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苏州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枞川细雨文集最新章节!
缘于培训,又一次走进苏州。那次也是坐大巴,却没有这么平坦的高速路,没有这么多的高架桥。夜幕降临时,大巴驶进了苏州农村干部学院,简素的院落,却人气旺盛。我们的大巴刚停,又有一批大巴涌入。
了解苏州,从苏州园林和枫桥夜泊始,文人在世俗的眼光里是酸腐的,是微不足道的。在苏州,文人的魅力是无穷的,十几亿人熟读其文,即使再高明的广告策划也无力达到的。周庄的今天,是一个陈逸飞找到了双桥,也就有了周庄。是苏州造就了文人,还是文人造就苏州,我不得而知。我却知道“小桥、流水、人家”、“四大名绣”、“四小名旦”:麦芽粮、方片糕、芝麻饼、卤豆干和十来个亿的旅游收入。
走过的城市,雷同的楼群,大一统的建筑风格,似乎缺少点什么?每个城市都有着悠久历史,都有一个灵魂,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又是明天的历史。现实中,城市的大拆建如出一辙,一群人,划了一个圈,圈内的一切全没了,包括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历史还有那迷幻的未来。苏州是一座发展迅速的城市,也有过保护与开发的两难抉择、文化与经济的艰难拉锯。在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命题面前,似乎文物保留与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体,往往是文物古迹让路给城市建设。城市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发现少了历史的厚重,赶紧回过头来捡拾遗存,往往是没什么好捡拾了,没办法,只得想像着当初的模样造出新文物来。
走进苏州园林,悠久的历史在眼前重现,人文古迹无不渗出历史的厚重。大运河穿城而过,水的灵动,园林的秀美,让苏州散发多彩的风势。苏州人是聪慧的,他们没有在两难套路中舍取一,而是走出一条新路。其实,苏州的做法也简单:保留老城,建造新苏州(高新区)和洋苏州(工业园区),所谓一体两翼。
保留老城,再建新区,并没有影响苏州前进的步伐。一体两翼的架构,一只腾空而起的雄鹰,苏州有了跨越式发展。苏州在自身发展创新同时,也采用拿来主义,新加坡工业园区就是外向型经济的典型代表,在新区建设日渐成熟时,又掌握了控股权,这是发展的眼光,也是苏州人的精明之处。拔地而起的高楼,纵横交错的高架桥,国际高新企业在此安家落户,新区发展日新月异。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交通阻塞又成了一个难题,曾有建议填河修路,苏州没有这么做,宁可造高架桥,也不能毁了千年古河,埋掉小河就是埋掉文化,埋掉历史,也就埋掉东方水城。
苏州的成就让人瞩目,5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十强县,其中昆山市名列第一,这是其他城市无力做到的,也是值得仰慕所在。苏州的发展,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许是客观的,许是谦逊。我却以为,在外力的推动下,更多地是苏州人的大开放、大发展、大文化、大清醒的品格。浦东开发后不久,苏州就提出了上海开发浦东,苏州以什么样的实力和姿态进入21世纪的课题,迅速制定发展外向型经济规划。
苏州的处位优势是明显的,紧靠浦东。上海是国际大都市,产业准入要求是严格的,不是创新型大企业无法进入的。上海就是一个知名品牌,其辐射能力是其他城市所无比替代和比拟的。外资却是多元的,走进中国首先就想到上海,在上海无法入驻的情况下,他们却是沮丧的徘徊的。苏州却避其锋芒,错位求胜,以灵巧的优势,便捷的交通,优质的服务,频频出手,硕果累累。昆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壮大的,昆山地处长江三角洲,是江苏省的“东大门”东邻国际大都市上海。昆山人敢为天下先,在当时开发区需要高层批准的情况下,昆山却先行一步,以自费开发为起点,坚持率先开放、率先改革、率先发展,走出一条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要特色、以经济国际化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昆山之路”有人观望之,有人捏汗之,昆山却成功了。昆山的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比例是1:1,这样的比例,没有强劲有力的保障体系是难以做到和谐共处的。
大巴驶进昆山大唐村,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别墅群,成片的树林,洁净的水泥路。车在村中心广场停下,各国国旗在空中飘扬,村部在广场一角。走进村部大楼,如入市府,议事大厅、为民代理大厅、党员活动室、阅览室、计生服务室、健身房,等等,一一俱全。大唐,苏南一个示范村,人口2976人,生产总值5亿,村集体净收入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15500元。村干7人,党员170多人。村域规划分四个版块:生态园、工业园、商业园和生活区。大唐是以工业兴村,村民进厂变工人,土地入股分红利。这是苏南模式,在南风窗杂志上看过,到实地亲眼观看,感触更深。同样的土地,同样的农民,我们丢失了什么?我的青壮年都到哪里去了?从占上村书记张祥元三盆水理论中能否找到点什么。第一盆水冲冲头:转变观念,保姆式服务;第二盆水冲冲手:两袖清风,兄弟式帮衬。三盆水冲冲脚:多跑紧赶,跨越式发展。
晨阳初起,苏州城被涂上了一层金色,车流如水,行人如织。大巴在高架桥上急驶上,车窗外的苏州渐渐隐去,我无法做到平心静气闭目休憩,农村的情景在眼前闪现,高低不平的路,萧条的农村,满脸沧桑皱纹的老人,稚气的儿童,纯朴而又黯淡的眼神,似倾诉似守候。
