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出成效拉拢试探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御前总管升职手札最新章节!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平安手底下的人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即便平安中间一次也没有出手去做调整,他们最终也取得了成功。非但完成了本月的标准,而且还大大超出。
这下子所有人看平安的视线都不同了。就是小全,也不情不愿的向平安道了歉,并且如同他承诺的那样,并不再阻止大家做工的时候彼此交流,只要说的不是无关的闲话即可。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效仿。说不准平安能提高产出,就是因为这个呢?反正又不费什么事,大家自然也不会阻拦。
这项举措为平安赢得了不少人心——大家都知道小全是打赌输了才会同意,其他监工也是因为平安才跟风。
平安不怕大家跟风,因为他本来的目的就在于此:他要让所有人都习惯于向自己学习,自己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将来推广流水作业阻力才不会那么大。甚至不需要他去推广,别人就自己学过去了。
至于有没有人会超过自己?平安更不担心了。那就更能鼓励自己手下的人,让他们不要因为有了进步就骄傲。能同甘更能共苦,也是对这个新集体的考验。
自从平安来了这里之后,几乎每个人都觉得兵仗局好像比以前更加热闹,也更加有人气了。最重要的是生产效率提高了许多,上面的人乐得看到这种场面出现,对平安也难免另眼相待。
比如崔掌司,如今就觉得平安简直是自己的福星了。
在战事将起的这个时候,这边做出来的东西越多,军队的物资储备就越丰富,最后很有可能就是比敌人多了这些弓箭而取得胜利,因此是绝对不能够轻忽的。
一开始只有平安带的人完成任务,虽然还有所超出,但数量毕竟不多,还没有人在意。结果后来大家都开始跟风,反跟的不光是可以在工作时交流的风,还有产量达标的风。结果接下来两个月的产量越来越多,终于惊动了上面的人。
兵仗局的掌印太监姓王,长得高高胖胖,脸上常年挂着笑容,看上去不像个太监,更像是个心地善良的地主员外。实际上他虽然是掌印太监,但平日里到军器厂来的时间并不多,大部分时候要么在宫里跟其他人应酬了联络,要么就住在自己京城的宅子里享受,过的正是平安从前最羡慕的那种日子。
在知道这两个月的产量大幅提升之后,他终于离开了自己的宅子,欢欢喜喜的去觐见皇帝了。
这可是大大的功劳,王太监虽然没有往上爬的野心,但是能够有更多功劳,让皇帝记住自己,何乐而不为?
其实皇帝知道得比他还要多还要细致。毕竟他吩咐张东远多注意平安,自然是有什么动作张东远都汇报给他了,所以这些事情早就已经心里有数。不过听到王太监亲自汇报,心中还是高兴。
不枉他如此看重平安,果然不管在哪里都是这么能干。
皇帝心里甚至隐隐有些后悔。因为以平安这种能力和才干,要不是做了太监,就算只是出身平民,将来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大有可为,说不准便是千古留名的贤臣能臣。可他是个太监,所以只能在这宫里打转,做些不甚紧要的事情,着实可惜了。
而且皇帝也没有了从前那种压榨打磨平安的想法。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平安就像是那麦芒,即便是装进了口袋里,也依旧锋芒毕露,无法遮掩。这种人压是压不下去的,反而浪费了他的才干。
但是平安实在是太年轻,现在才十七岁,资历不足,就算是出于爱惜他的理由,皇帝也不能过分提拔,免得他为人所嫉。
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所以即便知道这都是平安的功劳,最后皇帝重重奖赏的,反而是眼前侃侃而谈的王太监。非但口头褒扬,又赏赐了银两绢帛等物,最后还把品阶提了提。职位没变,但是地位却更重要了。至于平安,则只有赏银百两。
这个奖励是张东远提议的。而他之所以会如此提议,也是得到了平安的暗示:别的都没用,赏点儿实在的。
还有什么不银子更实在的?
