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船厂见闻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风帆战舰最新章节!
1646年十二月初,带着自己的部下,郑家的库银,郑成功乘船去金门了。
隆冬季节,郑成功站在船舰的甲板上,看着漆黑地海景。
林习山走过来问道:“大都督,这段时间船舰来回奔波,有些船只需要维修。还请暂缓一段时间,让船队在石井船舶维修一番,还望大都督恩准!”
郑成功在思考,迟钝了下才回答道:“哦……好,那你去安排吧!”
“是,末将这就去安排。”
南安石井船舶是当初郑芝龙亲自监督建造的造船厂。
1624年,郑芝龙接受福建巡抚熊的招安,受封福建游击将军。
为了打击敌对势力,以及增强自己的势力,郑成功搜集了千余名木匠师在南安石井建立造船坊,营造军、商两用船。这个造船坊可能不是中国最大的,但绝对是当时整个中国技术水平最高的造船坊了。
数十艘船只行驶至海湾,在小船的指引下,船工慢慢驶进海湾岸边停泊,放下踏板。
一靠岸,林习山就忙叫水兵清理维修船只,同时叫人补充一下清水和食物。
来到了船坊,郑成功决定亲眼去见识一下这个时代的造船厂。
郑成功呼过林习山,说道:“我想去看看此处的船坊,你带我前去。”
林习山怪异地看了下郑成功,然后才说道:“禀都督,此处就是造船厂!”
听到林习山说这里就是造船厂时,郑成功难的脸红了。
该死,造船厂不是都有那个船坞嘛,那个造船厂的标志船坞在哪?
这就是郑成功的误区,他所知道的船坞都是现代用水泥钢筋打造的。
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更不用说有干船坞和浮船坞之分。
幸好林习山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领着郑成功往岸上走了差不多一里多,就看到数百座大小不一的建筑耸立在在一座山丘下。
福建多山地,自然林木资源丰富,常见的有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红松、黑松、水杉、柳树、杨树、泡桐、桉树、毛竹等,因此造船用材在福建基本都可以找到。
走近时,造船厂的管事已经知道大公子过来了,他忙走出来迎接。
郑芝龙根基在于水师,对于造船厂自然看重,派出的管事是郑家的家仆郑平。
见到郑成功,郑平忙躬身说道:“小的拜见大公子。”
郑成功忙扶起,说道:“平叔,不用多礼!我只是对船坊有些好奇,所以进来看看。”
郑平站起,说道:“既然大公子想看看,那由小的带路。”
“嗯,平叔前面带路。”
远远地郑成功就看到里那个高达五六米,长达二十余米的福船舰船龙骨。百余名木匠在舰船龙骨来回穿梭,铺制船壳板。
一路走过去,郑成功对这个时代造船流程有了一定熟悉。
这个时代的造船虽然没有后世那种标准化,流水线的制造流程,但也有了一定分工概念,甲板、缆绳、篷帆、捻缝等作坊鳞次栉比,两三百个木匠各分其事,卖力干自己的活。
郑成功看到这未来将要成为自己的船舰的家伙,不由得地问道:“平叔,这艘船几时可以建好?”
“回大公子的话,大概三个月后就可以建成了。”
“这么慢?”
一听大公子这样说,郑平怕他误会自己没有尽心,忙解释道:“大公子,这都算快的了。那些个官营的速度更慢,而且质量可远远比不上我们郑家的。”
看郑平紧张的样子,郑成功安抚道:“我不是在怀疑平叔你,只是自从父亲被挟持上京后,我想尽快招兵置船,恢复实力,重振我们郑家海上雄风。”
“是小的没用,不能帮到大公子。小的一定想办法让这些个人加快速度,好助大公子一臂之力。”
“不用,以速则不达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你照着愿计划,用心造好这船就行。”
“是,大公子。”
“这造船厂每年能制造几艘船?”
“那要看是什么船,要是二桅、三桅的沙船等,也可以造个十多艘,但如果是三桅、四桅的福船,怕只能造个三五艘。”
听到一年只能造个三五艘,郑成功有些失望,这要什么时候才能像郑芝龙那般拥军二十万,大小船舰千余艘的实力。
“大公子,那个……小的……”
“平叔叔,有什么事?”
