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李自成东征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58小说网 www.58xs.cc,最快更新南明大丈夫最新章节!
李岩离开西安的事情,李自成并没有声张。
现在李自成的威望,还是有些不够,他冒然动李岩,只会让河南产生动荡,影响他的东征大计。
他本来是想将李岩软禁在西安,等他攻下北京,成为真正的皇帝之后,再处理李岩,但现在李岩回到河南,他便只能暂时打消这个念头,一切都等他攻下北京,横扫北方,君临天下后再说。
到那时,他想杀谁,不过一句话而已。
高义欢未在西安久留,他等到兵政府给他送来果毅将军的印信,便匆匆返回河南。
崇祯十七年春,农历甲申年,关中大地,李自成下诏东征,顺军将士欢欣鼓舞,意气风发,充满了一个新兴王朝的锐气。
数千里之外的北京,却陷入一片绝望之中。
李自成既然已经立国,那推翻大明朝,一统天下,便是必然之举。
北京,在李自成于西安称帝之时,就知道李自成会东征,但北京却始终没有应对之策。
明朝皇帝和大臣的关系,一向不好,这是明太祖建立明朝后,就存在的问题。
到了崇祯皇帝时,皇帝几乎与所有的朝臣对立,几条应对的策略,都因为皇帝和大臣不愿意担责任,无法达成统一的意见,而没有实施。
崇祯心里想着南迁,但他希望由群臣再三恳请,由内阁学士批准。只有这样,等他到了南京,面对北京失陷的消息时,他才能甩锅内阁,给天下和祖宗一个交代。
内阁方面也不傻,满朝文武明知道皇帝的心思,但却全都装聋作哑,没人想背这个锅。
战场被杀,还能混个忠臣之名,要是提出迁都,然后因为北京失陷,而被皇帝处斩,却要背千骨骂名,谁干呢?内阁学士中,都有人翘首以盼,准备为新朝效力了。
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二年,正月十五,李自成在西安祭天东征。
二十日,顺将李友、白鸠鹤等部,便率先渡过黄河,占领了山西荣河等县,并发布讨明檄文,“嗟尔明朝,大数已终,严刑重敛,民不堪命。诞我圣主,体仁好生,义旗一举,海宇归心。出商洛而定中州,入关西而席卷三秦。安官抚民,设将防边,大业已定。止有晋燕,久困汤火。不忍坐视,我主提兵百万,所过丝毫无犯。为先牌谕文武官等,刻时度势,献城纳印,早图爵禄;如执迷相拒,许尔绅民缚献,不惟倍赏,且保各处生灵,如官兵共抗,兵至城破,玉石不分,悔之何及?”
二十五日,李自成留下田见秀和皇后高氏等留守西安,便统率着大顺军老营精兵六万人,附属人马三十余万,号称大军百万,由西安出发,气势汹汹的开始了东征。
大顺军兵分三路,李自成、刘宗敏迫降明知府张麟后,稍事休整,便向太原进发。
李过、张能,马重僖率领十万人马,为北路,渡过黄河后,向大同进军,准备牵制姜襄、唐通等边镇人马,策应李自成攻打太原。
刘芳亮、马世耀、刘汝魁则率领十万人马,为南路,沿着黄河北岸进军,攻占大名后,沿着运河向北,与主力会师北京。
近些年来,晋燕之地,天灾连连,朝廷又严刑催苛,再加上清军频频入寇,百姓早就活不下去。
李自成均田免粮的口号一喊,三晋百姓都箪食壶浆,盼着顺军到来。
而这一次,李自成知道自己是要争天下,他成为天子之后,百姓都是他的子民,都是他老李家的财产,也一改往日的流寇做派,严禁士卒杀戮百姓,军纪好的不像话,甚至有“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的新说法,得到百姓的拥戴,不过士绅大户,却依旧凄惨。
士绅实力虽然强大,但是当百姓都站在李自成一边时,那士绅便也不值一提。
一时间,整个三晋的贫苦百姓,都在传送着,“吃他娘,穿他娘”的口号。
而想“吃他娘,穿他娘”的人,并不只是山西的贫苦百姓,还有大明朝的军队。
明朝的财政早就破产,到崇祯十七年,各地人马普遍欠饷,连吴三桂的关宁军,都已经十四个月没有发饷,其他各镇便不要提。
当兵拿饷,天经地义,军饷都没有,老娘和孩子都饿死了,还他娘的打仗卖命?