白花花的赏银送来,平安直接让人搬到了车间里,看得所有工匠都眼红不已。而平安更是当着大家的面儿,将银两全都发给了工匠们。按照这几个月的努力程度来发,数据详实得让人无法反驳。
那些原本只是冷眼看着,跟从前一样得过且过的工匠看到这个情形,哪里还能保持冷静?本来觉得就算做好了也没有用,但是现在既然有了赏银,自然就不一样了。
趁着这股东风,平安的改革事业也开始缓缓推进了。
首先是制定标准。当然本来兵仗局就有标准,并且执行也是十分苛刻的。免得到了战场上才发现弓和箭不匹配这样的事情发生。
弓和弦什么材料来做,煣制的时候用什么火候,有哪些工序,最后弓弯曲到哪一个角度,弦绷到什么程度;箭头上的铁用什么工艺锻造,经过哪些工序,保证做出来的铁材质和密度都一样……这样做出来的弓箭,射程会非常稳定,不至于标准射程八十步,某一把弓却能射到一百步,又一把只能射到八十步。
不过平安还要将它细化。因为从前兵仗局虽然也有标准,但并没有量化,而是全靠工匠们的经验和手感来完成。所以技术熟练的工匠才能完成至关紧要的步骤。
而平安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技术纯熟的工匠将自己的经验贡献出来,通过种种测试,将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制定出来,就算技术不那么好的工匠,只要按照这个工序去做,也不会出错,那么便能够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也是为接下来的流水作业做铺垫。毕竟只有具体细化的工序,才能将之拆分,由每一位工匠单独负责其中的一部分。
工匠们从前并没有这种想法,但是听到平安的提议之后,又都觉得这个想法非常不错。因为即便是他们,偶尔手感也会出问题,做出来的东西便不合格。
人的感觉虽然很敏锐,但有时候也会不那么准确,这时候借由标准来帮助判断,自然更加容易。
不过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平安都是让大家一边制作,一边记录,慢慢的将核心数据筛选出来。这势必要经历一个过程,甚至可能会影响这段时间的产出量,不过一切都是值得的。
平安已经完全投入了其中。怎么形容呢?之前他所做的那些事,除了活字印刷术之外,能够造成的影响十分局限。而活字印刷术,平安帮得上的忙很少,除了整理常用字之外,就没有别的了。
但是现在这个不同,制定标准是一件非常复杂细致的事情,平安不放心别人,只能自己主导,每天都将心神沉浸进去。而这件事一旦成功,那么对于大楚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从军事到工业,这种影响会逐渐蔓延开去,直到几十几百年之后,仍旧存在。
这种感觉,就像是自己在开创历史。
哪怕他也只是站在伟人们的肩膀上,但是一切都是靠他自己去摸索出来的,跟照搬别人的成果差别很大。
所以平安能够从中得到的成就感当然也更强。
不光是他在影响工匠们,把他们变成一个集体,在这个过程中,平安自己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哪怕他自己并没有注意到。
而且因为工匠们的心思都相对更加纯粹,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工艺上面,相较于其他地方的勾心斗角和混吃等死,这里的人做的是更有意义的事情。平安很喜欢这种气氛,每个人都在为了目标用尽全力,不用去考虑其他的,只要埋头苦干就能够获得成功,这是最令人愉快的事。
