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家庭肥皂剧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文艺生活最新章节!
1991年2月12日,晚八点,《渴望》播出了。
对华国百姓来说,这就是平常的一天,快要过年了,有人守在电视机前,有人则在外边和朋友聚会,各忙各的事情。
华国电视台前面一部电视剧播完,自然会有一部新的电视剧开播。
看过预告的观众知道这部新电视剧叫做《渴望》,但《渴望》讲什么的,好不好看,没有人知道,不过留给观众选择的余地并不大。
华国百姓习惯了锁定华国电视台,特别是京城的老百姓。
在这个时代,地方电视台以沿海的花城电视台和沪城电视台影响力较大。
花城和香江相邻,受到香江的影响,又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播放的节目娱乐性强,尺度颇大,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
沪城电视台是南方文化的代表,在长三角一带受到观众的热捧。
然而,这两家电视台只在某一地域具有影响力,华国电视台在全国是无可争议的霸主。
林子轩在家里陪父母看电视剧,重温一下旧日的情怀。
林伯清和郑秀莲非常看重这一天,儿子写的电视剧播出了,还是在华国电视台,他们嘴上虽然不说,心里却极为骄傲。
尤其是郑秀莲,前些日子报纸上因为《顽主》痛批林子轩,她心里就不舒服。
认为那些人是小题大做,还担心儿子受不了打击,提心吊胆的过了一阵子,等看到儿子的确没受到影响,这才放下心来。
这是林子轩疏忽了,他自己不在乎,但他身边的亲人在乎,慕姗姗就为此气愤不已。
他反应过来之后还特地安抚了一下父母,至于妹妹林晓玲,倒没有担心哥哥,还鼓动林子轩和那些人斗争到底。
这丫头有着京城人的性子,京城人有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就算心里打鼓,面子上也要撑住,不能让人看不起。
这次《渴望》播出,是林子轩证明自己的机会。
倒不是说自己多了不起,而是不让林伯清和郑秀莲担心。
不让家里人担心,让家里人骄傲,这才是做子女应该做的。
以后郑秀莲和街坊邻居聊天的时候谈到《渴望》,就能故作不经意的说起,这是我儿子写的,倒不是显摆,而是一种儿子终于长大了的感慨。
在《渴望》的片头,编剧一栏出现了林子轩的名字,后面还有故事策划,同样是林子轩。
“看,那是老哥的名字。”林晓玲指着一闪而过的电视屏幕,兴奋的说道。
林伯清和郑秀莲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却很高兴。
这可是华国电视台啊,儿媳妇在电视台当主持人,儿子写的电视剧在电视台播放,还有什么不满足的,那些骂人的都是红眼病,就看不得别人好。
这个年代由于百姓不怎么注意卫生,华国的一些地区时常流行红眼病,就是细菌感染。
时间长了,红眼病就成了嫉妒的代名词,讽刺某些人自己没本事,专门说别人的坏话。
《渴望》讲述的是二十年前的故事,那时候知识青年刚刚回城,正是林伯清和郑秀莲那一代人的经历,看着电视里熟悉的情景,一下子就抓住了他们的心。
林晓玲则更多的是好奇,她这个年纪喜欢看香江的武侠片和宝岛的爱情片。
只是,家里看电视的大权不在她的手里,就算不喜欢看也没办法。
这时候家庭里父母的权威还在,没有对孩子娇生惯养的说法,更别提溺爱了,一旦犯错,打一顿是正常现象,谁没挨过父母的打骂啊。
所以林晓玲也只能看下去,她还在琢磨着让哥哥再带她去电视台看明星呢。
在林子轩家里发生的事情也发生在华国的千家万户。
《渴望》不是那种一开始就扣人心弦,高潮迭起的电视剧,而是特别的生活化,戏剧冲突不明显,可等你真正看进去了,就会欲罢不能。
这正是家庭剧的魅力所在,它通过家人之间家长里短的琐事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渴望》前面两集主要是用来交代时代背景和人物之间的关系,让观众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刘慧芳是剧中的主角。
