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报纸的影响力(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资本大唐最新章节!
“换出去?”商人听后一愣,他这段时间到外地经商,前两才刚回来,所以对长安最近的事情知道的不多,根本听不懂三弟在说些什么。
年青的读书人一直在长安求学,知道自己三叔说的是什么意思,不过他也是一脸凝重的问道:“三叔,你可要想清楚了,虽说朝廷颁布了土地置换法,而且比例还极高,但是辽东和高句丽那地方的土地,可实在不好经营啊!”
“大郞,这件事我都想了好几天了,而且也算的很清楚,咱们周家的土地主要是在洛阳附近,加在一起也有五千多亩地,平时也雇着好几百农户耕种,可是现在的情况你们也清楚,许多农户都不愿意再租地种,而是准备进工厂做工,虽然平时累了点,但收入却比种地划算,咱们周家的佃户从去年开始就不断有人退租,现在都有好几百亩地因为没人种而荒着,再这么下去的话,恐怕咱们周围的田地就只能赔钱经营了。”
听到三弟和侄子的话,商人却是似懂非懂,有些着急的问道:“? 三弟,农户减少的事我很清楚,我这边新开的工厂也一直在招人,但你和大郞说的那个什么土地置换,到底是怎么回事?”
听到商人的问话,胖财主和读书人对视一眼,最后还是由读书人开口解释道:“大伯,土地置换法是朝廷新颁布的一个法令,前段时间咱们不是把高句丽给灭了吗,那边的土地现在都是咱们的了,可是那边人比较少,而且气候也差了点,使得大量土地无人耕种,所以朝廷就在关内、河东、河北、河南几个人口稠密的道中。颁布了一个土地置换法。只要有人愿意将现有土地交给朝廷,朝廷就会在辽东或高句丽那里,划出一片土地给这人。而且以田地质量的不同,这片土地的面积也不同,不过最低也是十倍于原来的土地。”
“大郞。那这个置换的比例是多少?”商人立刻又问道。
读书人立刻答道:“大伯,这个比例很复杂,不过简单来说,就是上田为一比二十,中田一比十五,下田为一比十,不过因为辽东和高句丽那边的土地质量也不一样,所以中间也会有所变动,比如若是咱们拿上田换辽东那边最廉价的山地。可能这个比例就会达到一比三十甚至是更高。”
听明白了这个土地置换法,商人沉思了一会,这才开口说道:“老三。咱们家祖上本来就是靠着种地过活。经过几辈人的努力,才攒下那五千亩地。虽说现在我负责的工商这块收入大增,已经不怎么看重那五千亩地的出产了,不过那好歹也是咱们的发家之本,你真的忍心就这么换出去?”
听到大哥语重心长的话,胖财主也沉吟不语,他们家兄弟三人,大哥因为不是嫡子,所以只能负责不受家中重视的工商业。二哥是嫡长子,但却极为聪慧,走上了读书这条路,做了一个八品的小官,只可惜前些年病死了,幸好眼前的这个大侄子继承了他父亲的聪慧,小小年纪就已经考上秀才,说不定再过几年,他们老刘家还能再出一个官。而他做为父亲最小的孩子,也最受疼爱,家中的祖业就由他来继承,当然了,二哥家中的一切用度,都是由他和大哥承担,所以对于家中的土地,他是有绝对处置权的。
正在两个长辈都在沉吟不决的时候,年青的读书人忽然开口说道:“大伯,我倒是觉得三叔的打算不错,咱们的祖业虽然重要,但若是能换得更加丰富的家产,祖宗的在天之灵肯定也会同意的。”
胖财主听到侄子支持自己,立刻眼睛一亮,他是个没主见的人,听到大哥反对,立刻将自己之前的打算都给忘了,现在听到侄子的话,脑子一下子就清醒了,少有的露出一个坚定的表情说道:“大哥,我决定了,与其让祖宗留下的田地荒芜,还不如将其中一些换成辽东和高句丽那边的土地,说不定还能趁机发笔财。”
做兄弟这么多年,jīng明商人还是第一次看到三弟如此表情,心中也不禁有些惊讶,不过他也不是容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想了想还是开口反对道:“三弟,你想过没有,在辽东和高句丽那种鬼地方,就算有大片的土地又能如何?那里不但人少,而且气候也差,到时别说雇人种地,估计就算是找到人,每年的收成也是个大问题!”