在这种氛围里待的时间长了,平安本人当然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来到兵仗局的第三个月,平安打磨出了自己的第一副弓箭。虽然做工很粗糙,东西也不怎么样,但平安自己还是喜欢极了,当即将之挂在了墙上。远远看去还是挺有气势的。
相较而言,有泰比他厉害多了——或者说有泰不像平安这样还要分心其他事情,所以在这方面进行得比平安快,早在两个月之前就已经打磨出了自己的第一副弓箭不说,现在已经能跟那些技术不那么熟练的工匠们一起做基本的材料处理工作了。
他比平安更加适应这里的氛围,因为他有一颗纯粹的心。
平安十分高兴,觉得自己带着有泰到这里来,果然是对的。没有辜负有泰对自己的信任。
大概是因为这里的气氛实在是太好了,有时候平安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工匠,外面的纷纷扰套都消失了,只剩下这些纯粹的工艺。也是因为这样,他难免会疏忽了许多问题。
总有人巴巴的赶着来提醒平安。
工序还没有弄明白,平安平日里走得很近的一个工匠却出了事。
这跟当初在经厂时何其相似?平安几乎是在听说这件事的第一时间就警惕了起来,总觉得这里头恐怕有人捣鬼。
哪怕他来到兵仗局之后从不藏私,别人想学都能学去,但总有人心里不平衡,不愿意看到他那么厉害。平安理解,但并不代表能够纵容。
从那种沉醉之中醒过来,他又是那个经历了不少事情,对皇宫的危险和阴暗有足够认识的平安了。
结果却什么都没发生,那个工匠的儿子是个酒鬼,喝了酒之后跟人打架,让人打断了腿。这件惠横看竖看都像是个意外,除了工匠本人平日里做事情的时候偶尔会走神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很好。
但是平安还是忍不住警惕,总觉得其中没有那么简单。
只是在工匠走神得越来越厉害,工作都心不在焉的时候,给他放了几天假,让他在家里照顾孩子,等情况稳定了再回来。
平安自认为已经做得足够了,却没想到,这个工匠前脚从平安这里离开,后脚竟然就去了另外一个车间开始工作!
一开始平安并没有发现,还是另一个工匠看到之后,告诉给他的。
平安这才觉得不对。等他将情况了解清楚之后,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因为工匠都是属于兵仗局的,实际上负责什么,由谁来管理,也是上面的人分配的。只不过平安一开始过来,手里就是这些人,一直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毕竟他相信这些人会一直站在自己身边。
所以到现在他才知道,他之前让那工匠回家,就算是表明了“暂时不需要”对方的态度,于是只要另一个车间愿意接纳,跟崔掌司打个招呼,他就能换个地方了。
而在工匠换了地方之后,不过几天时间,就听说那边也开始弄标准化流程了。
平安一开始还挺生气的,听到这里就乐了。
其他人都是义愤填膺,因为这意味着背叛。换个地方干活儿没什么,毕竟所有人都要服从分配,但是这种目的性那么强的跳槽,谁都能看出来背后的问题。对那个工匠不齿之余,也纷纷开口安慰平安,并且努力表忠心,生怕他多心。
平安却表现得十分淡定,“走了就走了,咱们也不是很缺这么个人。由他去吧。”
“就这么算了?”连有泰都有些不忿,“若是其他人见你可欺,也都过来抢人怎么办?”
平安虽然不怕,但琢磨了一下,有泰这种担心也是很有必要的。毕竟眼红的人应该不止一个两个吧?想从这里挖墙脚去补自己地基的人多得是,不可不防。
于是有人再次提起这件事时,平安便有意无意向他们透露出一个讯息:这件事如果是那么容易做成,自己也不需要耗费那么多时间了。从这里挖个人过去就能学会?做梦呢!