“那个大公子,其实这座造船厂前几年鼎盛时期,年造大小船可达数十艘的。只是自老爷铲除刘香、打败荷夷、坐稳福建总兵后,对水师的重视就日渐下降,连带着这个船厂也跟着受影响。近几年都只是下令打造三四艘船,很多工匠们没有船造、没有工钱拿,可他们都有一家大小要养活。因此多余的木匠技工们平常无工可做时,也只好靠摆渡、出海打渔等养活妻儿老小的。如果大公子肯召回他们的话,平叔别的不敢说,但一定能恢复船厂鼎盛时期的模样。”
郑成功刚听到造船厂每年制造三五艘船的时候,还大失所望。
但现在听到郑平说,可以扩大规模,达到年产值十几艘时,顿时大喜过望。
连价格都不问,郑成功直接说道,“平叔,只要能召回他们,恢复之前的制造量。要花多少银子都不是问题,你只敢开口,其余的事我来处理。”
“真的,那小的就替那些个工匠们多谢大公子了。大公子是不知道,这几年,他们活的不容易!现在听到这个消息,怕能把他们乐坏了!”
“是我的不对,没有早点了解造船厂的情况,我向你们道歉了!”
“不关大公子的事,谁叫他们祖辈都是木匠,也只能这样凑着活。哎,人生由命,半般由不得人。”
或许别人不清楚这些工匠技工的重要性,但来自现代的郑成功,怎么会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同样,在明代,人才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什么样的人才,对于现在兵微将寡的郑成功来说都是宝贵的。看到了,自然不肯放手。
郑成功肯定地说道:“平叔放心,大木必然会让他们生活更好,更有尊严。”
“那就好,那就好!”郑平欣慰道,管理这造船厂怕有十多年了,跟那些个工匠们熟的不能熟了,看着他们一身技术,却落到这个地步,虽然郑平时常用自己的工资补贴他们,但自己也有着一家大小,有时只能是唏嘘不屿。
1646年十二月初,带着自己的部下,郑家的库银,郑成功乘船去金门了。
隆冬季节,郑成功站在船舰的甲板上,看着漆黑地海景。
林习山走过来问道:“大都督,这段时间船舰来回奔波,有些船只需要维修。还请暂缓一段时间,让船队在石井船舶维修一番,还望大都督恩准!”
郑成功在思考,迟钝了下才回答道:“哦……好,那你去安排吧!”
“是,末将这就去安排。”
南安石井船舶是当初郑芝龙亲自监督建造的造船厂。
1624年,郑芝龙接受福建巡抚熊的招安,受封福建游击将军。
为了打击敌对势力,以及增强自己的势力,郑成功搜集了千余名木匠师在南安石井建立造船坊,营造军、商两用船。这个造船坊可能不是中国最大的,但绝对是当时整个中国技术水平最高的造船坊了。
数十艘船只行驶至海湾,在小船的指引下,船工慢慢驶进海湾岸边停泊,放下踏板。
一靠岸,林习山就忙叫水兵清理维修船只,同时叫人补充一下清水和食物。
来到了船坊,郑成功决定亲眼去见识一下这个时代的造船厂。
郑成功呼过林习山,说道:“我想去看看此处的船坊,你带我前去。”
林习山怪异地看了下郑成功,然后才说道:“禀都督,此处就是造船厂!”
听到林习山说这里就是造船厂时,郑成功难的脸红了。
该死,造船厂不是都有那个船坞嘛,那个造船厂的标志船坞在哪?