“大哥,你先听我把话说完!”胖财主听到大哥的话,又看到侄子鼓励的眼神,于是鼓气勇气说道,“我是这样想的,咱们家里的五千多亩地,其中只有两成是上田,三成是中田,其它五成都是下田,反正现在也不好找佃户,而且下田的收成又低,那咱们干脆就把下田交出去,两千五百多亩下田,能换成两万五千多亩地,您想想那得是多大一块地啊!”
两万五千亩,也就是两百五十顷,如此庞大的一块地,不但胖财主一脸馋相,连jīng明商人也有些心动,只是想到这些全都是无用的荒地,他还是一脸坚定的摇了摇头。
不过只听胖财主接着说道:“大哥,至于你刚才说的收成问,这个我已经打听清楚了,辽东和高句丽那里气候虽然差了点,但是chūn夏两季,还是可以种一茬作物的,无论是小麦还是大豆,都能长的很好,而且我还听说,那里土地极为肥沃,比咱们关中这地方可多了,若是种的好,一亩要比这里多打不少呢……”
听到三弟喋喋不休的讲述,jīng明商人有些不耐烦,开口打断道:“那人呢?”
说话被大哥打断,胖财主却一点也不生气,笑呵呵的说道:“大哥你别急嘛,人手也不是问题,您忘了高句丽那边离哪里近了?”
听到三弟的这么一句反问,商人也是一愣。他平时经商跑的地方多。高句丽那边虽然没去过,但登州却是去过,知道登州与高句丽隔海相望。而想到登州,立刻让他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脱口说道:“三弟。你是想买奴隶种地。”
“大哥果然是做大生意的人,一下子就猜到了正点上!”胖财主一脸兴奋的赞叹道。
不过商人立刻又有些担忧的说道:“三弟,用奴隶耕种虽然是个好办法,但你那可是两万多亩,若是想要全部耕种,最少也要上千奴隶,这其中的花费暂且不说,就算是咱们有钱,可也不好凑齐这么多奴隶啊!”
“大伯。根本用不了那么多人,现在朝廷除了颁布了土地置换之法,而且还推荐用粗种之法。对田地不用伺候的那么jīng细。耕作之时的环节能省就省,再加上多用畜力。一个人能耕种的土地是以前的三四倍,算起来两万多亩地,也不过几百个奴隶罢了,而且三叔换那么多土地,并不仅仅是当成耕地的!”看到三叔解释的有点费劲,干脆自己抢着说道。
“哦,不种地那还能做什么?”商人有些好奇的开口问道。
看到大哥有些松动,胖商人和读书人对视了一眼,然后才兴奋的说道:“大哥,您可能没看最近的报纸,报纸上都说了,辽东和高句丽那里矿产丰富,特别是其中的煤矿和铁矿,已经被人发现了好几处了,若是咱们置换的土地上,也能发现一处矿产,那咱们家还怕缺钱吗?”
“开玩笑,人家说你就信?”对于报纸这东西,商人也听说过,只是还没来的及仔细了解。
“大伯,这你就不懂了,报纸可是齐王殿下办的,上面的话几乎字字真金,而且我还听说,齐王府的人已经在高句丽那里发现了一个大铁矿,而且是露天开采,储量十分的惊人,现在长安城的不少世家大族,都在与齐王殿下商谈合作开矿的事呢!”听到大伯诋毁报纸,年青读书人立刻一脸不悦的说道,他可是大唐rì报的忠实读者,几乎是每期必看,而且他也一向将齐王李愔视为大唐皇位最适合的继承人。
“齐王殿下!”一提起李愔,jīng明商人立刻jīng神一震,毕竟这位王爷可是商人心目中的财神爷,无论什么生意,只要与齐王沾边,立刻就能大赚特赚。
“大郞,你既然知道殿下的招商,那能不能让咱们家也参上一股?”jīng明商人一脸狂热的拉住侄子的手问道。
一听大伯的话,读书人立刻一脸苦笑:“大伯,这个消息我也是听一个同窗说的,人家是官宦世家,却还没资格参与,以咱们刘家的那点家资,怎么可能参与到这种大生意?”