就由着对方去做呗,摸索出来的错误经验,对自己这边也是有用的。还能节省一点时间呢。平安要不是能用的人就这么多,都想让所有车间都来一起做这件事了。
然后他又当众表态,标准化流程研究出来之后,会分享给其他监工,但是从这里挖人的就别想了。
这时候不少工匠私底下都有人在接触,听到平安这种说法,就都老实了下来。跟着平安就有的好处,为什么要去别处?无非别人给的好处比平安多。但如果自己不能带去结果,那些好处自然也拿不到手。还不如老实留下来,听平安的安排。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被化解了。至于那个跳槽的工匠和挖人的监工后不后悔,平安不知道。
让平安有些意外的是小全,他竟然主动来找平安,提出要跟平安合作,一起研究。
以前小全是所有人中最厉害的,但输给平安,他是心服口服,之前碍着面子,虽然对平安做的事情很关注,但还是拉不下脸来交流。但发生了跳槽这件事之后,他反而忽然想通了。
与其暗地里挖人,还不如直接大大方方的合作,这样好处有了,还跟平安拉近了关系,将来再有什么好处,他当然不会忘记自己。
平安欣然答应,当天就让那边几个最熟练的工匠来这里交流了一番,又向小全讲解了怎么记录数据,至于最后的分析,可以等记录完毕之后,大家一起来做。
其他人都在观望,迈出第一步的只有小全一个人。平安其实还挺佩服他的,被打击了还能放下龃龉,又自折脸面过来请教,是个人物。难怪以前都能完成标准量。
对于这种做实事的人,平安总是佩服的。心里倒觉得可以培养一下,他自己是不可能一直待在兵仗局的,小全却不一样。将来如果兵仗局有这种人掌舵,肯定会越来越好。
于是更加不藏私,将自己的各种想法推测都一股脑儿的说了出来,反倒换来了小全的佩服。
手艺活儿多半都是父子相传,敝帚自珍,这也是之前没人想过推广流水线的原因之一。大家各有各的绝活,自己做自己的就好,流水线的话,那点优势就都不存在了,而且也很难传承下去。
像平安这种“交浅言深”,将一切都和盘托出的做法,有点儿傻。不过小全自己也是这种实诚人,得到了好处,对平安也就越发佩服,下定决心以后都跟着平安走。这么看来,一点经验换一个死忠,平安也并不吃亏。
对于其他没有动静的监工,平安其实挺失望的。但好在他们没有帮忙,但也没有再使手段拖后腿,也就罢了。
就这么又安安稳稳的过了一个月,某一天小全神秘兮兮的让人送信,请平安过去说话。
他要来说话,一向都是大大方方的过来,请平安过去,还是头一次。平安有些疑惑的跟着来人走,这才发现要去的并不是车间,而是军器厂外面的一家食肆。
住在这里的工匠和家属很多,所以这里也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区,一应需要的东西都能买到,卖各种吃食的人更是多不胜数。平安出宫之后的一大享受,便是吃各种特色小食。
不过能开成食肆的,还是很少,毕竟工匠们的俸禄有限,很少会来这里消费。这间食肆也一样,面向的群体是太监们,而不是工匠。据说是某位大太监的产业,所以大家都愿意来捧场。
平安进了包间,小全热情的站起身,“来了?得平安你帮助,这段时间受益匪浅,想来想去没有什么谢你,只好做东,请你吃一餐饭。平安可千万不要嫌弃。”
“怎么会嫌弃?”平安说,“这种好地方我平时可都不敢来。既然你请客,自然要放开了吃。”
话虽如此,但两人都知道这顿饭只是个引子,所以随便吃了一点,便放下筷子,进入正题了。
小全先开的口,“我听人说,平安你从前是在混堂司?”
“是。”平安道,“后来混堂司改革,我也算是运气好,便被分来了兵仗局了。”
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运气好就能分来兵仗局?其他分去各处的太监都要哭了好么?要去有前途的地方,没点儿背景根本是不可能的。平安上头有人,小全猜到了,但平安可不会承认。
小全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哈哈!平安说笑了,你年纪轻轻就有这等成就,自然让人另眼相看。”
平安本来以为他是要探自己的底,可是听到这句话,却觉得有些不对劲了。这不像是探底,倒像是要将他介绍给什么人似的。
“什么成就,不过是瞎折腾罢了。”平安立刻谦虚道。
小全摇头,“对着我你也不肯说实话?若瞎折腾能有这样的好处,人人都要去瞎折腾了。”
“是有些想法。”平安想了想,道。
