、中国帆、把根留住等等,在这些作品里,他的深沉他的真挚都是极其动人的。而他的作品中的某些意象是别人所不具有的,像那些神话传说、梦境和幻想、早期作品中的青春的朝气,都是珍贵的。
童安格对流行音乐的音乐性的追求是上述歌手无法比拟的。虽然这些歌手都从不同角度对音乐风格有过探索,但真正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的,首推童安格。童安格的音乐里融入了多种音乐风格,但他又将这种种风格统一在他的音乐理念里,不显得生硬而零乱。而他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把握又是令人信服的。
什么是童安格的音乐理念?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要写什么样的音乐,在早期的作品中,他的音乐风格处于尝试和探索期,但已初露端倪,在他奠定风格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专辑中,一种凝炼而诗意的富有东方音乐神韵的,同时又具有现代气息的音乐风格树立起来了,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保罗莫里哀这个法国人和童安格曾经有过的合作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这之后,童安格继续在这条路上探索,深化和丰富这种音乐风格,但又不仅仅拘泥于此。
童安格的音乐风格体现了一种审美趣味,音乐这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在于,它擅长描画心灵的图景而非现实的物质世界。它长于表现情感而不是说理。歌曲创作也是离音乐近,离文学远,感性大于理性,想象大于抽象,形象大于概念。童安格的音乐恰恰反映了这一点。他写过一首“你在想什么”的歌,鲜明的切分节奏,抑扬跌荡的旋律有力地塑造了“有一个人,名叫沉默,独自靠在,墙的角落”的音乐形象,以情绪取胜,很有感染力。在其他的那些诗情画意的作品里,这种审美趣味就更突出了。
童安格另外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创作人,也是一个优秀的演唱者,这与其他创作歌手是截然不同的。在他的巅峰时期,人们听着他的漂亮的声音演唱着美丽的情歌,往往忽略了他实际上是一个严肃认真的创作人,人们也因此忽略了他作品中的丰富多样的题材和风格,低估了他作为一个创作者的价值。
瘐澄庆、伍思凯
他们也是那个时期活跃的创作人,前者摇滚后者抒情,但论起艺术水平或影响来,未必可以同以上几位比肩。
除此之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有陈升、张洪量、齐秦这样的各具特色的歌手,他们相互辉映,照亮了音乐的星空。也许,这样的年代,永远都不会再来了,如今看来,格外令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