这就是郑成功的误区,他所知道的船坞都是现代用水泥钢筋打造的。
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更不用说有干船坞和浮船坞之分。
幸好林习山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领着郑成功往岸上走了差不多一里多,就看到数百座大小不一的建筑耸立在在一座山丘下。
福建多山地,自然林木资源丰富,常见的有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红松、黑松、水杉、柳树、杨树、泡桐、桉树、毛竹等,因此造船用材在福建基本都可以找到。
走近时,造船厂的管事已经知道大公子过来了,他忙走出来迎接。
郑芝龙根基在于水师,对于造船厂自然看重,派出的管事是郑家的家仆郑平。
见到郑成功,郑平忙躬身说道:“小的拜见大公子。”
郑成功忙扶起,说道:“平叔,不用多礼!我只是对船坊有些好奇,所以进来看看。”
郑平站起,说道:“既然大公子想看看,那由小的带路。”
“嗯,平叔前面带路。”
远远地郑成功就看到里那个高达五六米,长达二十余米的福船舰船龙骨。百余名木匠在舰船龙骨来回穿梭,铺制船壳板。
一路走过去,郑成功对这个时代造船流程有了一定熟悉。
这个时代的造船虽然没有后世那种标准化,流水线的制造流程,但也有了一定分工概念,甲板、缆绳、篷帆、捻缝等作坊鳞次栉比,两三百个木匠各分其事,卖力干自己的活。
郑成功看到这未来将要成为自己的船舰的家伙,不由得地问道:“平叔,这艘船几时可以建好?”
“回大公子的话,大概三个月后就可以建成了。”
“这么慢?”
一听大公子这样说,郑平怕他误会自己没有尽心,忙解释道:“大公子,这都算快的了。那些个官营的速度更慢,而且质量可远远比不上我们郑家的。”
看郑平紧张的样子,郑成功安抚道:“我不是在怀疑平叔你,只是自从父亲被挟持上京后,我想尽快招兵置船,恢复实力,重振我们郑家海上雄风。”
“是小的没用,不能帮到大公子。小的一定想办法让这些个人加快速度,好助大公子一臂之力。”
“不用,以速则不达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你照着愿计划,用心造好这船就行。”
“是,大公子。”
“这造船厂每年能制造几艘船?”
“那要看是什么船,要是二桅、三桅的沙船等,也可以造个十多艘,但如果是三桅、四桅的福船,怕只能造个三五艘。”
听到一年只能造个三五艘,郑成功有些失望,这要什么时候才能像郑芝龙那般拥军二十万,大小船舰千余艘的实力。
“大公子,那个……小的……”
“平叔叔,有什么事?”
“那个大公子,其实这座造船厂前几年鼎盛时期,年造大小船可达数十艘的。只是自老爷铲除刘香、打败荷夷、坐稳福建总兵后,对水师的重视就日渐下降,连带着这个船厂也跟着受影响。近几年都只是下令打造三四艘船,很多工匠们没有船造、没有工钱拿,可他们都有一家大小要养活。因此多余的木匠技工们平常无工可做时,也只好靠摆渡、出海打渔等养活妻儿老小的。如果大公子肯召回他们的话,平叔别的不敢说,但一定能恢复船厂鼎盛时期的模样。”
郑成功刚听到造船厂每年制造三五艘船的时候,还大失所望。
但现在听到郑平说,可以扩大规模,达到年产值十几艘时,顿时大喜过望。
连价格都不问,郑成功直接说道,“平叔,只要能召回他们,恢复之前的制造量。要花多少银子都不是问题,你只敢开口,其余的事我来处理。”
“真的,那小的就替那些个工匠们多谢大公子了。大公子是不知道,这几年,他们活的不容易!现在听到这个消息,怕能把他们乐坏了!”
“是我的不对,没有早点了解造船厂的情况,我向你们道歉了!”
“不关大公子的事,谁叫他们祖辈都是木匠,也只能这样凑着活。哎,人生由命,半般由不得人。”
或许别人不清楚这些工匠技工的重要性,但来自现代的郑成功,怎么会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同样,在明代,人才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什么样的人才,对于现在兵微将寡的郑成功来说都是宝贵的。看到了,自然不肯放手。
郑成功肯定地说道:“平叔放心,大木必然会让他们生活更好,更有尊严。”
“那就好,那就好!”郑平欣慰道,管理这造船厂怕有十多年了,跟那些个工匠们熟的不能熟了,看着他们一身技术,却落到这个地步,虽然郑平时常用自己的工资补贴他们,但自己也有着一家大小,有时只能是唏嘘不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