小全喝了一杯茶,眯起眼睛笑,“这就对了。其实在宫中,要往上走,若是没有人扶持,是千难万难的。就像我,从前是在酒醋面局,混了近十年,还是一无所有。后来来了兵仗局,才算是有点儿作为。说起来也是机缘巧合,得了一点帮助。”
“那肯定是你有能耐,不然即便有人帮忙也没用。”平安道。
小全见他一直装傻,只好直言了,“平安,我看你这等才能,若是一直埋没在兵仗局,倒是可惜了。光是靠自己是不成的,难道你就没想过找个人扶持?”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平安手底下的人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即便平安中间一次也没有出手去做调整,他们最终也取得了成功。非但完成了本月的标准,而且还大大超出。
这下子所有人看平安的视线都不同了。就是小全,也不情不愿的向平安道了歉,并且如同他承诺的那样,并不再阻止大家做工的时候彼此交流,只要说的不是无关的闲话即可。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效仿。说不准平安能提高产出,就是因为这个呢?反正又不费什么事,大家自然也不会阻拦。
这项举措为平安赢得了不少人心——大家都知道小全是打赌输了才会同意,其他监工也是因为平安才跟风。
平安不怕大家跟风,因为他本来的目的就在于此:他要让所有人都习惯于向自己学习,自己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将来推广流水作业阻力才不会那么大。甚至不需要他去推广,别人就自己学过去了。
至于有没有人会超过自己?平安更不担心了。那就更能鼓励自己手下的人,让他们不要因为有了进步就骄傲。能同甘更能共苦,也是对这个新集体的考验。
自从平安来了这里之后,几乎每个人都觉得兵仗局好像比以前更加热闹,也更加有人气了。最重要的是生产效率提高了许多,上面的人乐得看到这种场面出现,对平安也难免另眼相待。
比如崔掌司,如今就觉得平安简直是自己的福星了。
在战事将起的这个时候,这边做出来的东西越多,军队的物资储备就越丰富,最后很有可能就是比敌人多了这些弓箭而取得胜利,因此是绝对不能够轻忽的。
一开始只有平安带的人完成任务,虽然还有所超出,但数量毕竟不多,还没有人在意。结果后来大家都开始跟风,反跟的不光是可以在工作时交流的风,还有产量达标的风。结果接下来两个月的产量越来越多,终于惊动了上面的人。
兵仗局的掌印太监姓王,长得高高胖胖,脸上常年挂着笑容,看上去不像个太监,更像是个心地善良的地主员外。实际上他虽然是掌印太监,但平日里到军器厂来的时间并不多,大部分时候要么在宫里跟其他人应酬了联络,要么就住在自己京城的宅子里享受,过的正是平安从前最羡慕的那种日子。
在知道这两个月的产量大幅提升之后,他终于离开了自己的宅子,欢欢喜喜的去觐见皇帝了。
这可是大大的功劳,王太监虽然没有往上爬的野心,但是能够有更多功劳,让皇帝记住自己,何乐而不为?
其实皇帝知道得比他还要多还要细致。毕竟他吩咐张东远多注意平安,自然是有什么动作张东远都汇报给他了,所以这些事情早就已经心里有数。不过听到王太监亲自汇报,心中还是高兴。
不枉他如此看重平安,果然不管在哪里都是这么能干。
皇帝心里甚至隐隐有些后悔。因为以平安这种能力和才干,要不是做了太监,就算只是出身平民,将来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大有可为,说不准便是千古留名的贤臣能臣。可他是个太监,所以只能在这宫里打转,做些不甚紧要的事情,着实可惜了。
而且皇帝也没有了从前那种压榨打磨平安的想法。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平安就像是那麦芒,即便是装进了口袋里,也依旧锋芒毕露,无法遮掩。这种人压是压不下去的,反而浪费了他的才干。
但是平安实在是太年轻,现在才十七岁,资历不足,就算是出于爱惜他的理由,皇帝也不能过分提拔,免得他为人所嫉。
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所以即便知道这都是平安的功劳,最后皇帝重重奖赏的,反而是眼前侃侃而谈的王太监。非但口头褒扬,又赏赐了银两绢帛等物,最后还把品阶提了提。职位没变,但是地位却更重要了。至于平安,则只有赏银百两。
这个奖励是张东远提议的。而他之所以会如此提议,也是得到了平安的暗示:别的都没用,赏点儿实在的。
还有什么不银子更实在的?