缘于培训,又一次走进苏州。那次也是坐大巴,却没有这么平坦的高速路,没有这么多的高架桥。夜幕降临时,大巴驶进了苏州农村干部学院,简素的院落,却人气旺盛。我们的大巴刚停,又有一批大巴涌入。
了解苏州,从苏州园林和枫桥夜泊始,文人在世俗的眼光里是酸腐的,是微不足道的。在苏州,文人的魅力是无穷的,十几亿人熟读其文,即使再高明的广告策划也无力达到的。周庄的今天,是一个陈逸飞找到了双桥,也就有了周庄。是苏州造就了文人,还是文人造就苏州,我不得而知。我却知道“小桥、流水、人家”、“四大名绣”、“四小名旦”:麦芽粮、方片糕、芝麻饼、卤豆干和十来个亿的旅游收入。
走过的城市,雷同的楼群,大一统的建筑风格,似乎缺少点什么?每个城市都有着悠久历史,都有一个灵魂,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又是明天的历史。现实中,城市的大拆建如出一辙,一群人,划了一个圈,圈内的一切全没了,包括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历史还有那迷幻的未来。苏州是一座发展迅速的城市,也有过保护与开发的两难抉择、文化与经济的艰难拉锯。在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命题面前,似乎文物保留与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体,往往是文物古迹让路给城市建设。城市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发现少了历史的厚重,赶紧回过头来捡拾遗存,往往是没什么好捡拾了,没办法,只得想像着当初的模样造出新文物来。
走进苏州园林,悠久的历史在眼前重现,人文古迹无不渗出历史的厚重。大运河穿城而过,水的灵动,园林的秀美,让苏州散发多彩的风势。苏州人是聪慧的,他们没有在两难套路中舍取一,而是走出一条新路。其实,苏州的做法也简单:保留老城,建造新苏州(高新区)和洋苏州(工业园区),所谓一体两翼。
保留老城,再建新区,并没有影响苏州前进的步伐。一体两翼的架构,一只腾空而起的雄鹰,苏州有了跨越式发展。苏州在自身发展创新同时,也采用拿来主义,新加坡工业园区就是外向型经济的典型代表,在新区建设日渐成熟时,又掌握了控股权,这是发展的眼光,也是苏州人的精明之处。拔地而起的高楼,纵横交错的高架桥,国际高新企业在此安家落户,新区发展日新月异。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交通阻塞又成了一个难题,曾有建议填河修路,苏州没有这么做,宁可造高架桥,也不能毁了千年古河,埋掉小河就是埋掉文化,埋掉历史,也就埋掉东方水城。
苏州的成就让人瞩目,5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十强县,其中昆山市名列第一,这是其他城市无力做到的,也是值得仰慕所在。苏州的发展,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许是客观的,许是谦逊。我却以为,在外力的推动下,更多地是苏州人的大开放、大发展、大文化、大清醒的品格。浦东开发后不久,苏州就提出了上海开发浦东,苏州以什么样的实力和姿态进入21世纪的课题,迅速制定发展外向型经济规划。
苏州的处位优势是明显的,紧靠浦东。上海是国际大都市,产业准入要求是严格的,不是创新型大企业无法进入的。上海就是一个知名品牌,其辐射能力是其他城市所无比替代和比拟的。外资却是多元的,走进中国首先就想到上海,在上海无法入驻的情况下,他们却是沮丧的徘徊的。苏州却避其锋芒,错位求胜,以灵巧的优势,便捷的交通,优质的服务,频频出手,硕果累累。昆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壮大的,昆山地处长江三角洲,是江苏省的“东大门”东邻国际大都市上海。昆山人敢为天下先,在当时开发区需要高层批准的情况下,昆山却先行一步,以自费开发为起点,坚持率先开放、率先改革、率先发展,走出一条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要特色、以经济国际化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昆山之路”有人观望之,有人捏汗之,昆山却成功了。昆山的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比例是1:1,这样的比例,没有强劲有力的保障体系是难以做到和谐共处的。
大巴驶进昆山大唐村,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别墅群,成片的树林,洁净的水泥路。车在村中心广场停下,各国国旗在空中飘扬,村部在广场一角。走进村部大楼,如入市府,议事大厅、为民代理大厅、党员活动室、阅览室、计生服务室、健身房,等等,一一俱全。大唐,苏南一个示范村,人口2976人,生产总值5亿,村集体净收入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15500元。村干7人,党员170多人。村域规划分四个版块:生态园、工业园、商业园和生活区。大唐是以工业兴村,村民进厂变工人,土地入股分红利。这是苏南模式,在南风窗杂志上看过,到实地亲眼观看,感触更深。同样的土地,同样的农民,我们丢失了什么?我的青壮年都到哪里去了?从占上村书记张祥元三盆水理论中能否找到点什么。第一盆水冲冲头:转变观念,保姆式服务;第二盆水冲冲手:两袖清风,兄弟式帮衬。三盆水冲冲脚:多跑紧赶,跨越式发展。
晨阳初起,苏州城被涂上了一层金色,车流如水,行人如织。大巴在高架桥上急驶上,车窗外的苏州渐渐隐去,我无法做到平心静气闭目休憩,农村的情景在眼前闪现,高低不平的路,萧条的农村,满脸沧桑皱纹的老人,稚气的儿童,纯朴而又黯淡的眼神,似倾诉似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