以前的电视剧要么是宣扬部队的战争片,要么是以男人为主的电视剧,充满了阳刚气,很少把焦点放在女性题材上。
同时,《渴望》还是华国第一部室内剧,让观众觉得新鲜。
当然,不可能观众刚看两集就会认为这是神剧,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等等,那不现实。
甚至还有些男观众觉得太平常了,没有大场面,看的不过瘾。
这就是《渴望》的开场,像这一天一样平常,观众和往常一样看完电视剧,去睡觉,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大不了。
除了林子轩,没人能想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部电视剧将会掀起一股怎样的风暴。
第二天,年二十九,慕姗姗放假了,来到林子轩家,带来了一些春联。
这时候春联都不是买的,而是请人写。
四合院或者一个小区里会有书法好的人,大家每年拿着红纸请这人写春联,只要送包烟或者是干果点心就行。
这些书法好的人还会拿春联当礼物街坊邻居的四处送,图个喜庆,也表示大家的关心亲。
慕致远的书法不错,家里的春联都是自己写,他写好了让慕姗姗拿到林家来。
春联不值什么钱,却是往来的情分。
林伯清还要上一天班,郑秀莲在外边和邻居唠嗑,林晓玲找同学玩去了。
林子轩和慕姗姗商量着过年到哪里玩,京城过年很热闹,有庙会,还有各种娱乐活动,几天假期还真不够耍的。
这时候,就听外边响起惊讶的声音。
“啊,真是轩子写的?我没注意啊。”一位街坊诧异道,“今儿晚上我好好瞅瞅,轩子出息了,都写上电视剧了。”
一般的朋友称呼林子轩为“小林”,看着他长大的街坊称呼他为“轩子”,林伯清和郑秀莲则叫他“小轩”,慕姗姗对林子轩的称呼多了,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了。
很显然,郑秀莲“无意”中说出了林子轩写了《渴望》的事情。
事实上,看电视剧的观众一般都不会认真看片头,即便要看,也是看演员,谁会没事专门看编剧啊,这就是幕后工作者的伤心之处了。
1991年2月12日,晚八点,《渴望》播出了。
对华国百姓来说,这就是平常的一天,快要过年了,有人守在电视机前,有人则在外边和朋友聚会,各忙各的事情。
华国电视台前面一部电视剧播完,自然会有一部新的电视剧开播。
看过预告的观众知道这部新电视剧叫做《渴望》,但《渴望》讲什么的,好不好看,没有人知道,不过留给观众选择的余地并不大。
华国百姓习惯了锁定华国电视台,特别是京城的老百姓。
在这个时代,地方电视台以沿海的花城电视台和沪城电视台影响力较大。
花城和香江相邻,受到香江的影响,又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播放的节目娱乐性强,尺度颇大,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
沪城电视台是南方文化的代表,在长三角一带受到观众的热捧。
然而,这两家电视台只在某一地域具有影响力,华国电视台在全国是无可争议的霸主。
林子轩在家里陪父母看电视剧,重温一下旧日的情怀。
林伯清和郑秀莲非常看重这一天,儿子写的电视剧播出了,还是在华国电视台,他们嘴上虽然不说,心里却极为骄傲。
尤其是郑秀莲,前些日子报纸上因为《顽主》痛批林子轩,她心里就不舒服。
认为那些人是小题大做,还担心儿子受不了打击,提心吊胆的过了一阵子,等看到儿子的确没受到影响,这才放下心来。
这是林子轩疏忽了,他自己不在乎,但他身边的亲人在乎,慕姗姗就为此气愤不已。
他反应过来之后还特地安抚了一下父母,至于妹妹林晓玲,倒没有担心哥哥,还鼓动林子轩和那些人斗争到底。
这丫头有着京城人的性子,京城人有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就算心里打鼓,面子上也要撑住,不能让人看不起。
这次《渴望》播出,是林子轩证明自己的机会。
倒不是说自己多了不起,而是不让林伯清和郑秀莲担心。
不让家里人担心,让家里人骄傲,这才是做子女应该做的。