白花花的赏银送来,平安直接让人搬到了车间里,看得所有工匠都眼红不已。而平安更是当着大家的面儿,将银两全都发给了工匠们。按照这几个月的努力程度来发,数据详实得让人无法反驳。
那些原本只是冷眼看着,跟从前一样得过且过的工匠看到这个情形,哪里还能保持冷静?本来觉得就算做好了也没有用,但是现在既然有了赏银,自然就不一样了。
趁着这股东风,平安的改革事业也开始缓缓推进了。
首先是制定标准。当然本来兵仗局就有标准,并且执行也是十分苛刻的。免得到了战场上才发现弓和箭不匹配这样的事情发生。
弓和弦什么材料来做,煣制的时候用什么火候,有哪些工序,最后弓弯曲到哪一个角度,弦绷到什么程度;箭头上的铁用什么工艺锻造,经过哪些工序,保证做出来的铁材质和密度都一样……这样做出来的弓箭,射程会非常稳定,不至于标准射程八十步,某一把弓却能射到一百步,又一把只能射到八十步。
不过平安还要将它细化。因为从前兵仗局虽然也有标准,但并没有量化,而是全靠工匠们的经验和手感来完成。所以技术熟练的工匠才能完成至关紧要的步骤。
而平安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技术纯熟的工匠将自己的经验贡献出来,通过种种测试,将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制定出来,就算技术不那么好的工匠,只要按照这个工序去做,也不会出错,那么便能够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也是为接下来的流水作业做铺垫。毕竟只有具体细化的工序,才能将之拆分,由每一位工匠单独负责其中的一部分。
工匠们从前并没有这种想法,但是听到平安的提议之后,又都觉得这个想法非常不错。因为即便是他们,偶尔手感也会出问题,做出来的东西便不合格。
人的感觉虽然很敏锐,但有时候也会不那么准确,这时候借由标准来帮助判断,自然更加容易。
不过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平安都是让大家一边制作,一边记录,慢慢的将核心数据筛选出来。这势必要经历一个过程,甚至可能会影响这段时间的产出量,不过一切都是值得的。
平安已经完全投入了其中。怎么形容呢?之前他所做的那些事,除了活字印刷术之外,能够造成的影响十分局限。而活字印刷术,平安帮得上的忙很少,除了整理常用字之外,就没有别的了。
但是现在这个不同,制定标准是一件非常复杂细致的事情,平安不放心别人,只能自己主导,每天都将心神沉浸进去。而这件事一旦成功,那么对于大楚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从军事到工业,这种影响会逐渐蔓延开去,直到几十几百年之后,仍旧存在。
这种感觉,就像是自己在开创历史。
哪怕他也只是站在伟人们的肩膀上,但是一切都是靠他自己去摸索出来的,跟照搬别人的成果差别很大。
所以平安能够从中得到的成就感当然也更强。
不光是他在影响工匠们,把他们变成一个集体,在这个过程中,平安自己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哪怕他自己并没有注意到。
而且因为工匠们的心思都相对更加纯粹,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工艺上面,相较于其他地方的勾心斗角和混吃等死,这里的人做的是更有意义的事情。平安很喜欢这种气氛,每个人都在为了目标用尽全力,不用去考虑其他的,只要埋头苦干就能够获得成功,这是最令人愉快的事。