商人刚才也是高兴的过了头,一听侄子的话,立刻醒悟过来,急忙松开侄子,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不过还是有些犹豫的问道:“三弟,虽说辽东和高句丽多矿,但万一发现不了矿怎么办,最后不是还得种地吗?”
商人没有发现,他现在的语气已经暴露了自己的内心,显然是已经同意了换地之事,而且想到换到的地可能有矿产,他已经不太满足种地的那点收入了。
“大哥,这点我也想好了,能发现矿产最好,若没有,那好田地就买些奴隶种,其它大部分的地,咱们也不用花大力气开垦,而是建牧场,让奴隶放牧,然后你在那里建个罐头厂,牧场里出产的牛羊宰杀后做成罐头,然后运到内地销售,反正那里临海,走海路也便宜!”胖财主十分兴奋的说道。那么多的地,光放牧挣的钱,也比原来的两千多亩下田收入多。
商人没想到自己这个弟弟想的还真周到,无论置换来的土地做什么,好像都比那两千多亩的下田来的划算,这下他终于没有了反对的理由,想了想只得说道:“好吧,反正当初父亲把田地都留给了你,而且你又想的这么周到,那为兄也就没有反对的理由,不过……”
说到这里,商业jīng明的眼睛扫了一下胖财主和年青的读书人,有点不满的说道:“不过大郞,这个主意可不像是你三叔能想到的,肯定又是你在捣鬼是不是?”
“嘿嘿,大伯不愧是大伯,就知道小侄的这点把戏瞒不过您!”读书人听后嬉皮赖脸的说道,这些天他通过报纸,了解了不少朝廷的政策,再加上报纸对辽东和高句丽的报道,使得他很快看到其中的机会,于是撺掇着老家里的三叔,将家中的田地置换出一部分,不过又担心大伯不同意,所以才和三叔合伙演了这么一场戏。
就在这叔侄三人相谈甚欢的时候,在他们身后靠窗的那一桌,却有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坐在那里,聚jīng会神的将他们的谈话全都听到耳中,而在青年的对面,一个十岁左右的孩童也听的十分认真。
“九弟,现在明白为什么我要燕北他们在报道高句丽战争中,加入那么多关于高句丽和辽东风土人情的描写了吧?”青年忽然笑呵呵的问道,他自然就是我们的齐王殿下了。
“我明白了!”对面的李治点了点头,“报纸在报道高句丽战争之时,却费了不少笔墨描写辽东和高句丽的矿产与肥沃,这看似无用的描写,其实却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让那些读报之人,在被高句丽战争吸引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之间,对高句丽的风土人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那里能种什么粮食,又有什么样的矿产,这样在朝廷的土地置换法出台之后,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辽东和高句丽丰富的矿产和肥沃的土地,如此一来,也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土地置换中去!”
“哈哈~,九弟说的不错,不过在报纸报道的同意,我们还要坚定这些人去辽东的信息,所以我就派人探明了几座矿产,而且公开招人入股,如此一来,更让辽东和高句丽多矿成为事实,让那些心有疑虑的人,打消心中的怀疑,而愿意去高句丽那边的人也会更多!”李愔一脸得意的说道。
“六哥,辽东和高句丽那里真的有那么多矿产吗?”李治有点担心的问道。
李愔一听却是笑了说道:“这些你自己回宫后去领悟吧,现在你跟我走,六哥今天要带着见见真正的世面!”