老李不是来了么?姜襄、唐通等人一合计,咱们就吃老李,穿老李了。
李自成东征,气势汹汹而来,是准备打硬仗的,结果除了给他带绿帽的高杰溜了,然后在宁武打了一场惨烈的攻坚战之外,各地明军,包括精锐的边军,全都投降。
十多万山西明军,一下全都变成了顺军,他们也没啥别的要求,老李管饭,给饷就行。
顺军一路势如破竹,将士们气焰高涨,李自成心里却一下没底起来。
一下多了十多万人要吃他,而且随着进兵,想吃他的人更多,李自成不禁心头一凛,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不过李自成虽然意识到,这个家可能不好当,但是既然已经东征,便也开弓没有回头箭。
关中,大顺朝已经吹响了东征的号角,北京君臣之间,却还在扯皮。
迁不迁都的事情,始终不能决定下来,有良知的大臣,便建议请太子南下,这下大臣们同意了,但皇帝却又不干了。
眼看着,李自成已经东征,事情总僵持着也不行,既然暂时迁不成,那就得挡一挡李自成,说不定能保住北京呢?
毕竟崇祯登基以来,北京也不是第一次被兵临城下,前后都被人围了五六回,不差李自成这一次。
大明朝不是还有关宁铁骑没动么,有这张牌在手里,大明未必会输。
不过调兵却需要钱粮,没有钱粮,崇祯也调不动兵。
崇祯登基十七年,仗就打了十七年,国库早就空空如也,根本没有粮饷来调兵。
无奈之下,崇祯只能打起官员和勋戚的主意,想让他们献出家财来,帮助大明渡过难关,可这样一来,只是让大臣更加离心。
这江山是朱家的江山,要出银子,也是朱家的藩王和勋戚带头出。
结果,大明朝的国仗,却带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不仅自己不捐银,反而将周后送来的五千两,扣下两千两,只交三千两,自己还赚了两千两回去。
大明朝的勋戚贵族,同明朝的命运气同连枝,世代享受特权,却是这种表现。
明眼人一看,就晓得大明要完。
大臣们忠心的没钱,有心无力,会捞钱的人,早准备投靠大顺,结果却只筹到数万两白银。
钱没筹到,兵马掉不动,李自成却已经杀入山西。
大学士李率泰,是山西人,家财万贯,眼看这李自成快打到老家,与其家财被顺军洗劫,不如用来报效朝廷,于是自请督师,愿意私财饷军,不烦官帑,提师西征。
北面大顺正和明朝进行最后一次大交锋,河南的高义欢也没闲着。
三月间,鹿邑城外的旷野上,从北面奔来几匹快马,激起了阵阵的马蹄声响。
李岩骑在马上,不时惊讶的四处张望~
(感谢從前以後ing的1000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李岩离开西安的事情,李自成并没有声张。
现在李自成的威望,还是有些不够,他冒然动李岩,只会让河南产生动荡,影响他的东征大计。
他本来是想将李岩软禁在西安,等他攻下北京,成为真正的皇帝之后,再处理李岩,但现在李岩回到河南,他便只能暂时打消这个念头,一切都等他攻下北京,横扫北方,君临天下后再说。
到那时,他想杀谁,不过一句话而已。
高义欢未在西安久留,他等到兵政府给他送来果毅将军的印信,便匆匆返回河南。
崇祯十七年春,农历甲申年,关中大地,李自成下诏东征,顺军将士欢欣鼓舞,意气风发,充满了一个新兴王朝的锐气。
数千里之外的北京,却陷入一片绝望之中。
李自成既然已经立国,那推翻大明朝,一统天下,便是必然之举。
北京,在李自成于西安称帝之时,就知道李自成会东征,但北京却始终没有应对之策。
明朝皇帝和大臣的关系,一向不好,这是明太祖建立明朝后,就存在的问题。
到了崇祯皇帝时,皇帝几乎与所有的朝臣对立,几条应对的策略,都因为皇帝和大臣不愿意担责任,无法达成统一的意见,而没有实施。
崇祯心里想着南迁,但他希望由群臣再三恳请,由内阁学士批准。只有这样,等他到了南京,面对北京失陷的消息时,他才能甩锅内阁,给天下和祖宗一个交代。
内阁方面也不傻,满朝文武明知道皇帝的心思,但却全都装聋作哑,没人想背这个锅。
战场被杀,还能混个忠臣之名,要是提出迁都,然后因为北京失陷,而被皇帝处斩,却要背千骨骂名,谁干呢?内阁学士中,都有人翘首以盼,准备为新朝效力了。
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二年,正月十五,李自成在西安祭天东征。
二十日,顺将李友、白鸠鹤等部,便率先渡过黄河,占领了山西荣河等县,并发布讨明檄文,“嗟尔明朝,大数已终,严刑重敛,民不堪命。诞我圣主,体仁好生,义旗一举,海宇归心。出商洛而定中州,入关西而席卷三秦。安官抚民,设将防边,大业已定。止有晋燕,久困汤火。不忍坐视,我主提兵百万,所过丝毫无犯。为先牌谕文武官等,刻时度势,献城纳印,早图爵禄;如执迷相拒,许尔绅民缚献,不惟倍赏,且保各处生灵,如官兵共抗,兵至城破,玉石不分,悔之何及?”