在这种氛围里待的时间长了,平安本人当然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来到兵仗局的第三个月,平安打磨出了自己的第一副弓箭。虽然做工很粗糙,东西也不怎么样,但平安自己还是喜欢极了,当即将之挂在了墙上。远远看去还是挺有气势的。
相较而言,有泰比他厉害多了——或者说有泰不像平安这样还要分心其他事情,所以在这方面进行得比平安快,早在两个月之前就已经打磨出了自己的第一副弓箭不说,现在已经能跟那些技术不那么熟练的工匠们一起做基本的材料处理工作了。
他比平安更加适应这里的氛围,因为他有一颗纯粹的心。
平安十分高兴,觉得自己带着有泰到这里来,果然是对的。没有辜负有泰对自己的信任。
大概是因为这里的气氛实在是太好了,有时候平安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工匠,外面的纷纷扰套都消失了,只剩下这些纯粹的工艺。也是因为这样,他难免会疏忽了许多问题。
总有人巴巴的赶着来提醒平安。
工序还没有弄明白,平安平日里走得很近的一个工匠却出了事。
这跟当初在经厂时何其相似?平安几乎是在听说这件事的第一时间就警惕了起来,总觉得这里头恐怕有人捣鬼。
哪怕他来到兵仗局之后从不藏私,别人想学都能学去,但总有人心里不平衡,不愿意看到他那么厉害。平安理解,但并不代表能够纵容。
从那种沉醉之中醒过来,他又是那个经历了不少事情,对皇宫的危险和阴暗有足够认识的平安了。
结果却什么都没发生,那个工匠的儿子是个酒鬼,喝了酒之后跟人打架,让人打断了腿。这件惠横看竖看都像是个意外,除了工匠本人平日里做事情的时候偶尔会走神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很好。
但是平安还是忍不住警惕,总觉得其中没有那么简单。
只是在工匠走神得越来越厉害,工作都心不在焉的时候,给他放了几天假,让他在家里照顾孩子,等情况稳定了再回来。
平安自认为已经做得足够了,却没想到,这个工匠前脚从平安这里离开,后脚竟然就去了另外一个车间开始工作!
一开始平安并没有发现,还是另一个工匠看到之后,告诉给他的。
平安这才觉得不对。等他将情况了解清楚之后,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因为工匠都是属于兵仗局的,实际上负责什么,由谁来管理,也是上面的人分配的。只不过平安一开始过来,手里就是这些人,一直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毕竟他相信这些人会一直站在自己身边。
所以到现在他才知道,他之前让那工匠回家,就算是表明了“暂时不需要”对方的态度,于是只要另一个车间愿意接纳,跟崔掌司打个招呼,他就能换个地方了。
而在工匠换了地方之后,不过几天时间,就听说那边也开始弄标准化流程了。
平安一开始还挺生气的,听到这里就乐了。
其他人都是义愤填膺,因为这意味着背叛。换个地方干活儿没什么,毕竟所有人都要服从分配,但是这种目的性那么强的跳槽,谁都能看出来背后的问题。对那个工匠不齿之余,也纷纷开口安慰平安,并且努力表忠心,生怕他多心。
平安却表现得十分淡定,“走了就走了,咱们也不是很缺这么个人。由他去吧。”
“就这么算了?”连有泰都有些不忿,“若是其他人见你可欺,也都过来抢人怎么办?”
平安虽然不怕,但琢磨了一下,有泰这种担心也是很有必要的。毕竟眼红的人应该不止一个两个吧?想从这里挖墙脚去补自己地基的人多得是,不可不防。
于是有人再次提起这件事时,平安便有意无意向他们透露出一个讯息:这件事如果是那么容易做成,自己也不需要耗费那么多时间了。从这里挖个人过去就能学会?做梦呢!