以后郑秀莲和街坊邻居聊天的时候谈到《渴望》,就能故作不经意的说起,这是我儿子写的,倒不是显摆,而是一种儿子终于长大了的感慨。
在《渴望》的片头,编剧一栏出现了林子轩的名字,后面还有故事策划,同样是林子轩。
“看,那是老哥的名字。”林晓玲指着一闪而过的电视屏幕,兴奋的说道。
林伯清和郑秀莲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却很高兴。
这可是华国电视台啊,儿媳妇在电视台当主持人,儿子写的电视剧在电视台播放,还有什么不满足的,那些骂人的都是红眼病,就看不得别人好。
这个年代由于百姓不怎么注意卫生,华国的一些地区时常流行红眼病,就是细菌感染。
时间长了,红眼病就成了嫉妒的代名词,讽刺某些人自己没本事,专门说别人的坏话。
《渴望》讲述的是二十年前的故事,那时候知识青年刚刚回城,正是林伯清和郑秀莲那一代人的经历,看着电视里熟悉的情景,一下子就抓住了他们的心。
林晓玲则更多的是好奇,她这个年纪喜欢看香江的武侠片和宝岛的爱情片。
只是,家里看电视的大权不在她的手里,就算不喜欢看也没办法。
这时候家庭里父母的权威还在,没有对孩子娇生惯养的说法,更别提溺爱了,一旦犯错,打一顿是正常现象,谁没挨过父母的打骂啊。
所以林晓玲也只能看下去,她还在琢磨着让哥哥再带她去电视台看明星呢。
在林子轩家里发生的事情也发生在华国的千家万户。
《渴望》不是那种一开始就扣人心弦,高潮迭起的电视剧,而是特别的生活化,戏剧冲突不明显,可等你真正看进去了,就会欲罢不能。
这正是家庭剧的魅力所在,它通过家人之间家长里短的琐事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渴望》前面两集主要是用来交代时代背景和人物之间的关系,让观众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刘慧芳是剧中的主角。
以前的电视剧要么是宣扬部队的战争片,要么是以男人为主的电视剧,充满了阳刚气,很少把焦点放在女性题材上。
同时,《渴望》还是华国第一部室内剧,让观众觉得新鲜。
当然,不可能观众刚看两集就会认为这是神剧,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等等,那不现实。
甚至还有些男观众觉得太平常了,没有大场面,看的不过瘾。
这就是《渴望》的开场,像这一天一样平常,观众和往常一样看完电视剧,去睡觉,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大不了。
除了林子轩,没人能想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部电视剧将会掀起一股怎样的风暴。
第二天,年二十九,慕姗姗放假了,来到林子轩家,带来了一些春联。
这时候春联都不是买的,而是请人写。
四合院或者一个小区里会有书法好的人,大家每年拿着红纸请这人写春联,只要送包烟或者是干果点心就行。
这些书法好的人还会拿春联当礼物街坊邻居的四处送,图个喜庆,也表示大家的关心亲。
慕致远的书法不错,家里的春联都是自己写,他写好了让慕姗姗拿到林家来。
春联不值什么钱,却是往来的情分。
林伯清还要上一天班,郑秀莲在外边和邻居唠嗑,林晓玲找同学玩去了。
林子轩和慕姗姗商量着过年到哪里玩,京城过年很热闹,有庙会,还有各种娱乐活动,几天假期还真不够耍的。
这时候,就听外边响起惊讶的声音。
“啊,真是轩子写的?我没注意啊。”一位街坊诧异道,“今儿晚上我好好瞅瞅,轩子出息了,都写上电视剧了。”
一般的朋友称呼林子轩为“小林”,看着他长大的街坊称呼他为“轩子”,林伯清和郑秀莲则叫他“小轩”,慕姗姗对林子轩的称呼多了,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了。
很显然,郑秀莲“无意”中说出了林子轩写了《渴望》的事情。
事实上,看电视剧的观众一般都不会认真看片头,即便要看,也是看演员,谁会没事专门看编剧啊,这就是幕后工作者的伤心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