二十五日,李自成留下田见秀和皇后高氏等留守西安,便统率着大顺军老营精兵六万人,附属人马三十余万,号称大军百万,由西安出发,气势汹汹的开始了东征。
大顺军兵分三路,李自成、刘宗敏迫降明知府张麟后,稍事休整,便向太原进发。
李过、张能,马重僖率领十万人马,为北路,渡过黄河后,向大同进军,准备牵制姜襄、唐通等边镇人马,策应李自成攻打太原。
刘芳亮、马世耀、刘汝魁则率领十万人马,为南路,沿着黄河北岸进军,攻占大名后,沿着运河向北,与主力会师北京。
近些年来,晋燕之地,天灾连连,朝廷又严刑催苛,再加上清军频频入寇,百姓早就活不下去。
李自成均田免粮的口号一喊,三晋百姓都箪食壶浆,盼着顺军到来。
而这一次,李自成知道自己是要争天下,他成为天子之后,百姓都是他的子民,都是他老李家的财产,也一改往日的流寇做派,严禁士卒杀戮百姓,军纪好的不像话,甚至有“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的新说法,得到百姓的拥戴,不过士绅大户,却依旧凄惨。
士绅实力虽然强大,但是当百姓都站在李自成一边时,那士绅便也不值一提。
一时间,整个三晋的贫苦百姓,都在传送着,“吃他娘,穿他娘”的口号。
而想“吃他娘,穿他娘”的人,并不只是山西的贫苦百姓,还有大明朝的军队。
明朝的财政早就破产,到崇祯十七年,各地人马普遍欠饷,连吴三桂的关宁军,都已经十四个月没有发饷,其他各镇便不要提。
当兵拿饷,天经地义,军饷都没有,老娘和孩子都饿死了,还他娘的打仗卖命?
老李不是来了么?姜襄、唐通等人一合计,咱们就吃老李,穿老李了。
李自成东征,气势汹汹而来,是准备打硬仗的,结果除了给他带绿帽的高杰溜了,然后在宁武打了一场惨烈的攻坚战之外,各地明军,包括精锐的边军,全都投降。
十多万山西明军,一下全都变成了顺军,他们也没啥别的要求,老李管饭,给饷就行。
顺军一路势如破竹,将士们气焰高涨,李自成心里却一下没底起来。
一下多了十多万人要吃他,而且随着进兵,想吃他的人更多,李自成不禁心头一凛,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不过李自成虽然意识到,这个家可能不好当,但是既然已经东征,便也开弓没有回头箭。
关中,大顺朝已经吹响了东征的号角,北京君臣之间,却还在扯皮。
迁不迁都的事情,始终不能决定下来,有良知的大臣,便建议请太子南下,这下大臣们同意了,但皇帝却又不干了。
眼看着,李自成已经东征,事情总僵持着也不行,既然暂时迁不成,那就得挡一挡李自成,说不定能保住北京呢?
毕竟崇祯登基以来,北京也不是第一次被兵临城下,前后都被人围了五六回,不差李自成这一次。
大明朝不是还有关宁铁骑没动么,有这张牌在手里,大明未必会输。
不过调兵却需要钱粮,没有钱粮,崇祯也调不动兵。
崇祯登基十七年,仗就打了十七年,国库早就空空如也,根本没有粮饷来调兵。
无奈之下,崇祯只能打起官员和勋戚的主意,想让他们献出家财来,帮助大明渡过难关,可这样一来,只是让大臣更加离心。
这江山是朱家的江山,要出银子,也是朱家的藩王和勋戚带头出。
结果,大明朝的国仗,却带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不仅自己不捐银,反而将周后送来的五千两,扣下两千两,只交三千两,自己还赚了两千两回去。
大明朝的勋戚贵族,同明朝的命运气同连枝,世代享受特权,却是这种表现。
明眼人一看,就晓得大明要完。
大臣们忠心的没钱,有心无力,会捞钱的人,早准备投靠大顺,结果却只筹到数万两白银。
钱没筹到,兵马掉不动,李自成却已经杀入山西。
大学士李率泰,是山西人,家财万贯,眼看这李自成快打到老家,与其家财被顺军洗劫,不如用来报效朝廷,于是自请督师,愿意私财饷军,不烦官帑,提师西征。
北面大顺正和明朝进行最后一次大交锋,河南的高义欢也没闲着。
三月间,鹿邑城外的旷野上,从北面奔来几匹快马,激起了阵阵的马蹄声响。
李岩骑在马上,不时惊讶的四处张望~
(感谢從前以後ing的1000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