“换出去?”商人听后一愣,他这段时间到外地经商,前两才刚回来,所以对长安最近的事情知道的不多,根本听不懂三弟在说些什么。
年青的读书人一直在长安求学,知道自己三叔说的是什么意思,不过他也是一脸凝重的问道:“三叔,你可要想清楚了,虽说朝廷颁布了土地置换法,而且比例还极高,但是辽东和高句丽那地方的土地,可实在不好经营啊!”
“大郞,这件事我都想了好几天了,而且也算的很清楚,咱们周家的土地主要是在洛阳附近,加在一起也有五千多亩地,平时也雇着好几百农户耕种,可是现在的情况你们也清楚,许多农户都不愿意再租地种,而是准备进工厂做工,虽然平时累了点,但收入却比种地划算,咱们周家的佃户从去年开始就不断有人退租,现在都有好几百亩地因为没人种而荒着,再这么下去的话,恐怕咱们周围的田地就只能赔钱经营了。”
听到三弟和侄子的话,商人却是似懂非懂,有些着急的问道:“? 三弟,农户减少的事我很清楚,我这边新开的工厂也一直在招人,但你和大郞说的那个什么土地置换,到底是怎么回事?”
听到商人的问话,胖财主和读书人对视一眼,最后还是由读书人开口解释道:“大伯,土地置换法是朝廷新颁布的一个法令,前段时间咱们不是把高句丽给灭了吗,那边的土地现在都是咱们的了,可是那边人比较少,而且气候也差了点,使得大量土地无人耕种,所以朝廷就在关内、河东、河北、河南几个人口稠密的道中。颁布了一个土地置换法。只要有人愿意将现有土地交给朝廷,朝廷就会在辽东或高句丽那里,划出一片土地给这人。而且以田地质量的不同,这片土地的面积也不同,不过最低也是十倍于原来的土地。”
“大郞。那这个置换的比例是多少?”商人立刻又问道。
读书人立刻答道:“大伯,这个比例很复杂,不过简单来说,就是上田为一比二十,中田一比十五,下田为一比十,不过因为辽东和高句丽那边的土地质量也不一样,所以中间也会有所变动,比如若是咱们拿上田换辽东那边最廉价的山地。可能这个比例就会达到一比三十甚至是更高。”
听明白了这个土地置换法,商人沉思了一会,这才开口说道:“老三。咱们家祖上本来就是靠着种地过活。经过几辈人的努力,才攒下那五千亩地。虽说现在我负责的工商这块收入大增,已经不怎么看重那五千亩地的出产了,不过那好歹也是咱们的发家之本,你真的忍心就这么换出去?”
听到大哥语重心长的话,胖财主也沉吟不语,他们家兄弟三人,大哥因为不是嫡子,所以只能负责不受家中重视的工商业。二哥是嫡长子,但却极为聪慧,走上了读书这条路,做了一个八品的小官,只可惜前些年病死了,幸好眼前的这个大侄子继承了他父亲的聪慧,小小年纪就已经考上秀才,说不定再过几年,他们老刘家还能再出一个官。而他做为父亲最小的孩子,也最受疼爱,家中的祖业就由他来继承,当然了,二哥家中的一切用度,都是由他和大哥承担,所以对于家中的土地,他是有绝对处置权的。
正在两个长辈都在沉吟不决的时候,年青的读书人忽然开口说道:“大伯,我倒是觉得三叔的打算不错,咱们的祖业虽然重要,但若是能换得更加丰富的家产,祖宗的在天之灵肯定也会同意的。”
胖财主听到侄子支持自己,立刻眼睛一亮,他是个没主见的人,听到大哥反对,立刻将自己之前的打算都给忘了,现在听到侄子的话,脑子一下子就清醒了,少有的露出一个坚定的表情说道:“大哥,我决定了,与其让祖宗留下的田地荒芜,还不如将其中一些换成辽东和高句丽那边的土地,说不定还能趁机发笔财。”
做兄弟这么多年,jīng明商人还是第一次看到三弟如此表情,心中也不禁有些惊讶,不过他也不是容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想了想还是开口反对道:“三弟,你想过没有,在辽东和高句丽那种鬼地方,就算有大片的土地又能如何?那里不但人少,而且气候也差,到时别说雇人种地,估计就算是找到人,每年的收成也是个大问题!”