就由着对方去做呗,摸索出来的错误经验,对自己这边也是有用的。还能节省一点时间呢。平安要不是能用的人就这么多,都想让所有车间都来一起做这件事了。
然后他又当众表态,标准化流程研究出来之后,会分享给其他监工,但是从这里挖人的就别想了。
这时候不少工匠私底下都有人在接触,听到平安这种说法,就都老实了下来。跟着平安就有的好处,为什么要去别处?无非别人给的好处比平安多。但如果自己不能带去结果,那些好处自然也拿不到手。还不如老实留下来,听平安的安排。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被化解了。至于那个跳槽的工匠和挖人的监工后不后悔,平安不知道。
让平安有些意外的是小全,他竟然主动来找平安,提出要跟平安合作,一起研究。
以前小全是所有人中最厉害的,但输给平安,他是心服口服,之前碍着面子,虽然对平安做的事情很关注,但还是拉不下脸来交流。但发生了跳槽这件事之后,他反而忽然想通了。
与其暗地里挖人,还不如直接大大方方的合作,这样好处有了,还跟平安拉近了关系,将来再有什么好处,他当然不会忘记自己。
平安欣然答应,当天就让那边几个最熟练的工匠来这里交流了一番,又向小全讲解了怎么记录数据,至于最后的分析,可以等记录完毕之后,大家一起来做。
其他人都在观望,迈出第一步的只有小全一个人。平安其实还挺佩服他的,被打击了还能放下龃龉,又自折脸面过来请教,是个人物。难怪以前都能完成标准量。
对于这种做实事的人,平安总是佩服的。心里倒觉得可以培养一下,他自己是不可能一直待在兵仗局的,小全却不一样。将来如果兵仗局有这种人掌舵,肯定会越来越好。
于是更加不藏私,将自己的各种想法推测都一股脑儿的说了出来,反倒换来了小全的佩服。
手艺活儿多半都是父子相传,敝帚自珍,这也是之前没人想过推广流水线的原因之一。大家各有各的绝活,自己做自己的就好,流水线的话,那点优势就都不存在了,而且也很难传承下去。
像平安这种“交浅言深”,将一切都和盘托出的做法,有点儿傻。不过小全自己也是这种实诚人,得到了好处,对平安也就越发佩服,下定决心以后都跟着平安走。这么看来,一点经验换一个死忠,平安也并不吃亏。
对于其他没有动静的监工,平安其实挺失望的。但好在他们没有帮忙,但也没有再使手段拖后腿,也就罢了。
就这么又安安稳稳的过了一个月,某一天小全神秘兮兮的让人送信,请平安过去说话。
他要来说话,一向都是大大方方的过来,请平安过去,还是头一次。平安有些疑惑的跟着来人走,这才发现要去的并不是车间,而是军器厂外面的一家食肆。
住在这里的工匠和家属很多,所以这里也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区,一应需要的东西都能买到,卖各种吃食的人更是多不胜数。平安出宫之后的一大享受,便是吃各种特色小食。
不过能开成食肆的,还是很少,毕竟工匠们的俸禄有限,很少会来这里消费。这间食肆也一样,面向的群体是太监们,而不是工匠。据说是某位大太监的产业,所以大家都愿意来捧场。
平安进了包间,小全热情的站起身,“来了?得平安你帮助,这段时间受益匪浅,想来想去没有什么谢你,只好做东,请你吃一餐饭。平安可千万不要嫌弃。”
“怎么会嫌弃?”平安说,“这种好地方我平时可都不敢来。既然你请客,自然要放开了吃。”
话虽如此,但两人都知道这顿饭只是个引子,所以随便吃了一点,便放下筷子,进入正题了。
小全先开的口,“我听人说,平安你从前是在混堂司?”
“是。”平安道,“后来混堂司改革,我也算是运气好,便被分来了兵仗局了。”
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运气好就能分来兵仗局?其他分去各处的太监都要哭了好么?要去有前途的地方,没点儿背景根本是不可能的。平安上头有人,小全猜到了,但平安可不会承认。
小全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哈哈!平安说笑了,你年纪轻轻就有这等成就,自然让人另眼相看。”
平安本来以为他是要探自己的底,可是听到这句话,却觉得有些不对劲了。这不像是探底,倒像是要将他介绍给什么人似的。
“什么成就,不过是瞎折腾罢了。”平安立刻谦虚道。
小全摇头,“对着我你也不肯说实话?若瞎折腾能有这样的好处,人人都要去瞎折腾了。”
“是有些想法。”平安想了想,道。
小全喝了一杯茶,眯起眼睛笑,“这就对了。其实在宫中,要往上走,若是没有人扶持,是千难万难的。就像我,从前是在酒醋面局,混了近十年,还是一无所有。后来来了兵仗局,才算是有点儿作为。说起来也是机缘巧合,得了一点帮助。”
“那肯定是你有能耐,不然即便有人帮忙也没用。”平安道。
小全见他一直装傻,只好直言了,“平安,我看你这等才能,若是一直埋没在兵仗局,倒是可惜了。光是靠自己是不成的,难道你就没想过找个人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