“大哥,你先听我把话说完!”胖财主听到大哥的话,又看到侄子鼓励的眼神,于是鼓气勇气说道,“我是这样想的,咱们家里的五千多亩地,其中只有两成是上田,三成是中田,其它五成都是下田,反正现在也不好找佃户,而且下田的收成又低,那咱们干脆就把下田交出去,两千五百多亩下田,能换成两万五千多亩地,您想想那得是多大一块地啊!”
两万五千亩,也就是两百五十顷,如此庞大的一块地,不但胖财主一脸馋相,连jīng明商人也有些心动,只是想到这些全都是无用的荒地,他还是一脸坚定的摇了摇头。
不过只听胖财主接着说道:“大哥,至于你刚才说的收成问,这个我已经打听清楚了,辽东和高句丽那里气候虽然差了点,但是chūn夏两季,还是可以种一茬作物的,无论是小麦还是大豆,都能长的很好,而且我还听说,那里土地极为肥沃,比咱们关中这地方可多了,若是种的好,一亩要比这里多打不少呢……”
听到三弟喋喋不休的讲述,jīng明商人有些不耐烦,开口打断道:“那人呢?”
说话被大哥打断,胖财主却一点也不生气,笑呵呵的说道:“大哥你别急嘛,人手也不是问题,您忘了高句丽那边离哪里近了?”
听到三弟的这么一句反问,商人也是一愣。他平时经商跑的地方多。高句丽那边虽然没去过,但登州却是去过,知道登州与高句丽隔海相望。而想到登州,立刻让他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脱口说道:“三弟。你是想买奴隶种地。”
“大哥果然是做大生意的人,一下子就猜到了正点上!”胖财主一脸兴奋的赞叹道。
不过商人立刻又有些担忧的说道:“三弟,用奴隶耕种虽然是个好办法,但你那可是两万多亩,若是想要全部耕种,最少也要上千奴隶,这其中的花费暂且不说,就算是咱们有钱,可也不好凑齐这么多奴隶啊!”
“大伯。根本用不了那么多人,现在朝廷除了颁布了土地置换之法,而且还推荐用粗种之法。对田地不用伺候的那么jīng细。耕作之时的环节能省就省,再加上多用畜力。一个人能耕种的土地是以前的三四倍,算起来两万多亩地,也不过几百个奴隶罢了,而且三叔换那么多土地,并不仅仅是当成耕地的!”看到三叔解释的有点费劲,干脆自己抢着说道。
“哦,不种地那还能做什么?”商人有些好奇的开口问道。
看到大哥有些松动,胖商人和读书人对视了一眼,然后才兴奋的说道:“大哥,您可能没看最近的报纸,报纸上都说了,辽东和高句丽那里矿产丰富,特别是其中的煤矿和铁矿,已经被人发现了好几处了,若是咱们置换的土地上,也能发现一处矿产,那咱们家还怕缺钱吗?”
“开玩笑,人家说你就信?”对于报纸这东西,商人也听说过,只是还没来的及仔细了解。
“大伯,这你就不懂了,报纸可是齐王殿下办的,上面的话几乎字字真金,而且我还听说,齐王府的人已经在高句丽那里发现了一个大铁矿,而且是露天开采,储量十分的惊人,现在长安城的不少世家大族,都在与齐王殿下商谈合作开矿的事呢!”听到大伯诋毁报纸,年青读书人立刻一脸不悦的说道,他可是大唐rì报的忠实读者,几乎是每期必看,而且他也一向将齐王李愔视为大唐皇位最适合的继承人。
“齐王殿下!”一提起李愔,jīng明商人立刻jīng神一震,毕竟这位王爷可是商人心目中的财神爷,无论什么生意,只要与齐王沾边,立刻就能大赚特赚。
“大郞,你既然知道殿下的招商,那能不能让咱们家也参上一股?”jīng明商人一脸狂热的拉住侄子的手问道。
一听大伯的话,读书人立刻一脸苦笑:“大伯,这个消息我也是听一个同窗说的,人家是官宦世家,却还没资格参与,以咱们刘家的那点家资,怎么可能参与到这种大生意?”
商人刚才也是高兴的过了头,一听侄子的话,立刻醒悟过来,急忙松开侄子,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不过还是有些犹豫的问道:“三弟,虽说辽东和高句丽多矿,但万一发现不了矿怎么办,最后不是还得种地吗?”
商人没有发现,他现在的语气已经暴露了自己的内心,显然是已经同意了换地之事,而且想到换到的地可能有矿产,他已经不太满足种地的那点收入了。
“大哥,这点我也想好了,能发现矿产最好,若没有,那好田地就买些奴隶种,其它大部分的地,咱们也不用花大力气开垦,而是建牧场,让奴隶放牧,然后你在那里建个罐头厂,牧场里出产的牛羊宰杀后做成罐头,然后运到内地销售,反正那里临海,走海路也便宜!”胖财主十分兴奋的说道。那么多的地,光放牧挣的钱,也比原来的两千多亩下田收入多。
商人没想到自己这个弟弟想的还真周到,无论置换来的土地做什么,好像都比那两千多亩的下田来的划算,这下他终于没有了反对的理由,想了想只得说道:“好吧,反正当初父亲把田地都留给了你,而且你又想的这么周到,那为兄也就没有反对的理由,不过……”
说到这里,商业jīng明的眼睛扫了一下胖财主和年青的读书人,有点不满的说道:“不过大郞,这个主意可不像是你三叔能想到的,肯定又是你在捣鬼是不是?”
“嘿嘿,大伯不愧是大伯,就知道小侄的这点把戏瞒不过您!”读书人听后嬉皮赖脸的说道,这些天他通过报纸,了解了不少朝廷的政策,再加上报纸对辽东和高句丽的报道,使得他很快看到其中的机会,于是撺掇着老家里的三叔,将家中的田地置换出一部分,不过又担心大伯不同意,所以才和三叔合伙演了这么一场戏。
就在这叔侄三人相谈甚欢的时候,在他们身后靠窗的那一桌,却有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坐在那里,聚jīng会神的将他们的谈话全都听到耳中,而在青年的对面,一个十岁左右的孩童也听的十分认真。
“九弟,现在明白为什么我要燕北他们在报道高句丽战争中,加入那么多关于高句丽和辽东风土人情的描写了吧?”青年忽然笑呵呵的问道,他自然就是我们的齐王殿下了。
“我明白了!”对面的李治点了点头,“报纸在报道高句丽战争之时,却费了不少笔墨描写辽东和高句丽的矿产与肥沃,这看似无用的描写,其实却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让那些读报之人,在被高句丽战争吸引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之间,对高句丽的风土人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那里能种什么粮食,又有什么样的矿产,这样在朝廷的土地置换法出台之后,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辽东和高句丽丰富的矿产和肥沃的土地,如此一来,也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土地置换中去!”
“哈哈~,九弟说的不错,不过在报纸报道的同意,我们还要坚定这些人去辽东的信息,所以我就派人探明了几座矿产,而且公开招人入股,如此一来,更让辽东和高句丽多矿成为事实,让那些心有疑虑的人,打消心中的怀疑,而愿意去高句丽那边的人也会更多!”李愔一脸得意的说道。
“六哥,辽东和高句丽那里真的有那么多矿产吗?”李治有点担心的问道。
李愔一听却是笑了说道:“这些你自己回宫后去领悟吧,现在你跟我走,六哥今天要带着见见真正的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